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糖耐量试验(糖尿病糖耐量试验方法)
糖耐量试验怎么做?应该注意什么?|医说就懂
*医生说的话太专业、听不懂?小荷医典「医说就懂」栏目,给你科学、靠谱的解释!
医生说:“去做一个糖耐量试验吧,筛查一下糖尿病。”
孕妈妈、有糖尿病患病风险的人常常被医生安排做「糖耐量试验」,这究竟是个什么检查呢?#医说就懂#
「糖耐量」,简单来说是人体对很多糖的「忍耐」程度。有人会说,甜到齁算是无法忍耐么?No,比起味觉的感知,身体的感知更重要:医学上会用一个靠谱的葡萄糖剂量,来检测人体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如果分泌下降或延迟,那么身体处理葡萄糖的“能力”就会减低,这时可能会出现糖尿病。
那么,医学上究竟怎么描述「糖耐量试验」呢?
糖耐量试验,一般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用于检测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用来筛查、诊断糖尿病。正常情况下,口服葡萄糖后,血糖会出现暂时性升高,刺激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但是通过机体的调节血糖一般会在3个小时内降至空腹水平。而糖尿病病人因为对血糖调节能力下降,可能会出现持续的血糖升高。
糖耐量试验的两大关键关键1:抽血
常规抽静脉血的部位,即前臂采血;一般要测3次或5次血,空腹时第一次采血,然后喝糖水第一口开始计时,之后的30分钟、1个小时、2个小时、3个小时分别抽血一次。
是的,「糖耐量试验」最痛苦的居然是胳膊要被扎很多次!
关键2:喝糖水
- 首先,把75克葡萄糖溶于250~300毫升温开水中;
- 然后,摇匀摇匀摇匀;
- 最后,5分钟内喝完。
一定要按医生说的做哦,不然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报告单上划出两大重点重点1:空腹血糖
- 正常的参考值:3.9~6.1mmol/L;
重点2:喝糖水2小时的血糖
- 正常的参考值:小于7.8mmol/L。
根据以上两个重点值的组合,世界卫生组织早就列出了标准解释:
图源: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这里要强调一下,如果是孕妈妈,一定要规律产检,在妊娠期24-28周进行「糖耐量试验」,并且诊断标准可严格多了,满足以下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 空腹血糖≥5.1mmol/L ;
- 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
- 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
- 检查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也就是说要正常吃饭哦,至少一日三餐、每餐一两主食。
- 检查前一天晚上12点以后禁食,检查前禁食8~10小时,所以最好提前安排好吃饭时间。
- 检查前停用有可能影响到糖耐量试验的药物,比如避孕药、利尿剂或苯妥英钠,建议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停药3~7天。
- 最后一点,检查的过程中,也就是喝了糖水的这两个小时里,不要抽烟、不要喝酒、不要喝咖啡和茶,不做剧烈运动,当然了,也无需绝对卧床。
Tips:
一般来讲,糖耐量试验主要针对孕妈妈、有糖尿病患病风险的人群,是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安排做的一项检测,普通人无需特意去做,也不是常规体检项目。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 [J] .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8,53 (1): 7-13.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J]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 37(4) : 311-398.
医学编辑:陈昉
内容策划:杜瑜
医学审核:姚俊华
内容出品:小荷医典
诊断糖尿病的常用方法之一——糖耐量试验
糖耐量试验是诊断糖尿病的常用方法之一。在进行实验前,我们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实验前三天,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应低于150克。实验前,我们还需要停用一些影响实验结果的药物,如一周前停用避孕药、试验前3天停用烟酸、利尿剂、苯妥英钠、水杨酸、普萘洛尔等。实验前一天,我们需要保证夜间10点后不再进食,保持空腹8-12小时。实验前,我们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情绪稳定。同时,我们需要提前找医生开好化验单。此外,我们还需要准备一个容量为500毫升的水杯。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首先,护士会给我们进行空腹采血。然后,我们需要喝葡萄糖水。葡萄糖水是由75克葡萄糖和250-300毫升水组成的,需要在5分钟内喝完。从服用第一口糖水开始计时,护士会在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和三小时分别进行采血。采血期间,我们需要静坐,不能来回走动,更不能喝水、吃东西、吸烟或过度运动。实验结束后,我们需要及时关注检查结果,动态及时找医生复诊。实验结果应该如何判断呢?
如果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在6.1-7.0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这部分人群被称为糖尿病前期。据统计,每年大概有7%的患者可能会进展为2型糖尿病,因此,这7%的患者也需要引起关注。关注我,一个喜欢做科普的小护士。
有没有糖尿病 都必须知道糖耐量试验
糖耐量试验(OGTT),是诊断糖尿病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一般用于怀疑患有糖尿病,而单凭血糖化验结果又不能确诊的患者。对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需对其血糖分泌峰值、胰岛素分泌功能、C 肽等做全面了解时,也需要做「糖耐量试验」。下面我们深入了解一下糖耐量试验。
有没有糖尿病 都必须知道糖耐量试验
「OGTT」在内分泌科用得非常多,而临床医生对于该试验的目的、步骤、注意事项等并非完全了解,这之中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注意。
1. 何谓「耐糖现象」? 「糖耐量试验」解决啥问题?
人体对其所摄入的葡萄糖的处置调控能力称为「葡萄糖耐量」。正常人的糖调节机制完好,无论进食多少,血糖都能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内,即使一次性摄入大量的糖分,血糖浓度也只是暂时性轻度升高,并且很快(2-3 小时)便可恢复到正常水平,说明正常人对葡萄糖有很强的耐受能力,即葡萄糖耐量正常(即「耐糖现象」)。
当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IR)和 / 或胰岛素分泌异常时,机体对糖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在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则会显著升高,并且短时间内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说明机体耐糖能力减低,这种现象谓之「糖耐量异常」。
「OGTT」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可以检测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判断受检者是否存在糖调节异常及糖尿病。换言之,「OGTT」主要用于糖尿病前期的筛查以及糖尿病的诊断。
2. 「OGTT」该怎么做?
嘱患者空腹 8-10 小时,在早晨 8 点之前空腹静脉取血后,于 3-5 分钟内喝下溶于 250-300 毫升温水的 75 克葡萄糖,从喝第一口开始计时,分别于 30 分钟、60 分钟、120 分钟及 180 分钟时静脉取血送检,分别测定上述 5 个时间点的血糖值。
3. 如何判定 OGTT 试验结果?
正常人空腹血糖在 3.9-6.1 mmol/L 左右(不超过 6.1 mmol/L);餐后 0.5-1 小时血糖达高峰,但不超过 11.1 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在 3.9-7.8 mmol/L 左右(不超过 7.8 mmol/L);餐后 3 小时血糖恢复至空腹水平(3.9-6.1 mmol/L)。
(1)当静脉空腹血糖 <6.1 mmol/L,OGTT 两小时血糖 <7.8 mmol/L,说明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正常,为「糖耐量正常」。
(2)当静脉空腹血糖 <7.0 mmol/L 并且 OGTT 两小时血糖介于 7.8-11.1 mmol/L 之间,说明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轻度下降,已达到「糖耐量低减(IGT)」的诊断标准。
(3)当静脉空腹血糖介于 6.1-7.0 mmol/L 之间,且 OGTT 两小时血糖 ≤ 7.8 mmol/L,说明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尚好,但对空腹血糖调节能力轻度减退,已达到「空腹血糖受损(IFG)」的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减低(IGT)皆属于「糖尿病前期」,倘若不加干预、任其发展,很可能进展为糖尿病人。
(4)当静脉空腹血糖 ≥ 7.0 mmol/L 或 OGTT 两小时血糖 ≥ 11.1 mmol/L,说明人体处理进食后葡萄糖的能力明显降低,已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