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三筛(糖尿病三项是哪三项多少钱)
1+3+N,运动控糖站试点开始
8月26日,由江苏省基层内分泌特色科室孵化中心主办、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承办的“第一届江苏省糖尿病运动干预高峰论坛暨体医融合糖尿病运动干预专家共识宣讲会”在南京成功举行。论坛上,一批“运动控糖站”试点单位授牌成立,成为活动的一大亮点。江苏省基层内分泌特色科室孵化中心主任、东南大学糖尿病学研究所所长、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孙子林教授指出,运动控糖站和5G 智能信息系统是实现“体卫融合”糖尿病三级预防关键技术科技示范项目研究的重要抓手。经过遴选和评审,南京市雨花台区岱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1家单位成为体卫融合“运动控糖站”试点单位,高邮市界首镇卫生院等14家单位成为建设单位,也是江苏省糖尿病“两筛三防”体系不断完善、发展的又一创新举措。
糖尿病患者众多,“两筛三防”任重道远
有数据统计,我国作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中国有14亿人口,其中糖尿病前期人群达3-5亿,糖尿病人群达1.41亿,糖尿病并发症人群在6000万以上。因此,糖尿病一级预防迫在眉睫,二级/三级预防任重道远。“两筛三防”成为构筑精准高效的糖尿病防控的重要体系。
江苏省基层内分泌特色科室孵化中心主任、东南大学糖尿病学研究所所长、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孙子林介绍,“两筛”是指筛查糖尿病、筛查慢性并发症;“三防”指预防糖尿病发生、预防并发症发生、预防并发症进展以减少致残致死。该策略不仅强调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管理在糖尿病三级预防中的作用,更强调面向高危人群的糖尿病筛查和面向糖尿病人群并发症筛查,实现以筛促防。
超半数糖友运动量不足,“体卫融合”成新趋势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全科医学科邱山虎副研究员介绍,在我国,超半数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都存在运动量不足的问题。一旦患上糖尿病,很多患者首先想到的是吃药,却不知看似简单的运动也有治疗作用。合理的运动不仅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短期及长期的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增强胰岛素受体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还能预防或延缓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幸福感。因此,运动是糖尿病综合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更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核心环节,贯穿着糖尿病三级防控全程。
近年来,江苏省卫健委与江苏省体育局陆续出台“体卫融合”相关政策,开展江苏省基层慢病运动健康干预试点工作。江苏省基层内分泌特色科室孵化中心进一步完善基层糖尿病“两筛三防”体系,在5G 智能信息系统助力的基础上,着力开展“体卫融合”运动控糖站试点。前不久,经过系统组织现场答辩、综合评估以及现场考察,孵化中心评选出11家体卫融合“运动控糖站”试点单位和14家建设单位。
5G 运动控糖站,打造“1 3 N”新格局
论坛上,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三级调研员曹扬,江苏省体育局群体处三级调研员刘森等有关方面领导、专家、代表,共同为南京市雨花台区岱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扬中市三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1家运动控糖站试点单位授牌。
据介绍,开展试点的体卫融合运动控糖站,均具糖尿病运动干预的场地、设备和人员保障,针对适宜运动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前期人群及糖尿病患者,开展运动前评估、运动教育、开具运动处方、实施运动干预、运动安全监测、跟踪管理、效果评价等服务。试点期间实行动态考核管理,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将取消试点资格,确保运动干预糖尿病防治取得实效。
孙子林教授指出,此次构建依托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工作站的运动控糖站,将同步对接糖尿病两筛三防智能管理平台,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区域示范中心,逐步形成“1 3 N”的格局,即1个县区级应用示范中心,每个县区级应用示范中心管辖3个乡镇运动控糖站,而每个乡镇运动控糖站中心管辖N个村级运动控糖点。这不仅有利于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及并发症患者全程覆盖,实现连续性全周期闭环管理,还有望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体卫融合糖尿病防控事业摸索出合理可行的新模式,造福广大慢病人群。
(王倩 刘敏 程守勤 )
1+3+N,运动控糖站试点开始啦……
近日,由江苏省基层内分泌特色科室孵化中心主办、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承办的“第一届江苏省糖尿病运动干预高峰论坛暨体医融合糖尿病运动干预专家共识宣讲会”在南京成功举行。论坛上,一批“运动控糖站”试点单位授牌成立,成为活动的一大亮点。
江苏省基层内分泌特色科室孵化中心主任、东南大学糖尿病学研究所所长、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孙子林教授指出,运动控糖站和5G 智能信息系统是实现“体卫融合”糖尿病三级预防关键技术科技示范项目研究的重要抓手。
经过遴选和评审,南京市雨花台区岱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1家单位成为体卫融合“运动控糖站”试点单位,高邮市界首镇卫生院等14家单位成为建设单位,也是江苏省糖尿病“两筛三防”体系不断完善、发展的又一创新举措。
糖尿病患者众多
“两筛三防”任重道远
有数据统计,我国作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中国有14亿人口,其中糖尿病前期人群达3-5亿,糖尿病人群达1.41亿,糖尿病并发症人群在6000万以上。因此,糖尿病一级预防迫在眉睫,二级/三级预防任重道远。“两筛三防”成为构筑精准高效的糖尿病防控的重要体系。
江苏省基层内分泌特色科室孵化中心主任、东南大学糖尿病学研究所所长、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孙子林教授介绍,“两筛”是指筛查糖尿病、筛查慢性并发症;“三防”指预防糖尿病发生、预防并发症发生、预防并发症进展以减少致残致死。该策略不仅强调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管理在糖尿病三级预防中的作用,更强调面向高危人群的糖尿病筛查和面向糖尿病人群并发症筛查,实现以筛促防。
超半数糖友运动量不足
“体卫融合”成新趋势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全科医学科邱山虎副研究员介绍,在我国,超半数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都存在运动量不足的问题。一旦患上糖尿病,很多患者首先想到的是吃药,却不知看似简单的运动也有治疗作用。合理的运动不仅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短期及长期的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增强胰岛素受体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还能预防或延缓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幸福感。因此,运动是糖尿病综合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更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核心环节,贯穿着糖尿病三级防控全程。
近年来,江苏省卫健委与江苏省体育局陆续出台“体卫融合”相关政策,开展江苏省基层慢病运动健康干预试点工作。
江苏省基层内分泌特色科室孵化中心进一步完善基层糖尿病“两筛三防”体系,在5G 智能信息系统助力的基础上,着力开展“体卫融合”运动控糖站试点。前不久,经过系统组织现场答辩、综合评估以及现场考察,孵化中心评选出11家体卫融合“运动控糖站”试点单位和14家建设单位。
11家试点单位
1、南京市雨花台区岱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南京市栖霞区栖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南京市溧水区洪蓝街道卫生院
5、南京市溧水区和凤中心卫生院
6、南京市溧水区晶桥中心卫生院
7、苏州市立医院本部
8、苏州市姑苏区苏锦街道平江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9、苏州市姑苏区润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扬中市三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1、盱眙县人民医院
14家建设单位
1、高邮市界首镇卫生院
2、邳州市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南京市江北区沿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东台市第二人民医院
5、淮安市清江浦区城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平潮卫生院
7、仪征市大仪中心卫生院
8、东台市三仓人民医院
9、盐城市亭湖区毓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
11、连云港市连云区云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2、射阳县糖尿病专科医院
13、东台市新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4、盐城市亭湖区黄尖中心卫生院
5G 运动控糖站
打造“1 3 N”新格局
授牌仪式<<<
论坛上,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三级调研员曹扬,江苏省体育局群体处三级调研员刘森等有关方面领导、专家、代表,共同为南京市雨花台区岱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扬中市三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1家运动控糖站试点单位授牌。
体卫融合运动控糖站<<<
据介绍,开展试点的体卫融合运动控糖站,均具糖尿病运动干预的场地、设备和人员保障,针对适宜运动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前期人群及糖尿病患者,开展运动前评估、运动教育、开具运动处方、实施运动干预、运动安全监测、跟踪管理、效果评价等服务。试点期间实行动态考核管理,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将取消试点资格,确保运动干预糖尿病防治取得实效。
“1 3 N”新格局<<<
孙子林教授指出,此次构建依托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工作站的运动控糖站,将同步对接糖尿病两筛三防智能管理平台,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区域示范中心,逐步形成“1 3 N”的格局,即1个县区级应用示范中心,每个县区级应用示范中心管辖3个乡镇运动控糖站,而每个乡镇运动控糖站中心管辖N个村级运动控糖点。这不仅有利于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及并发症患者全程覆盖,实现连续性全周期闭环管理,还有望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体卫融合糖尿病防控事业摸索出合理可行的新模式,造福广大慢病人群。
小编团队
策划、审核 / 程守勤
编排、摄影 / 王倩
校对 / 刘敏
中大医院融媒体中心出品
糖尿病人能不能吃月饼?注意“无糖月饼”,也不能随意吃
中秋佳节,亲人团聚,赏月品茶吃月饼,是中国的风俗。但有位患糖尿病的朋友问华子,月饼里面又是油又是糖的,他还能不能吃?他看到市场上有卖“无糖月饼”的,是不是吃了就不会升高血糖?
华子告诉他,糖尿病人可以吃月饼,但是不能多吃,市场中的“无糖月饼”,也不是真正的“无糖”,不能随意吃。
患了糖尿病的人,都懂得自己需要控制饮食,于是很多的食物就不敢碰,这往往会走进饮食控制的误区,结果造成自己的营养不良。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糖尿病人没有需要完全忌口的食物,糖尿病人的饮食控制,指的是进食总热量的控制,而不是进食种类的减少。减少进食种类,很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更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糖、蛋白质、脂肪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糖尿病患者并不是完全不能吃糖,只不过需要掌握好进食量,不要多吃。
月饼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油和糖,很多糖尿病患者把月饼视为“毒药”而不敢吃。实际上,只要做好血糖监测,进行适当运动,及时调整降糖药物,采取适当的方法,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品尝月饼,避免发生并发症。
为了口感,通常在月饼里会添加蔗糖、葡萄糖等,这些糖被吸收后,会迅速升高血糖,不建议糖尿病人食用。糖尿病人可以选择添加木糖醇、麦芽糖醇等低热量甜味剂的“无糖月饼”,这些甜味剂与真正的糖不同,对血糖影响较小。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无糖月饼”标注无糖,但其只是不含有蔗糖、葡萄糖等添加糖。但月饼本身由面粉制成,在经过消化之后,面粉就会分解出葡萄糖,会升高血糖,所以“无糖月饼”也不能随意吃。
在食用月饼的时候,建议每次食用1~2两即可,感受下节日氛围就好,不要过多食用。在吃月饼的时候,要记得减少主食、油脂的摄入量。如果在服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可以与月饼同服,延缓葡萄糖吸收,避免餐后血糖升高。
糖尿病友要注意一件事,千万别把月饼吃到饱。吃月饼的同时,也需要吃正常饭菜,保证身体蛋白质、膳食纤维、微量元素摄入充足,要保证营养均衡。
虽然赏月是在夜间,但是建议在早餐时食用月饼,搭配牛奶与蔬菜,就可以达到食物多样化的需求。而且白天通过工作、学习等活动,可以把月饼带来的糖消耗掉。
糖尿病人不必过于苛刻地限制摄入糖类食物,因为“饥饿治不好糖尿病”。血糖的升高,是因为组织细胞不能正常利用葡萄糖而导致的结果。饮食控制是减少总热量的摄入,而不是过度限制糖。所以治疗糖尿病,是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的互相配合,让组织细胞去利用糖。
总结一下,糖尿病人并不是不能吃月饼,可以选择“无糖月饼”与家人一起共度中秋佳节。但要注意的是,“无糖月饼”并不是完全无糖,食用的时候不要过量。吃月饼的时候要做好血糖监测,如果血糖异常升高,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糖治疗方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