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是肝脏不好引起的吗(糖尿病是肝脏不好还是肾脏不好)

民福康 0
文章目录:

为什么肝病容易合并糖尿病?肝不好,要提前预防“肝源性糖尿病”

肝脏疾病一直都威胁着国人的健康,我国大约有4亿肝病患者,其中涵盖的疾病类型很多,乙肝、丙肝、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等。面对肝脏疾病,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对症治疗。但临床上发现,在查出肝病后,单纯的治疗肝脏疾病还不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肝病合并糖尿病的问题,这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肝病容易合并糖尿病?

在临床上经常会出现肝病患者血糖升高的问题,但很少有人会重视这种血糖升高。最终就诱发了糖尿病。

对肝脏来说,人体摄入的脂肪、糖分都可以存储在肝脏内,转化为肝糖原,在人体需要的时候释放能量,维持人体内机能的运转。但是当肝脏发生病变,尤其是慢性肝病患者,很可能导致体内的糖耐量发生异常。大约有50%至80%的慢性肝病患者都曾出现过这种问题。

并且从数据来看,正常人群中出现糖尿病的概率大约是10%左右,但是对犯病患者来说,糖尿病的发病率提高至了20%至30%。相比于普通的糖尿病患者,肝病患者并发糖尿病后,对控制血糖的难度也会比较大。

当肝脏疾病遇上糖尿病

由于肝脏是人体的代谢“中心”,在产生慢性病变后,很可能导致糖分、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出现异常。如果持续地出现肝实质损伤,从而诱发了糖尿病,就可以称之为“肝源性糖尿病”。这种疾病往往以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应对这种糖尿病,也应该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手段。

和普通的2型糖尿病相比,肝源性糖尿病很少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糖尿病症状,更常见的是出现乏力、恶心、腹胀等问题,并且血糖升高,也可能只是餐后血糖升高、空腹血糖比较低。

如果你发现自己出现了一些肝源性糖尿病的症状,或者长期存在慢性的肝脏疾病,都应该及时地检查血糖,避免出现漏诊的问题。当疾病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也可能诱发严重的血管、肝脏等损伤,威胁健康。

治疗肝源性糖尿病和普通2型糖尿病有何差异?

很多糖友会通过服用药物来控糖,但是这种手段对肝源性糖尿病来说,可能收效比较小。因为患者还并发肝脏疾病,选择的药物不当很可能对肝功能、肝脏的糖代谢功能受到影响。

比较推荐的方法是直接采用短效胰岛素治疗,通过胰岛素来促进肝糖原的存储,并且帮助人体代谢蛋白质和脂质。对稳定肝病患者的餐后血糖升高也会更有帮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肝源性糖尿病的过程中,稳定血糖所使用的胰岛素只是短期用药的建议,更重要的还得是治疗肝脏疾病。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来说,只有当病情得到治疗,肝脏受损的程度减轻后,才可能扭转糖尿病的病情,否则一味的降糖只能治标不治本。

对原本就存在慢性肝炎的患者来说,不管你是否出现了糖尿病的症状,在定期复查的时候都可以顺带着检查一下自己的血糖水平,这也能预防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

除了治疗手段外,分享3招或许能帮助肝病患者预防糖尿病,有需要的病友趁早学起来。

第一招就是坚持用药,稳定肝病病情

其实肝源性糖尿病的出现也可以看做是肝脏受损的一种标志,如果肝病能够在出现的早期就接受到规范的治疗,那么不用担心会诱发糖耐量变低等问题,引发肝源性糖尿病的风险也会比较低。积极的治疗慢性肝病,针对原发性的肝病进行治疗,也能更好地保护健康。

第二招是保证足够的休息。

如果你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肝损伤,不建议过多地进行运动。在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可以每天适当地慢走、散步半小时,对控糖、保肝都有帮助。

第三点也很简单,忌伤肝物质

酒精、高脂食物以及高糖食物都可能让肝脏代谢的负担加重,让肝脏细胞面对更高的疾病风险。而且原本就有肝脏疾病的患者更应该忌口这些食物,容易损伤肝脏,威胁健康。

对健康来说,肝脏疾病固然是可怕的,但是当肝病合并糖尿病后,带来的危害也会更大。如果你不能在早期好好地保护肝脏,积极的治疗肝脏疾病,很可能威胁肝脏健康,诱发“肝源性糖尿病”,对血管、代谢等造成危害。而学会3招,或许能帮你好好地保护肝脏功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预防肝源性糖尿病。

参考资料:

1、田彩云, 胡晗, 张国远,等. 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断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9):7.

2、史玲, 郑淑萍, 宋建玲,等. 继发性血糖升高的原因(二):肝源性糖尿病[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 19(5):3.

3、糖尿病或与肝脏有关?《自然》杂志新研究来了·健康时报直播·2018-03-29

肝病患者总会伴随高血糖,是咋回事?怎么判断出现肝源性糖尿病?

肝病碰上糖尿病,会是怎样一种反应,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想过,只会认为这两种疾病是独立存在的,而这两种疾病在现代的发病率都比较高。因疾病的出现率变高了,也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大概的了解到都不是什么好治疗的疾病,都属于慢性病,不能彻底地去解决,只能通过一些治疗方式来稳定病情,尽可能的不让病情发展严重。

不得不说,肝病的发病率在近些年来,发病率上涨的还是有点迅速的,各类肝病都变得常见许多,其中就会有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炎,在患上这些肝病时,有的人情况不算严重,就会出现疏忽的现象,导致病情发展严重,更关键的是问题变严重,引发了其他问题,却还不能早点发现,就会出现更差的局面,对寿命造成更大影响。

而肝源性糖尿病,就是很多人会疏忽的一个问题,当意识到这个问题时,情况已经算严重了,因此,也是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更多的肝病患者能注意到这个问题,不要因小失大。

那么,肝病患者为什么总是容易出现肝源性糖尿病?

主要是肝脏负责代谢人体内的脂肪和糖类,患有肝病的人,肝脏功能会有所下降,也就会影响到糖类和脂肪的代谢,导致血糖出现异常变化,从而影响到血糖的水平。除此之外,就是肝脏代谢脂肪的能力下降,还可能让血液中的脂肪成分变多,也有可能会让血糖上升,诱发肝源性糖尿病。

除此之外,肝脏引起的糖尿病,还可能是肝细胞受损以后,影响到了激素的分泌,导致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以及生长素出现分泌异常,血糖也就容易产生波动,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而且,还需要考虑到一点,就是肝脏和胰腺同属消化器官,如果肝脏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地止损,就可能影响到胰腺的功能,从此方面也可能引发肝源性的糖尿病。

其实,从根本上分析原因的话,还是肝病患者没能很好地稳定好病情,让肝脏损伤更加严重了,肝功能下降的也就会更加明显,对血糖产生的影响自然也就会加大。如果肝病患者不想出现血糖高的问题,就要积极地治疗肝病,不要有丝毫的松懈,特别是患有肝硬化和肝炎的患者,更要积极治疗。

肝源性糖尿病,会有什么表现?

空腹血糖不高,餐后血糖容易偏高

如果不是对血糖有所关注,估计很少会有人注意到血糖升高,更加不能知晓是空腹血糖高还是餐后血糖高了,虽说现代的一部分人群因为糖尿病的缘故,对血糖已经有一定的关注,但仍有很多人是不以为然的,所以也就容易错过这个信号。

如果你有肝病,希望你能对自己的血糖给予更多的关注,随时监测血糖,也就能了解到血糖的变化,不光是要测量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也要测量,且一天要多次测量,如此才能更准确的了解血糖变化,如果总是餐后血糖高,就需要做个详细检查了。

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升高之初,都会容易出现的一个表现,就是尿多、喝水多和吃饭多,而一少则是说的体重变轻,相比以往会下降很多。突然之间,出现这几种变化,其实还是很容易被发现的,如果肝病患者出现了,希望能及时的查一下血糖,还要多次的去检测,只是偶尔检查不容易被重视。

保护肝脏,哪些行为要避开?

“药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现代很多人都会犯的一个错,总觉得有些问题不算严重,自行吃药就行了,却不知道有些问题看似简单,可能背后的问题要比想象的严重,若是胡乱自行用药,不对症是其次,若是用错药给身体带来更多损伤,那身体遭受的痛苦就更多了,更关键的是严重时可对生命造成极大威胁。

自行用药,或者自行换药,还有一些人盲目停药、增减药量,甚至有人拿保健品当神药用,却不知道过度的用药或保健品,对肝脏来说就是在毁坏它的健康,在给疾病制造机会。

“情绪说来就来”

不止一项研究说过,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很大,与很多疾病都有关系,对肝脏的关系其实会更为密切,情绪多不能把控好,会影响到肝气和肝血的运行,肝脏内的肝血和肝气不够充足,会影响到肝脏功能,肝功能下降后,对周围的器官运作,都有可能引起影响,这样,肝脏受到的损害也会更加重,周围脏腑都是相互合作的,一损俱损。

肝脏健康还是应该要守护好的,它在人体中有着重要作用,参与到的工作也是达到上百个,因此,它一旦出现问题,带给身体的损伤,可不只是肝脏。

参考资料:

1. 《肝不好,也会得糖尿病,你知道吗?》·丁香医生·2016.4.27

2. 《生活中哪些行为伤肝?哪些行为对肝脏有好处?请保护好肝脏》·科普中国·2021.8.9

3. 《这七种行为很伤肝,想要肝脏好,日常一定要注意》·健康界·2022.4.24

什么是肝源性糖尿病?为什么很多肝不好的人,通常血糖也很高?

一个68岁的患者,这位患者患有乙肝已有五年之久,期间一直坚持西医治疗。然而,近半年来,他出现了口干口渴、频繁饮水和排尿的症状,饭量有所增加,但体重却出现了下降。几个月前,他的体重为72公斤,来就诊时,体重只有68公斤。

检查结果显示,他的空腹血糖高达7.5,餐后两小时血糖更是达到了11.3,最终被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对此感到困惑,因为他虽然饭量有所增加,但增加的量并不多,而且他很少吃甜食、喝饮料,不明白为何会患上糖尿病。

许多人可能认为,糖尿病主要与饮食过多、缺乏运动和肥胖有关。然而,实际上,如果一个人患有肝病,那么他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增加,这在医学上被称为“肝源性糖尿病”。许多人可能对此病不太了解,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讲解一下。

肝源性糖尿病究竟是什么?为何肝病患者容易患上糖尿病?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由于肝脏病变导致的糖代谢紊乱。肝脏是葡萄糖代谢的重要器官,一旦肝脏出现病变,加上患者的生活环境、饮食和习惯等因素,都可能降低免疫力,影响肝脏的糖代谢功能和胰岛素的分泌。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能导致糖代谢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肝源性糖尿病。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在夜间休息时,能量主要由肝脏提供。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负责调节血量,因此肝脏在夜间负责维持血糖水平。如果肝功能受损,血糖水平自然会受到影响。

肝病患者的情绪波动,如经常生气、郁闷或脾气暴躁,可能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引发瘀血和阴虚,加重肝病和糖尿病的症状。正如古语所说:“饮食不节生胃热,情志不遂生肝热”,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在初期通常表现为肝胃郁热。

以我提到的这位患者为例,他就是典型的肝胃燥热。因此,治疗他的方法主要是清热解毒、疏肝补肾、活血通络、化瘀。

治疗方案采用大柴胡汤,并加入黄连、天花粉、夏枯草、水蛭等药材,以达到清热、疏肝解郁、降糖的效果。目前,患者正在接受中药调理,他的“三多一少”症状已经有所改善,血糖水平也逐渐稳定。

对于患有肝病的患者来说,注意饮食、远离酒精、避免熬夜,保护肝脏健康是预防肝源性糖尿病的关键。我是中医张国海,希望我的分享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