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打针铜(糖尿病酮症输液)
甲钴胺,糖友之友
说到甲钴胺就绕不开维生素B12的四种家族成员,维生素B12又称钴胺素,含有咕啉环,是唯一含有金属元素的类咕啉化合物,维生素B12的家族成员主要包括氰钴胺、羟钴胺、腺苷钴胺和甲钴胺四种,平时说的维生素B12就是泛指氰钴胺。
其中氰钴胺、羟钴胺属于前药,在人体内没有生物活性,需在体内转化为甲钴胺和腺苷钴胺后起效。
甲钴胺别名为甲基维生素B12,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是维生素B12的活性形式。临床上用于周围神经病和因缺乏维生素B12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治疗。
健康人一次口服120μg或1500μg注射,无论哪个剂量,均在给药后3小时达到最高血药浓度,其吸收呈剂量依赖性。而且甲钴胺可以不经过肝脏代谢,也不需要进行生物转化,可直接发挥活性作用,肝功能损伤患者可优先选用。
既往研究证明,补充维生素B12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疼痛,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存在维生素B12水平的降低。
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最常用的降糖药之一,由于二甲双胍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严重时会出现维生素B12缺乏,所以如果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出现了周围神经病变,或者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都可能提示体内缺乏维生素B12了,可以去医院检查血清维生素B12水平。
对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国内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甲钴胺、腺苷钴胺,还是氰钴胺,均可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
但在治疗周围神经病变方面,甲钴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均优于腺苷钴胺和氰钴胺。
很多文献都有记载甲钴胺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如:
1、2019年第二期《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通过不同剂量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安全性,得出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大剂量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片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且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韩春花)
2、《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2):“通过甲钴胺片与硫辛酸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得出结论甲钴胺片与硫辛酸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DPN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邱志滨)
3、《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8,41(12):通过甲钴胺注射液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激光术术后的影响,得出结论甲钴胺注射液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激光术的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眼底情况和提升视力。(李川、闫芳、刘洋)
另外,在《201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和治疗共识》中也指出,推荐补充 B 族维生素可以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针对神经营养修复治疗药物推荐甲钴胺作为辅助治疗。在《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中,营养神经药物也是推荐甲钴胺。因为甲钴胺作为活性维生素B12制剂,较非活性维生素B12更易进入神经细胞内,可以促进神经元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可明显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神经传导速度。
甲钴胺的以下服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也需要了解
1、过敏:偶见皮疹发生(发生率<0.1%),出现后请停止用药。
2、口腔及舌面疱疹,双唇结痂,眼睑膜充血。
3、其它:偶有(发生率5%-0.1%)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
4、禁用于甲钴胺或处方中任何辅料有过敏史的患者。
5、如果服用一个月以上无效,则无需继续服用。
6、从事汞及其化合物的工作人员,不宜长期大量服用本品。
7、本品见光易分解,故存放时应置于阴凉避光处或冰箱中,取出后应立即服用。
8、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9、若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给药。
10、老年用药:由于老年人机能减退,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减少用量。
罗氏制药:法瑞西单抗在华获批用于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
12月18日,罗氏制药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眼科注射双特异性抗体法瑞西单抗(商品名:罗视佳®,Vabysmo®)用于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
哪些维生素能治疗糖尿病?听听药师怎么说
#健康明星计划#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代谢和功能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大多数必须从食物中获得,仅少数可在体内合成或由肠道细菌产生。人体每日对维生素的需求量甚微,但缺乏时,可引起一类特殊疾病,即维生素缺乏症。需要注意,不应将维生素视为营养品而不加限制地使用,如果饮食合理,又无特殊需要时,把维生素当作补品服用,有时反而有害。今天孙药师为大家介绍几种能够治疗糖尿病的维生素。
硫辛酸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广泛存在于马铃薯、菠菜、花椰菜、蕃茄、红萝卜等蔬菜及肝脏等肉类食物中,为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酮戊二酸和氨基酸氢化酶复合物的辅助因子,可为人体自行合成。硫辛酸进入人体后(注射或口服)易在许多身体组织中还原成为双氢硫辛酸。硫辛酸或双氢硫辛酸无论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均能发挥其药理作用,可抑制神经组织的脂质氧化,阻止蛋白质的糖基化作用,抑制醛糖还原酶,阻止葡萄糖或半乳糖转化为山梨醇。硫辛酸为强抗氧化剂。无论是硫辛酸或其还原形态的双氢硫辛酸均能发挥抗氧化作用,直接或间接地促使维生素C及维生素E 的再生作用。研究表明,硫辛酸可增加细胞内谷胱甘肽及辅酶Q10的水平,并可以螯合某些金属离子(如铜、锰、锌)形成稳定螯合体。
硫辛酸主要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感觉异常,如肢体远端麻木、疼痛、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消失等。硫辛酸具有降糖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如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应严密监测血糖或调整降糖药物剂量。硫辛酸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极个别患者用药后,出现抽搐、复视、紫癜以及由于血小板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倾向,尚有低血糖的临床报道。
维生素B12又名钴胺素,是一种含钴的红色化合物,为人体必需的B族水溶性维生素,广泛存在于动物内脏、瘦肉、鱼肉、鸡蛋、乳制品等食物中。维生素B12需转化为甲钴胺和辅酶B12后才具有活性,甲钴胺通过促进神经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以及神经髓鞘的合成,修复受损伤的周围神经。维生素B12缺乏时,可导致甲基丙二酸排泄增加和脂肪酸代谢异常,这很可能是神经系统病变的原因之一。适用于巨幼细胞贫血、饮食或吸收不良性等各种原因导致的维生素B12缺乏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炎、神经痛、神经萎缩等)。
维生素B12的活性代谢产物甲钴胺是一种神经营养修复药,可进入神经细胞,营养神经细胞,提高神经纤维兴奋性,抑制神经退变,修复受损伤的周围神经,促进神经修复,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改善自发性肢体疼痛、麻木、神经反射及传导障碍等感觉异常。
天然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植物性食物几乎不含维生素B12,有些糖尿病患者过度追求血糖控制,推崇素食主义,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B12缺乏,需要补充维生素B12。此外,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一线、首选和全程用药,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长期服用此药,可改变小肠蠕动,刺激肠道菌群紊乱,竞争性拮抗维生素B12吸收,导致维生素B12缺乏,应适当补充维生素B12。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人体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参与抗体及胶原形成、组织修补、叶酸代谢、铁及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并可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保持血管完整性、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适用于防治维生素C缺乏、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辅助治疗、慢性铁中毒的治疗、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治疗等。
控制饮食、控制血压和血脂、坚持运动、保持匀称的体型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方法。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可对抗机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清除氧自由基,阻止自由基破坏DNA、蛋白质和脂肪酸,有研究发现,每日摄入200mg维生素C,可以降低糖尿病的风险。鲜枣、猕猴桃、火龙果、番石榴、青椒、芥菜、菜花、大白菜、番茄等果蔬富含维生素C,是饮食补充维生素C的首选。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每日摄入1000mg维生素C,可改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还能降低血压和血脂,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这可能是由于维生素C与葡萄糖具有相似的结构,可以竞争性抑制葡萄糖吸收,但是需要注意,1000mg维生素C剂量较大,无论饮食、保健品还是药物,都可能会引起不良事件,应该遵医嘱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