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糖尿病(fi糖尿病)
澳大利亚科学家研发出无痛血糖测试法
中新网北京7月13日电 据外媒13日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近日表示,他们已经研发出“圣杯”测试法,这是一种通过唾液检测血糖水平的非侵入性试纸检测方法。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检测血糖水平的惯常做法是每日多次划破手指,然后将血液滴在试纸上进行检测,会产生痛感。而一些患者会试图通过减少检查次数来逃避这种痛苦。
新检测方法研发团队的领头人,来自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保罗·达斯托尔介绍称,他们的新方法是将一种可以检测到葡萄糖的酶植入到晶体管中,通过晶体管就可以检测到葡萄糖的存在。
达斯托尔还补充道,因为晶体管中所使用的电子材料是墨水,所以制作这种试纸的成本很低。此外,他说这种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对新冠病毒、过敏原、激素和癌症的检测中。
目前,该项目已从澳大利亚政府获得630万澳元(约470万美元)的资金预算用来建立研究设施,如果临床试验通过,该新型试剂盒便可投入生产。(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患糖尿病40年,身体健康,血糖达标,没有并发症,她得益于4件事
上次给大家分享了一篇糖友控糖的经历,反响热烈,很多网友都想再看一点这种例子,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患者姚女士病史是40年,她的儿子也是糖尿病患者,目前正在用她的法子一起控糖,母子二人经常交流心得。那么,为什么她的血糖一直很稳定,也没有出现并发症呢?她说得益于4件事。
患病40年,身体健康,血糖达标,没有并发症,得益于4件事
第一件事:转变心态,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在患病前,姚女士听说过糖尿病,但是对它不了解,也不知道严不严重,患病后她听身边的朋友说该病治不好,一辈子都得吃药,她感觉生活一下子就没了色彩,连最喜欢的二胡都不想去碰。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她去医院复查,血糖又升高了,医生说这样下去不行,一定要转变心态,不能任其发展。
姚女士专门买了一本关于糖尿病的书,终于对该病有了一定认识,它虽然治不好,会跟着一辈子,但是它能被控制,只要按时吃药、改变生活习惯,把血糖稳定住即可,它的并发症很可怕,对眼睛、神经、心脏都有危害,所以,一定要预防并发症出现。
身边有朋友好心建议她,要不要从网上找“大师”看一看,买点“秘方”回来吃,姚女士拒绝了,她知道网上能保证治愈的药都是假的,千万不能迷信,不能病急乱投医。就算要吃药,那也是听从医生吩咐服用正规的降糖药。
姚女士非常爱吃肉,每顿都要吃,以前她最爱吃红烧肉、糖醋排骨,所以身材很胖,如果让她把肉戒了,简直比登天还难,她后来想到一个方法,既能顿顿吃肉,又不会对血糖产生影响,其他爱吃肉的糖友也可以借鉴。
姚女士吃肉有“三个原则”,红肉不吃、肉皮不吃、不放调料,在看了相关书籍后,她了解到经常吃红肉对身体不好,尤其是加了大量调料和食用油烹饪出来的肉,从那以后,每次吃肉优先选择鱼肉、虾、鸡肉,而且不吃皮,烹饪的方法很简单,用水蒸或者用砂锅炖,豆瓣酱、花椒、猪油都不吃,只放点葱姜蒜增香。
另外,在整体饮食上她还把握了六个原则,那就是粗粮为主、荤素搭配三七分、规律进餐、绝不多吃、先喝碗汤、禁烟酒。晚上8点以后坚决不加餐,实在饿了会喝一杯牛奶或吃个苹果,油炸的食物一口都不会吃。
姚女士之前没有运动的习惯,吃饭后喜欢坐在那修剪花草,有时也会出去遛遛狗,连广场舞都很少跳。患病后她一反常态,买了一双运动鞋和一身运动服,每天晚上人少的时候去跑步。她165斤,个子不高,刚开始跑的时候不到五分钟就喘个不停,两条腿发软,心里只想放弃,但是转念一想,这不光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家人,一定要坚持下去,凭着这股毅力,从五百米坚持到了3公里。
运动后她发现自己的血糖降得很快,从15mmol/L,降到13mmol/L、10mmol/L,现在餐后血糖已经能控制在7以下。因为她太心急了,运动三个月后发现自己膝盖疼得厉害。
医生检查后告诉她运动过度了,减肥控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定要注意两个“度”,一个是运动的难度,一个是运动的速度,要适合目前的状态,从简单的有氧运动做起。姚女士调整了运动量,从3公里降到1公里,膝盖就不再疼了,血糖也很稳定,身材有肉可见地瘦下来,肚子上的游泳圈都变小了。
不能因为你运动了、吃得少了就不吃药了,要知道自己是糖尿病,不是血糖轻微偏高。吃多少药、怎么吃,应听从医生指导,同时还要把复查结果告诉医生,根据当前的变化考虑是否需要调整。再提醒一句,不要害怕吃药对身体不好有依赖,它没有那么可怕,如果经常换药,很有可能造成血糖波动,不能乱听别人忽悠。
姚女士最后想告诉大家,关于糖尿病的注意点还有很多,每一天都不能放松,不想并发症找上门,就要端正态度,从饮食、运动、吃药三个方面着手,同时还要定期测量,血压、血糖、体重、腰围都可以在家自己测,抗糖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但是为了健康,这些就不算什么了。
名人6个独特抗糖法,战胜糖尿病,活90多岁,比常人还健康幸福
指导专家
向红丁 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从古至今一直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如果放任不管,糖尿病极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而死亡!
而,这些名人却用6个独特的抗糖方法,战胜了糖尿病,活了90多岁,生活比常人还幸福......
一、开国十大元帅之首—朱德: 做操做了60年
朱德在有二十年糖尿病的情况下活到了90岁的高寿,与他平常爱运动有着很大的关系,他坚持最好的运动就是做了长达60多年、自创的体操,被大家称之为“朱德操”。
曾在朱德身边工作过的工作人员徐建柱还讲过一个关于朱总司令做操的小故事:有一次因为开了一整天会,总司令洗完澡后,就上床躺下了。待我收拾完回来一看,总司令正穿睡衣起床,我问他起床干什么?总司令说忘记做操了。平时在户外做操,今天只好穿睡衣在家做了。做完操,他才安心上床。
小编提示:不要以为做操是一个简单的运动,真正把每一个动作做到位也能很好的锻炼身体。即便不会做“朱德操”也没关系,从1951年新中国颁布第一套广播体操开始到现在更新到八代了,您做哪一套都可以。
二、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练习写“一笔字”
星云大师也有糖尿病,但他每天坚持书法写作。
随着病情的发展,他的视力模糊,写字一笔不写完,再从哪里开始就不知道了。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写快一点,经常是别人还没注意,就已经写好了,几秒钟就可以完成,这样也就避免了手抖写不好字的情况。至今,星云大师仍然在活跃地宣传佛教教义。
小编提示:写书法也叫运动?当然!练书法必须凝神静气,通过科学的指法、臂法、腕法、身法有机地将点画输送。既能静心,又能使手臂和腰部的肌肉得到锻炼,也算一项时尚运动了。
三、曾经的国家主席—华国锋: 亲自管理葡萄架
华国锋家的院子里有两个很大的葡萄架。最多的时候,这里种着五六十个葡萄品种。然而,这样的葡萄,华国锋却只能吃1到2粒。因为上世纪70年代中期,华国被查出糖尿病。
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华国锋亲自管理这些葡萄架。遇上刮风的日子,他就急忙出门捆葡萄,正是华国锋主席有这样的一个锻炼身体的爱好,再加上心态的平和,才会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华国锋在2008年去世,享年87岁。
小编提示:当然,并不是要所有的糖友都去弄个葡萄架,对于糖友来说,退休在家,养养花,种种树,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美化环境,一举两得。
四、总理周恩来妻子—邓颖超: 坚持散步降血糖
1953年,49岁的邓颖超被查出了糖尿病,邓颖超在自己的文章中记载,她当时的体重是十年来最高的体重,既然根源从这里来,就从这里治疗。
从此,自己给自己做医生,没用药物,除控制饮食、严禁吃糖外,饭前饭后还坚持散步,没有一次间断,连续做了6个月,她的体重显著减轻,糖尿病也被消灭了,在今后的39年中,邓颖超一直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为我国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编提示:散步这个动作很简单,难就难在能不能坚持,今天感觉累了懒得动,明天又有好电视看不想去,后天又有宴席出不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血糖再怎么控制也稳定不了。
五、《阿甘正传》主角—汤姆·汉克斯:树立信心
2013年的时候,57岁的好莱坞著名影星汤姆·汉克斯被查出得了2型糖尿病。其实,36岁时,汉克斯就被诊断患有高血压,并伴有高血糖的症状,糖尿病潜在症状长达20年。
汉克斯之所以会得糖尿病和他的演员身份不无关系,他为出演电影不惜增重30磅(约13.6KG),又为了拍其他电影减重50磅(约22.7KG ),像这种忽胖忽瘦,饮食不规律的生活方式最容易得糖尿病。
虽然有了糖尿病,汤姆汉克斯并没有垂头丧气,也没有一蹶不振。医生建议他减肥控制病症,汉克斯通过调整饮食可以控制病情,谨遵医嘱,这些年他依然跟以前一样活跃在好莱坞的各个摄影棚。
小编提示:战胜糖尿病不仅需要药物的治疗,饮食、运动的管理,有个能战胜糖尿病的心理也很重要,不要把糖尿病当病,反而要和糖尿病和睦相处。
六、性感女神—安吉丽娜·朱莉:定期拜访营养师
美国好莱坞著名演员、社会活动家,布拉德·皮特的太太安吉丽娜·朱莉在怀有龙凤胎时因营养不均衡,常作闷作呕且容易疲倦,就连脚部也越发肿胀,需要换大尺寸的鞋子,经医生诊断是患上了妊娠糖尿病。
不过,朱莉自从发现患有糖尿病后,一直定期拜访营养师,谨遵医嘱,最终战胜了妊娠糖尿病,继续做她喜欢的演员行业。
小编提示:饮食管理在糖友战胜糖尿病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因此,每一位糖友除了自己定期检测血糖,也应该定期拜访营养师、医生,做好饮食和药物的调整。
关注微信公众号【糖来糖往】或者搜索微信账号(jksb2016),每天都有精彩内容,参与更多活动!
本期实习编辑:毛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