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糖尿病药(抗癌糖尿病药物有哪些)
神药「二甲双胍」对肺癌有效?医生:确有此事,不过没那么简单
肺癌患者非常多,而且,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名列前茅。
在肺癌的各种种类当中,非小细胞肺癌更是常见的一种类型,甚至有研究显示这种类型的肺癌占全部的80%~85%。
与此同时糖尿病患者也不在少数,而且每年都有新发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二型糖尿病,甚至已经达到90%以上。
以前有很多研究都探讨过糖尿病和癌症的关系,发现二型糖尿病和胃癌结直肠癌,甚至是乳腺癌都有一些严重的相关性。
不过最近有研究发现,二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生胃癌的风险上会更加显著。
换句话说二型糖尿病患者,更要小心肺癌。
不过传统的二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二甲双胍在应用的时候也有了新的发现,原来在对抗肺癌的道路上,二甲双胍的作用也是非常独特的。
那么可以通过口服二甲双胍来治疗肺癌吗?
查阅文献,发现确有此事,明天@康复Therapy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糖尿病患者可能都听说过二甲双胍这种药物,毫无疑问,这是治疗二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
但是对于肺癌患者,二甲双胍真的有用吗?
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应用二甲双胍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合并糖尿病的同时,中位生存期可以达到5个月。
没有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仅仅只有3个月。
要知道对于生存期的争取,两个月已经是很多的了。
在另一项研究中显示有682位合并糖尿病的晚期肺癌患者,发现他们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的人,生存期都要好一些。
很多研究都探讨过,莫非肺癌合并糖尿病的时候,口服二甲双胍真的有抗癌作用?
当然,这个问题科学家也非常好奇。
于是很多学者都进行了自己的推论。
- 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有些人认为,二甲双胍可以激活这种物质,导致一种信号通路的产生?
进一步使抑癌基因P53磷酸化,于是增加蛋白质激酶p21的表达。
最终结果是,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逐渐抑制。
- 2.改善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
目前,很多学者都认为,糖尿病影响肺癌患者生存期的主要机制就是高胰岛素血症以及胰岛素抵抗。
然而二甲双胍作为一线的糖尿病药物,可以有效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这就会降低肺癌患者体内的血糖以及胰岛素水平。
因此也会显示出抗击肺癌的作用。
- 3.促进肺癌细胞凋亡。
在一些研究中也可以看到,二甲双胍可以激活一些通路,最终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甚至诱导其凋亡。
- 4.抑制相关炎症反应。
慢性炎症和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一些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
而如果能够抑制这些炎症反应的话,确实能够做到破坏细胞的有利环境。
二甲双胍就有这样的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并且破坏癌细胞的微环境。
于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总结。话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二甲双胍是多么好的一种抗癌药物,对肺癌肯定是非常有效的。
可是,可以用二甲双胍来抗击肺癌吗?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确实可以对肺癌有一些作用,不过想用二甲双胍作为抗癌药物,这条路可能行不通。
目前一些流行病学研究都显示,二甲双胍和二型糖尿病患者中,肺癌的发生确实有一些保护机制,并且很多时候会改善患者预后。
不过,正常人在没有合并二型糖尿病的情况下,患有肺癌的时候都不会尝试使用二甲双胍,类似的研究也没有。
同时,二甲双胍使用的剂量也很难掌握,也没有对研究人群进行更细化的分层研究。
总之,在没有发生糖尿病的患者身上,使用二甲双胍是非常不稳妥的行为。
而且,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和探讨。
没弄明白的事物,请不要放在人身上操作,拿人做实验可不对。
不过希望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证实相关的问题,帮助癌症患者更加有效地恢复健康。
@头条健康#癌症离你有多远##哆咔医生超能团##癌症#
参考文献
[1]王高祥,徐美青,解明然.二甲双胍抗肺癌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20,23(04):282-285.
50多岁的女性请一定要注意,虽然不疼不痒,但可能是癌症
五谷杂粮虽好,但很多人都吃错了,这6个误区太常见
13岁孩子吃火锅,突然呕吐,而且肚子疼?竟然是胰腺出了问题
糖尿病患者最怕的事,疼痛麻木都不算什么,千万别截肢啊
中医抗癌可行?国外研究发现:中药黄连素,对癌细胞有潜在疗效
中医抗癌,一直以来饱受争议。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药是我国千古流传下来的医学结晶,中医对于人体的研究更加深入,能够直指病变根源,用中医抗癌是完全可行的。但是反对方则认为:中药抗癌并无科学依据,我国古代医书中,也没有相关病例的记载。这说明中药只能用来治疗小病,对于癌症这种恶性疾病,疗效甚低。
这两种说法,想必各位读者也有过。支持西医的与支持中医的人,各自都有各自的观点。但是最近一篇国外研究的发现,或许能够证明中医对癌症是有效的。
国外研究发现:黄连素对癌细胞有潜在疗效,中药抗癌可行吗?
悉尼科技大学的Kamal博士,发表了一篇文章在《Pharmaceutics》杂志上,上面刊登了他的最新医学报告。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黄连素中含有的一种生物碱“小檗碱”,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的增长和分裂,还能够减少吸烟对肺部细胞的损害作用。这项实验说明了,用中药进行抗癌似乎是可行的。
我国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博士生吴敏等人,在一次实验中发现:盐酸小檗碱对于胃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它能够诱导胃癌细胞和病变细胞快速调往,从而延缓胃癌的恶化速度。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类物质可以促进胃癌细胞中的某些基因发生异变,从而促使癌细胞提前走向凋亡。
这两项试验都验证了在体外,黄连素中的小檗碱成分,能够抑制某些癌症细胞的增值,甚至能够促使其迅速凋亡。但是这些试验,还没有在人体内进行过试验,所以不能肯定一定会对癌症患者造成效果。但是这至少说明了一点,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对于癌症细胞确实是有抑制效果的。这或许能够为癌症治疗指出一条新的道路。
通过这两篇研究,不禁产生了一个疑惑。既然中药抗癌,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那么中药抗癌,对比西药抗癌,二者之间有何不同呢?
癌症患者,选择中药抗癌,与西药抗癌有何不同?
1、中药的副作用更小
中药相对与西药而言,最大的好处就是其副作用小。因为中药材大多选用天然的植物,或者一些昆虫。这些天然的药材,虽然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但是相比起西药来说,副作用相当低。
而癌症患者由于病痛折磨,大多数人的体质都是比较脆弱的。这时候再用西药治疗,或许不会有很好的效果。不如选择中药试一试,对身体的负担会更小一点。
2、中药的价格更加便宜
因病致贫的案例,想必大家并不陌生。特别是很多治疗癌症的特效药,都没有纳入医保范畴,对于许多家庭而言,一个月的药费可能就要上千元,而且还要算上化疗、住院这些费用。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但是中药材的价格,相对于这些西药来说,价格就会便宜不少,即使是一些比较名贵的药材,大多数人也都能负担得起。不至于因为生病而吃不起药。
3、中药的治疗手段,带来的痛苦更少
目前西医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治疗手段一般都有化疗。化疗的痛苦,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想象不到。甚至有些化疗过后的病人说:自己宁愿放弃治疗,也绝不要再次进手术室。它对人体带来的伤害可见一斑。
面对这样的现状,与其继续用西医治疗,倒不如选择中医进行保守治疗。既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让其能够有更好的治病体验。另一方面也能够让癌症患者,更加体面地面对接下来的人生。
中医能够弥补西医存在的各种不足,特别是对于癌症患者而言,中医治疗未必就比西医差,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自有其独到之处。
而且相对于西医药物的专一性而言,中医的药材用途更加多样,就以本文中的黄连素为例,除了用来提取抗癌成分外,它本身也是一味相当有用的中药材,对多种疾病都有不错的疗效。
中药材黄连素,对两种老年常见疾病,都有疗效
黄连素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降低血糖浓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宁光教授,在实验中证明:黄连素中的某些成分,对于治疗糖尿病确实有很好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的小檗碱成分,能够清除肠道中的一百多种坏细菌,而这些细菌与血糖浓度息息相关。
服用黄连素,正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但是目前来说,还不能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因为小檗碱不容易被肠道吸收,如果选择口服黄连素的话,其中的有效成分只有少量一部分会进入人体,其余还是会被人体代谢出体外,所以医学上对其是否能够治疗糖尿病,还存在诸多争议。
黄连素中的有效成分,能够降低血脂
南京医科大学与中国医科学院的研究所工作人员,发现黄连素对于血脂的降低效果,甚至等同于他汀类药物。这项研究的发表,使团队获得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研究发现黄连素通过刺激肝脏细胞中的某些基因,从而使得肝脏分解胆固醇的能力增强,进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并且在临床中,未发现此类中药,对肝脏有明显副作用,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可以成为新的降压药物进行服用。
癌症是全人类都要面临的难关,如何攻克癌症更是每一个医学工作者的心愿。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在面对癌症的时候,都显得脆弱无力。对于癌症患者而言,比起中西医的长短,能够治好疾病才是他们最关心的地方。而在癌症的治疗领域,中医的不断探索,或许能够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资料
1、黄连素降脂研究取得进展·健康报·2007.3.29
2、黄连素可减少结直肠腺瘤复发·健康报网·2020.1.22
3、中药黄连素或可治疗肥胖·健康报·2014.12.15
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降糖药物 这份健康指南请查收
降糖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糖尿病患者的自身病情、经济条件,潜在性副作用等因素综合考虑。通过这篇文章,希望帮助更多糖尿病患者达到平稳控糖的健康管理目标。
情景导入
张三是一位II型糖尿病患者,在不同医院就诊时,医生们却给他开了看似完全不同的药物,明明是一种病症,为什么用药不一样呢?
原来,这三种药物中分别含有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这两种物质都是降糖界的一把好手,其降糖程度都在0.7%~1%,均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去乙医院的那段时间,张三正好长胖了不少,成了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所以二甲双胍更为适用。
如今,糖尿病已跃居榜三,成为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2023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数达1.43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发明了各类药物来治疗糖尿病,在这么多各式各样的降糖药物中,我们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呢?
药物概览
首先让我们看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药物:注射性药物胰岛素和口服型药物二甲双胍。
注射胰岛素是一种非常直接的降糖方式,因为糖尿病的根本成因就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其适用于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一般情况下也不发生不良反应,可根据需求服用速效或者长效型,效果显著。二甲双胍是一种普通的口服型药物,具有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体重等多种作用。适用于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但常见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乳酸酸中毒(罕见但严重)。
其次,还有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等磺脲类药物,这些虽不及前两种药物的应用范围广,但针对某些患者却具有更好的疗效。
此外,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GLP-1受体激动剂,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等新型药品也已问世,这种药物不仅能降低血糖,还可以治疗糖尿病引起的某些并发症。当然,是药三分毒,这些药物均会带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混合型用药(联合用药)
事实上,混合型用药已经渐渐代替单一重复用药,在市场上占据了主要地位,实现了1 1>2的效果。糖尿病的混合型用药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联合使用两种或多种降糖药物以达到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这种用药方案通常由医生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发症情况、肝肾功能以及个人生活习惯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制定。例如磺脲类 双胍类,磺脲类 α-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 双胍类/磺脲类等等。
药物选择
选择药物时,首先要明确所患糖尿病类型,1型,2型或者妊娠型,不同类型的疾病所需药物是不同的。
其次,考虑自身健康情况,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例:
- 糖尿病早期,可服用药效不是很强的药物,如二甲双胍,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自身调节能力来慢慢控制病情;
- 中期则需要加服格列齐特或者磺脲类药物;
- 晚期患者胰岛功能可能已经严重受损,则需注射胰岛素。
再者,要考虑自身特异性,部分人群对某种药物会有特异性反应,使用药物前要明确其副作用。
最后,要考虑家庭经济情况,部分药物价格高昂,对储存条件,使用方式均有严格要求,可能会为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总结
总的来说,根据自身病情、经济条件,潜在性副作用等因素综合考虑,真正选出适合自己的药物才是最有效的疗法,可以放心的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认真配合医疗专业人员,相互合作也格外重要。
此外,降糖药物只是糖尿病管理的一部分,注重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全面控制病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糖尿病也可以被治愈。
来源:国家医保局
责任编辑:李冬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