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并发症死前征兆(糖尿病并发症死亡的人)

医生胡侃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若出现这10个并发症,暗示生命即将处于倒计时!别再忽视了

​很多人都认为糖尿病可怕,事实上糖尿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本身并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但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尤其是那些慢性并发症,可能会严重下降糖友们生活质量,严重还可能会威胁生命。

由于糖尿病其发病机制就是血糖代谢障碍,无法被人体转化成能量消耗的血糖不断在血液中堆积,最终导致了糖尿病的发作。

真正伤害患者身体,甚至缩短寿命,其实就是由糖尿病引发的各类并发症。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有以下10类

第一,糖尿病足

长期高血糖却控制不佳的话,容易造成末梢神经病变下肢远端小微血管毛细血管堵塞,从而导致下肢供血不足

在受到细菌感染后就会造成足部疼痛、溃疡、肢端坏疽等表现,这种变化统称为糖尿病足,发展到严重情况下的糖尿病足,可能还需截肢进行处理。

第二、牙齿病变

虽说糖尿病本身并不会直接致使牙齿或牙周病变。

但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系统较弱、抵抗能力相对较差,再加上口腔环境变化,非常容易激发牙周疾病,包括了牙周炎、牙龈炎以及龋齿、牙髓炎等。

第三,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小血管长期受到高血糖影响,会变得极为脆弱,就像是有裂缝的水管一般,从而出现渗漏、出血等异常表现,导致视网膜病变

患者往往会有视物模糊、眼前出现黑影等异常表现,临床上将其称为“糖网”,在严重情况下患者还会失明。

第四、肺部病变

糖尿病导致的微血管病变还可能出现在呼吸系统中,比如器官、支气管、肺部等。

长期如此可导致肺炎、肺气肿等肺部疾病出现。一旦发生肺部病变,还会影响到全身的血氧供给,加速其他并发症的到来。

第五、感染

长期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还会有机体免疫抵抗能力双重下降的表现,人体极容易受到外界病因的侵袭,从而诱发各部位感染症状出现。

同时,高血糖还非常利于细菌在体内生长繁殖,这同样会加重感染症状,比如泌尿系统、呼吸道感染等都是常见表现。

第六、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是因为高血糖会提高肾小球内,同时代谢异常也会引发肾单位损伤,久而久之可造成肾小球或肾小管炎症

甚至是发展为肾小球硬化、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在严重情况下还会诱发尿毒症

第七、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或分泌不足,无法完成血糖到能量的转化,为了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身体只能通过消耗储存的脂肪来供能。

在脂肪分解加速的情况下,还会生存大量脂肪酸物质,导致中间代谢产物酮体含量升高,最终诱发酮症酸中毒

第八、危害神经系统

长期高血糖不仅会导致末梢神经病变,同时还会对全身的神经系统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大脑以外的神经,比如四肢、胃肠道等。

患者往往会有四肢麻木疼痛、肢体无力、恶心腹胀以及胃肠功能减退等不良表现,这对于人体各器官功能都会造成影响。

第九、脑血管伤害

长期高血糖会对脑血管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加速动脉硬化和血栓的形成,这直接造成了大脑血管狭窄甚至是闭塞,导致大脑供血不足、神经中枢系统损害,从而诱发“脑卒中”疾病。

患者往往会有头晕头痛、神经衰弱、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严重情况下还会有后遗症出现。

第十、对心脏的危害

长期升高的血糖不仅会伤害大脑血管,同时还会对冠状动脉造成伤害,可诱发冠状动脉狭窄硬化、闭塞等问题。

这直接造成了心肌供血不足、心脏功能下降,患者可有心绞痛、胸闷气短等表现。

所以说,无论糖尿病是否出现了不适症状,只要确诊患上了糖尿病,就是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

与此同时,还应改善日常的饮食和锻炼习惯,从全方面控制血糖增长。

一旦发现有并发症趋势,那也应就医进行调整,避免向着更严重的方向发展。

糖尿病教授临终前分享:我掉过太多降糖坑,你们别再被骗了

“希望我的亲身经历和经验能帮到大家,这样我便无憾了……”

从2012年起,兰州理工大学教授马跃洲就在糖尿病论坛上分享自己治疗糖尿病的心路历程,帖子一发,就引起了糖尿病患者们的热烈反响。直至今天,帖子已经长达275页,成了广大糖友分享心得的地方。

这个帖子如此受欢迎,是因为这位糖尿病患者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依然毫无保留的分享,给糖尿病友们树立信心,提供经验。

马跃洲是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1987年确诊,当时年龄不到25岁。由于种种原因,他不能得到及时治疗,一直拖到1989年年底才住进医院,此时他的体重只剩下40多公斤,每天排尿的含糖量大于400g。

马跃洲教授在降糖的路上曾经走了很多的弯路,甚至掉进了很多降糖的“坑”,他分享了很多在降糖路上需要注意的事情,具体有哪些呢?

一、患了糖尿病不要乱投医,伤害的是身体

急病乱投医是很多人在患糖尿病后的选择,尤其是轻信一些偏方,总希望有奇迹可以发生。

马跃洲教授在1992年到1993年之间,体力不支的情况愈加严重,腰疼和神经末梢炎都严重困扰着他,也无法很好的监测血糖。无奈之下,他便开始寻求各种奇门方法来治病。

他曾经做过超声波振动按摩理疗,结果差点把人整的背过气去;后来又去尝试了针灸,针灸完立刻腰就不疼了,但是还没感叹完针灸的神奇,半小时后,腰疼依旧;最后他又在远郊找到了一家神奇的诊所,一位高度近视的老头给他扎针,半个月的治疗后也没有感觉到任何改善,甚至针眼还会疼,只好放弃。

所以,急病乱投医,不见得可以治糖尿病,反而折腾的是身体,让原本虚弱的机体更加消耗。

二、糖尿病用药不看价格,贵的不一定好

在马跃洲教授患糖尿病的25年间,使用胰岛素治疗超过23年,在这期间用过很多种不同产地的胰岛素,他认为,贵的不一定就是好的。

胰岛素也是一种蛋白质,只是分子结构较简单。常规胰岛素有人胰岛素和动物胰岛素,由于外源注射胰岛素需要在分解后才能对糖尿病有作用,于是便有了速效、中、长效的胰岛素之分。

目前,动物胰岛素价格比较便宜,人胰岛素和长效类似物由于包含前期的研发费用和技术壁垒,造成价格较高的情况,尤其是上市时间越短,分摊的研发费用就越高,价格也就越高。

但是,胰岛素的价格和功效并没有多大关系,各有特点,只是适应性不一样而已。患者不要以价格来衡量要晓得好坏,而要因人而异,选择适合自己的。

三、别信电视里的糖尿病广告

“九几年暑假的一个晚上,朋友打电话要我打开电视调到XX台,发现一个姓张的老中医在讲座,内容是「中医根治糖尿病」,说在太原市创立了一家糖尿病专科医院,还给了详细地址。”于是马跃洲教授来到了该糖尿病专科医院,医院很简陋,主要疗法是中药汤剂和自制的胶囊,也会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

在住了两个星期后,马跃洲教授的小腿正面出现皮肤坏死和淤青,医院给了一种外洗的草药粉末用来泡洗,后来发现,该药粉就是普通的生姜粉。

经过这件事后,马跃洲教授再也不信电视上那些神乎其神的广告了,无效倒是没什么,只是浪费了钱,如果出了什么问题,那才得不偿失。

四、别再纠结“治愈”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想要逆转糖尿病,于是很容易听信可以治愈糖尿病的各种方法,导致最终上当受骗。

论坛里有个热帖,说是用“辟谷”方法来逆转1型糖尿病,平时只吃少量的水果和蔬菜。其实,“辟谷”就相当于是饥饿疗法,但是糖尿病在古代就已经有记载,在以前物质缺乏的年代都没能消灭糖尿病,如果能逆转的话早就发现了。

1型糖尿病的治疗需要依靠胰岛素,与其纠结于治愈,不如按照医嘱乖乖进行治疗来稳定糖尿病。如果有人宣称能够完全治愈1型糖尿病,那他可以去拿诺贝尔奖了。

马跃洲教授的分享大多针对的是已经换上糖尿病的人,而对于糖尿病控制不佳的患者来说,识别血糖“飙升”的征兆尤其重要。

脚上症状,看出血糖高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时会有一些预兆,如果脚上出现4个症状,说明你的血糖太高了。

·足部溃疡

溃疡的好发部位是前脚掌部位,如果不是感染的情况下,脚底出现溃疡,就要警惕是血糖太高了,血糖控制不佳。

·足部有麻木迟钝感

血糖过高容易引起下肢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通常会出现下肢干燥、麻木和刺痛感,甚至感觉迟钝或丧失感觉。长期血糖过高还会导致下肢缺血而营养不良,甚至肌肉萎缩。

·间歇性跛行

由于血糖升高,下肢缺血,如果患者长时间走路就会出现乏力和麻木的情况,主要表现在脚趾或足部远端。

·出现爪状趾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过高,脚趾头的关节会出现弯曲而呈现爪状趾,这也是血糖过高而出现的糖足表现。

得了糖尿病不要急病乱投医,要坚持正规治疗。

#清风计划##39健康超能团#

参考资料:

1.贾爱梅.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及防治[J].医学信息,2009(06):212-213.

2.《我走过的控糖路》.健康时报.2013-7-29

3.《1型老糖人的苦辣酸甜》.甜蜜家园论坛.2012-01-0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老人驾鹤前出现什么预兆或特征,可能时日不多了?他们含泪的回忆

文/一枝春​

人都是啼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啼哭声越响亮,代表对这个世界的拥抱和热爱也越强烈。人又多希望这辈子能笑着活下去,笑着面对一切生活中的风霜雨雪和悲欢离合。可最后,人又是在一片哭声中离开这个世界,在亲人的无限留恋与不舍中告别,闭上眼睛:轻轻地我走了,这个世界我来过……

​我曾在医院上了5年班,那几年是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几年。

我看到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有的老人离去时,子女们嚎啕大哭,可是有的老人走的时候,子女们却平静的如一尊雕像。

我记得有位86岁的老人,是得糖尿病并发症去世的。临走前好多天已经不怎么吃东西了,那天他要喝水,给他倒热的还不行,一定要喝冰凉的水,那时候是寒冬腊月天,他喝着冰水一边嘴里喊着“娘,娘……”他的儿女们都围在身边,可是他就喊他娘,喊着喊着他就离开了。

一、我奶奶临终前的故事

我奶奶是94岁的时候离开的。

生前她不愿意跟任何子女住在一起,因为她的子女太多了,住在哪一家呢?轮流住,换来换去, 她说换一次就是一次离别,换一次就难过一次。人老了,不想折腾,她就想安安静静的在自己老屋里呆着,她说人老了都恋自己的老窝。还好,她的身体很好,基本上还能自理,眼睛也不花,耳朵也不聋,拄个拐杖, 在小院里不停地晃来晃去。

93岁那年,奶奶不小心摔了一跤,送到医院后检查说是股骨骨折,积极治疗后还是转化成股骨头坏死了。虽然不会走路了瘫痪在床,但是她的内脏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瘫在床上的那两个月,她饭量很小,谁去看她,她就拉着谁的手叨叨叨地回忆,说个不停,说死去多年的爷爷,说她死去的孩子(我有个叔叔早折),还说她自己小时候的事和她爹娘。

一天下午,奶奶说想吃面疙瘩汤了,妈妈赶紧去做好盛来喂她,刚喝了两口她就不喝了,还愧疚地看着我妈妈,意思是让你做了我又不想吃了。她又说热,想吃凉的东西,妈妈熬了点小米汤放凉,给她喝,喝完她说还是热,要洗澡。让妈妈给她洗个澡,那时已经是深秋了。洗完澡后,她让妈妈给找出一件蓝褂子衣服,那件衣服是奶奶最喜欢的,以前没有瘫痪的时候,出个门儿、走个亲戚、喝个喜酒,她都要穿这件衣服。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去奶奶房间的时候,看见她像睡着了一样,却不想,这从此就是阴阳两隔了。

后来,我听妈妈说,当时我爸扑在奶奶床前,老泪纵横,嘴里不停地大声哭喊着:我的娘啊,娘……那声音大的把妈妈都震住了,妈妈说跟爸爸结婚那么多年,第一次听到他哭的惊天动地,生怕他哭出什么问题来,赶紧给伯伯、姑姑、叔叔们都打电话。

人们都说奶奶是喜丧,一辈子没给子女们添麻烦,老了老了,也没有给子女们带来任何慌乱和忙碌。在睡梦中安详地离去。

我记得奶奶走后的两年,爸爸每次喝多一点酒后就哭,哭的时候都嘟囔着叫:娘啊,娘啊……反反复复就是叫娘,哭着哭着就睡着了。

那时,我年龄还不太大,洞悉不到人间的悲欢离合,体会不到人间失去至亲的滋味。我只是在想:这个酒怎么了?为什么爸爸每次喝多了酒就会想起他的娘?却从来没有听过他喊我爷爷……

第二天酒醒的时候我问爸,为什么每次喝醉了都会想起我奶奶?他说:你奶命苦,一个人把我们九个兄妹养大,她对我最关照最疼爱,小时候只有一个烧红薯,她把它掰成几瓣,把最大那一块给我吃——她受了太多苦啊,老了老了也没享过福。

人没有体会过失去至亲的滋味,可能永远都不会成熟,也永远都不会长大,总觉得我们还有父母、还有个依靠,回家的时候还可以撒撒娇、心情不好的时候还可以在他们面前发发火、唠叨唠叨。可是,人总有一天都要走啊,人都有生老病死啊,人都要挥着手,跟这个世界或微笑或痛哭着告别,去寻找自己灵魂的安宁啊!

二、老人临终时的关爱

老人在离世前,有医学上的症状和预兆,但是也有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我们看下几位网友怎么说。

1、网友小志叶说:我父亲过世的时候是冬天,他突然说很热,要喝冰水,热心得大妈告诉我那是老父亲的灵魂再过火焰山,要我提前做好心里准备,当天我就帮父亲洗了澡,换了衣服,收拾了一下,第二天中午父亲就安详的驾鹤西去了,怀念我的老父亲啊。

2、网友梅之营说:我母亲81岁去世了,我也很遗憾想起特难受,临终前母亲要吃果冻,我没有满足母亲,总认为吃多了会不好,没想到不久就走了。我现在就不敢看见果冻,看到我就难受。

3、网友论事就事说:我妈妈走的前一晚和我说你还没给我洗脚呢,我当时有点累就说明天吧,谁知。。。疼啊心里[流泪]

4、​网友是我23说:我爷爷卧床几个月,去世头一天突然叫我给他刷牙,泡脚,嘱咐家里人第二天买一桌菜,把亲人们都叫上,当天中午就去了。是有预感的,果然“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不是一句玩笑话。

5、网友同周​周说:我奶奶就是这样,早上她说我活不过今晚上了,一直问是晚上了没有,我们都说没有,到了18点40分就走了

6、​网友小小玲22说:我母亲要走的前一天就说,明天要走了,当时我们姐妹都不相信,谁知道晚上就神志不清,等二天上午十点走了,现在一想起心里就难受

一枝春说:

看到网友们回忆已逝亲人的悲伤字句,​我的眼睛湿了又湿。奶奶走的突然,当时我在外地上学,没有来得及回去看她最后一眼。我虽然没有亲身体会到失去至亲的人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可是爸爸每次喝了酒,流着泪喊奶奶的样子,让我也总是想流泪。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爸爸的泪,是对奶奶无尽的思念,无尽的遗憾。奶奶在的时候,他还有个娘,他还是娘手心里的宝贝。可是奶奶走了,他只能在一次次喝醉后喊着娘……

任何人都无力抗拒生老病死,任何人也无力阻挡悲欢离合。我们只能在老人都还健在的时候,多点耐心和孝心吧,这样心灵才会安宁,这样才会无愧于心。

原创文字,抄袭者请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