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梁辉(糖尿病老梁)

金台资讯 0
文章目录:

直播预告:什么样的糖尿病患者适合做手术治疗?

来源:人民网

为了持续提高百姓对高发疾病防治的认知,《健康医“声”说——高发疾病防治科普讲堂》专栏正式开讲。《健康医“声”说》科普专栏将邀请权威医学专家,为大众普及临床中高发疾病的防治知识。

7月8日15:00,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减重代谢外科主任梁辉将做客直播间,就减重代谢手术治疗糖尿病的相关问题与网友进行分享。

专家介绍:

梁辉,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减重代谢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代谢外科学组委员;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减重代谢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

擅长: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症、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等)的微创手术治疗,在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同时擅长胃肿瘤及腹膜后肿瘤的微创及常规手术治疗,胃食管返流性疾病、食管裂孔疝、膈疝的微创手术治疗, 微创及常规手术治疗和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

为什么糖尿病偏爱胖的人?医生:体重超过这个标准的人要注意了

如今这年头,在家能点外卖,在外可打滴滴。

日子是越过越好,但体重秤上的数字却越来越大...

肥胖也早已不是“有福气”的表现了,反而成为引发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糖尿病、高血脂其他慢性疾病的根源。

肥胖则与当中的糖尿病关系最为密切,它们仿佛是一对“孪生兄弟”,提到其中一个自然就会联想到另一个。

而且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上升至 11.2%,也就是说每 10 个成年人就有 1 个糖尿病患者。

不过很多人却认为,只有胖人才会得糖尿病,瘦子则不用担心这些问题。

肥胖和糖尿病之间到底有何关联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糖尿病是怎么形成的。

大多数人听到糖尿病的第一反应,可能会认为是糖果吃多了造成的。

事实上糖尿病中惹祸的糖并非我们吃的糖,而是部分食物在体内产生的葡萄糖

葡萄糖是我们人体必需的一种物质,它进入血液中变成血糖,被输送到各个器官和细胞为机体提供能量。

但光凭血糖还进入不了细胞,这个时候需要胰岛素的帮忙,胰岛素可以与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促使血糖进入细胞转化为能量。

胰岛素就像管理员,它们拿着钥匙把细胞的锁打开后血糖才能进去。

要是血糖过多,细胞用不完,多余部分就在肝脏和肌肉里暂存起来。肝脏和肌肉如果都没地方存了,血糖就会被肝细胞转化为脂肪在身体里积存起来。

一切都照上面的流程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当然没什么问题。

可有的人总是在胡吃海喝的时候不考虑身体承受能力,摄入的葡萄糖多了,血糖就会导致血糖增加,而胰岛素没有这么多,无法打开足够的细胞,血糖就不能全部进入细胞。

还有一种情况是,胰岛素的钥匙打不开细胞的锁,使血糖也无法进入,这就是传说中的胰岛素抵抗。

进不去细胞的血糖只能到肝脏和肌肉那边存着,要是有地方放还好,没位置的话,无处安放的血糖只有在血液里堆积,血糖水平随之升高。

用来分泌胰岛素的器官胰岛发现这种情况后,就会派遣更多的胰岛素去给血糖开锁。血糖水平越高,胰岛素分泌得越多。

但胰岛也经不起长时间的消耗啊,渐渐分泌出的胰岛素就不够了。

于是血糖又只能蹭蹭往上蹿,糖尿病就这样蹿了出来。

总结下来,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就是胰岛素的缺乏和抵抗。如果胰岛素够多并管用的话,那糖尿病风险就小很多。

而根据胰岛素缺乏原因的不同,一般会把糖尿病简单分成两种类型:

1 型糖尿病和 2 型糖尿病

当然,造成胰岛素缺乏的因素很复杂,像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外部环境甚至是遗传因素等,都有可能诱导糖尿病的发生。

其实肥胖与糖尿病“密不可分”。

据研究报道,与体重正常的人相比,肥胖人群患上2型糖尿病的概率要高出近5倍!

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是胰岛素敏感度降低,在肥胖人群体内,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数量相比正常人明显减少,相当于锁没了。

这样的后果就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现象的出现,就算分泌再多的胰岛素,也只能拿着钥匙看着升高的血糖水平干着急。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胰岛可能存在功能障碍,根本无法分泌胰岛素,这就导致血糖无法被细胞利用,势必会影响血糖水平。

另一个原因是胰岛素相对需求量大,肥胖人群中不仅胰岛素敏感度降低,胰岛素降低血糖的能力也会减弱。别人一餐饭摄的血糖或许五六个管理员就能搞定,对于胖人来说可能需要十几个。

为了满足这么多需求,胰岛只能拼命分泌胰岛素,没日没夜地超负荷工作,久而久之就会不堪重负,分泌出的胰岛素越来越少,甚至还可能导致胰岛“过劳死”,彻底无法分泌胰岛素。

所以很多人体重下来以后,血糖水平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血糖控制起来也更方便了。

对于肥胖的判断是需要计算的,国际上一般用体质指数(BMI)来评分:

BMI=体重(公斤)÷ 身高(米)²

比如小付的体重是60公斤(120斤),身高1.7米(170cm),那他的BMI指数就是60÷1.7²≈20.7。

算出的体质指数对照下方表格,就能知道大概的肥胖水平。

不过BMI判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尤其是对于腹型肥胖的人,他们的实际肥胖程度要比BMI标准严重,所以比较推荐BMI 腰臀比或腰围数值的方法共同判断。

腰臀比的计算公式是:

腰臀比=腰围(cm)÷臀围(cm)

又比如小付的腰围95cm,臀围100cm,那么他的腰臀比就是95÷100=0.95。

附腹型肥胖腰臀比数值:

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

男性腰臀比>0.9,女性腰臀比>0.85

我们可以看到小付虽然BMI指数处于正常范围,但他的腰围和腰臀比却处于一个危险的范围,已经算腹型肥胖了。

因此有些人虽然看起来不胖,但可能腹部脂肪已经超标,这类人群的特点就是腰臀比较大或者腰围较大。

他们不仅和普通的肥胖人群一样,更容易得2型糖尿病,而且得脂肪肝和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也更大。

所以不想得糖尿病,就赶紧减肥吧!

至于怎么减,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个最省钱也最有效的方法。

那就是:管住嘴(健康饮食)、迈开腿(合理运动)。

参考资料:

[1]白怡宁.浅谈糖尿病的成因[J].科技风,2018(02):168.

[2]王勇,王存川,朱晒红,张频,梁辉.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39(04):301-306.

[3]王潇颖,崔丽梅. 胖人,要特别警惕糖尿病[N]. 保健时报,2021-07-22(005).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04):315-409.

[5]王超.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及主要危险因素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

引以为戒!糖尿病患者护肝肺,生活切勿太“甜蜜”……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2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梁辉 邝小忠)“以后可一定要‘管住嘴、迈开腿’呐!还得积极控制血糖和体重……”今天,湖南省人民医院岳麓山院区,急诊三部及ICU主任张兴文接过出院患者谭女士送来的锦旗后,又细心叮嘱了几句。

时间回到去年11月12日,48岁的谭女士带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被紧急转入湖南省人民医院岳麓山院区急诊三部。此前,她出现反复发热、气促,在附近医院做了胸腹部CT、血常规、血培养等检查后,考虑为“肝脓肿合并肺部感染”。就在当天的输液过程中,她因呼吸困难加重,意识不清,紧急气管插管后,被火速转院。

接诊后,急诊三部医生经诊断,考虑其为脓毒性休克,肝脏多发巨大积气样肝脓肿,伴有肺部严重感染。入院时,谭女士血糖高达20.37mmol/L,糖化血红蛋白更是达到正常值的两倍,说明她近3个月血糖一直处于高位。因病情危重,她被立即收入急诊三部ICU。

“结合病史、体查、胸腹部CT等,我们考虑谭女士是在Ⅱ型糖尿病的基础上,感染高毒力肺炎克雷伯杆菌,导致肝脓肿,并引发脓毒性肺栓塞、脓毒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张兴文介绍,当时,谭女士病情极其危重,甚至出现一过性瞳孔散大,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

救治火速开启。抢救团队立即在床旁超声引导下,对3个肝脏脓肿进行引流、减压,并给予抗感染、抗休克、抗炎等对症治疗,以及呼吸机和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重症治疗手段。

虽经积极治疗,患者仍出现顽固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心肌病、凝血功能紊乱、肝肾损伤、贫血、血小板下降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张兴文带领团队积极应对,根据病情制定更加严密的治疗计划。经过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多次血液净化清除炎症因子及毒素、针对性抗感染、降糖等治疗后,终于让谭女士转危为安,经过后续治疗,她终于顺利出院。

“现在患者恢复良好。但这个案例还是再次警醒大家,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饮食,谨防糖分摄入。”张兴文再次提醒,糖尿病不仅可以导致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还是肝脓肿的危险因素。这与患者的免疫状态差有关,细菌通过血液侵入肝脏引起继发肝脓肿;脓肿内脓毒性的细菌栓子随肝静脉进入肺循环,导致致命的脓毒性肺栓塞。因此,该类病患一定要积极控制血糖和体重,增强机体免疫力,避免致命性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