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糖尿病(青岛市糖尿病医院怎么样)
困难户家中有高档酒瓶?青岛城阳区公布调查情况
来源:青岛城阳发布
【关于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开展春节送温暖走访慰问工作的调查情况】
2月3日,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微信公众号发布题为《春节走访困难户浓浓温情暖人心》的文章,文中配图引发部分网民质疑。城阳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区纪委监委和区民政局组成调查组,迅即开展调查工作。调查组与当地社区“两委”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当事人及亲属等多方了解取证,并查阅有关资料,对网友质疑问题也进行了核实。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城阳区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城阳区现有低保对象2261户、3500人,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821元;现有特困供养人员372户、387人,基本生活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1232元。以上对象已经按国家有关政策,及时足额发放低保、特困供养等救助金。棘洪滩街道北万社区居民杜某某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不是低保对象,不是特困供养人员,是棘洪滩街道确定的春节送温暖临时走访慰问对象。
本次棘洪滩街道开展的春节送温暖活动,对因病长期卧床、因残疾或精神障碍影响正常生活、因突发变故导致生活困难的居民,纳入走访慰问范围,由街道和社区为每户送去统一公开采购的价值500元的米、油、干果等生活用品,不发放慰问金。根据社区居民生活状况,每年春节前确定的走访慰问对象,需经所在社区“两委”研究,经居民代表会议通过并公示。走访慰问物品为一次性发放。
杜某某,81岁,2011年至今瘫痪在床9年;其妻于某某,78岁,患有糖尿病。夫妻两人每月糖尿病、抗血栓等药品开销1500元左右;收入来源主要为两人每月共约1770元的养老保险。因社区旧村改造,两位老人没有固定住处,目前暂住大女儿家。2020年12月11日经所在社区“两委”研究,12月12日经居民代表会议通过并公示,12月31日经棘洪滩街道党政联席会议研究,确定杜某某为春节送温暖走访慰问对象,一次性发放走访慰问物品,为价值500元的米、油、干果等生活用品。
关于网友质疑问题,经调查,网上图片系两位老人大女儿家,房屋建筑面积93平方米;茅台和五粮液是于某某从亲戚家宴会上带回的空瓶;冻顶乌龙茶叶手提袋,系其亲戚到家中探望时携带,现内装闲置杂物;电视为海信牌47寸普通电视;疑似的跑步机是儿童手推车;疑似海参实际是发黑的山楂干;疑似葛根粉实际是三七粉;钟表为康巴丝石英表;兰花为从集市上购买的普通墨兰。
城阳区将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对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特殊群体,加强走访探视、摸底排查、妥善照顾,扎实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活动,确保困难群众安心过年、温暖过冬。
欢迎社会各界对有关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反映问题,不断改进工作,切实把好事办好。
城阳区纪委监委信访举报电话:0532—87866570
城阳区纪委监委
城阳区民政局
2021年2月5日
此前报道
青岛一困难户家中有高档酒瓶?官方通报:区纪委监委介入调查
【青岛市城阳区纪委监委和民政局组成调查组调查核实棘洪滩街道走访困难户情况】2月3日,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微信公众号发布题为《春节走访困难户浓浓温情暖人心》的文章,文中被走访慰问人员家里带有高档酒瓶的配图引发部分网民质疑。城阳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区纪委监委和区民政局已于2月4日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将尽快对社会公布。
《春节走访困难户 浓浓温情暖人心》文章截图 来源:半岛晨报
青岛通报“困难户家中摆放高档酒瓶”调查情况
2月3日,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微信公众号发布题为《春节走访困难户浓浓温情暖人心》的文章,文中配图引发部分网民质疑。城阳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区纪委监委和区民政局组成调查组,迅即开展调查工作。调查组与当地社区“两委”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当事人及亲属等多方了解取证,并查阅有关资料,对网友质疑问题也进行了核实。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城阳区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城阳区现有低保对象2261户、3500人,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821元;现有特困供养人员372户、387人,基本生活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1232元。以上对象已经按国家有关政策,及时足额发放低保、特困供养等救助金。棘洪滩街道北万社区居民杜某某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不是低保对象,不是特困供养人员,是棘洪滩街道确定的春节送温暖临时走访慰问对象。
本次棘洪滩街道开展的春节送温暖活动,对因病长期卧床、因残疾或精神障碍影响正常生活、因突发变故导致生活困难的居民,纳入走访慰问范围,由街道和社区为每户送去统一公开采购的价值500元的米、油、干果等生活用品,不发放慰问金。根据社区居民生活状况,每年春节前确定的走访慰问对象,需经所在社区“两委”研究,经居民代表会议通过并公示。走访慰问物品为一次性发放。
杜某某,81岁,2011年至今瘫痪在床9年;其妻于某某,78岁,患有糖尿病。夫妻两人每月糖尿病、抗血栓等药品开销1500元左右;收入来源主要为两人每月共约1770元的养老保险。因社区旧村改造,两位老人没有固定住处,目前暂住大女儿家。2020年12月11日经所在社区“两委”研究,12月12日经居民代表会议通过并公示,12月31日经棘洪滩街道党政联席会议研究,确定杜某某为春节送温暖走访慰问对象,一次性发放走访慰问物品,为价值500元的米、油、干果等生活用品。
关于网友质疑问题,经调查,网上图片系两位老人大女儿家,房屋建筑面积93平方米;茅台和五粮液是于某某从亲戚家宴会上带回的空瓶;冻顶乌龙茶叶手提袋,系其亲戚到家中探望时携带,现内装闲置杂物;电视为海信牌47寸普通电视;疑似的跑步机是儿童手推车;疑似海参实际是发黑的山楂干;疑似葛根粉实际是三七粉;钟表为康巴丝石英表;兰花为从集市上购买的普通墨兰。
城阳区将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对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特殊群体,加强走访探视、摸底排查、妥善照顾,扎实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活动,确保困难群众安心过年、温暖过冬。
欢迎社会各界对有关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反映问题,不断改进工作,切实把好事办好。
城阳区纪委监委信访举报电话:0532—87866570
城阳区纪委监委
城阳区民政局
2021年2月5日
(来源:青岛城阳发布微博)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饶小胖:“三高”共管 书写慢性病管理新篇章
饶小胖,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曾获“城阳身边好人”“青岛市拔尖人才”“青岛市重点学科优秀带头人”“城阳区优秀青年人才”、“山东省优秀科主任”等荣誉。在拓展内分泌专业的业务之外,饶小胖也非常注重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工作,2016年科室成立 “糖尿病病友健康之家”,定期进行健康宣教讲座和义诊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和健康资讯。这些年来所取得的荣誉和成绩让饶小胖更加坚定,坚持做一名有温度的医生,在平凡的医学岗位上砥砺前行,继续当好百姓健康的守护人!
创新破茧 实现对“三高”患者闭环管理“2018年8月27日,我记得非常清楚,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回忆起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正式确定为“三高共管、三级协同、医防融合”试点的那天,饶小胖至今仍记忆犹新。
众所周知,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是人类主要面对的慢性疾病,而由这些慢性病引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病变、眼底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这六种并发症同样让患者深受困扰。饶小胖介绍,面对这些困扰,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展现出超凡的勇气与智慧,孕育并实施了一项创新管理模式,即“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综合管理模式。
“它的含义不仅是指覆盖的人群包含‘三高六病’患者,同时还指由三级医疗机构共同管理。”饶小胖主任深刻阐释了该模式的内涵。他表示,“三高共管”模式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覆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及其他六种并发症的区域性全面管理体系,并且这一体系可以通过三级医疗机构的紧密协作——“三高中心”、“三高基地”和“三高之家”,实现对“三高”患者的闭环管理。
依托区域健康共同体牵头医院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建设的“三高中心”,负责难治性、复杂性“三高六病”及其他并发症患者的诊治和院内就诊患者医防融合服务;依托8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三高基地”,承担首诊患者和病情不稳定患者个性化方案的制定和线上、线下协诊服务;依托206家镇村一体化卫生室和家庭医生团队建设的“三高之家”,承担稳定期患者的常规药物治疗、随访管理和高危人群干预。
饶小胖自豪地表示,这个平台整合了筛查、诊断、风险评估、疾病管理等标准化功能,确保医疗服务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同时,医院相关专科与基层医疗机构通过预防职能实现了医防融合,显著提升了慢病管理率、治疗率和达标率,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益处。值得一提的是,科室在区域内的影响力也不断提升,患者的黏性得以增加,这为医院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科研数据资源。
做群众健康的守门人工作中,饶小胖冷静应对突发情况,对患者进行精准治疗,用点滴的积累夯实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就在采访前两天,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团队在饶小胖的带领下救治过一例惊心动魄案例。患者入院后化验血糖90.0mmol/L(正常血糖空腹不超过6.1mmol/L,餐后2小时不超过7.8mmol/L),这是典型的“高血糖高渗性昏迷”,对于糖尿病科医生来说再熟悉不过的词语,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它绝对称得上糖尿病患者“最危险的杀手”。因为病情危重,已经出现昏迷症状,随时有生命危险,患者随后被立即收治进内分泌科病房作进一步治疗。饶小胖带领团队迅速投入急救中。“心电监测、吸氧、开放双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泵入降糖。”
糖尿病性高渗昏迷表现凶险,死亡率60%—70%。在收治入院后,内分泌科医护团队紧密协作,针对病情制定了缜密的治疗方案,予以其胰岛素降糖、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等治疗。同时,严密监测血糖、渗透压等各项指标。在内分泌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下,患者闯过重重险关,病情开始逐渐好转,目前,糖尿病高渗性症状消失,相关指标恢复正常,已经康复出院。
据介绍,在糖尿病诊疗中,除了各种慢性并发症外,低血糖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性高渗昏迷,这三种急性并发症随时危及患者的生命。这名患者就是其中最凶险的糖尿病性高渗昏迷。通俗地讲,就是血管里葡萄糖的浓度太高了,会把大脑、器官、组织细胞里的水吸出来——就像腌萝卜一样,外边盐浓度高了,就把萝卜里的水吸出来了,相当凶险。此病发病隐匿,早中期症状往往不典型,很容易忽视。而患者一旦进入晚期昏迷,病情极其危重,预后差、死亡率高,一旦怀疑为本病,应立即送医治疗。
“一辈子”的“值班”医生饶小胖出生在江西一个普通家庭,1995年大学毕业后,他先是在烟台一家医院工作,后考入潍坊医学院攻读研究生。在来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前,饶小胖还曾在青岛市糖尿病医院工作,这让他有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从医二十多年时间里,饶小胖凭借精湛的医术,待病患如朋友,收获了很多信任和认可,不少患者追随他超过十年。无论何时,接到患者打来的电话,饶小胖总是仔细询问,给予具体帮助。“医生的时间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患者。”饶小胖说出的这句话,他早已照此执行了多年。哪怕是在病中、在梦中,他的心里仍然想着患者……
在临床的磨砺中,饶小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任。“患者生病时会把医生当成依靠,尤其我们这种慢性病科室,有事没事都想找医生聊聊病情。”这种依赖感、信任感是不当医生难以体会的。用他的话来说,“治病救人给予的成就感督促我前行,在患者出院的谢意中,儿时记忆里医生的形象更加丰富立体。” 作为科主任,多年来,饶小胖带领科室人员在内分泌医学领域砥砺前行,做好患者生命的守护神。在科室,他多次承担专题讲座和学习班授课任务,详细剖析疑难危重病例救治。由于科室轮班等因素,无法保证每一次授课都面向全科室的医护人员,所以相同的知识点他要讲很多遍,为的就是让每个医护人员都能学到本领和知识。在他的努力下,内分泌科医护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怀揣这份信念,空暇时间,饶小胖也不闲着,他经常到县区及附近的基层医院进行内分泌知识宣传,帮助医联体医疗单位共同提高医疗水平及服务能力,致力于为周边地区更多的内分泌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也利用节假日向社区居民普及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的防治知识、开展健康义诊活动。他所带领的科室连续多年被评为青岛市重点学科,并荣获“青岛市青年文明号”和“国家慢病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徐小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