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v糖尿病(儿童糖尿病吧)
儿童也会得糖尿病!警惕!这些生活习惯要避免→
肥胖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
肥胖会使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加。长此以往,胰腺负担过重,胰岛素分泌出现问题,就容易引发糖尿病。
随着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全球性流行,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大幅增高。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往往有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热量摄入过多而消耗过少,爱吃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如汉堡、薯条等,并且运动量不足。
和成人一样,当儿童青少年出现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等症状时,需要警惕糖尿病的发生。
具体来讲,就是排尿次数比以往明显增多,进而产生口渴的症状而大量喝水;食量比以前有所增加,但体重不增反降或者增长缓慢。此外,如果孩子容易疲劳、乏力,精神状态不佳,家长也需要注意。孩子伤口愈合缓慢或者反复出现感染,如皮肤疖肿、泌尿系统感染等,也可能是糖尿病的信号。如果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下一步诊断。
从长期看,持续高血糖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而且会增加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儿童青少年糖尿病能否逆转呢?
如果是1型糖尿病,通常是无法逆转的,患儿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
而部分2型糖尿病患儿如果发现及时,在早期胰岛β细胞功能尚未严重受损时能够明确诊断,通过采取生活方式干预等治疗措施,有可能在不依赖药物的情况下,将血糖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但如果2型糖尿病患儿已经出现了胰岛功能受损,那可能就要长期应用降糖药物。
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
要重视早期预防和治疗
饮食方面:合理安排每日热量摄入,少吃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如糖果、油炸食品和腌制食品;保证孩子饮食多样性。
运动方面:儿童青少年可以每天进行至少1小时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也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增加肌肉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肥胖的儿童青少年,要定期检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以便早期发现血糖异常。
来源:健康中国
儿童也会得糖尿病!警惕!这些生活习惯要避免→
肥胖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
肥胖会使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加。长此以往,胰腺负担过重,胰岛素分泌出现问题,就容易引发糖尿病。
随着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全球性流行,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大幅增高。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往往有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热量摄入过多而消耗过少,爱吃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如汉堡、薯条等,并且运动量不足。
和成人一样,当儿童青少年出现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等症状时,需要警惕糖尿病的发生。
具体来讲,就是排尿次数比以往明显增多,进而产生口渴的症状而大量喝水;食量比以前有所增加,但体重不增反降或者增长缓慢。此外,如果孩子容易疲劳、乏力,精神状态不佳,家长也需要注意。孩子伤口愈合缓慢或者反复出现感染,如皮肤疖肿、泌尿系统感染等,也可能是糖尿病的信号。如果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下一步诊断。
从长期看,持续高血糖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而且会增加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儿童青少年糖尿病能否逆转呢?
如果是1型糖尿病,通常是无法逆转的,患儿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
而部分2型糖尿病患儿如果发现及时,在早期胰岛β细胞功能尚未严重受损时能够明确诊断,通过采取生活方式干预等治疗措施,有可能在不依赖药物的情况下,将血糖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但如果2型糖尿病患儿已经出现了胰岛功能受损,那可能就要长期应用降糖药物。
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
要重视早期预防和治疗
饮食方面:合理安排每日热量摄入,少吃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如糖果、油炸食品和腌制食品;保证孩子饮食多样性。
运动方面:儿童青少年可以每天进行至少1小时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也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增加肌肉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肥胖的儿童青少年,要定期检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以便早期发现血糖异常。
来源:健康中国
【提素养 促健康】关注儿童糖尿病——不做“小糖人”
【来源:保定市卫健委_健康教育】
糖尿病,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不是很少见,也并不遥远。儿童糖尿病发病年龄早,持续时间长,可选择的药物局限性更大,治疗起来相较于成人依从率更小,更困难。
0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DM)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性疾病,包括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胰岛素活性下降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因此糖尿病最主要的特点是慢性高血糖。
02出现什么症状时提示孩子血糖可能出现问题? 当孩子出现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即三多一少)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时,家长就需要警惕孩子的血糖变化。
·1型糖尿病中,在初次就诊时常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深大呼吸、呼气中带有烂苹果味,此外可能会有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2型糖尿病中,患儿起病缓慢、隐匿,多数在临床上表现为肥胖,90%的患儿有黑棘皮症,表现为腋下、颈部等部位。
03儿童糖尿病的危害儿童糖尿病,尤其是1型糖尿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引发血管病变,影响眼睛、肾脏等器官功能,导致视力下降、肾功能损害等。此外,还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出现发育迟缓和智力下降等问题。
04儿童确诊糖尿病后应该怎么办?·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定期检测孩子的血糖。
·运动治疗:运动有助于血糖控制,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孩子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灵活度,主张糖尿病患儿采用规律的运动方式,轻、中度的运动是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例如快步行走、慢跑、游泳、平地骑车等,每次运动20~30分钟,每周运动3~4次运动,应在餐后1~1.5小时开始。(注:运动前需评估患儿的血糖,注意预防低血糖。)
·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其目的是通过合理的饮食,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使血糖、尿糖、血脂达到或者是接近正常的水平,防止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所以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人体每天需要的热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其中蛋白质占15%-20%,糖类占50%-55%,脂肪占30%。患儿和家长需将每天所需热量根据日常作息及运动等情况进行分配,全日总热卡=1000 年龄×(70~100),决定70~100系数的因素,与年龄、肥胖程度、活动量大小以及平日饮食习惯有关。年龄较小的用量较大,较胖儿童热量给予较低,活动量大应适当增加热能摄入。
儿童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以减轻疾病带来的危害。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