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累到了(糖尿病累了可以喝脉动饮料吗)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过度劳累对糖尿病患者会带来什么影响?一个案例提醒

春节节假日,各种吃吃喝喝的“局”是不是都已经安排上了?必须提醒:节假日放纵的吃喝,极不利于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控制。短期的血糖飙升会增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即使急性并发症不出现,快速升高的血糖,也会对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例如视网膜造成损伤,均不利于糖友的长期健康。

节日劳累导致顽固性心衰

病例 糖友吴大娘身体不是太好,节前除了上菜市场买菜买鱼买肉准备一大家庭年夜饭,还要洗洗涮涮,打扫全家卫生。儿女们都忙于工作,也帮不上忙。结果把吴大娘累得头晕眼花;继而心悸气短,心脏突然咯噔一下,最后走几步路都上不来气。还是邻居帮忙打电话找来120急救车送往医院,在医院急诊科医生诊断冠心病心衰,心律失常。经用强心药仍不能缓解,只好收入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经过多日救治,方才脱离危险。

病例解读 以上老年病例,是节前过于操劳导致心衰。过度劳累时,神经会释放过多的儿茶酚胺,使心搏出量增加心跳加快,可导致心力衰竭。要知道,正常心脏的跳动是有规则的,每次心跳间隔时间基本相等。

如果心脏突然咯噔一下,可能是因为心脏还没有到间隔时间,就提前收缩了一下,让心脏过早地搏动,临床简称其早搏。早搏是临床常见症状,发病广泛,正常人和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早搏但本身有心脏病、高血压、扩张性心脏病或者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群体,如果心电图发现有早搏,又有心慌、气短、胸闷等不适症状,必须要治疗。

简单来说,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可能是你太累了或情绪过于激动,需要节制。需要指出是年龄和糖尿病均是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增龄导致心血管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心力衰竭的患病率高达22.3%。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较常见,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力衰竭易被漏诊。

温馨提示 老年糖友节日期间,切不可过劳;糖尿病患者如果经常出现胸闷、心悸、身体乏力的症状,尤其是在活动后这些症状更为明显就要警惕是心脏已经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像糖友吴大娘最后导致心衰心律失常需要抢救,否则将严重的危及生命。

近日,中国《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专家共识》明确指出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合并疾病,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因此老年糖友一定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合理安排节日作息,做到劳逸结合。同时注意不要漏服降糖药物和降压药物不要突忙、突累以免发生不测。

糖尿病12年,每天运动餐后血糖15居高不下,最后靠饮食扭转


糖尿病12年是一种什么体验?


彭雪芳是一个不太典型的糖尿病人,确诊糖尿病时她没有“三多一少”症状,控糖期间她每天坚持运动,12年来血糖却居高不下——运动只能让她血糖暂时降低,过后又会升高,严重时血糖高达20多。

然而今年的饮食改变,让她将餐后血糖平稳控制在6.5,来看看她的控糖路程吧!

▲本文控糖达人彭雪芳

30岁“遇见”糖尿病 酮酸中毒·血糖爆表20点!

确诊糖尿病的时候,我30岁。

作为销售,30岁是我最忙的阶段,我忙着工作、忙着挣钱。每年我都会定期体检,倒不是多重视健康,而是为了给自己吃一个定心丸——知道自己健康,就能更好地投入工作。

糖尿病就在我没想到的情况下悄然而至……

2008年我怀了第一个宝宝,孕期三、四月份的时候,测出空腹血糖8.7。但我并没有把这个放在心上,因为我爸爸的两个兄弟都有糖尿病,且都是60多岁才发病。

且我的情况跟很多糖友不同,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血糖高的时候还会觉得充满力量!自然而然地我认为,血糖稍高一点,也没什么。

一次我感觉非常心慌,感觉类似酮酸中毒,去急诊室测量血糖已经到了20多点,吃降糖药都没法让血糖降下来。医生诊断我水电解质混乱,输液之后,我感觉症状有所缓解,立刻又去上班。

直到我怀二胎时,体检血糖升到了20多点,这个数字“打醒”了我!

每天运动 血糖依然爆表·持续餐后15点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来控糖,但这种控糖比较“粗糙”。虽然工作繁忙,可我每天都会抽出固定的时间来运动,血糖慢慢控制在10-15之间。

但很快我就发现,只靠运动带来的降糖效果是暂时的,运动之后我的血糖得到降低,可过后又会慢慢升上去,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而且在每天运动的前提下,如果哪一天停止运动,血糖就会特别高。

到39岁的时候,我明显地感受到自己身体的变化,已经没有力量再去工作了。而到了40岁时,我每天都感觉非常累,甚至没有办法去正常生活。

探索控糖方法 寻找答案,我花了十年时间!


长达十年的时间,我都在寻找控糖这道难题的“答案”!


直到今年,我彻底放下工作,专心学习各种控糖知识,其间我认识一个糖友,讲述三诺给他提供饮食分析和建议,给他带来很大的改变。


我决定也试一试这个方法,因为之前虽然知道一些进食的理念,但并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吃。

▲改进之后的饮食


至今想来,这是我十多年来控糖路程上最重要的一步。
因为这时我才知道,我一直以来喜欢的饮食方法堪称“升糖炸弹”。

饮食是基石 高淀粉饮食习惯让我血糖居高不下!

我是广西人,酷爱吃粉、面、粥这类高淀粉主食,菜也以煎炸为主。在我糖尿病十多年里,几乎顿顿都这么吃,这也是我血糖居高不下的原因。

▲之前记录的饮食习惯

尽管我每天都运动,可少了饮食这一环,我的血糖总是原地踏步!反而在健康低糖的饮食前提下,搭配定量的运动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了控糖的技巧之后,我才发现身边很多人都处于高血糖的风险之中,就像我弟弟今年40岁,我让他测血糖,发现他血糖严重偏高,餐后15、6点左右。于是我让他跟我一起控制餐食,晚上睡觉一小时前踩15分钟动感单车,双管齐下,一个星期左右就把血糖控制到5点多,现在我还在继续帮他控糖观察,看是否需要去医院检查。

在三诺的学习还给了我另一个方面的收获——减少了我对糖尿病本身的羞耻感。

双管齐下 血糖终于稳了·胰岛素减少20多单位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受,自己有糖尿病,跟其他人不太一样,平时也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提起。像我以前打胰岛素,我都要躲着人,怕被人看见。现在学习了很多知识,我才觉得,这些都算什么呢?


我得了糖尿病不是因为我比别人笨或者比别人差,这是现在一种很常见的慢性病,很多人或许自己血糖也不健康只是没有发现。而我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很好地把糖尿病关进牢笼。所以现在打胰岛素,我可以当着大家的面操作,我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身边的人都重视起来。

▲学习之后饮食改变

现在我的生活可以说非常规律,饮食严格按照老师们的要求来进食,每天早上餐后2小时开始运动1到1个半小时。通过这种规律有效的控糖,我不仅血糖平稳,身体素质也更好了,不再像以前一样容易疲累、全身性疼痛,感觉整个人的身体机能都在慢慢提升。

身体好了之后我对胰岛素的吸收也变好了,现在我减少20多个单位的胰岛素就能控制血糖。就在今天早上,我吃完早餐之后的餐2血糖是6.5,我对自己以后的控糖充满自信。

▲现在的血糖值

血糖平稳 掌握诀窍比埋头苦干更重要!

今年彭女士已经41岁了,小编采访她20多分钟的过程中,她一直在运动,虽然有点喘气,但可以看出身体素质很不错。控糖对每一个人来说都不难,只要你找到方法,打开血糖控制的大门,就能把糖尿病关进牢笼获得健康的生活!

【三诺控糖】每天分享真实糖友控糖故事,原创不易点个关注吧!

每天喝两瓶碳酸饮料每餐都吃肉 还不运动 两个初三学生突患糖尿病

近日,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甘宇的门诊来了两个初三学生。

一个是男孩,一个多月前居家上网课时体重180斤,近一周以来食量突然下降,大量饮水,口渴,体重突然降至160斤。就医后,被诊断为糖尿病。

另一个是女孩,因为身上起湿疹来医院看病,在检查时发现血糖高后转入内分泌科经检查确诊为糖尿病。

原来在上网课期间,男孩和女孩都有共同的生活习惯,每天至少喝两瓶碳酸饮料、每餐都吃肉,每天基本不运动。甘宇表示:“近些年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升高,主要原因是能量过剩,而过量喝甜饮料、吃肉、缺乏运动,是导致能量过剩的主要原因。”

病例 两个初三学生患糖尿病

初三男生小刚在一周前身体出现状况,食量突然下降,大量饮水,口渴严重,体重由一个月前的180斤突然降至160斤。

小刚的父亲告诉记者,看到孩子身体出现状况马上带孩子就诊。通过检测,发现小刚血糖太高,同时尿酮体有4个加号,诊断为糖尿病酮症。糖尿病酮症是糖尿病的一个急症,有危险,必须住院治疗。

初三女孩小美是因为湿疹到医院看病的,在检查时发现血糖高后转入内分泌科诊治。甘宇告诉记者,女孩来的时候,看到她身体很胖有170多斤,就怀疑她血糖高,经过检测果然血糖太高了,确诊是糖尿病,需要长期规范治疗。

病因 每天两瓶饮料、每餐都吃肉,基本不运动

记者了解到,小刚和小美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每天至少喝两瓶饮料、每餐都吃肉,基本不运动。疫情期间,父母看到小刚学习很辛苦,给他准备了大量的水果、饮料,饮食上也是天天大鱼大肉;小美和姥姥、姥爷一起生活,两位老人给孩子顿顿都是高营养,孩子不喝白开水,每天都喝饮料。

因为网课内容比较多,上完网课就写作业,再加上马上要中考了,两个孩子每天几乎不运动,连下楼的次数都很少。

数据 青少年糖尿病患病率在逐年增长

甘宇说,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18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是12.8%,青少年的糖尿病患病率在逐年增长。以前青少年的糖尿病是一型糖尿病为主,必须用胰岛素治疗的,被称为胰岛素依赖性的糖尿病。现在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人的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肥胖的人越来越多,二型糖尿病在青少年、儿童中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

提醒 糖尿病早期基本没有什么表现

甘宇说,为什么说糖尿病可怕?因为糖尿病在早期没有任何明确的症状。只有在血糖特别高的时候,才能表现出糖尿病的症状。

有的人可能轻微有些乏力,有一些口渴,这也是在血糖很高时可能会出现的症状。

专家 热量产生的多能量就过剩,人就要发胖

甘宇说,饮料不仅含糖量高热量也高,热量产生的多就代表着能量过剩,人就要发胖,比如说一瓶500毫升的饮料含有的热量大约是200多千卡。

这么多热量意味着什么?相当于正常的走步210分钟、快跑22分钟、爬楼梯31分钟、跳绳31分钟、骑车31分钟,这样才能把热量消耗掉。

甘宇说,人的增重和肥胖是由于能量过剩带来的,比如说孩子身高165厘米,体重60公斤,需要的热量是每天1800千卡。一个青少年一天吃三顿米饭,按照八两算,热量就是1600千卡,还不算水果肉蛋奶。如果每天再喝两瓶饮料热量就400多千卡,超过身体需要的能量就变成脂肪蓄积起来。这样人的胰岛素抵抗就明显了,胰岛素抵抗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此外,疫情期间运动少,能量消耗不出去,这也是青少年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建议 运动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措施中的重要一环

甘宇说,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一定要合理饮食,减少含糖食品和高脂肪食品的摄入,同时运动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措施中的重要一环,可以控制体重、平衡热量。每天最好有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运动时间,长期规则运动对减少糖尿病引起的慢性并发症,特别是心血管并发症帮助很大。

对于患糖尿病的孩子和家长来说,和医生配合,每天坚持测血糖,每2~3个月测量糖化血红蛋白,每年检查血脂、尿微量白蛋白、甲状腺功能、眼底等,这些措施都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早期发现和治疗并发症。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吴强

来源: 沈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