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与困(糖尿病困是什么原因)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0
文章目录:

3个原因让糖友老犯困

来源:生命时报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袁 扬

在炎热夏季,不少人经常“夏打盹儿”,总觉得休息不够,但机体健康并未受到影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犯困却不可大意,有3个常见原因。

睡眠呼吸暂停。不少糖尿病患者,同时也是肥胖患者,常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由于打鼾,他们可能频繁觉醒、睡眠质量差,导致白天嗜睡。如果患者平时不打呼噜,只在偶尔极度劳累时出现,则不用太在意;但如果长期鼾声如雷,尤其呼噜声常突然停止的患者要当心,建议去医院接受检查和评估,看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血糖低了。当机体出现低血糖时,大脑无法获得充分的营养和能量,也会想睡觉。如果糖友常在餐前、空腹时犯困,应高度警惕低血糖的可能;如果经常出现低血糖,患者需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平时,随身备些葡萄糖片、水果糖、饼干等,发生低血糖时可救急。

血糖高了。除了低血糖,糖友老困也要警惕高血糖。人体所需能量大部分来自碳水化合物,但糖友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因胰岛素抵抗,葡萄糖无法顺利进入细胞时,血糖会升高,但此时机体仍然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与能量供应,导致疲乏无力。

因此,患者生活中要及时监测血糖,了解自身血糖的波动范围,有助医生调整降糖方案。由于中老年糖友易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出现犯困、头晕、意识丧失等情况,更要做到定期体检,有助及时发现隐患,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糖尿病患者吃完饭之后总是犯困?这3个原因不要忽视,要谨记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患上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不仅要终身治疗,还需要终身做好生活管理。很多糖尿病人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一吃完饭就犯困。有的是普通的食困,有的则是暗藏危机。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吃完饭之后会犯困?

1、饮食不科学

糖尿病患者为了能够让血糖控制到位,要坚持科学饮食。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存在糖代谢紊乱,或者有胰岛素抵抗,如果饮食再不合理,餐后血糖升高,却无法被人体利用,没有办法为人体提供能量,就会感到困倦。

2、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这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吃完饭之后犯困的原因。神经病变会损伤小血管,神经功能紊乱,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到脑供血,会让脑供血不足或者脑供血不稳定,就会一直犯食困,不仅困倦,而且还会头晕。

3、患上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这种常见的慢性病,很容易出现心脑血管问题,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一直不能妥善的治疗和调理,就会出现脑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就会出现缺氧的问题,就会经常犯困。

糖尿病患者如何解决饭后犯困的问题?

1、去医院做全面的检查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在吃完饭之后犯困,很有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到来了。所以要去医院检查一下,如果有事要赶紧治疗。

2、把血糖控制到位

糖尿病患者如果不能控制好血糖,出现了比较大的血糖波动,就会出现犯困的情况,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控制好血糖。要在饮食上进行严格的管理,科学搭配三餐,控制餐后血糖。还要按时的吃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坚持治疗。另外还要养成运动的习惯,餐后一小时之后多运动一下,既能控制血糖,又能促进消化,对健康有好处。

3、不要暴饮暴食

糖尿病患者如果一次性吃下了过多的食物,不仅会给肠胃带来负担,而且还会让人在吃完饭之后昏昏欲睡,还会影响到对血糖的控制。所以在生活中要控制好自己的饮食,调整进食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肉类食物,最后吃主食,这样可以帮忙控制主食的摄入,控制总热量的摄入,还能延长消化吸收的时间。

4、调整睡眠

糖尿病患者要了解睡眠和血糖之间的关系,如果总是睡眠不足,不仅会让人在白天的时间里犯困,还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代谢紊乱,让血糖进一步的失控,当然也会让人在吃完饭之后犯困。所以糖尿病患者要调整自己的作息,早睡早起。

糖尿病患者吃完饭之后犯困,要找到背后的原因,这有可能是血糖控制不佳的信号,也有可能是并发症到来的信号。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要重视起自己身体上出现的变化,出现的异常状况,时时刻刻以健康为前提,必要时前往医院检查。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饭后总犯困,难道是糖尿病的前期信号?

很多人每次吃完饭后总是感觉困意袭来,眼皮子直打架,恨不得立刻躺下来睡一觉?但你知道吗,这可能并不是你懒,而是胰岛素抵抗在悄悄作怪……

犯困与胰岛素有关系?

当我们吃饭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会被转化为葡萄糖,并进入血液中,导致血糖水平上升。为了维持血糖的稳定,胰脏会分泌胰岛素,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而胰岛素的分泌不仅影响着血糖水平,还会促使大脑中色氨酸水平升高,转化为具有调节情绪和促进睡眠作用的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和褪黑素。因此,当这些神经递质的水平升高时,人们会感到困倦和想要睡觉。对大多数人来说,吃饱犯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胰岛素抵抗则是指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即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简单来说,就是胰岛素在努力降低血糖时,细胞却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响应,导致血糖水平居高不下,以至于饭后特别容易出现犯困、疲劳、乏力、精神不振等情况。

如果你也存在饭后犯困的情况,可以先调整饮食,减少精制碳水摄入,多吃一些蔬果、粗粮。如果调整后依旧持续存在,很可能就是胰岛素抵抗的一个信号。

胰岛素抵抗有哪些表现?

胰岛素抵抗的症状通常涉及代谢、皮肤及内分泌等多个方面,会出现以下这些表现:

1. 口渴且多尿

高血糖刺激肾脏排出大量尿液,导致机体失水过多,进而引发口渴感,形成多饮多尿的循环。

2. 多食与体重增加

胰岛素抵抗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能力下降,导致细胞能量不足,进而增加食欲。但由于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血糖,身体会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储存,最终导致体重增加,尤其是腹型肥胖。

3. 血糖波动

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血糖水平可能出现不稳定波动,患者可能经历低血糖与高血糖交替出现的情况,特别是在吃饭前。

4. 皮肤改变

胰岛素抵抗可导致血液中胰岛素水平增高,刺激皮肤棘层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过度生长,使皮肤变得粗糙,表面出现黑褐色的斑块,主要发生在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这种被称为黑棘皮症。

5. 疲劳乏力

由于细胞无法充分利用血糖提供能量,常感到疲劳、乏力,精神状态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6. 血脂异常

常伴有脂代谢异常,如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最后,胰岛素抵抗的症状多种多样,涉及多个方面。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转自人民网科普

来源: 哈密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