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李妍(李梅糖尿病)
现在不方便去大医院开药,二甲双胍能否替代胰岛素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为落实防控工作,避免去人多聚集的地方,不建议非急重症患者来医院就诊。但是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新冠病毒来得这么猝不及防,一般患者家里并没有储备多少药品。现在回答患者询问较多的问题。
问题一:胰岛素打完了,现在不方便去综合医院开药,怎么办?家里还有盐酸二甲双胍片,能否用它来代替胰岛素治疗呢?
最快捷的解决方法:就近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开药或线上开药,快递配送
推荐去住宅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缺药,如果药品能及时配送,以后就可以就近取药了。此外,为了解决慢性疾病患者的复诊问题,许多医疗机构都开通了互联网医院的就诊专区,即采用线上开药,线上记账,快递配送的方式,为慢性疾病患者续开药物。如果糖尿病患者不方便去医院开药,可以咨询当地的医疗机构有没有线上的医疗服务。
问题二:如果没有线上的医疗服务,患者自己能否自行将二甲双胍替代胰岛素治疗呢?
这得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分别回答:患者是属于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
如果您是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禁忌二甲双胍应该长期服用的。如果您的胰岛功能良好和肾功能正常,吃二甲双胍可以耐受的话,应该在治疗方案中加用二甲双胍。加用二甲双胍可减少基础胰岛素的用量,还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代谢具有良好作用。但如果您是1型糖尿病患者,说明您的胰岛已经不能再分泌胰岛素了,这时不能单用二甲双胍或其他任何口服药代替,应该尽快想办法购买胰岛素!胰岛素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提醒您,防疫期间,如果您的药品储备充足,血糖控制稳定且达标,不建议自行调整或停用降糖药物,并要牢记:一定要做好血糖监测,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苏娜 副主任药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撰写
李妍 主任药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审校
新冠合并糖尿病患者做增强CT前是否需停用二甲双胍?
糖尿病患者比普通人更容易被病毒感染,如果一旦怀疑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要做增强胸部CT检查时,一定要提前告诉医生现在是否正在服用二甲双胍。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非常普遍,主要经肾排泄。而增强CT所用的含碘造影剂(如碘帕醇、碘海醇等)也是经肾脏排出体外。在造影剂加重肾脏负担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二甲双胍无法从尿中排泄,导致体内蓄积,严重时可引发乳酸酸中毒。虽然上述不良反应在临床上非常罕见,但一旦发生往往十分危险,甚至危及生命。以下是根据说明书及《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版)对于患者使用二甲双胍的建议。
肾功能正常的新冠合并糖尿病患者,造影前不必停用二甲双胍,但使用含碘造影剂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停用至少二甲双胍48小时以后,复查肾功能正常后可继续使用二甲双胍;
原来就合并肾功能下降的新冠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造影剂前48小时必须停用二甲双胍,之后还需继续停药观察至少48小时以后,复查肾功能无恶化的情况下才可恢复用药。
请您记住这句话:新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做增强CT前是否需要停用二甲双胍,取决于患者的肾脏功能。
(苏娜 副主任药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撰写 李妍 主任药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审校)
我本来是血糖高,为什么要吃降血脂药?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主任药师 李妍 撰写
北京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 纪立伟 审校
很多“糖友”有这样的困惑:我本来是血糖高,为什么要吃降血脂药?
我们都听专家说过:得了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在糖尿病的多种并发症中,危害最大的是大血管病变,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以及下肢动脉病变等,这些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分析,导致这些疾病发生的罪魁祸首就是大血管中“动脉粥样斑块”。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斑块形成使血管的管腔变得狭窄,血液供应不足,严重情况下可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的猝然发作。所以,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归根结底还是预防“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和生长。
“知己知彼”是预防战略的第一步。粥样斑块形成的原材料是胆固醇,胆固醇水平过高,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高,才是斑块形成的元凶。正常人群检查血脂时,化验单上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就是说数字后面没有向上的“箭头”就可以放心了。糖尿病患者为了降低未来5年甚至10年的心脑血管风险,要再提高要求,也就是说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控制得更低一些。因为糖尿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长期的高血糖使斑块更易形成。
目前,各国的糖尿病防治指南都推荐糖尿病患者首选他汀类的调脂药物。即使在居家防疫期间,坚持按时服用调脂药物,对存在心脑血管疾病中高危风险的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
糖尿病的治疗一定是个综合战略,其中调节血脂至达标范围对于预防或推迟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亲爱的糖友们的血脂仍然没有达标,那就遵医嘱好好吃药吧。 (图片来自网络,黄色部分为动脉粥样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