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足癣糖尿病(糖尿病足癣用什么药膏好)

南方健康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足是什么病?医生:你需要了解的防治方法,都在这里

一位来自湖北仙桃的刘先生,年龄才34岁,脚部受损特别严重,我们之前担心是气性坏疽,医院组织对这个患者进行会诊,后来确诊是糖尿病足!好多患者和家属看见这个患者都感叹,糖尿病足为什么这么严重?

一、糖尿病足的严重性

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现足部的问题,目前糖尿病足的截肢几率是很高的,每20秒钟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已成为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第四大疾病。目前,我国糖尿病足溃疡的年发病率为8.1%,年复发率为31.6%,年死亡率为14.4%。45%的患者为Wagner 3级以上(中重度病变),总截肢率19.03%,其中大截肢2.14%,小截肢16.88%。

糖尿病 糖尿病足 血糖 疾病 手术

糖尿病造成的体内高血糖环境,会引起末梢神经感觉异常与迟钝,糖尿病人会出现伤口而不自知,同时神经病变也会使患者出现皮肤干燥与瘙痒症状,若再加上糖尿病周边血管异常,将导致血液循环不佳,伤口不易愈合。一旦足部伤口久不愈合,就会增添感染风险,糖尿病人如不谨慎控制血糖与皮肤保养,伤口会持续溃疡、溃烂,最终引发败血症而需要截肢。

二、引起糖尿病足的原因有哪些?

糖尿病足是多个成因所造成,最根本的两个原因是糖尿病所引起的神经病变周边血管病变

糖尿病神经性病变的特征:脚渐渐没有感觉

糖尿病患者体内的高糖环境会伤害到患者的神经系统,引起全面性的外周神经伤害。最为人所熟知的是感觉神经异常,会使肢体末梢的脚趾、手指出现感觉迟钝的问题,未来这些地方若有伤口流血或皮肤溃烂,患者不易察觉,也容易出现严重的感染问题。自主神经异常则会让皮肤出汗量减少,皮肤过度干燥时容易龟裂产生伤口。

糖尿病 糖尿病足 血糖 疾病 手术

运动神经异常则会影响足部肌肉运动,受力不良也容易让足部变形,更容易产生运动伤害而造成皮肤的损伤。高血糖会持续对神经造成伤害,会让神经系统出现异常的放电情况,常出现是触电感、针刺痛感、灼热感和异痛感等,常发生在夜晚、严冷和酷热的环境时,糖尿病人常常会由脚逐渐蔓延到手。

糖尿病周边血管病变的特征:伤口愈合缓慢

糖尿病的高血糖环境会容易让小动脉出现粥状硬化的问题,尤其容易出现在血管分叉处,好发于小腿等处的血管,影响腿部末梢的血液循环,会让伤口愈合减慢,更容易出现皮肤溃疡。

三、其他影响糖尿病足的因素

糖尿病皮肤溃疡:不易愈合的皮肤伤口

高血糖环境本身也会延迟伤口的愈合,所以患者会较正常人更容易出现皮肤溃疡(长久不愈的伤口)。如果再加上糖尿病神经病变与周边血管病变,将使皮肤溃疡更容易集中发生在足部,导致糖尿病足。伤口常是由鞋具摩擦、跌倒或修指甲引起的外伤、脚气引起的感染所造成。

糖尿病 糖尿病足 血糖 疾病 手术

另外一种问题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影响到患者肌肉施力,使足部受力不均,可能会导致足部变形或出现厚茧,而更容易出现皮肤溃疡的伤口。

感染问题:伤口恶臭化脓

皮肤发生溃疡以后,长久不愈合的伤口容易孳生细菌,同时糖尿病患者免疫系统、皮肤屏障也较正常人为差,若出现感染问题时,会比正常人会更难处理与治疗,伤口通常会出现恶臭,并有明显的化脓、流血的问题,此时需要积极治疗,避免将来有截肢的风险。

骨髓炎:伤到见骨,可能要考虑截肢

伤口深部组织的感染,有时会持续向下侵入骨头而引起骨髓炎,专业医师可用探针接触到骨头,严重时甚至肉眼就可以看见骨头,此时需要积极治疗,医师应会以尽量维持患者的行走能力为优先考量;有时候必须考虑动手术切除严重感染的区域,以保住剩余的健康肢体。

糖尿病 糖尿病足 血糖 疾病 手术

糖尿病有一种罕见的神经伤害称为夏科氏骨关节病变(Charcot arthropathy),初期症状出会出现香肠趾(脚趾外观红肿、变形),即使没感染也会伤害肌肉与关节,也有可能会引起骨髓炎。

四、糖尿病足病患会有哪些症状呢?

糖尿病足在一开始很容易被忽视,因为糖尿病神经病变所造成的感觉神经异常,而让痛觉无法传递,如果糖尿病患者已出现痛感迟钝症状时,平时就要多留心自身身体状况。为了预防或早期筛检出糖尿病足,患者有以下症状时就要留心注意,建议进一步就医检查:

  • 皮肤容易干裂、瘙痒,尤其在脚跟周围
  • 脚部出现鸡眼或许多的老茧(胼胝)
  • 不寻常或持续性的脚臭问题
  • 有感染脚气,甚至出现灰指甲的相关问题
  • 脚部有反复性冻甲(又称嵌甲,趾甲插入肉中,严重会引起甲沟炎)的问题
  • 脚部皮肤出现异常的颜色、发热与胀痛
  • 脚趾外观出现变形
  • 脚部出现开放性伤口(可称溃疡,也就是不会愈合的伤口)

糖尿病 糖尿病足 血糖 疾病 手术

若出现糖尿病足时,多半已从皮肤溃烂发展成皮肤开始出现坏疽(皮肤坏死组织),患者若同时有脚部关节变形问题,这种皮肤溃疡可能形成穿通性的溃疡,伤口沿着一条窄长的隧道深入关节处,常会恶化成需要截肢。如无法控制有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全身性感染症状,例如败血症。

五、糖尿病足要如何治疗呢?

按时服用糖尿病药物,稳定控制血糖。减少足部伤口受到压力,可以使用舒适的鞋或使用足部辅具。处理感染伤口,可针对感染菌种使用针对性的抗生素药物。

  • 清创手术:借由移除坏死的组织,避免细菌滋生与伤口恶化。选择适当湿度的敷料,避免骨骼、肌腱暴露在外而干燥坏死,有助于伤口愈合。
  • 肌肤重建手术:术式也有称为游离皮瓣手术,可针对坏死的皮肤,移植其他区域的正常的皮肤肌肉,让该处皮肤仍有正常的保护功能。若身体状况不佳(如:中风、严重的心脏病、洗肾族群)的病人手术风险较高,需由专业医师审慎评估。
  • 足部相关外科手术:透过外科手术去修复变形的足部,改善足部不正常的受力,降低出现皮肤溃疡的机率。另外,若是血管阻塞因素引起,可透过血管腔内手术、血管绕道手术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
  • 截肢手术:感染面积庞大,血管堵塞严重,感染恶化到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时,放弃感染严重的部位保全健康的肢体。需要注意的是医师会尽可能保住患者行走的能力,让患者未来有较好的生活品质。

糖尿病 糖尿病足 血糖 疾病 手术

六、如何预防糖尿病足发生?

糖尿病足的预防的根本方法:

控制血糖,按时服药,切勿自行停药。三餐时间固定,避免血糖高低起伏过大。规律测量血糖,纪录饭前/饭后的血糖值,掌握自身血糖状况。

定期检查足部状况,避免伤口恶化成皮肤溃疡。每天使用温和的肥皂在温水中洗脚,不要泡在温度过高的热水太久。

若没有出现感觉神经异常、足部其他异常,只需要每年安排医师定期足部检查。若出现感觉神经异常,每半年内最好追踪一次;若出现糖尿病周边动脉疾病时,最好每三个月追踪一次;已出现足部溃疡或截肢病史时,每个月需追踪一次。

糖尿病 糖尿病足 血糖 疾病 手术

最后提醒:糖尿病人需要定时检查脚部是否有伤口、水泡、皮肤红肿、皮肤出现异常的颜色、老茧、鸡眼、灰趾甲、嵌甲、异常的脚臭等足部异常症状,一发现建议赶快就医并妥善照护。

您还有哪些健康养生方面的问题,头条关注南方健康,三甲医院医生顾问持续为您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

#我的养生日记##清风计划# #健康早班车# #关注糖尿病# #健康真相馆#

腿上长斑点是糖尿病足信号,3个护足秘方坚持做,足部健康不溃疡

糖尿病是一种威胁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具有家族遗传性,受情绪、环境、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其实患上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

糖尿病需要终生服药维持,有的人可能还需要注射胰岛素,但不管是服药还是注射胰岛素,血糖稳定是关键,因为血糖高是一切并发症的根源,糖尿病既要控制血糖也要积极预防并发症。

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病足、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等,其中又以糖尿病病足最为普遍,它不仅对身体健康危害大,而且还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因为有可能面临截肢风险,变成一个不健全的人,这对正常人来说难以接受。

糖尿病病足发病主要是因为血糖高,引发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足部容易感染,伤口不易愈合,进而出现溃疡、坏疽等表现,常见的症状有足部刺痛无感觉、脚部麻木发凉、感觉神经末梢退化,有行走踩棉花或有虫蚁爬行之感。

除了这些症状之外,糖尿病人腿部长斑点也是病足来临前的一个信号,患者出现这种变化说明血管已受损伤,皮肤及神经机能正在退化,需提高警惕,及时阻止病情发展。

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病足呢?以下3种护足秘方不妨一试。

1、足部皲裂不要用脚布

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要在足部皲裂除贴脚布,因为脚布撕下来的死后很容易把皮肤撕破,所以糖尿病患者足部出现菌类后,可以在裂口部位涂上专业的护肤油,若干皲裂较深,出现皮肤破口,最好去医院处理伤口。

2、预防足癣

糖尿病患者本来足部就很脆弱,如果再感染足癣,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生活中要做到不与他人共用鞋袜、脚盆、剪刀和指甲钳等生活用品,避免到不清洁的浴池、游泳池洗浴和游泳,不在公共游泳池、浴室、健身房等地方赤脚行走,以防感染。

3、最少每年看一次足部医生

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是糖尿病患者必须知道的准则,糖尿病人应每年至少看一次医生,检查足部不形状,走路方式及脚部受力点是否改变,此外,还要检查足部血液循环情况,特别是脚趾和跖骨下部位,如果年事已高,平时无法自己检查,那么就需要更加频繁的就医。

总之,糖尿病足是一种不能忽视的并发症,糖友们一定要积极对待,认真预防,只有这样才是对自己负责。

糖尿病易患“脚气”?掌握这几点正确治疗

脚气,这是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糖尿病患者是高危人群。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脚气,血糖水平越高,真菌感染的风险就越严重,治疗起来就越困难。脚气是皮肤癣菌导致的,潮湿高温环境下正适合癣菌滋生,进而诱发或加重脚气。糖尿病患者脚气没有正确处理可能会发展成糖尿病足,甚至最终只能面临着截肢,所以应正确治疗脚气。

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治疗脚气?

1保持血糖稳定  严格按照医生嘱咐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把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这样能提高皮肤屏障作用,降低癣菌感染风险。

2不能用手抓挠  不少患者因为瘙痒而不自觉的用手抓挠,若指甲中正好携带真菌,就会传染到身体某部位,从而导致体癣、股癣、手癣和灰指甲等,甚至引发顽固皮肤病。也有部分患者可并发细菌感染,进而造成丹毒、淋巴结炎以及淋巴管炎,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从而威胁生命。

3不能擅自涂抹药物  大部分抗真菌药能治疗脚气,不过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和免疫力弱,治疗脚气时谨慎选择含激素成分的药膏或激素类药膏,激素非但无法杀灭细菌,反而促进真菌繁殖。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选择抗生素,能更好的杀灭真菌。有些洗剂用完后可能会导致足部脱皮,所以糖尿病患者应慎用。

4穿宽松透气性好的鞋袜  首先宽松、舒适又透气性较好的鞋子,袜子选择纯棉质地的,鞋子大小合适,不能穿高跟鞋和尖头鞋;注意脚部卫生,每天睡觉前仔细观察双脚,看看有没有出现溃疡和伤口;一旦出现足癣感染迹象,还需及早就医。

对于一般人来说,患有脚气后可自行购买药膏缓解。不过糖尿病患者应谨慎,因为他们常常伴有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脚皮肤的小破损或癣病可能会发展成慢性溃疡,严重时可造成坏疽,最终只能面临着截肢,所以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坚持每天用温水洗脚,保持脚清洁和卫生,洗脚水温控制在37℃左右,以免水温太高而烫伤肌肤;每次洗完脚后及时用柔软的毛巾擦干,不能用太粗糙的粗布用力摩擦,不然会导致皮肤擦伤。检查每天检查脚跟、脚底和脚趾缝,看看有没有裂口、擦伤和溃破,只要有任何异常应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