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练什么(糖尿病练什么气功功法好)

九派健康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

【来源:科普中国】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超过1.4亿,居世界首位,而治疗率及血糖达标率均不足50%。规律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身体成分及生活质量,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在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生活方式干预的主要形式之一。

然而在现实的糖尿病患者管理中,不运动、运动不足、不正确的运动屡见不鲜,家庭医生在日常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应加强健康教育管理,指导糖尿病患者正确科学的运动方式,达到良好控制血糖的目标。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指导,主要建议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运动和注意事项:

一、运动类型

有氧运动

推荐的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并能有效消耗血糖。每次运动建议持续30-60分钟,每周进行3-5次。

抗阻运动

如使用哑铃、深蹲、俯卧撑等,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从而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每周进行2-3次,两次运动间隔至少48小时。

柔韧性训练

如瑜伽和伸展运动,有助于改善身体的灵活性和关节活动度,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混合运动是指将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拉伸练习等不同类型的运动组合,以实现身体各部位协调发展。比如,在运动开始之前先进行10分钟的压腿、劈叉等柔韧性练习,再做有氧类运动调动心肺功能,如慢跑、跳绳、游泳、篮球、足球10分钟,然后做肌肉力量练习,如平板支撑、仰卧起坐、深蹲10分钟,最后以柔韧及平衡性运动做拉伸、整理,可选择瑜伽、打太极拳、平衡垫训练等,促进身体逐渐恢复至运动前水平。

运动强度以中等强度为宜,即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最大心率约为170减去年龄)。这样的运动强度既能有效消耗血糖,又不会对身体造成过大负担。

二、运动前后的注意事项

运动前

确保血糖在适当的范围内。如果血糖过高或过低,应避免运动。

运动时

建议在餐后40分钟到1个小时进行运动,这时血糖水平相对较高,运动不易导致低血糖。以最大限度减少血液中循环胰岛素,并为碳水化合物的消化提供充足时间,便于在运动中消耗。早餐后宜选择先有氧运动再抗阻运动,午餐后可调整为先抗阻运动再有氧运动。避免空腹状态和饭后立即运动。同时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导致血糖升高。

可随身携带糖块、饼干等物品,以备不时之需。

运动后

立即测量血糖,了解血糖变化。适量补充温水或含钾、钠的饮品。

检查足部是否有损伤、水泡、发红或破损等情况,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三、其他注意事项

发生以下几种情况禁止运动:合并各种急性感染;血糖>15毫摩尔/升合并血酮升高≥1.5毫摩尔/升;近期发生血糖<2.8毫摩尔/升或需要他人帮助的严重低血糖事件;不稳定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或严重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未控制的高血压;未经治疗的自主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以及有足溃疡或糖化血红蛋白浓度高于9%,病情不稳定时均禁止运动。运动前后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整理活动。随身携带急救卡片、病情卡等,以便在运动中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求助。

通过规律的运动,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并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建议在开始新的运动计划前,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确保运动计划适合自身的健康状况。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运动时,应遵循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糖尿病患者应选择什么运动?怎么运动,才能降血糖效果好?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非常高,所以人们对这种病并不陌生。

关于糖尿病,其血糖升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表现,但是除了血糖升高之外,由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还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比如说周围神经、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的影响,等等。

所以,要想将糖尿病控制在理想状态下,控制血糖才是关键,尤其是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控制自己的血糖水平。其中,选择合适的饮食和运动,对于血糖的控制是比较理想的。大家都知道,管住自己的嘴巴,就等于控制了饮食;迈开双腿,就等于选择了运动。

那么,什么样的运动才是真正适合糖尿病患者呢?为了更好的控制糖尿病,大家需要对这3种运动方式有所了解,或许有适合你的。

1.游泳

游泳锻炼是一项非常好的健身运动,同时对于血糖的控制也非常有帮助。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在游泳的过程中,身体四肢的配合需要充分协调,每一次划水向前运动,都需要耗费很多能量,这就需要身体充分代谢和支配能量,以满足运动所需。

对于血糖高的人群来说,如果能够每天坚持游泳锻炼,可能最终解决的不仅是血糖问题,还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使身体的免疫力提升,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而且对于关节等训练也是有好处的,可以避免关节炎的侵袭。

所以,作为最理想的运动方式,游泳绝对是糖尿病患者的不二之选。

2.爬山

选择爬山运动,不仅是为了看远处的风景,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身体的锻炼也是非常有帮助的。爬山属于有氧运动,借助新鲜的空气,可以促进身体内脂肪和糖类的代谢,使血糖的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另外,在长期坚持爬山的过程中,还可以使自己瘦下来,这对于血管的健康也是很有帮助的,瘦下来可以减少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比如高血压和高血糖。除此之外,爬山还能够锻炼自己的关节,对于减少关节疾病,也是很有好处的。

3.慢跑

慢跑与其他的跑步方式有一些不同,因为慢跑不剧烈,对于非运动员来说,也可以接受,特别是不怎么坚持运动的人,如果每天能够坚持慢跑半个小时以上,长此以往的坚持下去,自己的身体会发生很多积极变化,首先就是对血糖水平的控制,慢跑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是对血糖和血脂的代谢,能加速身体能量的消耗,减少对血管的不利影响;最后就是强身健体,坚持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提升免疫力。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选择慢跑也是不错的降糖手段。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慕秋,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每天6分钟,降低糖尿病风险!3种降糖效果最好运动,第1名出乎意料!

高血糖、糖尿病一直困扰着不少人,除了服用降糖药、健康饮食外,还有什么方法能“降糖”?答案是——运动!

每天运动多久能降糖?什么时间运动最降糖?什么运动降糖效果最好?今天一篇文章讲清楚!

图源:摄图网

每天仅6分钟,糖尿病风险大大降低!

2023年6月,一项研究发现:每天仅需6分钟的中等至剧烈强度的运动,就能有效降低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研究还发现,运动带来的降糖益处没有上限,运动时间越长,患糖尿病的风险就越低。

研究人员收集5.9万人的数据,他们的平均年龄为61岁。在这项长达近7年的跟踪研究中,有884人发生2型糖尿病。

研究最终发现,与每天几乎不运动的人相比:

每天进行5.3-25.9分钟的中等至剧烈强度运动,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了37%。

每天进行26-68.4分钟的中等至剧烈强度运动,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了59%。

每天进行68.4分钟以上的中等至剧烈强度运动,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了74%。

总之,这项研究告诉我们,每天仅需6分钟以上的中等至剧烈强度的体育运动,就能显著降低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远离糖尿病“最佳运动时间”出炉

2022年11月一项刊发在《糖尿病学》期刊的研究发现,下午或晚上锻炼,能更好地预防糖尿病。

研究结果显示:

在下午(12-18点)进行中度到剧烈的活动,与降低18%的胰岛素抵抗有关。

在晚上(18-24点)进行中度到剧烈的活动,与降低25%的胰岛素抵抗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晚上运动时间太晚会影响睡眠,所以建议大家在下午或傍晚运动更好。

3种降糖效果最好运动,第1名出乎意料!

2022年,山东师范大学发表的一项“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作用”的研究发现,有3种运动方式的降糖效果最好。

2024年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运》

审签/一帆

监制/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