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调理肠胃(糖尿病调理肠胃的中药)

民福康 0
文章目录:

得了糖尿病,主食吃粥还是吃米饭?糖尿病膳食,“2宜2忌”不能忘

“医生,以后主食是不是还吃米饭,能不能喝粥了?”

相信很多分泌代谢科的坐诊医生,面对各种各样的糖尿病患者时,都会被询问这样一个问题。因为得了糖尿病的患者大多数是老人,因为肠胃不好,所以大多养成了喝粥的习惯。

但是得了糖尿病以后,情况可不能同日而语了,不少糖友都发愁:喝粥,害怕喝粥容易升血糖,让自己糖尿病加重;吃米饭,又害怕自己肠胃不好,长时间下去容易得胃病。因此,糖友们在得知自己的病情以后,总是一直询问医生这个问题。

得了糖尿病,到底是吃粥还是吃米饭?今天给您一个正确答案

这个答案就是——吃米饭。

尤其是对于刚刚得了糖尿病,开始调理血糖的糖友而言,吃米饭更是最为正确的选择。

可能有朋友会觉得,米饭和粥的原材料都是一样的,凭啥说吃米饭才是最合适的?

其实不然,它们两者的区别其实很大,且因为米饭和粥都是主食,甚至能直接左右糖友的控糖状态。

首先,是两者烹饪方法的不同:

米饭的烹饪方法主要是靠“蒸”,而蒸出来的米饭,用水量自然也会比米粥要少很多,所以其中淀粉含量的糊化程度也会更低。

所谓糊化,简单来说,就是米饭析出淀粉和糖份的程度,糊化程度越高,则析出的淀粉和糖份越多。

因此,蒸出来的米饭,糊化程度低,能够被身体直接吸收的糖分少,自然对血糖的影响也更低,更利于糖友在日常生活中调整控制,稳定病情。

相反,煮粥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在煮制的时候,米粒大面积糊化,糖分和淀粉都融入了粥里,特别容易被肠胃吸收,最后形成血糖,自然也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

其次,是两者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之所以推荐糖尿病患者吃米饭,和米饭相对较低的血糖转化率是分不开的,除了烹饪方式以外,米饭的颗粒大多较为完整,因此其中纤维素以及其他维生素等保留齐全,能够更进一步促进肠胃消化,降低血糖的吸收效率。

而米粥恰恰相反,因为大多呈现出“糊化”的状态,纤维结构被破坏,更容易被吸收形成血糖,自然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也更危险。这也是为什么选择米饭,而不选择米粥的原因之一。

不仅如此,例如一些糖友所钟爱的米浆,米粉等,相比于米饭同样有着更高的血糖转化率,所以同样不推荐,糖友的主食,仍然是安安稳稳地选择米饭,才最为实际,才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和控制病情。

不过话说回来,糖友们也先别急着匆忙选择米饭,米饭的确是最合适的主食选择,但是在米饭的食用方式上,仍然需要针对糖尿病这一病症情况做出针对性的改进。

糖友在吃米饭时,还应该注意这2点

1)注意“粗细结合”

虽然允许糖友吃米饭,但是米饭仍然是高碳水,高糖分的代表性食物,长期食用大量米饭,仍然会对血糖控制不利。因此糖友们在吃米饭的时候,最好在其中掺入一些粗粮,比如豆类,玉米,红薯等,大概将米饭的1/3替换成粗粮即可,既能提高饱腹度,还能降低总体的碳水摄入,对于控制血糖,稳定病情而言,是极好的选择。

2)尝试“少食多餐”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米饭的食用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大多数糖友,都推荐实行“少食多餐”的饮食方式,即控制每天吃饭的总量不变,将一天三顿饭改成一天四顿,甚至一天五顿

单位时间内碳水摄入降低,不仅能够有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还能降低肠胃的消化负担,也打消了不少抗拒米饭的糖友的顾虑,可是说是非常合理的选择。

另外,不仅仅是米饭,在糖尿病的其他膳食方面,也不能懈怠。

糖尿病膳食有讲究,“2宜2忌”要牢记

2宜,分别是“宜按时”和“宜蔬菜”

人的身体里是有生物钟的,定时且规律的饮食,可以让肠胃也协同形成工作高峰期,运作得更有规律,继而提高肠胃消化效率,有助于身体控制血糖。

而蔬菜也是如此,相比于粗粮,蔬菜的营养更全面,纤维素摄入更充分,也更有利于肠胃蠕动,加速血糖的代谢吸收,起到调控血糖和促进饮食营养摄入全面的作用。

2忌,分别是“忌夜宵”和“忌高糖”

这两者自然不必多说,前者不仅会导致肠胃的消化吸收负担加重,引起糖尿病消化系统并发症,还容易增加血糖的摄入,对控糖不利。

而后者更是重中之重,是糖尿病患者整个控糖计划的根基,例如白糖,蜂蜜,红糖,麦芽糖等,都是潜在的高糖隐患,还请在日常饮食中一定要合理规划,减少摄入量。

综上所述,糖尿病膳食中,虽然主食占据很大的一部分,米饭的确更优于米粥,但在食用米饭的同时,一些注意事项和糖尿病饮食方法,同样是需要糖友们牢记的部分,了解的越多,履行的越多,才能让自己的控糖生活更完善,才能更好的促进糖尿病的改善和恢复。

参考资料:

[1]:《多吃白米饭更易得糖尿病?》,人民政协网,2017-5-22

[2]:《“糖友”不能喝粥?此粥非彼粥!-》,健康管理,2013年04期

治糖尿病胃病的7张好方

国医大师秘方验方整理挖掘国医大师治疗养生方法和民间各种各样的民间方法,包括验方、师承、针灸、推拿刺血、刮痧艾灸、拔罐拨筋、伸筋、拍打拉筋、康复、运动损伤、各种针刀刃针、松解针、古九针、脐针腹针、四维立体针等。

公众号

补晓岚治疗糖尿病胃病,辨证分三类证候处理。

他认为消渴之胃病,多系胃寒痛,也有少许胃热之证。

胃寒痛

一、荜澄散

《扁鹊心书》中治胃寒有积滞。

药物:荜澄茄15~24g,高良姜15~24g,肉桂6g,厚朴15g,陈皮15g,公丁香9g,桔梗9~15g,三棱6g,香附15g,甘草9g。

加减法:证属阴黄者,加茵陈60~125g;大便秘结,加酒军6~9g;膈下及两胁冷胀痛,思热饮者,加吴茱萸3~6g;胃痛轻微者,可减少三棱2~3g。

二、理中汤加味

治胃寒食少。

药物:白术15g,党参15g,砂仁9g,白蔻仁6g,胡椒3g,甘草9g,干姜9g。

水煎温服,日3次。其中砂仁、白蔻仁、胡椒三味药研细末,饭后温开水吞送。

三、白通汤

《伤寒论》中以治胃寒积水。

药物:干姜30g,附子24~36g,葱白7根。

注意:姜附以武火先煎1小时,尝一滴不麻嘴后,再加葱煮15分钟,每服100ml,日3次。

四、备急丸加肉桂方

《备急千金要方》中以治寒甚停饮剧痛。

药物:大黄、干姜各60g,肉桂、巴豆霜各30g。

四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丸重0.1g),每次服6粒,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五、补一落口舒

《中藏经》中以治气滞、血瘀、食积。

药物:广木香、莪术各250g,干漆炭30g。

共为细末,过100目筛后,米糊为丸如黄豆大(每丸重0.15g)。每次服4~5粒,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胃热痛

一、黄连荜茇汤

《补晓岚经验方》中以治胃热微痛。

药物:黄连9g,荜茇3g,白芍15g,生甘草9g。水煎,日服4次,每次80~100ml。

二、清中汤

《统旨方》中以治胃中大热作痛。

药物:黄连6g,炒栀子、陈皮、茯苓、法夏各9g,制香附6g,甘草、草蔻仁各3g。水煎温服,每服100ml,日3次。

以上方剂,应用多年,每奏良效。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糖尿病人不能一味拒绝主食,但要食之有方!不仅能吃饱,还能控糖

本来享受美食是一件让人感觉很幸福的事,可邻居张阿姨去年体检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之后,享受美食对她来说,不仅没有多少愉悦感,还增加了不少心理负担。看着白糯糯的米饭,以前总能吃上一大碗,现在只能望梅止渴。

后来和张阿姨的聊天中发现张阿姨还是一个很有毅力的人,也坚持按时服药,血糖波动也不大,但就是人要受很多条条框框约束,饮食上很少吃主食,稍微糖分多一点的食物张阿姨也不会碰,血糖的确控制住了,但却总感觉身体乏力,经常提不起精气神。

像张阿姨这样的情况,多是因为饮食不均衡,导致身体营养不良,很多营养需求没有达标,身体也会慢慢变虚弱。像张阿姨这样的控糖方式,从长久来看,多是弊大于利的,还可能会因为身体能量不足反过来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糖尿病人主食该怎么吃?

我们平时吃的主食多是以大米白面为主,而大米白面这些细粮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它们进入体内被身体消化吸收后,就会产生大量的糖分,影响血糖波动。但同时这些主食又是身体能量的来源,是人们进行日常生活的有效保证,一味地拒绝主食,很容易出现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的症状。因此,即使是糖尿病患者也不能离开主食的供养。

1.主食加入谷物、豆类、薯类等

为了防止血糖值飙升,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还需要格外控制才行,特别是在主食选择上,要学会合理搭配。比如细粮的碳水含量很高,可以适当减少它们的饮食占比,增加一些粗粮类谷物、豆类、薯类食物,像这些粗粮还含有很多其他的营养,像膳食纤维等等,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也有很大的帮助。就拿燕麦来说,营养也很多,还富含膳食纤维,给身体带来饱腹感的同时还能促进肠胃消化,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做燕麦粥来辅助降糖。

2.主食摄入量需把关

都知道主食吃多,摄入过多碳水会变胖,血糖也会升高。但如果主食吃太少或者不吃,则也会不利于健康。柳叶刀的研究发现不吃主食会缩短寿命。主食毕竟是人体能量来源之一,更是大脑的能量来源。因此主食的量一定要控制好,如果是女性糖友,每天主食的摄入量控制在150—200克,男性糖友控制在150—250克是比较适中的。当然,如果是经常要进行体力活的糖友,可在这个基础上适量增加。但

这里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吃主食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拳头做一个简单的衡量,大概每餐的主食量控制在一个拳头大小,一天的主食量控制在2—3个拳头大小即可。同时,粗粮的食用量每天最好不超过100克,不能贪多。

3. 食用速度不贪快,最好先吃菜,后吃主食

健康的饮食习惯最好是细嚼慢咽,吃的慢要比吃的快更有利控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吃的太快容易身体加速消化,从而破使血糖快速上升。如果你选择慢慢吃,给肠胃多一点消化吸收的时间,也会减缓血糖升高的速度。在吃主食的同时,还要搭配蔬菜一起使用,像一些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还有助于调节血糖。另外,不要先吃主食,因为主食的升糖速度较快,可以选择先吃蔬菜,或者先吃肉也可以,把主食放在最后吃。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饮食方案要遵循以上3个原则。马上过年了,糖友饮食也要格外注意,这几种主食尽量不要吃。

1、糯米制品

过年了,很多地方会用糯米做糯米饼,或者做一些糕点。糯米本身升糖指数就高,还不好消化,并且糯米制品普遍会放比较多的糖,比如糖糕。这东西吃了血糖会飙升。

2、糕点

过年期间的一些糕点,比如开酥、沙琪玛。虽然很多人会把它们当成零食吃,其实这些东西应该算是主食。这些属于典型的高糖、高热量、没营养的食物,糖友最好不吃。如果血糖控制的还不错,可以吃一口两口解馋。如果血糖不稳定,就一口别吃。

3、豆沙包

糖友过年可以选择吃一些素菜馅的包子,肉包也可少量摄入,但尽量不要吃豆沙包,糖分含量比较高。

提醒:过年期间别忘了按时吃药 测量血糖

过年很多糖友由于要忙家里的事情,可能会忘记吃药,也会忽视血糖的测量。但要知道,无论多忙,这两件事都不能懈怠。尤其是年假期间很多人的饮食管控不是很严格,这很容易让血糖钻空子。可以设置手机提醒,以免自己忘记。

总之,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不少盲目控制饮食,而是要学会合理搭配,主食也是每天能量重要来源,不能丢。过年期间也要注意合理饮食,把血糖稳定住。

参考资料

[1] 《糖尿病人学会正确吃饭》.人民网-生命时报.2017-02-10 09:31

[2] 《10招搞定餐后血糖 每天1斤瓜果、小口吃主食》.环球网-生命时报.2015-02-08 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