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下肢出血(糖尿病下肢出血的原因)

神经外科宁大夫 0
文章目录:

由糖尿病导致的下肢疼痛,溃疡,又有新的治疗方法,速来了解…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因为糖尿病的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疾病,就像高血压、高血脂一样,如果一旦患病,往往都是终身伴随。目前,中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6%,意味着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这其中8.1%的患者患有糖尿病足。因为糖尿病他们是慢性病,所以它的危害性,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都说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延长,高血糖导致神经及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在脚上的伤口或感染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导致感染扩大,并向肌肉、骨骼内蔓延而形成的。

事实上,由于糖尿病足溃疡涉及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问题,几乎都存在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等,令患者及医生均束手无策。

最近有关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中,又有新的发现和突破,即采用脊髓电刺激的方式,通过神经调控的方法使血管扩张,改变神经传导,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溃疡愈合,已经获得了非常成功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下肢疼痛,促进伤口愈合,从而减少或者避免截肢。

最为主要的一个好处是,这个手术在局麻下就可进行,病人痛苦小,耐受性好,是此类患者的新的福音!

足底藏针两月不知!糖尿病足要当心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卢从斌 胡颖仪
图/医院提供

一根缝衣针,藏在足底2个月,竟不被患者所知,直至引起溃烂病变,才知原来是糖尿病足惹的祸……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陈广树医师表示,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若不科学控制,一不小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找上门来,则会严重影响生活。

足底藏着的一根缝衣针!糖尿病足埋隐患

40多岁的蔡叔(化名),患有2型糖尿病史10年,仗着年轻平时从不测血糖,也不做定期检查。2月初蔡叔出现了双下肢麻木的症状,当时正值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因为害怕疫情,蔡叔躲在家里不敢去医院看病。一个多月后,蔡叔突然觉得足底有点痛,过了三天,足底开始出血,紧接着慢慢溃烂了。

此时,蔡叔的视力也出现了病变,已经看不清溃烂的程度,然而他还没有重视,能不去医院就拖着。殊不知,这时候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已经找上门来。

两周后,蔡叔母亲发现他整个足底都溃烂了,还伴随着一股腐烂的恶臭,才赶紧让他去医院就诊。这时候蔡叔糖尿病足里的细菌已经侵犯到全身,引发了败血症,住院三周才把全身感染控制下来。但足底局部病变仍在蔓延,溃烂还是没有改善。蔡叔心情低落,痛苦不已。

5月初,蔡叔来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当护士长赖美铮副主任护师揭开纱布,发现蔡叔的糖尿病足已经非常严重,第四、五足趾变黑,足背的筋膜清晰可见,大半的足底都在化脓,散发着浓烈的臭味。经检查发现,蔡叔第四、五足趾已经坏死,在第二足趾下方竟藏有一个高密度的针状物体!

足底藏针,需要清创治疗

清创引流,找到“夺足神针”

糖尿病足治疗的基础是清创换药,清理坏死物质,肉芽组织才能慢慢长起来。在剪刀和镊子的配合下,蔡叔足底的脓腔一个个被打开。两根足趾已坏死,只能切除。

清创时,赖美铮护长在足底深处发现一根细长的针状物,夹出来一看竟然是一根长达4厘米的缝衣针,锈迹斑斑。这就是足底平片显示的异物,就是这根致病元凶,潜伏在足底两个月,成为“夺足神针”。

这么长的一根缝衣针,是怎样悄然无声地进入蔡叔足底,而他却毫不知觉呢?

原来蔡叔有多年糖尿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导致严重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长期的高糖毒性麻醉了足底的神经末梢,蔡叔对疼痛的阈值升高,就算是针刺也感觉不到。在足底没有任何知觉的情况下,地面上的一根针戳进了蔡叔麻木的足底,不断游走至深处,引起足底化脓,并逐渐蔓延全足。

通过清创换药、负压引流、抗感染等治疗,两周后,蔡叔的右足很快长出新的肉芽组织。

糖尿病足日常这样护理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陈广树医师表示,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本身不可怕,但糖尿病的并发症则要小心预防。

全身大小血管长期浸泡在高浓度糖水中,含血管丰富的眼睛、肾脏、下肢逐渐承受不住,因此容易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其中糖尿病足的治疗难度相对较大,治疗过程漫长,严重者甚至须截肢。

早发现、早预防和早治疗,是防治“糖尿病足”的关键。为了减少糖尿病的足部病变,糖尿病患者应掌握以下糖尿病足部护理的基本常识:

1、选择合适的鞋袜:软皮皮鞋、运动鞋或者是布鞋。

2、正确做好洗脚和护脚:为保持足部卫生,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洗脚。 

3、切忌赤脚走路。

4、坚持足部检查。

阿娇导医 | 糖友脚破皮出血是糖尿病足吗?

我爷爷69岁,是一位多年糖尿病患者,上个星期回老家发现他的脚有点破皮、出血,听说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足,他这种情况算不算呢?该怎么预防?——江北 杨女士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内分泌科主任邓武权:患者这种情况要当心了,应及时到医院处理破损的地方,以免进一步恶化。糖尿病足的发生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神经系统的损伤,因为感觉减退了;二是血管的损伤,供血不足;三是感染。

因此,预防糖尿病足首先要控制好血糖,同时注意对脚进行保护,防止脚损伤,万一损伤就要及时处理。具体而言,每晚注意对脚进行按摩,用温水泡脚,然后用柔软的毛巾擦干,如果经常是湿的话,容易把皮肤泡烂,造成皮损。此外,鞋子要穿比较宽松的,千万不能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