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尿尿(糖尿病患者尿液发红是怎么回事)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得了糖尿病,小便会先“告诉”你!2大症状,别再后知后觉

说到“糖尿病”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随着经济及生活水平的高速发展,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随着上升。糖尿病被称之为“富贵病”,那是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患病率也高了,在之前生活条件没有那么好,患病率也没那么高。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一旦“染”便难以根治。除此之外,日常的饮食也是要格外的注意,一不小心“吃错”便会导致血糖上升。糖尿病是很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还在不断的上升,但是那只是已确诊的人数,还有很多人还没有去检查自己的血糖是否正常。甚至很多已有糖尿病症状的患者,仍不知道自己已患有糖尿病。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也是很重要的。说到糖尿病的症状相信大家都是略有耳闻的,足部溃烂这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是今天小护要告诉大家,尿液也是可以反应体内血糖是否正常的哦!

那尿液的哪些异常反应体内血糖上升呢?

尿液变多

说到糖尿病不禁让人想起它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吃得多、饮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说到“尿的多”很多朋友会将所有尿液增多都误以为是“肾脏问题”,往往会忽略了“糖尿病”的典型性症状。

很多人肯定会有所疑问,为什么糖尿病和尿液多都关系呢?那是因为,体内血糖升高后,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尿量可达到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到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内。

泡沫尿

正常情况下,尿液表面张力很低,形成气泡较少。尿液含有一些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使尿液张力较强而出现一些泡沫,,气泡就会增多。就拿糖尿病来说,尿液中的血糖含量增高,尿液的酸碱性也会随着发生改变,尿液的表面张力也是会增加,便会形成泡沫尿。

在这还要告诉大家并不是是有泡沫尿都是糖尿病,如果泡沫较大或大小不一,并且持续时间较短,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是大泡沫很快消失,要警惕是否是糖尿。遇到泡沫尿也不要过度紧张过分猜疑,前往医院检查便知结果。

除了以上两种情况外,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尿液的粘稠度上升。正常的尿液不会粘附在马桶壁,但是当体内血糖增高的时候,尿液会变得粘稠依附在马桶壁,流动性较差。这一点是很容易让人忽视的,因为小编完就冲厕所,很多人不会去过多的关注。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患者,近期突然有4个尿液改变,当心是肾损伤的信号

慢性肾病在临床上可划分为两大类,第一为原发性慢性肾病、第二则是继发性慢性肾病。

所谓继发性肾损伤,指的就是因其他原发病持续发作而诱发的肾间质或肾实质损伤。在所有继发性肾脏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就是糖尿病肾病。

它是糖尿病患者最为重要的合并症之一,近些年其在我国的病发率持续性增长,已经成为了终末期肾病因素中,仅次于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第二大因素。

在全部的糖尿病死亡患者中,有近10%都与肾脏疾病有关。

我们都知道,肾脏为人体代谢器官,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负责生成尿液,通过尿液的排出平衡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度平衡。

而一旦肾脏出现问题,首先就会对患者的排尿造成影响,导致小便频率、颜色、气味、质地等出现异常的变化。

糖尿病患者若近期突然有以下几个尿液改变,当心就是肾损伤的信号:

1、小便频率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出现与它其他慢性并发症相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之后的结果,这包括了血管因素、饮食因素、内分泌因素等等。

通常情况下,糖尿病初期阶段,受到渗透性利尿的影响,患者小便次数原本就会增加,特别是夜尿频繁。

而在糖尿病合并肾脏损伤之后,肾小球虽然能正常滤过血液,但肾脏内的原尿却可能无法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所以肾病的初期,患者也会有小便次数增加的症状,整夜小便次数甚至是能达到5-6次;

2、蛋白尿: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完善的情况下,健康者尿中蛋白指数含量极低,全天排出量小于150mg以下,在进行蛋白质定性检查时,表现出阴性反应。

而一旦患者肾实质损伤,大分子物质蛋白质就可能会渗透到尿液中,导致尿液中的蛋白含量超标,临床将这种异常表现称为“蛋白尿”,它是糖尿病肾病最为典型的表现。

患者在小便的过程中,由于蛋白质改变了尿液表面的张力,所以在尿液的表面上会产生大量细腻、绵密、类似于啤酒摇晃产生的泡沫;

3、小便减少:糖尿病患者在血糖超标、肾损伤的初期,会出现夜尿频率增加的症状。

但是,随着肾脏损伤逐渐严重,这种情况就可能会发生改变。所谓少尿,指的就是患者24小时内排出的尿液总量低于400ml,又或者是患者每小时尿量低于17ml。

一旦出现少尿症状,这往往是肾脏损伤严重,甚至是进入肾衰终末期后的表现,患者需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4、小便异味:糖尿病受到尿糖、渗透性利尿的影响,尿液中原本就容易产生大量的细菌和微生物,导致尿液出现异常的气味。

而在糖尿病合并肾脏病变后,大量大分子蛋白、过度的氨物质渗透到尿液中,也会导致尿液有浓烈的臭味、特别是氨臭味明显。

如果近期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现了以上几个表现,特别是莫名其妙的蛋白尿、小便频率减少,很可能就是患者肾脏已经严重受损的症状,需要第一时间就医进行尿常规、肾功能、影像学筛查。

一旦确诊为糖尿病肾病,越早干预、患者的预后也就会越好。

来源: 医说健康

患上糖尿病,尿液会发生什么变化?3个变化“显而易见”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它需要终身的治疗。当得了糖尿病之后,尿液会有一些变化,也可以从这些变化中来初步的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糖尿病人的尿液有何种变化。

糖尿病人的尿液有何种变化呢?

在得了糖尿病之后,尿液其实是有一定变化的,最为主要的变化就是尿量的增加。约有2/3以上的糖尿病人在初期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其中三多中的一多就是尿量增多。得了糖尿病之后,血糖浓度是非常高的,而这些比较高的血糖不会被人体充分的利用,就导致肾小球滤出,不能被肾小管吸收,这样尿液就会比较多。一般昼夜尿量甚至能达到3000毫升到5000毫升,甚至1万毫升也是有可能的。针对这个症状还是有所了解比较好,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糖尿病人需要关注的尿液变化有哪些?

1、尿量变少

糖尿病人在血糖比较高的时候,会出现尿量增多的情况,其实尿量突然减少也是需要引起人的重视的。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尿量减少的情况,排除饮水过少的原因之外,再出现尿量过少有可能是肾脏衰竭的原因。而肾脏衰竭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致命的,是糖尿病肾病最为严重的种类之一。

2、尿里有气泡

正常人的尿液里是没有气泡的,或者即使出现气泡,也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消散。如果尿液中出现了经久不散的泡沫,也必须引起糖尿病患者的重视,因为有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一种征兆。所以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应该尽早的去医院检查一下肾功能和尿常规,以免是得了糖尿病肾病而不自知,糖尿病肾病必须着重的加以治疗和控制,否则有可能会剥夺糖尿病患者的生命。

3、尿液有臭味

因为肾脏能够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毒素,这些毒素经过肾脏代谢之后,随尿液排出体外。如果肾脏出现了问题,这个代谢的过程也会受到影响,就会有可能发生尿液中有臭味的现象。所以当糖尿病患者发现自己尿液有臭味的时候,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应该去医院尽早的检查,把一切不利因素全部排除。

糖尿病患者在得了糖尿病之后,尿液会出现一一种变化,那就是尿量会增多。另外糖尿病患者始终应该对自己的小便加以观察,以免出现一些信号而耽误过去,特别是针对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