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上吐(糖尿病上吐下泻都是黑色液体)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呕吐的12大原因及对策,你得心中有数

现实生活中,糖尿病患者难免会出现呕吐的情况,有些呕吐是疾病的征兆,糖尿病患者切不可掉以轻心。本文为您剖析糖尿病患者呕吐的12个原因及对策,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胃肠型感冒

糖尿病病人出现感冒时,有一部分是胃肠型感冒,具体表现为:胃胀、腹痛、呕吐、腹泻,一天排便多次,身体感觉乏力,严重时会导致肌体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所以胃肠型感冒会有呕吐情况。

对策:多饮水,保持房间通风,症状严重的适当可以使用抗生素,注意休息,使用“藿香正气片”和“藿香正气水”效果较好。

2.急性胃肠炎

糖尿病病人夏秋季,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会导致急性胃肠炎。

具体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

对策:尽量卧床休息,多饮水(盐水 糖水),严重时需静脉输液,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对于感染性呕吐,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生素。

3.肠梗阻

肠梗阻如今是外科的常见病,尤其在每年的春节长假后就诊的人数会出现一个小高峰,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梗阻,表现为:肚子痛、呕吐、肚子胀,肛门不排气。

对策:对于单纯性、不完全性肠梗阻,不吃东西,胃肠减压,留院观察;对于绞窄性肠梗阻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4.中枢性呕吐

脑袋受外伤、中暑、炎症等刺激下,表现为呕吐,若为脑出血常常为喷射性的呕吐,眩晕症所致的呕吐常有头晕、视物旋转等情况。

对策:若为中暑,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休息,适当喝水,以湿毛巾降温;若为炎症或外伤等严重情况需立即住院治疗。

5.胆道疾患

胆道是各种消化酶分泌的重要通道,一旦出现胆管炎、胆道梗阻等,可表现为食物消化能力下降,出现全身无力、不想吃东西、呕吐等,重者可表现有皮肤黄染情况。

对策:若为胆道疾患所致呕吐需住院治疗。

6.胰腺疾病

胰腺分泌胰液,胰腺也是消化很重要的东西,所以一旦糖尿病病人出现胰腺炎等疾病时可出现呕吐,全身无力等。

对策:应立即就诊,暂禁食不喝水,适当静脉补液、解痉止痛、抗感染等治疗,一般呕吐会好转。

7.药物因素

糖尿病病人口服某些药物时,可出现呕吐情况,常见的药物如下:吗啡、洋地黄、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等。

对策:立即停服药物,必要时洗胃,适当使用止呕药物。

8.糖尿病病人合并妊娠

当糖尿病病人怀孕时,会表现为妊娠呕吐,注意不要混同为一般的妊娠呕吐反应,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呕吐可以成为剧吐,即严重的恶心、呕吐加重,甚至会引起脱水等危急情况。

对策:应住院休息,适当禁食,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补充营养,防治并发症。

9.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垂体危象或甲亢危象

当糖尿病病人存在上述3种危象时,可能会表现为明显呕吐,一般这种情况很少见,常见于突然停服激素、垂体或肾上腺手术后的等病人。其他表现还有:血压下降、虚脱、厌食、呕吐、精神不振、严重者可有昏迷等。

对策:请您立即住院治疗。

10.低钾血症

当糖尿病病人出现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3.5 mmol/L)时,常见于拉肚子、口服“呋塞米”、糖尿病合并甲亢等情况, 主要导致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减退,容易发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

对策:注意休息,适当补钾处理,处理原发病。

11.重度感染

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不好时身体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出现肺部、尿路等部位的感染,当感染严重时,会有发烧、咳嗽、咳痰、恶心、呕吐等不适,极重度的感染甚至会出现休克、昏迷等情况。

对策:住院治疗,必要时予以抗生素治疗原发病,适当补液、止呕、抗休克处理。

12.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胃轻瘫

很多人都没听过胃轻瘫,其实这里一种的糖尿病并发症,与糖尿病导致的自主神经病变有关。典型症状为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症状通常在餐后较为严重。

对策:这种原因所引起的呕吐往往难以控制,需住院治疗,少量多餐,积极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治疗,适当促胃肠动力、补液、补充营养等,可试用红霉素(胃动素受体激动药)治疗。

各位糖友出现呕吐情况,可观察是否是这12种常见原因的一种,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

作者简介

杨康

单位: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中心怀化分中心)

审校: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中心怀化分中心)张美彪主任医师

糖尿病患者呕吐,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的表现,别不当回事

对于普通人来说,呕吐没有太大的问题,只要做好生活干预或用止痛药就能缓解。但是,呕吐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就要引起重视了,这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的表现,还需找出背后原因且针对性处理。

糖尿病患者呕吐是怎么回事?

1、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患者由于肾功能受损,升高尿素氮水平,肠道中细菌尿素酶就会把尿素分解成氨,氨可刺激胃肠道黏膜,从而导致恶心呕吐。特别是糖尿病肾病出现尿蛋白时,由于大量蛋白丢失而造成食欲减退、贫血以及呕吐和恶心等,其特征是早晨起床后呕吐显著。

2、胃轻瘫

持续性高血糖可影响胃部排空,影响胃部收缩幅度和频率,使得胃正常功能发生紊乱;糖尿病病程长可造成自主神经病变,迷走神经结构出现异常,从而导致胃液分泌量减少或是胃液分泌反应变得迟钝,胃部张力减弱或丧失,从而导致胃痉挛。其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早饱和胀气,同时伴有腹痛和身体消瘦,呕吐常常发生在饭后。

3、低血糖

低血糖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轻者只是出现饥饿感、手抖和心悸以及易出汗;重者可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包括认知方面的障碍、抽搐以及昏迷等。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时易发生恶心呕吐,这种情况下还需立即监测血糖。

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由于葡萄糖无法被组织所利用,再加上升糖激素分泌增多,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量,提高肝内糖异生作用,造成蛋白质、脂肪以及糖代谢紊乱,进而引起酮症酸中毒。早期症状是恶心呕吐,常常伴有头痛头晕、嗜睡、烦躁不安和无食欲,口腔中呼出烂苹果味,严重时可导致血压下降,反射迟钝或丧失,以至于昏迷。

5、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有些降糖药可影响胃肠道功能,引起恶心呕吐,特别是双胍类药和DPP-4抑制剂。另外,其他药物也会影响胃肠道平滑肌,使得胃部排空延迟,导致恶心和呕吐等,如化疗药物、部分降压药和抗抑郁药以及镇痛剂等。

6、乳酸性酸中毒

虽然糖尿病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低,不过死亡率极高。若糖尿病患者伴有心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特别是乱服用非法药物或保健品时易出现乳酸性酸中毒。其主要症状是恶心和呕吐,常常伴有全身乏力、嗜睡以及呼吸深大等。

7、心肌梗死

糖尿病病程较长者易出现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也会受到连累,以至于无法感觉到疼痛,因此心肌梗死发作时没有典型症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或疲劳感。

温馨提示

若糖尿病患者反复出现呕吐,还需找出背后的原因,积极处理,以免威胁生命。平时应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必须洗手,所吃的食物彻底煮熟煮透,尽量不要吃半生不熟的食物和剩饭菜,所用的餐具要定期消毒。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糖尿病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需警惕DKA

糖尿病有很多并发症,其中有一种急性并发症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我们也称为DKA。虽然现在发病率不高,绝大多数经过积极救治都能够转危为安,但是在一些1型糖尿病患者当中还是可以见到的,此外还有一部分胰岛功能比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会出现。

很多糖尿病酮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就是恶心、呕吐、食欲差、精神差,常常被误认为是消化道疾病,去消化科就诊。还有一部分人表现为腹痛,以为是急腹症而去看急诊外科,实际上很有可能是酮症酸中毒。

16岁的小张患1型糖尿病已经有两年了,家里条件还算不错,家人早早就给她购买了胰岛素泵,让他带泵治疗。小张毕竟年龄小,又要上学,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就在这几天出现了多尿、烦渴多饮、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表现,平时还算稳定的血糖突然居高不下,自测手指血糖已经达到29mmol/l。用泵多次追加胰岛素,血糖仍然没有下降,而且还出现呼吸急促,心慌等症状,且呼气中有烂苹果味。小张的妈妈急忙将他送至我科,检查发现,尿酮体3 ,血酮3.5mmol/l,为酮症酸中毒。赶紧对他进行经静脉泵入胰岛素,补液,补钾,纠酸,抗感染等治疗后,血尿酮体才转阴。

很多人其实不知道什么是DKA,那到底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呢?DKA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和水盐与酸碱代谢严重紊乱综合征。除了可以出现以上小张的症状以外,还可以有腹痛、头痛、烦躁,以及皮肤干燥、眼球内陷、尿量减少、血压下降等脱水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急性肾功衰、嗜睡、反射迟钝、休克甚至昏迷。

DKA 的发生通常是有诱因的,像小张就是由于胰岛素泵导管阻塞,胰岛素使用中断而诱发的DKA。此外,胰岛素不适当减量、饮食过量或不足、酗酒、机体各种急性感染(比如泌尿道感染,肺部感染等)、严重外伤、大手术、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都有可能诱发DKA。还有些药物比如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氢氯噻嗪、奥曲肽等的使用也会诱发DKA。

DKA一旦发生还是比较凶险的,平时还是应该以预防为主,饮食应定时定量,不饮酒,胰岛素规律使用,用泵的患者应经常检查并按要求更换延长管,出现感染及时治疗,尽量不用影响血糖的药物,必须使用时应加大降糖药剂量,如发生急性应激事件应积极给与胰岛素治疗以控制血糖。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时除了考虑胃肠道疾病以外,还需警惕DKA,可到附近医院查血酮或尿酮以明确诊断,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