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首次住院(糖尿病首次住院可以治愈吗)
糖友什么情况该住院
受访专家:湖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二科主任 赵新兰
本报记者 王冰洁
不少人对糖尿病的了解是“平时服药降糖”“控制饮食”,因此,当医生要求患者住院时,他们总怀疑是否有必要。对此,湖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二科主任赵新兰表示,对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来说,只要血糖控制良好,定期复查、规律用药,一般不需要住院;但如果存在以下情况,患者确实有住院治疗的必要。
首次诊疗:初次诊断为糖尿病,第一次接受胰岛素治疗。
首次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常需住院1~2周,一是进行全面检查、评估胰岛功能,筛查是否存在并发症;二是医生需要持续观察治疗效果,以便及时调整,并对患者进行用药、饮食、运动等生活指导。
如果患者胰岛功能差,需接受胰岛素治疗。对于首次进行该项治疗的患者,为了确定最佳胰岛素剂型与剂量、避免发生低血糖,需24小时内多次检测血糖,只有在住院治疗条件下才能满足。期间,患者也能全面学习胰岛素注射及血糖测定技巧。
两种急性:急性并发症、急性应激事件。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急性并发症的危害比慢性并发症要来得更迅猛、致死风险更大,需要急症处理,处理及时可以完全治愈。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毒等。因此,早期识别很重要。一旦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疲乏等精神状态改变、恶心呕吐、呼吸急促或有烂苹果味等相关症状,往往已处于中后期,必须及时住院救治。
由于糖友的免疫力较低,一旦出现炎症感染、心脑血管意外、创伤、溃疡等急性应激事件,常可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危及生命。这种情况也不适合在门诊或家庭治疗,住院更加稳妥。
三类波动:居高不下、反复低血糖、上蹿下跳。
对于糖尿病血糖控制差或不稳定,经门诊调整治疗不达标的患者,最好尽早住院治疗、查明病因,尤其是以下3种情况。
血糖长期高位。如果常规治疗无效、药物失效或剂量不足,患者的血糖可能长期处于高水平,极易引发全身各处的血管病变,比如肾小球微血管病变,甚至出现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
反复低血糖。当患者合并胰岛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脏功能衰退等情况时,便会表现出反复低血糖,可严重损害脑功能,甚至致死。
上蹿下跳。如果血糖大幅度波动,血管会不断地收缩、扩张,造成的损伤显著大于持续高血糖状态,加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必须尽早查明病因。
四种情况:严重慢性并发症、不遵医嘱病情恶化、不良情绪升高血糖、需安装胰岛素泵。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慢性并发症,常是患者“躲”不开的问题,尤其是病程较长时。一旦病情严重,如下肢血管疼痛、足部溃疡、心绞痛等,须尽早住院治疗,以延缓、控制其损害机体。
由于不按时服药、不监测血糖,部分患者的居家治疗效果不理想,可采取住院治疗,有助于患者更直观地了解血糖稳定的好处,养成用药习惯,提升治疗效果。
也有患者“恐惧”糖尿病,治疗效果总不理想。这时,接受住院治疗可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更科学地看待疾病。
胰岛素泵是平稳控糖的“利器”,但若使用不当,反而会出现低血糖风险。安装胰岛素泵时,为根据病情设置合适的基础率、对患者进行胰岛素泵操作培训,住院是最佳选择。▲
isei health:合并心力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注意药物的选择
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各种各样的疾病都可以治疗了。 这本身就是可喜的事情,相应地,带病的患者增加,合并疾病的治疗难度成为课题。 其中之一是有“心力衰竭”宿疾的糖尿病治疗。 患者自不必说,其家属必须在知道此事的基础上进行治疗。
由于日本超高龄社会( 65岁以上超过人口21%的社会)的发展和治疗效果的提高,心力衰竭的患者数量急剧增加,甚至被称为“心力衰竭大爆发”。
实际上,日本心力衰竭的患者数预计2020年为120万人,据说超过75岁的人口在2025年以后会进一步增加,2035年将达到130万人。
另一方面,由于生活习惯的西化,糖尿病患者急剧增加,根据2020年的“患者调查”,现在接受治疗的总数为579.1万人。 结果,合并心力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急剧增加。
“心力衰竭是2型糖尿病最多的并发症之一,也有报道称心力衰竭是2型糖尿病患者首次住院的原因。”
根据1948年开始、至今仍在继续的美国抑制心血管病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弗莱明汉姆研究”,有报告称糖尿病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病率,男性为其他人的2倍,女性为5倍。 对美国三大健康保险系统之一的参与者进行分析后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力衰竭风险在未满75岁时为3倍,在75~84岁时为2倍。
为什么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以前,人们认为容易合并的高血压、血脂异常症,或者吸烟习惯等会堵塞心脏最粗的血管冠状动脉,引起心肌梗塞,导致心肌损伤,心脏收缩功能降低,导致心力衰竭。 但是,近年的研究发现,最近1~2个月平均血糖的HbA1c上升会导致心力衰竭风险上升,从而发现有心力衰竭的2型糖尿病存在血糖依赖性。 据推测,这是由于心脏细血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障碍,导致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的扩张型心力衰竭造成的。”
■并不是加强血糖控制就可以了
那么,心力衰竭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与常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什么不同?
“血糖控制是最重要的,但过于严格控制被认为未必不好。 在对3.4万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的13项研究的元分析中,他报告说强化降糖疗法并没有降低心血管事件,相反增加了47%。 认为理由是强化降糖疗法引起的低血糖和伴随的交感神经亢进会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病风险的看法。 此外,还应避免可能增加心力衰竭风险的药物。 例如,有报告显示,与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相比,SU (磺脲)剂增加了18~30%的心力衰竭。”
由于胰岛素多用于2型糖尿病晚期,不能将其与心力衰竭的关系等同于2型糖尿病的服药,但有报道称观察研究增加了心力衰竭的发病风险。
另外,已知噻唑烷衍生物的吡格列酮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性,抑制糖进入肌肉等和肝脏释放,从而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病。
相反,心力衰竭有效的是SGLT2抑制剂。
“在SGLT2抑制剂恩帕格列奈的开发中,为了验证其安全性和效果,进行了来自42个国家的7000名2型糖尿病患者参加的多设施随机比较试验。 有报告显示,当时因心力衰竭住院,恩帕格列嗪组为2.7%,而安慰剂组为4.1%。 之后进行的加拿弗龙、达帕弗龙心力衰竭死亡住院的效果也显示了同样好的结果。”
另外,在日本,二甲双胍被禁止给心力衰竭患者使用。 但是,显示二甲双胍对心力衰竭有效性的数据正在积累。 今后,有可能成为讨论。
对于患有心力衰竭痼疾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治疗自然交给循环科医生,糖尿病治疗自然交给糖尿病专科医生,但最重要的是让每位医生把自己的痼疾全部告诉他们,选择最好的治疗方式。
关注我们 私信获取更多再生资讯
儿童白血病患者:首次入院需闯这五关
第一关:心理关
确诊白血病,对于孩子们来说,心理上的打击丝毫不亚于家长们。孩子们也会依次度过抑郁、焦虑、烦躁时期,直至平静接受该疾病。如何让孩子们顺利度过心理上的低谷期呢?
首先,家长们自己得尽快调整心态,以乐观、积极的情绪感染孩子,在陪护病房中,家长的任何一点情绪波动都会影响到孩子。开朗、豁达的家庭中,孩子的病情恢复更快,治疗过程相对更顺利些,反之,孩子的治疗过程可能更棘手。
其次,可以让孩子们和小病友交流,尤其是和那些成功战胜病魔的小病友交流,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白血病并不可怕,它是可以战胜的疾病;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鼓励他们以记日记、写书信的方式来记录自己与疾病作斗争的历程,以此来表达心中的感情,舒缓心理压力。
另外,还可以寻求主管大夫的心理支持,有时候,医生一句肯定、鼓励的话就和幼儿园老师的话一样奏效。
第二关:饮食关
家长们在住院期间最操心的事件之一莫不过是孩子的饮食了。家长常常会走向两个极端,一类家长见孩子生病,心里非常着急,一下子给孩子做了很多大鱼大肉,要让孩子好好补补;另一类家长则认为,孩子既然没胃口,就给他们弄点清汤稀粥喝喝就行了。其实,住院期间总的饮食原则:新鲜、洁净、低糖低脂、易消化,忌吃生硬、刺激性食物,但还得保证有一定的营养,才能增加孩子的免疫力。至于具体做什么饭菜,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以及胃口来调整。新病友的家长们也可以向老病友的家长们取取经,交流做菜心得。拿不准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的时候,一定要征求医生的意见。
第三关:化疗关
白血病患儿首次住院应用的化疗药物往往是强而密集的,因此孩子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化疗反应,轻则呕吐、脱发,重则脏器损伤。所幸的是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目前各种高级保护支持药物,能够帮助孩子们最大程度地减轻化疗反应,减少脏器损害,平安地度过每一个化疗期。而且与成人相比,孩子没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心理压力较成人小,化疗反应往往比成人轻。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家长总认为孩子化疗反应轻就效果不好,化疗反应重又担心孩子熬不过去,因此总是纠结于这些事情,其实大可不必,化疗反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与治疗效果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第四关:感染关
这一关是首次住院期间大部分孩子必然度过的相当重要的关口。普通的孩子在一般的感染后,由于自体有一定的免疫力,能够很快恢复。但对于血液病的孩子来说,由于化疗后骨髓抑制,白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免疫力较差,常会发生严重的感染,而且容易并发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等等并发症。这就要求家长护理孩子的时候十分精心,尽量固定专人护理,减少探视,饭菜严格消毒,孩子的口腔、肛周、指趾甲这些感染的好发部位都得细心护理。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后引起肛裂等的发生。在白血病的治疗期间,还会定期让孩子口服一种药物:复方新诺明,它是预防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特效药物,一般我们会让孩子们每周口服3天。吃该药期间,要让孩子多喝水,同时口服碳酸氢钠,防止肾脏损害。(具体用药,请咨询患者的主治医生)
第五关:出血关
这一关是特别凶险的关口。在疾病诊断之初或者治疗期间,由于孩子的血小板低或者凝血功能异常,孩子会发生各种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出血,有的表现为鼻子出血、齿龈出血,有的表现为血尿、大便发黑,严重的还会发生脑出血。家长们可以给孩子用薄荷油滴鼻剂滴鼻,严禁孩子抠挖鼻子,防止鼻腔出血。注意观察大小便颜色是否异常。注意观察孩子的神志意识,一旦发现孩子有爱睡觉、烦躁、精神不好,小孩子有异常哭闹时,及时报告医生。
在对抗白血病这一共同敌人的时候,家长和医生都是同一战壕的亲密战友,当大家把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时,还有什么不可被摧毁的呢?让我们携起手来,帮助孩子们一起闯过五道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 吴珺
抗癌卫士,懂你的病友都在这!
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抗癌卫士“软件,结交癌症患者、了解更多癌症护理、饮食等知识,快速问医生,与三甲医院医生快速沟通。
更多专业癌症经验知识帖子可以查看手机qq--动态--兴趣部落--搜抗癌卫士【手机qq兴趣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