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麸糖尿病(麦麸 糖尿病)
- 1、糖尿病患者适合吃哪些主食,怎么制作主食对控制血糖有好处,我的经验分享给你
- 2、疫情期间,糖尿病友在家怕血糖升高可以这样吃(内附推荐主食)
- 3、糖尿病主食能吃什么?营养师建议主食应该吃这些,轻松控血糖
糖尿病患者适合吃哪些主食,怎么制作主食对控制血糖有好处,我的经验分享给你
自从老伴得了糖尿病后,我就开始琢磨着不能天天吃白面馒头、大米饭、烙饼了,应该变变花样,不但要吃着可口,还有助于控制血糖。经过请教医生、 病友,以及自我摸索,我家的主食不单调了,老伴的血糖也控制好了。
我为老伴选择适合糖尿病病人的主食食材
适合糖友吃的主食包括:谷类、豆类、富含淀粉的食物。
- 谷类包括:除细粮中的稻米和小麦面粉以外,还包括粗加工谷类中的大麦、硬质小麦、通心面、黑米、紫米、荞麦、玉米、高粱、燕麦、稻麸等;
- 豆类包括:干豆类及其制品,如绿豆、蚕豆、扁豆、四季豆、鹰嘴豆、芸豆、红豆等。
- 富含淀粉的食物包括:土豆、山药、红薯等根块类食物,淀粉含量在20%左右,可以代替部分主食食用。
上述食材在粮店和菜市场都可以买到,我家常年备有这些食材。
用心为老伴烹饪主食
- 粗细搭配:在每天4-6两的主食当中,除我们平时吃的米饭和馒头等细粮外,我还会加1-2两的粗粮、杂粮及杂豆类。如果做面食,我就粗细搭配,面粉加上荞麦面、黄豆面、玉米面等,然后用牛奶和面。如果做米饭,我就加一些豆类,或者薯类,用高压锅做,也很快就可以做好。
- 米饭不做得太软烂:食物做得越软烂,升高血糖的速度越快。如果做豆类食材,烹饪到豆子刚刚裂开的程度就好。
- 每餐的主食定时定量:早中晚都要有主食,每餐拳头大小。两餐之间如果饿了就吃点水果,改善下口味。
- 把主食做的好看:食物能吃、好吃是一般的要求,为了让老伴愉快的接受饮食控制,我也学习了一些主食造型技巧,如杂粮花卷做成蝴蝶状,杂粮米饭装在心型的碗里等。
我的这些方法是有效的,老伴不仅愉快的接受了饮食控制,还感觉我们的家的伙食标准都提高了。对于我而言,看到老伴血糖控制好了,我的厨艺也长了很多,自然是欣喜的。
作者:刘文兰
疫情期间,糖尿病友在家怕血糖升高可以这样吃(内附推荐主食)
最新调查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1个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国家,但糖尿病患者诊断率、治疗率和达标率都很低。
通常饮食配合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治疗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饮食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如果患者饮食不当,特别是主食摄入不合理,可明显影响血糖波动,导致病情控制不佳。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吃什么主食一直是个心头病,吃米饭面条又担心血糖会升高。不吃或少吃主食又觉得身体没劲,要怎么吃才好?
主食不只有米和面
除了南米北面,糖友还可以选3类常见主食。
▷谷类:除细粮中的稻米和小麦面粉以外,还包括粗加工谷类中的大麦、硬质小麦、黑米、紫米、荞麦、玉米、高粱、燕麦、稻麸等;
▷豆类:黄豆、绿豆、红豆、黑豆、蚕豆、豌豆等;
▷块茎类:土豆、山药、红薯等根块类食物,淀粉含量在20%左右,可以代替部分主食食用。注意:这类食物淀粉含量高,血糖高时建议少吃,血糖平稳时可代替主食。
主食怎样吃才能不升糖?
告别单一主食结构,学会粗细搭配,血糖能更好
单吃大米饭升糖指数是91,大米加荞麦做成杂粮饭升糖指数54,因此在煮米饭时加些粗粮,做好粗细搭配,血糖不失控。
主 食 推 荐
• 杂粮馒头
馒头每百克热量233千卡,含大量淀粉,淀粉在体内可转化为葡萄糖,糖尿病人每餐不宜超过30克。糖友最好选择杂粮馒头,全麦、荞麦、筱麦或小麦面与玉米面及豆面等混制而成的为宜。
• 燕麦
燕麦含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为15.6%,每100克燕麦含680毫克赖氨酸,是大米、小麦粉的6~10倍。
燕麦中可溶性纤维素达4%~6%,是稻米、小麦的7倍,食后可以产生饱腹感,减少能量的过多摄入,控制血糖水平,防止餐后血糖升高。还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依赖,降低患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 玉米饼
玉米每百克热量112千卡,玉米含有丰富的铬,可增加胰岛素功能,也能辅助控制血糖,可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糖尿病人每日宜食100克。
建议糖友最好吃蒸玉米、煮玉米、玉米饼子、玉米与其它面粉混制的窝头、玉米与其它菜类做成的菜团等。
降糖口诀
✔大米 黑米 小米 燕麦
✔小米 糙米
✔燕麦米 大米
✔糙米 燕麦 大米
✔黑米 藜麦 大米
✔小米 糙米 大米
✔紫米 燕麦米 大米
总结:在糖尿病的饮食控糖中,主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环节。要控制好餐后血糖,主食一定要吃得对。
糖尿病主食能吃什么?营养师建议主食应该吃这些,轻松控血糖
是新朋友吗?记得点击蓝字关注我喔~
日常生活中对血糖水平影响最大的是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而我们平时所吃的主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因此,合理控制主食的摄入有助于稳定血糖,那么糖尿病人的主食应该怎么选呢?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建议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谷薯类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50g谷物或100g薯类大概有多少?可以参考下方示意图:
`~
与精制白米面相比,全谷物和杂豆可提供更多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对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在选择谷薯类食物时,除了满足每天的摄入量之外,还应注意食物的GI(血糖指数)和GL(血糖负荷)值。
餐后血糖水平除了与碳水化合物的血糖指数高低有关外,还与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密切相关。GI高的食物,如果碳水化合物含量很少,尽管容易转化为血糖,但对血糖总体水平的影响并不大。
对糖尿病人来说,GI指数大于75的最好不要单独食用,例如馒头的GI为88.1,白米饭GI为88,糯米饭GI为87。如果特别想吃的话,可以搭配GI指数小于55的食物一起吃,而且每天不要超过100~150克。GI在55到75之间的慎重选择,如小米粥、马铃薯泥、细面条等。GI小于55的可以放心吃,但也要注意量不要太多,控制摄入量。
总之,一般谷类的GI值最高,其次是薯类食物,杂豆类的GI值较低。如绿豆的GI值为27.2,扁豆的GI值为38。根据《根据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推荐意见,糖尿病人在选择富含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时,应同时参考GI和GL,更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例如,西瓜的GI值为72,属于高GI水果,而西瓜的含糖量仅为5.8%。如果一次吃500g也就是1斤西瓜的时候,GL值达到了19.8,对血糖影响较大。但是当病人一次吃200g也就是4两西瓜的时候,GL值就降到了7.92,小于10,这时对血糖的影响就比较小了。
糖尿病人饮食除了需要注意食物的GI值之外,同时要注意一日三餐食物的多样性。膳食指南建议,谷类、薯类、杂豆类的食物品种数平均每天3种以上,每周5种以上。
一段时间内同类食物进行互换是保持食物多样的好办法。例如,今天吃米饭,明天可以吃面条,而后天又可食用燕麦粥、全麦馒头等。又如红薯、马铃薯互换。通过食物品种互相交换,可避免每天食物品种重复,有利于丰富一日三餐的食物品种,从而达到食物多样,每天享受不同色香味的美食。
例如大米粥的GI值较高,糖尿病人一般不宜食用,根据食物交换份法,可以选择等值的高粱米、荞麦、燕麦等。但是如果糖尿病患者喜欢食用大米的话,我们就可以将大米与全谷物和杂豆类食物搭配食用。例如传统的二米饭,如果想要口感好,则大米的比例越高,同时血糖升高也快;如果添加的玉米渣、燕麦越多,血糖升高速度就会放缓,但口感就变差了。所以要在口感和健康之间要找到平衡,在不影响病人饮食情绪的情况下,粗粮越多越好。
谷类食物中,一般建议多吃全谷物和杂豆。全谷物富含微量营养素,且血糖生成指数低,例如稻麸GI为19,大麦25,黑麦34,玉米55,荞麦54,燕麦55。但是应注意保证一定的摄入量,避免摄入过多,造成血糖负荷过高,血糖波动较大。
全谷物如小米、玉米、燕麦、全麦粉等都可以直接作为主食, 一日三餐中至少一餐用全谷物和杂豆类。另外,主食中还可以增加薯类的摄入。不过糖尿病人应当注意薯类食物的GI值,其中马铃薯的GI为62,红薯的GI为54,并且马铃薯和红薯经蒸煮后GI值都会呈现上升趋势,马铃薯泥的GI高达73,因此糖尿病人在选择薯类食物时,应注意烹调方式和进食量,避免血糖波动较大,不利于控制病情。
总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注意谷薯类食物的GI值和GL值,保证食物种类和数量的同时,注意食物对血糖的影响程度。另外,应该保证一日三餐中至少一餐用全谷物和杂豆类,注意食物多样的同时,还应注意食物的粗细搭配、等值互换、烹调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