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腿癣(糖尿病人腿上起皮屑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易患“脚气”?掌握这几点正确治疗
脚气,这是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糖尿病患者是高危人群。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脚气,血糖水平越高,真菌感染的风险就越严重,治疗起来就越困难。脚气是皮肤癣菌导致的,潮湿高温环境下正适合癣菌滋生,进而诱发或加重脚气。糖尿病患者脚气没有正确处理可能会发展成糖尿病足,甚至最终只能面临着截肢,所以应正确治疗脚气。
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治疗脚气?
1保持血糖稳定 严格按照医生嘱咐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把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这样能提高皮肤屏障作用,降低癣菌感染风险。
2不能用手抓挠 不少患者因为瘙痒而不自觉的用手抓挠,若指甲中正好携带真菌,就会传染到身体某部位,从而导致体癣、股癣、手癣和灰指甲等,甚至引发顽固皮肤病。也有部分患者可并发细菌感染,进而造成丹毒、淋巴结炎以及淋巴管炎,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从而威胁生命。
3不能擅自涂抹药物 大部分抗真菌药能治疗脚气,不过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和免疫力弱,治疗脚气时谨慎选择含激素成分的药膏或激素类药膏,激素非但无法杀灭细菌,反而促进真菌繁殖。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选择抗生素,能更好的杀灭真菌。有些洗剂用完后可能会导致足部脱皮,所以糖尿病患者应慎用。
4穿宽松透气性好的鞋袜 首先宽松、舒适又透气性较好的鞋子,袜子选择纯棉质地的,鞋子大小合适,不能穿高跟鞋和尖头鞋;注意脚部卫生,每天睡觉前仔细观察双脚,看看有没有出现溃疡和伤口;一旦出现足癣感染迹象,还需及早就医。
对于一般人来说,患有脚气后可自行购买药膏缓解。不过糖尿病患者应谨慎,因为他们常常伴有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脚皮肤的小破损或癣病可能会发展成慢性溃疡,严重时可造成坏疽,最终只能面临着截肢,所以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坚持每天用温水洗脚,保持脚清洁和卫生,洗脚水温控制在37℃左右,以免水温太高而烫伤肌肤;每次洗完脚后及时用柔软的毛巾擦干,不能用太粗糙的粗布用力摩擦,不然会导致皮肤擦伤。检查每天检查脚跟、脚底和脚趾缝,看看有没有裂口、擦伤和溃破,只要有任何异常应及时处理。
手、足癣系统治疗的药物总结和注意事项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关注袁大夫,科普健康知识,同享健康生活。欢迎收藏 转发!
医学知识科普我们是认真的,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足癣:又称脚癣或香港脚,是发生于脚掌、跖与趾间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其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直接接触足癣患者;
二是使用足癣者的鞋袜、日常用品。
手癣:又称鹅掌风,为发生在手掌、手指外的光滑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多继发于足癣。
诱发足癣的因素:
二、临床表现与分型(1)多汗者
(2)妊娠期妇女
(3)肥胖者
(4)足部皮肤损伤
(5)糖尿病患者
(6)长期服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1)间擦型
(2)水疱型
(3)鳞屑型
(4)角化型
(5)体癣型
往往几型同时存在,以某型较为显著。自觉瘙痒、抓破后常继发感染。
1、可选药物:
复方苯甲酸、十一烯酸、水杨酸、克霉唑、咪康唑、特比萘芬,尿素,酊剂、软膏外用涂擦;
冰醋酸溶液、依沙吖啶液(利凡诺)、硼酸液清洗、浸泡;
硫黄粉、足癣粉、足光粉、枯矾粉等粉剂。
2、选药原则
① 水疱型——溶液剂、酊剂、软膏剂、霜剂
② 鳞屑型和角化型——软膏剂、霜剂(封包治疗!)
③ 间擦型、糜烂型——溶液剂、酊剂擦洗至无渗出后,用粉剂(硫黄粉、足癣粉、足光粉、枯矾粉)或软膏剂。
3、手癣
治疗手癣的最佳方法是采用药物封包治疗。
睡前选用10%水杨酸软膏、复方苯甲酸软膏、20%尿素乳膏(可任选其一)涂敷于手上,按摩5分钟,用塑料薄膜和3层纱布包好,每隔1~2日换药1次,连续1~2周。
环吡酮胺——是近年来外用抗真菌药物研究的热点。
该药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兼具抗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及抗炎的作用,因此很适合治疗易继发细菌感染的趾间型足癣。外用,均匀涂于患处,1日2次,涂后应轻轻搓揉数分钟,2周为一疗程。
联苯苄唑乳膏——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真菌病,如手、足癣,体、股癣,花斑癣等。外用,一日1次,2~4周为一疗程。涂布患处,并轻轻揉搓几分钟。
(二)处方药(掌握用药原则)(1)角化皲裂型足癣:推荐口服抗真菌药治疗。
① 伊曲康唑:临床上应用于深部真菌所引起的系统感染。一般1日100~200mg,一天两次,连服一周,甲癣需每月服一周,连续3月,个别情况下疗程延长到6个月。
② 特比萘芬:治疗严重的体股癣、手足癣和甲癣。
1日250mg,1天1次,连续服2周、4周或2~3个月。
(2)对有化脓感染的脚癣者:同时应用抗生素治疗。
1.、妊娠妇女并不禁忌在皮肤上局部应用克霉唑。
2、在体、股癣尚未根治前,禁止应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抑制免疫,易加重真菌感染)。
如:曲安奈德乳膏(去炎松) 、氟西奈德乳膏(肤轻松)。
3、对中重度足癣的效果:
短期口服联合外用抗真菌药物=常规疗程的口服抗真菌药>单独外用抗真菌药。
4、外用药症状消失后,仍要坚持用药1至2周。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关注袁大夫,科普健康知识,同享健康生活。欢迎收藏 转发!
#健康科普大赛# #新作者扶植计划# #青云计划# #把健康带回家#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婆婆脚气未愈又出现溃疡,原因竟是血糖控制不佳
极目新闻记者 曹洋
通讯员 黎艳
视频剪辑 曹洋
近日,一位八旬婆婆脚气久治不愈还出现溃疡,原因竟是血糖控制不佳。专家提醒,糖尿病所致的脚气需先控制血糖,才能减少癣菌的感染。
医生为患者检查(通讯员供图)
86岁的陈婆婆(化姓)患有足癣(脚气),十多年来,每次脚气发作时擦点治脚气的药膏,症状很快得到缓解。最近两周,陈婆婆的脚气病又发作了,脚趾间还起水疱、流脓溃烂,于是陈婆婆自行擦药5天后开始出现发烧,体温达到了38.3℃。在家人的陪同下她来到武汉市东湖医院就诊。接诊的该院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丁艳霄经过详细检查,发现陈婆婆脚气发作的地方已经出现溃疡,进一步询问后得知,陈婆婆有多年2型糖尿病,最近她饮食也不太规律,血糖控制不好,所以导致脚气病久治不愈还越来越严重。经过对血糖的控制治疗和坚持换药,陈婆婆的脚部溃疡得到很好的控制,并于7日出院。
丁艳霄介绍,脚气病是由一种皮肤癣菌引起的疾病,这种癣菌在比较潮湿、高温的环境下更易滋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或利用障碍,使得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都出现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而且患者皮肤组织的含糖量增高,表面皮脂的屏障作用遭到破坏,抗菌能力下降,很容易感染真菌,是易患足癣的高危人群且较难治愈。糖尿病患者多有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足部皮肤的小破损或癣病都可能发展成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甚至发展为坏疽导致截肢。
“治疗的关键是控制血糖。”丁艳霄指出,糖尿病患者合并手足癣的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两倍以上,占糖尿病患者的65%至70%,血糖水平越高越容易感染足癣,也就越难治愈,因此糖尿病患者治疗足癣的关键是有效控制血糖。
丁艳霄提醒,糖尿病患者应穿宽松、舒适、透气性好且能吸汗的袜子和鞋子;要注意足部卫生;发现有足癣感染迹象时,应及早到医院就诊,千万不可自行上药处理或用手抓挠。
如何预防足癣?丁艳霄建议,首先应及时、彻底地治疗浅部真菌病,消灭传染源;不与他人共用鞋袜、脚盆、剪刀和指甲钳等生活用品;避免到不清洁的浴池、游泳池洗浴和游泳,不在公共游泳池、浴室、健身房等地方赤足行走。家中足癣患者的袜子洗涤时应尽量与其他衣物分开。保持鞋袜干燥、足部干燥以及鞋内的清洁干燥,做到常刷洗,晚上将鞋放在通风处。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