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腿黑斑(糖尿病腿黑斑什么症状)
- 1、一位糖尿病患者说,在脚上发现了一块黑斑,以后会不会截肢?
- 2、杭州男子每天腿上都像穿着“豹纹袜”!皮肤科医生却建议他转科...出现这5类症状赶紧就医
- 3、小腿上出现这种斑,预示糖尿病并发症已经出现,千万要提高警惕!
一位糖尿病患者说,在脚上发现了一块黑斑,以后会不会截肢?
看到一位糖尿病患者的留言,他说在自己的脚上看到了一块紫黑色的斑块,但不痛也不痒。他上网查了与自己症状相似的资料,说他很可能是发生了糖尿病足。他问华子,听说糖尿病足很难治,发生之后就需要截肢才能够保命,这是不是真的?
华子回答说,他应该去医院找医生检查,而不要相信自行查询的网络资料。没有系统学习过医学知识的人,自行查阅专业的医学资料,只能得到“似是而非”的结论,不仅容易误诊,还会给自己徒添烦恼。
现在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都能认识到高血糖的危害,可以通过饮食、运动与使用药物等多种方法,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所以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在糖尿病人群中不足10%,大多数的糖尿病人并不会出现糖尿病足。
不过如果血糖控制得不好,仍然有可能发生糖尿病足。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高血糖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肢端感觉迟钝。脚平时受到的压力较大,容易受到挤压导致出现溃疡,由于高血糖的原因,利于细菌繁殖,所以伤口难以愈合。另一个原因就是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动脉病变,造成下肢动脉狭窄,足部的血液供应减少,足部出现感染时难以自愈。在糖尿病足患者中,大多数都是两种原因并存。
从致病原因来看,导致糖尿病足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长期控制不好的高血糖。其实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出现并发症。只要对糖尿病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就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所以有糖尿病的人,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血糖。每天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控制自己摄入的总热量,坚持足够的运动量,保持规律用药,并且要勤加监测血糖。空腹血糖不超过6.1mmol/L,饭后两小时血糖不超过7.8mmol/L,餐后血糖峰值不超过11mmol/L。
吸烟是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吸烟的糖尿病患者比不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概率要高15倍以上。糖尿病足常发生在视力下降、肾功能下降的糖尿病人群。因为糖尿病会损伤眼睛和肾脏,视力下降会增加足部受伤的概率,而肾排毒能力减弱会增加毒素对下肢血管的损伤。
当下肢循环变差的时候,在脚部或是足部有可能出现紫红色的瘀斑,皮肤会干燥、脱屑,脚趾甲会发黄变厚;在下肢动脉供血不足时,会出现间隔性跛行,不能长时间行走;高糖对神经末梢刺激会引起下肢瘙痒,足部感觉消退,走路时有踩棉花的感觉;皮肤含糖量增加,容易产生湿疹和脚气等感染性皮肤病。
糖尿病足如果出现了无法控制的严重感染,患者就会出现菌血症或是脓毒血症,导致全身多器官的严重炎症反应,威胁患者的生命。这个时候就需要截掉感染的肢体,才能保住生命。但截肢是糖尿病足最严重的阶段,不到万不得已,并不会进行这样的处理。
在糖尿病足不严重的时候,通过控制血糖、保护创面、应用改善神经功能和微循环的药物,可以阻止疾病的进展;或是采用支架、搭桥的方法恢复下肢的供血,也能避免截肢这样的结果。
总结一下,对糖尿病人来说,最重要的事就是控制血糖。不仅要看空腹血糖,还要看餐后血糖。现在控制血糖的药物有很多,只要认真监测,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就不必担心发生“截肢保命”这样的事了。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识。#糖尿病足#
杭州男子每天腿上都像穿着“豹纹袜”!皮肤科医生却建议他转科...出现这5类症状赶紧就医
来源:杭州日报
谈到“静脉曲张”,大多数市民脑海里浮现的大多是一条凸起静脉的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蚯蚓腿”。
但,下肢静脉曲张=“蚯蚓腿”?这种观点其实并不完全正确。有些静脉曲张“潜伏”地极深,虽然看起来不明显,但也存在不小的隐患。
近日,陈先生(化名)就遇上了这一件“怪事”:明明是自己腿上有皮肤问题,可医生坚持要他转到血管外科就诊······
40多岁资深发型师
每天像是穿了“豹纹袜”
40多岁的陈先生是一名发型师,自己经营着一家发型工作室。2年前偶然的一天,他看到自己的腿上莫名多出了几个黑点。
黑点不痛不痒,忙于操持工作室事务的陈先生并没有将它们放在心上。
可没想到,一段时间后,黑点不仅越来越多,其中有的还越来越大形成了黑色斑块,周围的皮肤还十分瘙痒,让他总忍不住去抓,时常抓破了皮。
在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陈先生被这些黑斑深深困扰。在当地,他多次到皮肤科就诊,又是化验,又是皮切,但都效果不明显。
腿部黑斑用点药就舒服点,不用药就瘙痒复发。两条腿上因抓挠留下了不少疤痕,更加深了黑斑的颜色,远看就像是穿了豹纹袜!
明明就是皮肤问题
为什么让我转到血管外科?
不堪其扰的陈先生来到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接诊的王松医生经过一番仔细检查,却得出了一个颠覆陈先生认知的结果:其实,这个皮肤病叫淤积性皮炎,源头上的问题不在皮肤而在很有可能在血管里。要想断根,建议转科到血管外科进一步治疗。
“孟医生,我这皮肤痒还真是血管里的毛病?”
“你是不是最近两年经常会腿酸、发胀?”
“医生,你是怎么知道的?我现在确实剪几个头发就要休息一下!”
……
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孟路阳的提问,让陈先生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了地。
他告诉陈先生,出现这个黑斑,表示小腿上的皮肤营养正发生变化。到他这个程度加上久治不愈的瘙痒,高度怀疑静脉曲张已十分严重。
可曲张的静脉到底在哪呢?看着自己的腿,陈先生还是有些疑惑。
最终,通过B超、血流动力学等专科仔细检查,孟路阳找到了隐藏在皮肤下的已经曲张的静脉。
不日,血管外科团队将为陈先生进行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淤滞性皮炎相应的皮肤症状和色素沉着,也会随之改善。
出现这五大症状请及时就诊
这些职业尤其要注意
陈先生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出现腿痒时,许多朋友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自己抹点润肤、护肤类的化妆品,或者买点药膏涂一涂。
其实,下肢静脉曲张除了“蚯蚓腿”,还会导致皮炎、皮疹、皮肤色素沉着,继而出现皮肤破溃、慢性溃疡、感染等问题,且经久不愈。
孟路阳提醒,若出现以下5个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症进一步发展,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痒 :主要表现为下肢局部刺痒。下肢静脉曲张会使血液回流出现障碍,导致局部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产生的5-羟色胺会引发皮肤瘙痒。此外,血流不畅还会造成新陈代谢障碍,细胞分解的毒素会刺激血管、神经,使人瘙痒。病情严重时,下肢局部皮肤还会出现皮炎或湿疹,使刺痒加重,甚至无法忍受。
疼 :具体表现为小腿抽筋。下肢血液循环不畅,使下肢静脉淤血、组织轻度水肿,代谢产物堆积会刺激神经异常放电发生痉挛,导致抽筋。
沉 :行走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腿肚子发沉、发胀的感觉,往往是晨轻暮重。这也是下肢血液回流不畅导致的,有时还会造成小腿,特别是踝部皮肤水肿。
硬 :表现为皮肤脱屑、色素沉着、皮肤失去弹性变硬。下肢静脉曲张使血液淤积过多,静脉压力明显增高。一部分血液成分渗透至血管外的皮肤及皮下组织,造成局部皮肤发红、变紫,直至发黑(血中铁元素沉积),皮肤失去弹性而变硬。
烂 :表现为小腿皮肤发黑,甚至出现长期不愈合的溃疡,俗称“老烂腿”。这是由于静脉曲张迁延反复,导致下肢静脉内形成高压而淤血,皮肤营养不良。此时除了有感染风险,还可能发生癌变,所以必须手术。
孟路阳主任解释,静脉曲张跟职业有一定的关联性,久坐、久站、重体力劳动等都会导致下肢血液回流困难,引起静脉内压力升高而诱发该病。司机、厨师、教师、理发师等都是该病高发人群。
各位市民在生活中应避免久站或久坐,多做足背伸直屈曲动作,每隔一段时间起身跺跺脚、动动脚趾头,或是坐在凳子上抖一抖、晃一晃腿。
当出现腿部皮肤瘙痒、伤口久不收口,除了糖尿病外,还要警惕静脉曲张的可能。
来源:健康杭州
小腿上出现这种斑,预示糖尿病并发症已经出现,千万要提高警惕!
糖尿病是生活中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病,一旦患上糖尿病,就会伴随终生,无法治愈。目前,我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是糖尿病患者。此外,中国还有5亿糖尿病储备。如此严重的事实确实让我们感到不安。
同时,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前者是身体无法产生胰岛素,而后者是会出现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无法正常工作和吸收葡萄糖,这也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而且糖尿病需要终生服药,有些人可能还需要注射胰岛素。然而,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胰岛素注射,血糖稳定都是稳定血糖的关键,这是因为血糖高是所有并发症出现的根本原因。同时糖尿病不仅要控制血糖,还要积极预防并发症。
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等。而最严重的莫过于糖尿病足,而这种疾病出现的原因是由于体内血糖过高,造成的周围神经病变,从而导致的足部感染、伤口溃烂等症状。常见症状包括脚刺痛、脚麻木和发冷,感觉神经末梢退化,以及在棉花上行走或与昆虫和蚂蚁爬行的感觉。除了这些症状,糖尿病患者腿上长斑也是并发症到来之前的信号。
糖尿病引起的腿部异常在临床上被称为胫前色素沉着斑。糖尿病前期色素斑块是一种浅棕色萎缩性色素斑块,发生在胫骨前部。这是在糖尿病患者中非常常见的皮肤损伤,导致出现就会导致下肢远端皮肤上出现多个色素沉着点,初期皮损呈圆形或椭圆形,深红色丘疹分散,然后萎缩,出现色素沉着。
第一,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会导致红细胞膜和血红蛋白的糖化,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携氧能力的下降,导致皮肤缺氧,无法正常循环,进而造成皮肤表面出现一系列异常斑点。
第二,持续性高血糖会导致毛细血管压力升高。而当毛细管压力过高时,还可能会造成蛋白质的异常漏出。使得毛细血管处于慢性缺血状态,这就很容易导致异常斑点的出现。同时,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量比正常人少,体内的蛋白质合成也会下降,进而就很容易造成低蛋白血症和氮的负平衡。而且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还会造成周围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身体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皮肤上表现出异常的症状。
1、 烟酒不碰
吸烟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原因之一。不仅会加剧胰岛素抵抗,还容易增加血糖,导致血管内功能紊乱,并容易加速冠心病和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戒烟,控制饮酒量,增加含有高密度脂蛋白的食物,以消除有害的自由基,这样整个血液循环才能顺畅。
2、 控制饮食
为了预防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正确的饮食,这是因为饮食也与血糖的变化密切相关。那些经常暴饮暴食并吃大量高热量食物的人更容易造成血糖波动。因为消耗了大量的食物,获得了太多的能量而没有及时消耗,很容易使身体发胖。
而一旦肥胖,身体的内分泌也会发生变化,胰岛功能会进一步降低,同时还会减少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变化。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不仅能帮助身体获得营养,维持正常的消化系统功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血糖,帮助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3、 保证睡眠充足
糖尿病发生后,我们要积极预防并发症,在预防并发症的过程中,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很多糖尿病患者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身体不按时休息,器官功能下降,甚至影响胰岛素分泌,进而导致血糖出现波动,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每天有合理的睡眠时间,这样才能使血糖趋于稳定,胰岛功能改善,以防止血糖波动造成明显的身体伤害,甚至出现并发症。
4、 适当运动
对于预防糖尿病来说,适当的运动也很重要。如今,许多糖尿病患者患有肥胖症。肥胖不仅使血糖升高,而且如果仍然不运动,也会导致体内的糖和脂肪慢慢积累,进而造成胰岛功能下降,从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因此,有必要坚持合理的运动,使身体消耗更多的热量,碳水化合物物质也得到利用,从而保持血糖稳定,防止血糖波动造成明显的身体伤害。
通过以上了解,我们发现糖尿病虽然有严重的并发症,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可以预防的,因此了解疾病知识和最佳预防工作尤为重要。当然,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最重要的前提是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