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四针(糖尿病四针强化治疗需要多长时间?)

孙医生讲糖 0
文章目录:

每天打4针胰岛素,血糖控制的还不好,为什么还不调整治疗方案?

一个朋友给我留言,说自己的妈妈65岁,身高150cm,体重150斤,糖尿病20多年了,平常血糖都是15左右,现在每天四次胰岛素注射,管不住嘴,吃饭随意,问我有什么办法?会不会出现并发症?

经常可以在门诊见到这样的糖尿病人,每天打4针胰岛素,似乎很认真的在治疗疾病,血糖却在10以上。

针也挨了,钱也花了,血糖却没控制好,真是太亏了!但是让我想不明白的是面对控制如此差的血糖,也许已经出现了并发症,却固执的不愿调整治疗方案和胰岛素用量。

胰岛素通常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最后选择,因为医生也说了,胰岛素有最确切的治疗效果。

但是个体化治疗理念应该始终贯穿于胰岛素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来证实哪种胰岛素治疗方案是最好的。医生在制定胰岛素方案、剂量调整和设定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时,要考虑疗效、安全等因素。

最重要的是,要在治疗过程中,及时进行临床评价,对用药量和治疗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

像留言的这位朋友,根据他妈妈的情况来看,2型糖尿病,病史比较长,体重指数33.3,(正常值为18.5-24),为重度肥胖状态,血糖在15左右,每天4针胰岛素(用量不详)。

根据这位妈妈的特点来看,治疗方案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肥胖患者,如果没有存在应激状态,不建议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因为胰岛素的副作用之一就是体重增加,没有意外的话,这位妈妈即使血糖短暂恢复正常,随着体重的进一步增加,血糖还是会再次升高。因为这位妈妈肯定存在非常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二、血糖高,机体细胞长期处于饥饿状态,能量不足,因此这位妈妈就会感觉到饿,就会始终想吃东西,如此,血糖会进一步升高,再饿,再吃,血糖再升高,如此就进入了恶性循环状态。

我建议这位朋友可以带他的妈妈选择一些新型的降糖药物,这些药物如噻唑烷二酮类、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等药物都能很好的配合降糖治疗,当然,二甲双胍作为基础治疗是必须长期使用的。

另外可以作为优先选择的一类药物就是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等药物,这些药物的作用不仅能够降糖,而且被美国和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规定为肥胖糖尿病患者的减肥药物。

患者不愿意调整治疗方案或者改变药物用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患者对医务人员不信任,对自己的疾病治疗失去了信心,认为,反正也控制不好,就这样算了。

因此作为医务人员,要耐心的和这部分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这样才能在饮食、运动、治疗方案等问题上遵从科学的方法,从而能够得到良好的血糖控制。

#行业揭秘达人# #健康生活我看行# #真相来了#

我是爱生活、爱美食的孙医生,持续为大家提供优质健康知识。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多,还可能影响家庭和下一代的幸福。好好控制血糖、体重才是治疗的根本。

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关注并点赞是对我的最大支持。如果您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有这方面的问题,请转发给他们。这是对家人和朋友最大的关爱。

“第四针”打什么疫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解答

哪些人应该打“第四针”疫苗?如何打?——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方案,部署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哪些人应该打“第四针”疫苗?“第四针”打什么疫苗?围绕社会热点关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作出解答。

1.问:哪些人应该进行第二剂次加强接种?

答:现阶段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持续面临被感染的风险,疫苗接种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疫苗研发以及紧急使用的批准情况,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在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满6个月后,可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2.问:现在进行加强免疫接种有什么用?

答: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之后产生保护作用主要包括:产生抗体、产生细胞免疫、产生免疫记忆等。

接种疫苗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水平会下降。此外,随着病毒变异,免疫逃逸也在增强,使得抗体的作用在削弱。不过,细胞免疫在预防重症和死亡方面起到的作用比较持久。

研究表明,接种加强针可以唤起机体的免疫记忆细胞,也会提升抗体水平,进一步巩固对重症和死亡的预防作用。只要符合接种条件,没有完成加强免疫的人应尽快按照免疫程序的规定完成加强免疫,以起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3.问:第二剂次加强接种可以接种哪些疫苗?

答:目前所有批准附条件上市的或紧急使用的13种疫苗都可用于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优先推荐序贯加强免疫,或采用含奥密克戎毒株或对奥密克戎毒株具有良好交叉免疫的疫苗。

序贯加强免疫,是指采用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进行异源加强免疫。前期如果接种了三剂次灭活疫苗,在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时,可以选择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或流感病毒载体疫苗中的任一种,这也是国家列举推荐的接种组合。

4.问: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如何?

答:中国疾控中心对我国已经开展接种的超过34亿剂次、超过13亿人的不良反应监测发现,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年接种的其他一些疫苗相当,而且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还略低于年轻人。

对于老年人来说,《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明确了4种接种禁忌。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如果处于稳定期,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5.问:“阳”过还能进行第二剂次加强接种吗?

答:按照目前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规定,如果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感染时间和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间应间隔6个月以上。

目前来看,单纯感染产生的免疫保护力,不如感染加上接种疫苗产生的混合免疫力保护作用强。如果符合接种疫苗的时间间隔,建议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转自:新华社

来源: 昆明广播电视台

糖尿病打胰岛素,要打两针还是四针,胰岛素打得越多就越有效吗?

通常在医院里,糖尿病医生会根据每个人各不相同的状况,给出各不相同的治疗方案。这里所说的个人的不同状况不仅仅包括身体状况,还包括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生活工作中的种种需求。

有些人习惯将平时治疗感冒发烧的逻辑套用在治疗糖尿病上。这样的想法是绝对不对的。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胰岛素也是身体的必需品,本来就存在于我们的身体中。

所以无论每天打两针还是打四针,或者用胰岛素泵治疗,只要它是医生给你提供的长期治疗方案,那这种治疗方案和另一种治疗方案之间的不同,就不能拿来证明糖尿病本身病情的轻重。

千万不要相信那些你每天打针次数多少来宣传自己的疗效有多管用的人,这也是骗子们最常用的一种话术。

四针和两针只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这两种方案里所使用的也不是同一种胰岛素,所以证明不了任何问题。

真正能证明病情减轻的标准是餐后两小时c肽胰岛素分泌的指标,只有这个指标上去了。才说明你的身体开始重新自己分泌胰岛素。

现在最常用的方案是四针方案,这种方案又被称为3 1方案,就是在睡前注射一针长效胰岛素来维持未来24小时的基础血糖。在三餐前各注射一针短效或者速效胰岛素来控制餐后血糖。

所以在这个方案里要用到的是一针长效胰岛素和三针速效胰岛素或者短效胰岛素,而两针方案中要用到的则是预混胰岛素。每天两针的方案是要在早餐前和晚餐前各注射一针胰岛素。

晚餐前这一阵的作用就是用第一个峰值去控制晚餐后的血糖,用中效胰岛素的作用去控制未来12个小时的基础血糖。12个小时后早晨,早餐前这一针的任务就比较重了。它不仅要负责控制早餐的血糖和未来12个小时的基础血糖,还要利用预混胰岛素的第二个峰值去控制午餐的餐后血糖。

在这一方案里,因为没有专门针对午餐的胰岛素输出。所以这种方案对全天血糖的平稳控制没有四针方案来得那么好,而且如果在白天遇到了一些突发状况,比如体力消耗过大。

没有时间吃午饭,这时候发生严重低血糖的风险就大大增加了。所以这种方法更适合白天没有条件打针或者不方便打针的人群。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最佳的方案还是胰岛素泵治疗,现在市面上的胰岛素泵价格从2万到将近6万价格不等。胰岛素泵技术的核心就是一台微型电脑和一台微型马达。

在这两个核心部件的控制下,人们可以以每小时0.01个胰岛素为单位,根据泵的型号不同,可以最多每天设置24-48小时不同的基础率。

经过电脑的计算和马达的转动,胰岛素泵会以4-5分钟一次的速率稳定地向体内输入胰岛素,来最大程度模拟正常人体胰岛素的基础分泌。

餐前大剂量的注射也可以分为普通、方波和双波三种模式可以根据用餐时间长短,碳水化合物所占比例等因素进行调整。

很多型号还可以预存几套不同的基础率方案,方便用户在生理期、旅游或者生病状况下自由调用,因为胰岛素泵每隔4-5分钟就会输入一次,而且基础率在一天之中也会不断变化。

所以只能使用短效或者速效的胰岛素,因为速效胰岛素作用时间是最短的,避免了药效之间相互影响,所以在胰岛素泵的方。里面使用速效胰岛素的效果是最好的。

目前,胰岛素泵是解决夜间低血糖以及凌晨反跳性高血糖的最佳手段,胰岛素泵同时也有效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即便是现在常用的速效胰岛素和正在研制中的超速效胰岛素,它被人体吸收,终究还是需要一定时间,所以从胰岛素被输入进身体到它的效果体现在血糖上,中间肯定要有延迟。

而这种延迟就大大提高了发生严重低血糖的风险,控制血糖的原则是,宁高勿低,高血糖可能会在几周之后夺走我们的生命,而严重低血糖则是在几个小时以内。

除了之前提到的这些治疗方案外,在二型糖尿病的领域里还有很多不同的治疗方案。但每个人和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是巨大的,一个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好别人的血糖,并不代表这种方案也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血糖。

#糖尿病##血糖##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