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小姆指(糖尿病人小拇指发麻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足小拇指破口为何竟致截肢?
在糖尿病的诸多并发症中,糖尿病足堪称最为残酷的一种。很多人难以理解,仅仅是小拇指破了一个小口,为何最后却要走到截肢这一步呢?今天,就让我们深入了解糖尿病足,揭开这背后令人痛心的真相。
一、糖尿病足的 “恶魔种子”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对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造成损害,而糖尿病足就是其中之一。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时,会导致下肢神经性病变和血管病变。神经性病变使得患者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容易受伤而不自知;血管病变则会造成足部血液循环不良,伤口难以愈合。
二、小拇指破口引发的 “连锁反应”
- 感染的蔓延看似小小的小拇指破口,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却可能是一场灾难的开始。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下,加上血液循环不良,细菌极易从破口处侵入,引发感染。而且,这种感染往往难以控制,会迅速蔓延至整个足部甚至腿部。
- 组织坏死的恶性循环感染得不到控制,会进一步加重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状况,导致组织坏死。而坏死的组织又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使感染更加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 保肢与保命的艰难抉择当感染和组织坏死发展到一定程度,医生往往面临着保肢还是保命的艰难抉择。如果不及时截肢,感染可能会扩散至全身,引发败血症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截肢有时成为无奈之举。
三、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悲剧发生?
- 严格控制血糖这是预防糖尿病足的根本措施。糖尿病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规律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 做好足部护理每天检查足部,观察是否有伤口、水泡、红肿等异常情况。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用热水泡脚,以免烫伤。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和过紧的鞋子。
- 定期检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下肢血管和神经检查,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糖尿病足带来的痛苦和悲剧令人惋惜,但只要我们提高认识,积极预防,严格控制血糖,做好足部护理,就有可能避免小拇指破口引发的截肢悲剧。让我们共同关注糖尿病足,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撑起一片蓝天。
做了顿饭,差点要截肢!这个问题千万不能小瞧!
张女士(化名)怎么也没想到,
只是因为帮家人做了一顿晚饭,
就险些面临截肢,
甚至有生命危险!
“那天我从菜场里买了一条鱼,小小的,旁边张着两扇鱼鳍。”张女士说,这鱼叫什么名字她不知道,但就是在处理这鱼的时候,左手小拇指一不小心被鱼鳍扎了一下。
“当时也不觉得痛啊,我继续烧鱼,晚餐吃得开开心心的。但是第二天一早醒来,不好了!”张女士和丈夫发现,她的左小拇指肿得发紫,左手手背肿得像个小馒头一样高。
一家人当即赶到家边医院,医生问了病史,张女士说以前在老家没事会喝些啤酒,其他身体都挺好的,“关键大家都没有往鱼鳍这事上想,最后当做痛风治了一周!”
(网络配图)
然而,张女士一直没有痛风病史,治了很久,这手也不见好转,而且越来越严重,肿痛的地方从手指、手背,一直蔓延到手臂。等找到医院时,整个手臂都痛得不行了,手指皮肤都破溃流脓了。
医生接诊后发现,张女士的左手感染严重,为坏死性滑膜炎,如果再不及时治疗,控制病情,不仅要截肢,更有生命危险。
张女士患有糖尿病,同时因长年饮酒,还有酒精性肝病基础。参与会诊的感染科医生表示,糖尿病与酒精性肝病基础的病人都是海洋创伤弧菌等细菌的易感人群,“考虑患者曾在发病前,发生过海产品刺伤皮肤的事件,因此高度怀疑是鱼鳍携带的菌群造成感染。”
去年九月,
安医大一附院高新院区
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
接诊了一位60岁的患者王大爷,
他全身高热,
双手肿胀发黑,食指溃烂,
不得不面临截肢的严重后果。
医生检查后发现,
王大爷因为清洗海虾时不慎划破手指,
感染了“海洋创伤弧菌”细菌。
王大爷在家中清洗海虾,右手食指不小心被虾头划破了。当时只用水简单冲洗了一下伤口。当天晚上王大爷突发高烧,双手开始明显肿胀发黑。
当王大爷到达安医大一附院高新院区时,食指已经开始溃烂流脓,双手肿的像两块大黑馒头。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为王大爷进行检查后发现,王大爷伤口和血液中均检测出一种叫作“海洋创伤弧菌”的细菌,这正是导致王大爷伤口感染坏死的“罪魁祸首”。
(网络配图)
海洋创伤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也可能漂在海水里或附着在海岸岩石上,甚至耐受高盐分的海域,但不耐受高温,很多海洋生物身上都携带此类细菌,常见于贝壳类海产品。海洋创伤弧菌感染后患者会出现呕吐、发烧、腹泻、低血压、肿胀和疼痛等症状。需尽快就医治疗,否则可能造成严重的败血症及多器官衰竭。有研究表明,感染海洋创伤弧菌后死亡率超过50%。
在此,医生提醒广大市民,特别是经常下厨或者从事海洋渔业的工作者们,千万小心,在杀鸡宰鱼、清洗鱼虾蟹等海鲜时,最好戴上橡胶手套做好防护。一旦发生刺伤皮肤等事件,要时时关注伤口以及病情发展,出现发烧、皮肤红肿等症状需尽快就医,并且向医生告知曾发生这样的刺伤史。
一般来说,抵抗力比较好的人,病情会轻一些;反之,则病情可能更为严重,尤其是本身患有糖尿病、肝硬化、酒精肝,以及血液疾病的人抵抗力弱,感染后情况往往不容乐观。因此,这类易感人群,在日常工作中更需做好防护。
在杀鸡宰鱼、清洗鱼虾蟹等海鲜时,最好戴上橡胶手套做好防护!
糖尿病饮食应该选择,不妨试试111222手掌法则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吃什么、怎么吃非常重要。因为这种基本与饮食关联性很强,选择对了能起到食疗作用,选不对容易血糖飙升,导致糖尿病进展。因此,广大糖友需要遵循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比如坚持111222手掌法则就很重要!所谓的手掌法则,就是利用手掌来把握每天的饮食量,衡量食物大小的可见性,实现饮食选择的简单化和量化,具体如下。
1是指1掌心蛋白质量:即每天摄入的蛋白质食物大小应该相当于你的掌心,厚度相当于小指。食物可以选择牛羊肉、鸡肉、鸭肉或鱼肉等,重量应该控制在50~100克,这个量的蛋白质食物可满足一天的需求。
1是指1拇指尖的脂肪量:每天食用的脂肪大概为大拇指第一节的量即可,如每餐不超过250毫升的低脂奶。
1是指1个拳头大小的水果量:糖尿病患者每天吃这么多的水果就可以了,前提是选择合适的水果、比如西红柿、黄瓜、苹果、草莓、橙子等等。
2是指两指并拢的瘦肉量:糖友每天可以吃一些瘦肉,大小为与食指厚度相同,与两指(食指和中指并拢)的长度、宽度相同,重量约为5 0 克。
2是指两个拳头的主食(碳水化合物):糖尿病患者每天的主食虽然要控制量,但也不能不吃。可以选用相当于自己两个拳头大小的淀粉类食物,如各种主食如馒头、花卷、米饭等,就可以满足一天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了。
2是指两手抓的蔬菜量:蔬菜也是糖尿病患者必不可少的,每天的量大概是两只手能够抓住的蔬菜量(1把),大概为500克,每天进食500-1000克蔬菜可满足需要。当然这些蔬菜都是低碳水化合物蔬菜,如绿豆、豆芽、卷心菜等。一些不是绿叶菜的如土豆、山药和丝瓜的含糖量比较高,应该适当少吃。其中土豆、山药最好当成主食吃。
以上就是糖尿病患者可以遵循的111222手掌法则,它将帮助广大糖友找到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饮食规划,对血糖的稳定和控制具有积极帮助,甚至能够形成食疗效果,对糖友们控制病情能带来帮助,大家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