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食物模型(糖尿病食物模型宣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0
文章目录:

不同运动强度干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内脂素及糖代谢变化

文题释义:

运动强度:指单位时间移动的距离或速度,或肌肉单位时间所做的功。

2型糖尿病:由于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所致,亦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背景:内脂素具有胰岛素样的降糖作用,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可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不同运动强度对其的影响也不同。

目的:观察6周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效应及内脂素变化的特点并探讨其关系。

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并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雄性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3只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安静对照组10只,糖尿病运动Ⅰ,Ⅱ,Ⅲ组各11只。此3个运动组大鼠运动强度分别为10,15,20 m/min,运动量均为1 h/d,每周5 d,持续运动6周后采集血样,检测糖代谢相关指标、血清及内脏脂肪内脂素水平。

结果与结论:①实验中3个运动组糖代谢相关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均出现了改善,同时糖尿病运动Ⅰ,Ⅱ组血清内脂素水平均出现非常显著性降低(P < 0.01),而糖尿病运动Ⅲ组虽有一定程度下降,但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糖尿病运动Ⅰ,Ⅱ,Ⅲ组内脏脂肪内脂素水平出现了显著性下降(P < 0.05),其中糖尿病运动Ⅱ内脏脂肪内脂素下降最显著(P < 0.01);③结果证实,中、低强度有氧运动能更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状态,降低血糖浓度,且与内脏脂肪减少和内脂素分泌减少有关,内脂素可能起了积极的作用。

ORCID: 0000-0001-9865-1802(李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关键词: 有氧运动, 大鼠, 2型糖尿病, 内脂素, 内脏脂肪, 胰岛素抵抗, 高脂饮食, 胰岛素, 糖代谢, 链脲佐菌素

文章来源:李 颖, 林文弢, 翁锡全.不同运动强度干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内脂素及糖代谢变化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26): 4196-4200.

以在研新药可治疗二型糖尿病

科技日报特拉维夫1月19日电 (记者毛黎)以色列Concenter生物医药公司表示,其正在开发的新药Zygosid-50,从而治疗2型糖尿病。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莫迪耶·谢夫昂教授认为,他们研发的是人体抗糖尿病药物。

目前人们并不完全了解导致2型糖尿病的原因,不过肥胖、生活方式、食用不健康食品和衰老等多种因素能增加发病率。此外,谢夫昂表示,该病也与种族、家族史以及多基因倾向有关。尽管世界各地之间存在差异,但遗传和环境触发两种因素的结合,也能导致人们患上2型糖尿病。

根据2019年12月的最新统计数据,全球约有4.63亿人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其中高达95%为2型糖尿病患者。现在治疗糖尿病的经济成本每年超过8500亿美元,包括治疗、住院、截肢和误工。到2045年,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增加51%,达到7亿人。

谢夫昂说,多年来人们一直没有意识到导致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胰岛素抵抗,尽管这已经成为非常明显的事实。公司研发的Zygosid-50将制成口服药片,作为治疗糖尿病及预防前期糖尿病患者的单药治疗药物。

通常,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血糖,胰腺分泌胰岛素帮助血糖进入肌肉细胞,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如果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则血糖无法进入肌肉细胞。

谢夫昂说,糖尿病患者经常发现锌缺乏症。在分子水平上, Zygosid-50迫使细胞内交换发生,用锌取代细胞中的“游离铁”。他明确表示,体内与糖尿病相关的某些途径需要锌。

谢夫昂表示,Zygosid-50在试验中几乎完全降低了胰岛素抵抗,并将所有与糖尿病有关的参数正常化,同时未发现任何副作用。他说,根据早期2型动物模型试验证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Zydosid-50在额外毒性研究后进行临床试验。

在2020年间,公司将筹集500万美元来进行额外的药物毒性研究,并对人体进行临床试验。谢夫昂希望能尽快实现筹资目标,并在几周内开始试验。

总编辑圈点

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之一。正常情况下,胰岛素会让细胞吃掉血糖,产生能量。而一旦产生胰岛素抵抗,细胞就不听话了,需要更强力的“命令”,才会吃糖。有时,身体内明明有血糖,也有胰岛素,但胰岛素“威严”不再,细胞对血糖置若罔闻。这家以色列公司新药解决的问题,就是降低甚至消除胰岛素抵抗,让细胞可以重新在胰岛素帮助下正常吸收血糖。不过,药物还需要在进行额外毒性研究后开展临床试验,距离上市尚有距离。

责编:李文瑶

糖尿病肾病模型:动物模型、二维细胞模拟及三维类器官模型

摘要:

文题释义: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晚期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多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以蛋白尿及持续的肾功能下降为主;主要病理改变包括系膜基质增生、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肾脏类器官:是由干细胞产生的、能够在体外自发形成包含足细胞、近端小管细胞、远端小管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等在内的多种固有细胞的器官样结构,具有稳定的遗传背景;可用于探索肾脏发育过程、疾病建模和药物筛选。

背景:近几年来,人类多能干细胞衍生的肾类器官及糖尿病肾病啮齿动物模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由于糖尿病肾病发病受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发病机制复杂,并且对于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需要因人而异。因此,需要开发更灵活和综合的方法,从而发现强有力的临床前证据,以支持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干预。

目的:从动物模型、二维细胞培养模拟及三维类器官模型等方面综述了糖尿病肾病模型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线索和思路。

方法:以“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模型,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类器官,肾脏类器官,糖尿病肾病细胞模型,糖尿病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中文检索词,“Diabetes,diabetic nephropathy,diabetic kidney diseases,diabetic nephropathy models,diabetic nephropathy animal models,organoids,diabetic and organoids,diabetic and kidney organoids,kidney organoids,diabetic nephropathy cell models,diabetic nephropathy syndrome combined animal models”为英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及PubMed数据库,最终纳入101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

结果与结论:糖尿病肾病体内模型和体外模型是深入研究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有力工具。动物模型可以观察到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二维细胞培养操作简便且成本较低;新兴的肾类器官填补了二维和整体水平之间的空白,无种属差异且一定程度模拟了人肾脏的复杂性。随着类器官技术的不断发展,肾类器官有望为探索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和药物筛选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https://orcid.org/0009-0003-1469-1223(钱足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脏类器官, 糖尿病肾病类器官, 细胞模型, 动物模型, 中医病证结合糖尿病肾病模型, 工程化组织构建

引用本文:钱足平, 陈 勇, 冉 燕, 达静静, 查 艳. 糖尿病肾病模型:动物模型、二维细胞模拟及三维类器官模型[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5, 29(17): 3632-3640.

糖尿病肾病模型:动物模型、二维细胞模拟及三维类器官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