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应限制(糖尿病应限制什么食物)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锻炼要注意时间与强度

冬季是一年之中糖尿病病情较容易加重的季节,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对于糖尿病人尤其重要。合理运动,能够增加全身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并能降低血脂、减少脂肪,对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有很好的作用。

一般说来,快走、散步是最常见的比较适合广大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形式,这种形式不受场地、时间限制,容易养成锻炼的习惯,尤其对年长的糖尿病患者更为适合。研究证实,每次散步30分钟,每日两次,是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良方。中老年人以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散步1-2小时,物质代谢率可提高48%,糖代谢率也会随之改善。除了快走、散步外,打网球、羽毛球、篮球、乒乓球、保龄球、门球等,也是糖友可以选择的运动方式。

糖友运动要注意强度和时间。一般而言,强度大的运动项目时间要短一些,强度小的运动项目可以持续时间长一些。散步、站立乘车、简单的家务劳动,都属于强度小的运动项目,持续30分钟左右相当于消耗体内热量80千卡;步行、下楼梯、做广播体操、平地骑自行车等,持续20分钟左右消耗体内热量80千卡;慢跑、上楼梯、坡路骑自行车、滑冰、打排球、登山等中等强度运动,持续10分钟左右消耗热量80千卡。

运动最好选择在早餐、晚餐后1小时左右,以身上微微出汗、心率不超过理想心率为宜。理想心率=(220-年龄)×70%。如年龄为60岁,则心率不宜超过112次/分钟。

运动时带上少量饼干、糖果备用,最好结伴运动或者身上携带卡片说明自己是糖尿病人,并附上住址、紧急联系电话等。

有时糖友们可以在床上练习一套健身操,既轻松又有效。这套健身操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拉伸全身肌肉。双臂高举过头,伸展脚趾。早上醒来后,做些全身拉伸运动有助消除睡意,为身体活动做准备。

第二步,身体平躺,一侧膝部尽量向胸口弯曲。保持姿势,深呼吸几次,然后换另一侧,重复相同动作。重复3-5次,可放松身体关节。

第三步,保持俯卧姿势,身体向上弯曲。伸展双臂,双手压床。上身向上抬起,头部尽量看天花板。保持姿势,深呼吸,拉伸后背肌肉。

第四步,坐起身,双腿打开。吸气时,尽量举起双臂。然后呼气,将身体向右腿倾斜。双臂尽量伸向脚趾方向。保持姿势,做3次深呼吸,复位。然后换左侧,重复相同动作。

第五步,自行车踩踏动作锻炼腹部肌肉。平躺后伸出双腿,双手手指交叉抱住脖子,上身稍微离开床面。一侧膝部尽量靠近胸口,然后转体并用反侧肘部碰到弯曲膝部。之后,换另一侧,重复相同动作。做10组练习。

第六步,侧卧,一只手臂伸展过头部,另一只手臂置于胯部或身体一侧。将上面一条腿尽量上举,再慢慢放下。重复10次后,换另一侧,重复相同动作。

第七步,平躺,完成举腿动作。将右腿尽量举高。保持姿势,深呼吸一次,然后缓慢放下。重复10次后,换另一条腿,重复相同动作。

第八步,平躺,双膝弯曲,双脚尽量靠近臀部。双手置于身体两侧,盆腔尽量抬高,弓呈桥状。保持姿势,深呼吸一次,然后慢慢放下腰部。动作重复5次。

来源: 甘肃日报

糖尿病不走极端——“管住嘴,迈开腿”别走入误区

控糖的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既不过度限制也不放任自流。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生活习惯养成,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有效管理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控糖过程中可能会陷入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可能影响血糖管理的效果,甚至可能导致健康风险。以下是常见的几个控糖误区:

1.极端控主食

我们都知道高血糖、糖尿病群体需要合理控制“糖”的摄入量,但有的老年人朋友认为控糖就等于不吃糖。任何含有糖分的东西他们都拒绝摄入,有的甚至连主食都“戒”了,过度追求清淡饮食、素食主义。控糖并不等于完全戒糖,而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来控制血糖水平,适当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有助于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特别是对于正在服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对于老年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来说,过度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和其他健康问题。虽然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短期内可能有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血糖水平,但过少的碳水化合物可能导致虚弱无力、头晕等症状。

即使在控糖期间,每天也应保证摄入一定量的主食(如250-300克),均匀分配到三餐中,每顿大约75-100克。这相当于一个成年人拳头大小的份量,可以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能量。

控糖其实是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就需要采取措施降糖,比如减少碳水的摄入量、多吃粗粮或者有利于控制血糖的蔬菜、苦瓜、冬瓜等食物。

2. 主食全部选择粗粮

合理选择碳水化合物,白米饭、白面包等精制食品容易引起血糖迅速上升,应该适当减少这类食物的比例。优先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比如全谷物、糙米、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消化吸收较慢,有助于平稳血糖。

控糖期每天摄入50—150g(生重)粗粮为最佳。如果长期以粗粮为主食容易加重肠胃消化负担,影响钙和铁等元素的吸收,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贫血等疾病的产生。

控糖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均衡且可持续的饮食模式,而不是单纯依赖减少某一类食物(如主食)的摄入。很多人认为只要减少米饭、面食等主食的摄入就能有效控糖。虽然精制碳水化合物确实需要控制,但蛋白质、脂肪、蔬菜水果中的天然糖分同样会影响血糖。均衡饮食是关键,应综合考虑所有食物的总热量和营养成分。

3. 蔬菜摄入过量

大多数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但热量却很低,非常适合那些希望控制体重或血糖水平的人群。虽然膳食纤维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但如果短时间内大量摄入,可能会导致腹胀、气体增多甚至腹泻等问题,特别是对于肠胃敏感的人来说。虽然单个份量的蔬菜热量很低,但如果一整天都以蔬菜为主食,尤其是加入较多油脂或其他高热量调料来烹饪时,总热量仍然可能超出预期。像甜菜根、胡萝卜这样的根茎类蔬菜含有相对较高的天然糖分,过量食用可能会对血糖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建议控糖期每天至少保证摄入300—500g蔬菜,其中绿叶蔬菜得占一半以上。

4. 无糖零食也要适量

无糖零食并不意味着热量完全低,例如无糖饼干其中就含有大量的淀粉,而淀粉消化后会转变为糖。即使是标榜为“无糖”的零食,虽然这些产品不含添加糖或使用了代糖,但它们仍然可能含有其他成分,如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热量,其中的复杂碳水化合物也会被消化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进而影响血糖水平。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过量食用任何类型的碳水化合物都需要谨慎对待。所以无糖零食也不能没有限制的吃,可以适量的作为加餐,过量摄入同样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5. 努力运动但要科学

运动是控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应该与其他控糖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全面的健康管理计划。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还能改善整体健康状况。控糖期运动不宜过量,餐后休息一小时起身散散步即可,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30—40分钟左右为佳。某些情况下,尤其是对于正在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的人来说,过度剧烈或长时间的运动可能导致低血糖。因此,糖尿病人确保运动前后摄入适当的营养,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以支持能量需求而不引起血糖剧烈波动,随身携带快速起效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汁、葡萄糖片)以备不时之需。

糖尿病人哪些食物可以多吃,哪些不能吃?建议收藏

经常会有人后台提问,我有糖尿病,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食物不能吃?其实,糖尿病饮食确实存在诸多的注意事项,在所有食物在控制好量的基础上,一般都是可以吃的。

如果您的血糖控制情况不佳,那么,饮食的禁忌就比较多了,特别是那些含糖量高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血糖更加不稳定,都应该避免食用。

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

1、主食:该吃就要吃

一些糖尿病友认为吃主食容易升高血糖,所以少吃主食或者不吃主食,但这样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主食一定要吃,只要控制好量,对血糖控制是有好处的。

一般建议每天的主食量不能低于150克。而且体力劳动者还要适当增加主食量,控制在300克以内即可。

另外,主食最好粗细粮搭配,尽量多点种类,比如大米饭中加入燕麦、玉米、薯类、豆类等,做成杂粮饭,都是可以的。

2、副食:不要超过主食量

肉类:尽量选择瘦肉,少吃肥肉,动物皮也要少吃,肉类中水产品最优,其次是禽类、畜肉类。

豆制品:豆腐、香干等及豆浆等豆制品,可以与正常人一样食用,重度肾病宜限量。

蛋类:蛋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只需控制蛋黄食用量,以鸡蛋为例,不超过一个蛋黄。

奶类:鲜奶每天250克,尽量选择纯奶、酸奶,不要加糖。

食油:以色拉油为佳,普通植物油用量每日不宜超过25克。

3、蔬菜类:绿叶蔬菜基本不限制食用量

菠菜、生菜、小白菜、芹菜等绿叶蔬菜对血糖影响小,富含膳食纤维,一般是不限制食用量的。另外苦瓜、冬瓜、洋葱、芹菜、嫩南瓜、黄瓜、西红柿等家常蔬菜也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

4、糖尿病宜吃与不宜吃食物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适宜吃的主食、蔬菜及肉类,还有一些适合糖尿病友食用及应该避免食用的食物。

适宜吃的食物:

高纤维食物,如玉米,小麦,白菜,豆类制品。

含钙的食物,如虾皮,海带,排骨,黄豆,牛奶等含钙高的食物可以多吃。

富含硒的食物,如鱼,香姑,芝麻,大蒜等,可以有效辅助降低血糖。

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鱼,奶,白菜,豆类以及青菜,青椒,鲜枣等。

此外,南瓜,苦瓜,洋葱,黄鳝等可以改善糖尿病友三多一少的症状。

不宜吃的食物:

含糖量高的食物,比如纯糖,糖果、蜂蜜、甜点等。

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比如肥肉、动物油、动物内脏、鱼籽、动物脑、骨髓、动物血、油炸食物等。

淀粉类食物,比如山药、土豆、地瓜、茅芋头、藕等,吃的时候要代替部分主食。

酒类:不管是白酒、红酒、啤酒,糖尿病友都应该尽量不要饮用。

糖尿病友饮食注意事项,你记住了吗?不该吃的食物,咱一定要管住嘴呀~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