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头顶晕(糖尿病头晕怎么回事?)

大表姐说呼吸机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头晕目眩的现象?

糖尿病患可因许多原因出现眩晕或头晕。

当糖尿病患出现头晕现象建议可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医师或内科求诊,依病况需要,作相关检查来找原因及治疗。不同原因造成的晕眩,治疗方法也不同。如果是高血压、血糖控制不稳定引起晕眩,建议要先控制好血压、血糖;如果是药物引起晕眩,可能需要调整药物。至于内耳问题引起的晕眩会先用止晕药改善症状,再视病因进一步治疗。

糖尿病患者发生头晕的常见原因有:

  • 血糖太高:有些糖尿病患者由于感染、新的伤口发炎、反覆腹泻呕吐,或吃大量食物或是贪食甜食、因为感冒自行停药,自行减少药物剂量等原因,血糖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如果血糖升高的速度过快、幅度过大,患者就可能出现头晕、乏力。
  • 血糖太低:有些糖尿病患者由于肠胃炎或是胃口不好,忘记吃过药而重复吃降血糖药,会有低血糖的问题(血糖小于50mg/dl)。低血糖的典型表现是全身无力、心慌、恶心、手抖,冒冷汗等,早期或轻度的低血糖可能只有头晕和无力感,长期反覆血糖过低还可能记忆力下降。
  • 贫血: 贫血有很多原因,胃溃疡,月经过多,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等都是。糖尿病肾病变会伴随贫血,过度的饮食节制也会营养缺乏贫血,间接造成头晕。
  • 高血压:约22-30%的糖尿病患者同时有高血压,高血压最常见的表现是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晕、头痛和肩颈僵硬等等症状中,头晕是最常见的表现。量个血压就可以区别。
  • 心脏疾病:糖尿病患者比一般人更有机会罹患冠心病,或心律不整,有些人未妥善治疗会伴随心脏衰竭的问题,也可能出现头晕。心脏疾病不见得有胸痛症状,建议找专科医师诊断治疗。
  • 姿态性低血压:老年人糖尿病患约20-23%,其血管交感神经会有些病变,不易维持血管之日常压力。大力咳嗽及排便便秘时使胸压上升,致血液回流欠佳或泡汤或洗热水澡后、不适当的激烈运动、憋尿太久的小便时突然站起身,会使血管扩张导致头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头晕。

脑血管病变:

  • 椎基底动脉症候群:大多发生在中老年人,造成脑干前庭神经核之血液循环不良而致头晕及眩晕,大多数患者的表现为躺着较舒服,坐起、站立或运动后瞬间会眩晕加重。
  • 脑干及小脑中风:可因该处的血管梗塞或出血造成除了眩晕、呕吐、站立不稳等症状外,也很可能出现大家熟知的偏瘫、失语、意识丧失等脑中风表现,所以需要特别注意。
  • 周边神经的问题:常见因糖尿病引起神经退化。周边神经病变合并自律神经功能失调,进而引起姿势性低血压及眩晕等症状,糖尿病病人盛行率约9-12%。糖尿病病人常在罹患糖尿病多年后会出现自律神经病变,并有四肢末端麻木无力等末稍神经病变的表现。除糖尿病外,其他较罕见的周边神经病变也会造成自律神经受损,如类淀粉变性神经病变(amyloid neuropathy)、急性神经发炎(Guillain-Barre syndrome)等。目前神经科医师会利用一些方法来评估自律神经功能,譬如姿势改变时血压脉搏相互间的变化、心跳间变异数分析及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等检查等。
  • 药物:某些特殊的降血压药、治疗摄护腺肥大的药物会引起姿势性低血压,因此改变姿势时头会晕。糖尿病甚病有时需要使用俗称的利水药和保持低钠饮食,如果发生低血钠症也会头晕。有些人使用安眠药,服用的时间太晚(例如凌晨1点吃) 也会造成第二天的头晕。当然,有些止痛药,抗生素,眼药水,气喘药,皮肤病药物,中草药物或感冒药物也会,拿药时可以和您的医师或药师讨论看看。
  • 良性阵发性姿势性晕眩:因内耳半规管中的耳石脱落,在半规管内游动刺激引起的。
  • 美尼尔氏症:俗称(内耳淋巴水肿)。通常有反覆眩晕,并有耳鸣、耳朵闷塞感及听力障碍。
  • 前庭病变: 俗称(内耳不平衡)。有反覆眩晕、恶心、呕吐,但并没有耳鸣、耳闷塞感及听力障碍等症状。

以上是糖友头晕时比较常见的毛病,当然晕车,尿毒症,肝性脑病变,颈椎病变,感冒及其他内科疾病也会头晕。但是有些比较少见头晕或眩晕往往要跨科合作才能查出原因来治疗。

糖尿病患者经常头晕,或与这5个因素有关,了解后,及时调理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疾病之一,患病之后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而且还会出“三多一少”的症状;

除此之外如果不通过药物进行控制,还会出现头晕、恶心等问题,这个时候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了,不然还会诱发一些并发症,只有找准糖尿病患者头晕的原因才能对症治疗。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头晕?

1、并发症影响

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糖尿病轻重有关系。

糖尿病出现之后很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常见的有心脏疾病、冠心病,以及脑动脉硬化等疾病,而这些和心脑血管有关的并发症,一般都会诱发头晕的表现,糖尿病患者在控制疾病的同时还要注意预防并发症。

2、血糖快速升高

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指数,要比身体健康的人群高很多,如果平时不注意控制血糖,进而导致血糖急速上升,就很容易导致糖尿病患者头晕

而导致血糖快速升高的原因,基本上都和服药不规律,或者药量不符合标准有关系,但最重要的则是吃甜食,这些情况都会导致血糖上升,进而导致患者头晕目眩。

3、高血压

众所周知糖尿病的并发症中,有一个比较多发的病症就是高血压,如果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引发高血压,那么就会导致头晕的问题出现。

所有糖尿病患者平时在检测血糖的时候,还应该多注意测量血压,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是否出现了高血压的问题,一旦患病就应该及时采取治疗手段。

4、低血糖的出现

血糖低很容易导致头晕的问题出现,但大多数情况下糖尿病患者都是高血糖,之所以会出现低血糖的问题,原因是血糖下降的速度过快,超过了患者身体的承受能力,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病症。

就算是身体健康的人出现了低血糖,也会有晕、乏力、恶心等症状,只不过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头晕的更厉害。

5、高血脂

这里所说的高血脂指的是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一种并发症,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都比较高,而这种问题很容易堵塞血管,进而使脑部供血不足而产生头晕的感觉。

遇到这种问题之后一定要引起注意,应该及时通过口服药物的方式进行缓解,平时还要吃一些可以降低血脂的食物,并且还应该多饮水、多排尿,这样才能将体内的毒素和废物排出体外,进而对缓解头晕的症状有很好的作用。

上面介绍了糖尿病患者出现头晕的五种原因,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糖尿病患者,一但出现头晕的症状之后,可能和疾病加重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千万不要随便吃治疗头晕的药物。

而是应该及时就医诊断并治疗,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对症治疗的作用,一旦延误了病情不仅会对头部造成一定伤害,甚至还会导致糖尿病的治疗受到不良影响。

糖尿病人有异常出汗,头昏等症状,除了中暑还要注意此严重并发症

小暑近后,骄阳如火,天气酷热,“桑拿天”来临。在这个时候,糖尿病人要注意什么才能更利于健康呢?

首先要清楚,如果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眼花、耳鸣、心慌、胸闷、乏力、体温略为升高等情况,有可能是中暑了,也有可能是低血糖,还有可能是血糖过高出现酮症,总之有这些不适应病症一定要抓紧到医院去!

一、易中暑的人群中,糖尿病人也在列:

在高温的环境中,很多因素可以影响体温的自我调节。当空气湿度较高时,会阻止汗液的正常蒸发,从而妨碍身体迅速释放热量。其它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肥胖和糖尿病人、发热、脱水、心脏病、精神病、血液循环不良、晒伤、处方药及饮酒等。此外,睡眠不足、过度劳累、精神紧张也是中暑的常见诱因; 老年人、婴幼儿、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最易中暑在高温天气里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体育运动,即使是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发生高温中暑,甚至死亡,所以糖尿病人一定要预防。

二、糖尿病人要严防中暑:

糖友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虽然处在高温的环境中,热量已经积蓄在体内,但自觉感受不到而致糖友比一般人更容易中暑。因此,当糖友们出现大量出汗后突然无汗、发热、头昏眼花、心慌、胸闷乏力的时候,可能是中暑的先兆,应及时到阴凉处,并涂抹风油精或口服十滴水等。室内空调应控制在26℃以上,室内外温差不可超过7℃。对于严重中暑者,要及时进行抢救,否则可能会造成生命危险。

1、糖尿病人中暑前有什么先兆?

当糖尿病人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眼花、耳鸣、心慌、胸闷、乏力、体温略为升高时,表明已经先兆中暑了。如果体温升高到38.5℃以上,并有心跳加快、脉搏变细及尿液减少等早期循环衰竭情况,那就是进入了轻度中暑阶段。如有高热、躁动、说胡话、抽筋、昏迷、无尿及呼吸循环衰竭,那就是重度中暑阶段了。

长时间处于高温下,人体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导致体温调节障碍,汗腺功能衰竭,人就会中暑。

2、中暑的几个级别

轻症中暑:可表现为头晕、头疼、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可以表现为这3种类型的混合型。严重的话,可以导致死亡。

3、糖尿病人中暑了怎么办?

医生们建议,当病人出现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时,应该立即予以撤离高温环境,转入通风的阴凉处休息,并饮用含食盐的清凉饮料,如冰镇汽水、绿豆汤等。

糖尿病人中暑,对重度中暑的急救通常由医生来进行,但在医生来到或去医院之前,应迅速地为其进行物理降温,方法是将中暑者置于室内常温下,用湿冷毛巾或冰袋(无冰块时可将棒冰装于塑料袋中替用)置于头部、腋下和两大腿根部(即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用手按触明显搏动处即是),并以冷水或50%的酒精擦拭四肢或全身皮肤,直至皮肤发红,同时可用电扇吹风散热。

三、糖尿病人一定不要把酮症当中暑

糖尿病人如果在热天有口干、多饮、头昏表现,有的人还会出现发热症状,首先会想到自己是否是中暑了;但是因血糖较高出现“糖尿病酮症”的糖尿病患者也会有口干、多饮、头昏等表现,合并感染的也会出现发热,没有得到及时正确治疗的很容易进展为“糖尿病酮酸中毒”而危及生命,人们很容易误把“糖尿病酮症”当“中暑”。

所以糖尿病专家们提醒,夏天如果出现了“中暑”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尤其是中老年人,要警惕可能是患有糖尿病,血糖过高而出现了“糖尿病酮症”。如果一时不能鉴别,“中暑”时尽量不要饮用过甜的饮料来救治。莫把“糖尿病酮症”当“中暑”。

四、糖尿病人如何防中暑:

1、糖尿病人不要等口渴才喝水

因为高温天出汗较多,血液渗透压升高,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等。因此,不要等口渴才喝水,平时就要要多喝水,饮水量一般每天1500~2500毫升,平均2000毫升为宜。

2、糖尿病人夏季血糖好控制,但不要自行停药:

因为夏天气温高,人们喜欢吃含糖量偏低的清淡食物,同时出汗多,热量消耗大量血糖,因此夏天是一年中血糖最低的季节。此但是有些糖尿病人觉得可以是糖尿病好了,就不吃药打针,这是不对的,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药物剂量,不可自行为之。

3、糖尿病人加强血糖监测

糖尿病人夏季血糖监测也不能放松,一定要多监测血糖,尤其是感觉不舒服的时候,要加强血糖监测频率,有的糖尿病人在夏季还容易出现低血糖,监测很重要,不光预防低血糖还能预防高血糖,对调整治疗方案也非常有帮助。


五、糖尿病人夏季防中暑多喝这几种茶:

荷叶茶:鲜荷叶30克洗净切碎,用沸水冲泡20分钟代茶饮用,有消暑宽胸、生津止渴和减肥之功效。

祛暑茶:取荷叶10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银花10克。适宜夏季烦热、头晕、胸闷、恶心、口干等,有助预防中暑。

金银花茶:金银花、菊花、茵陈各3克,生甘草2克。沸水泡开各药材即可。此茶具有清凉解暑、清热解毒之功效;在补充水分、防暑清热的基础上,适应于咽喉易肿痛、长痘生疖者。

总之,夏季要多喝水,还要饮食合理,同时要经常测血糖 ,有不舒服的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能保障健康无忧,享受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