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糖尿病(糖尿病治愈新药研发)
国产自创“糖尿病疫苗”问世!已拿下国际专利,患者无需每天用药
前段时间,小九发了一篇关于高血脂疫苗的文章,在评论区有不少“糖友”表示羡慕:
——糖尿病针什么时候有啊?
——糖尿病患者有一天只打一次的胰岛素不?
——盼糖尿病疫苗尽快上市,好用又不太贵才是福音!
其实小九要告诉大家,其实“糖尿病疫苗”早在一年前已经有消息了。
一、我国首创!I型糖尿病治疗性疫苗获专利患上了糖尿病,每天几乎都是跟“药”打交道,偶尔忘了吃药,血糖就不受控了。
我国本次首创的疫苗,让糖尿病患者不用再饱受每天用药之苦,只需在患者皮下或肌肉注射一次,该药效能维持疗效近一个月,避免糖尿病患者每天用药的麻烦。
图源:中新网
本次疫苗的研制团队——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奚永志团队表示,这项成果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也是我国全新治疗性DNA疫苗领域获得的首个国际标准“三方”发明专利授权。
它代表我国在I型糖尿病生物治疗新药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也标志着我国在全新型治疗性基因疫苗的创新研究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二、糖尿病目前还无根治方法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当胰岛素失衡,就会引起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障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糖尿病。诱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如糖尿病家族史、不良饮食习惯、体力活动少、肥胖、大量饮酒、精神紧张等,都可能与糖尿病有关。
糖尿病属于慢性终身疾病,目前人类的医学技术还无法完全根治,对于糖尿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就是控制血糖,主要包括: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
01 教育
我国许多糖尿病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危险因素认识不足,糖尿病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基础管理措施,是决定糖尿病管理成败的关键。
02 自我监测血糖
想要控制好血糖,必须对自己血糖数值有所了解。糖尿病友应备有血糖仪,测个学会自己使用血糖仪器,尤其是餐前,饭后的测量,这样做可以更好的分析血糖升高的原因。
03 饮食治疗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李光伟建议,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每日摄入食物的总热量,还要注意合理饮食结构。高纤维饮食多选择粗粮、蔬菜等食物,利于血糖和血脂的下降及大便的通畅。
04 运动治疗
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极拳等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
05 药物治疗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还要加入药物治疗的环节。
三、糖尿病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患者提问:血糖控制好了就可以停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郭晓蕙主任表示,这是一种很多患者存在的误区。代谢异常是人体本身出了问题,我们只是通过药物,去暂时性修复,但不能维持长期效应。轻易停药,很容易导致病情加重。
患者提问:胰岛素用了就戒不掉了?
部分患者宁愿血糖高,也不愿打胰岛素,认为一旦打了一针后就会成瘾,需要终生用药。
其实不然,药物依赖,并非以是否终生使用这种药物为依据。胰岛素是人体内最主要的降低血糖的物质,没有胰岛素,人体不可能正常运转,因此糖尿病患者才需要终生用药。
患者提问:听说运动可以降血糖?
糖尿病早期确实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来改善。我们经常看到不少糖尿病友的分享,都表示运动可以战胜糖尿病。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陈显英解释,运动能够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和受体的亲和力,并且能够增强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达到降糖的目的。
患者提问:XX食物可以降血糖?
网络上我们经常看到诸如“多吃山药降血糖”、“吃XX保健品降血糖”之类的文章,但其实目前并没有哪个科学试验论证某样食物,可以有效降低血糖。
但我们确实可以通过某些食材,如南瓜、紫菜、黑木耳、魔芋、燕麦等,有效避免过多摄入热量,增加饱腹感,减轻胰岛负担,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我国首创疫苗成功研制,无疑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希望未来在该疫苗的推广下,能帮助更多糖尿病友不再饱受用药之苦。
#健康科普排位赛##39健康超能团#
参考资料:
[1]《无需每天用药,我国首创I型糖尿病全新治疗性疫苗获国际专利》.人民日报. 2019-04-02
[2]《十大顶级专家谈糖尿病防治》.环球时报-生命时报.2008-05-20
[3]《海淘药品、胰岛素会成瘾 十大用药误区你“中招”了吗》.光明日报.2018-11-0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糖尿病的克星:胰岛素是如何研制出来的?让患者摆脱了饥饿治疗
导语:大家都知道医学对于我们人类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古代的时候我们甚至很难解决感冒、发烧的问题,很多人活得时间比较短,很难有长寿的年纪。
但是现在,随着我们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当然在我们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非常多的发明,正是这些发明能够帮助我们治疗很多疾病。
我们要知道,很多医疗水平并不是只为了治病,比如说我们现在需要的麻醉剂,就是为了让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可以好受一些。
还有青霉素的出现也帮助在当时打仗的战士们能够不被感染出现死亡的情况,所以这些发明是非常伟大的。
其实,在一些疾病不能被治愈之前,或者在人们还不了解他们之前,患者是需要遭受非常多困扰,甚至是折磨,就比如说在之前我们不了解精神疾病,所以很多病人都被关在家里。
还比如现在很多老人都会困扰的糖尿病,在没有治疗方法之前,病人只能不吃饭,通过节食来维持生命,只有这一种方式才能帮助我们活下去,可以说非常痛苦了。
要知道,我们身体中的血糖含量如果过高的话,血液中渗透的压力就更大,其实简单来讲就是吸水能力。这就像是我们种庄稼如果施肥太多的话,就会导致植物没有水分。
俗称的名字就是“烧苗”,血糖高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的细胞在这种环境之下就会导致缺水。我们也可以观察到很多糖尿病患者出现缺水的情况。
大家不要觉得这不是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糖尿病一直得不到治疗或者缓解,那么最后可能出现截肢的情况。其实这种病在古埃及时期就有记载,而且在古印度就发现有两种类型的糖尿病。
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很多胖一些的人会出现糖尿病的情况。还有一部分人觉得,少吃糖分就会让我们的糖尿病缓解。所以很多人减肥的时候不吃碳水,这其实不对。
要知道,糖是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能量补充的,如果我们糖分摄入得少了,那么身体在消耗的时候就会利用我们的脂肪了。最后我们更容易出现酮酸中毒。
但是对于有的糖尿病患者,饥饿疗法是非常有效的,最一开始的时候也是通过这种治疗能够让糖尿病患者多活很久。
但是治疗的过程也是非常痛苦的,每天都吃得特别少,而且碳水化合物连碰都不能碰,这是非常恐怖的。
一位患者在15岁的时候已经用这种方式治疗了三年了,虽然她活下来了,但是只有四十斤,难以想象她皮包骨头的样子,但是为了活下来也只能这么做。
后来通过很多医学家的努力,我们发现了胰岛,最后在其中提取到了降血糖的物质,虽然我这样说起来的话非常简单,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是经历了非常多的摸索和讨论的。
最后我们成功地制作出了胰岛素的注射药物,这种药物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再也不用通过饥饿疗法治病了,那位15岁的40斤少女也终于听到了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以后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最后这位女孩通过胰岛素注射,成功活到了70多岁。其实我们现在的患者也需要忌口,但是再也不用饿着了,要知道我们只需要控制饮食,每天服用一部分的降血糖的药物就可以。
结束语: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或者朋友有用的话,记得转发和关注。
国内首款降糖中药,是如何研制的?
来源:生命时报
林兰
观察总结“三型辨证”理论之后,我将精力投入到糖尿病的防治中,开展了基于病证结合的糖尿病新药研发。在观察和建立糖尿病分型的过程中,我发现气阴两虚型患者占大多数,且阴虚为糖尿病三型的共性,是引起糖尿病的内在因素。我和团队以“益气养阴”为立方原则,经过严谨的科学精神指导与不懈努力,研制出了国内首款降糖中药制剂——降糖甲片。
上世纪80年代,林兰教授(左二)与同事研发降糖甲片
降糖甲片由黄芩、生地等纯中药组成,主治症见口渴多饮、倦怠乏力、心慌气短、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最初由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试制并生产,于1980~1984年对290例患者做了系统的治疗观察,有效率达80%。后又经过八家医院扩大临床验证202例,证明降糖甲片能增强胰岛功能,对胰岛素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降低血糖、改善微循环和糖代谢,延缓糖尿病人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它疗效比较稳定,副作用小,避免了病人肝肾等脏腑的损坏。因含有养阴药物,对其他两型也有一定疗效,总体有效率超75%。
之后,我们对降糖甲片开展了国内最早的中药拆方试验研究,分别设单、双、三味药等组,排列组合进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益气药能增加胰岛β细胞核分泌颗粒,促胰岛素分泌;养阴药可抑制胰岛α细胞核分泌颗粒,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这从细胞功能及形态学证实了益气养阴药的降糖功效。
降糖甲片作为国内第一个治疗糖尿病的新中药制剂,在行业具有引领作用。后来在降糖甲片的基础上,我们又开发了“渴乐宁胶囊”。之后,国内相继有其他重要产品问世,均以益气养阴为主要治则,以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为主。我们的研究在1985年获得中国中医研究院科研成果二等奖,1986年获全国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等奖。降糖甲片作为原卫生部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金桥工程”和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项目。该药不仅走到全国各地,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和东南亚等地也经常有人来治病、买药。
在我看来,糖尿病是最适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疾病。中医在治疗消渴病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药物疗法、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医治疗糖尿病早已不是仅采用单纯的中医药,也借助现代科技方法,有效控糖、控血压、调节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在药物方面,西药具有降糖作用快、力度强、疗效显著等特点,尤其对于急性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使用胰岛素能迅速控制病情。中医主张整体治疗,强调辨证论治,防治糖尿病及各种慢性并发症具有优势。我的长期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可扬长避短,使患者的获益最大化。(连载15)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