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滋养型糖尿病(滋养型是什么意思)

健康科普李医师 0
文章目录:

这个水果,不但气血双补、滋养肝肾,还是糖尿病的“急救果”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张医生,真的太感谢您了!如果不是您提醒,我还真不知道一个普通的水果,竟然能对我的病情有这么大的帮助。”这是王阿姨在复诊时对张医生说的第一句话。

王阿姨,56岁,退休前是一名小学教师,退休后生活安逸,平时喜欢吃点甜食,生活作息也不算太规律。

三年前,她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虽然刚开始很注意饮食和血糖控制,但随着时间过去,她对病情逐渐放松警惕,直到最近一次突发性低血糖,让她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

正是那次紧急就医的经历,让她重新认识到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她发现了一种被称为“糖尿病急救果”的神奇水果。

事情要从几周前说起。

王阿姨那天早晨起床后,感到头晕眼花、双手发抖,甚至出了一身冷汗。

她以为只是血压低了,随便喝了点水就没太在意,却没想到在厨房准备早餐时突然跌倒在地,意识模糊。幸亏家人及时发现,将她送到了医院急诊室。

“王阿姨,您这次的情况是低血糖引起的,”急诊科的张医生在询问病情后,耐心解释道,“糖尿病患者最怕的就是血糖忽高忽低,尤其是您早晨空腹,身体缺乏能量,再加上之前的药物服用,导致血糖降得太快。”

“低血糖?”王阿姨一脸茫然,“可是我平时都按时吃药呀,怎么还会这样?”

“糖尿病的管理不只是吃药那么简单,它需要饮食、运动、药物三方面的综合管理。

像您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前一天饮食不够合理,晚上又没补充足够的能量,导致夜间血糖持续下降,早晨空腹时达到了危险值。”张医生边说边翻看王阿姨的检查报告。

“那以后怎么办?我总不能每次都靠急救吧?”王阿姨显得有些焦虑。

张医生笑了笑,安抚道:“您别太担心,其实有些天然的食材不仅能帮助调节血糖,还能在紧急情况下发挥大作用。

比如,我建议您在家里常备一种水果——它不光能快速补充能量,还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有很多好处。”

王阿姨忍不住追问:“是什么水果?这么神奇?”

张医生稍微卖了个关子:“我先问您,您平时吃红枣吗?”

“红枣?我还以为那是补血的东西,糖尿病人不是不能吃甜的吗?”王阿姨一脸疑惑。

张医生点点头:“没错,红枣确实含糖量不低,但关键在于怎么吃,以及吃多少。

研究发现,红枣中的天然果糖和膳食纤维,能在一定程度上平缓血糖波动,同时它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糖尿病患者的肝肾功能有保护作用。而且,红枣还能在低血糖时快速补充能量,避免病情恶化。”

王阿姨听得入神:“真有这么好?那我以后是不是可以天天吃红枣?”

张医生摇摇头:“当然不是。任何食材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和食用方法,红枣虽然好,但也要适量。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天控制在2-3颗比较合适,而且最好在两餐之间当作加餐食用,避免空腹或者一次性吃太多。此外,您可以用红枣泡水喝,这样既能减少糖分摄入,又能吸收它的营养成分。”

王阿姨点了点头,接着问:“可是,糖尿病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呢?我以前身体挺好的,怎么就突然得了这个病?”

张医生耐心解释道:“糖尿病的发生跟很多因素有关,除了遗传因素,还有饮食习惯、体重管理、运动不足等。

像您之前喜欢吃甜食,可能一时半会儿看不出问题,但长期高糖饮食会让胰岛功能逐渐受损,血糖调节能力下降。再加上年龄增长,身体代谢变慢,糖尿病的风险就更高了。”

“那糖尿病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吗?”王阿姨有些担忧。

“会的,”张医生语气变得严肃,“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好,会引发很多并发症,比如心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视网膜病变,甚至是神经损伤。

像您这次低血糖,其实也是糖尿病管理不当的表现。关键是,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患者长期坚持科学管理,不能掉以轻心。”

听到这里,王阿姨沉默了一会儿,随后问道:“那除了吃药和注意饮食,还有什么办法能让我把血糖控制得更好?”

张医生笑了笑,说:“当然有。其实,像红枣这样的水果,虽然不能代替药物治疗,但它是饮食管理中的一个好帮手。

除此之外,您平时还可以多吃一些低升糖指数的食物,比如全谷物、绿叶蔬菜、高纤维水果等。同时,坚持每天适量运动,比如快走、瑜伽,都是不错的选择。”

王阿姨点头道:“听您这么一说,我心里有底了。以后我一定按照您的建议来调整生活习惯。”

在王阿姨离开诊室前,张医生叮嘱道:“记住,糖尿病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只靠一两种食物或药物解决问题。

饮食上要注意均衡,运动要坚持,情绪也要保持稳定。最重要的是,定期检查血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两周后,王阿姨再次来到医院复查。这次,她的血糖控制得比之前好多了。她高兴地告诉张医生:“现在我每天早上都会用两颗红枣泡水喝,然后搭配一片全麦面包当早餐,感觉整个人都比以前精神多了。”

张医生欣慰地笑了:“很好,您能坚持就一定会看到效果。希望您以后继续保持,这样才能真正把糖尿病控制好。”

王阿姨的故事提醒我们,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它的危害。像红枣这样的水果,虽然不能直接治愈疾病,却能在科学使用的前提下,为健康管理提供重要帮助。

最后,给所有糖尿病患者一些温馨的建议:要想控制好血糖,除了遵医嘱服药之外,更要注意饮食管理、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如果您有低血糖的风险,可以随身携带一些红枣、葡萄干等含糖量适中的食物,以备不时之需。同时,记得定期复查血糖,关注身体的每一个细节。愿每一位患者都能通过努力,让生活重新充满阳光和希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生

发病率近10%,一文读懂辅助治疗糖尿病的8种中成药,您知道几种?

每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 (WDD),它由国际糖尿联盟(IDF)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 1991 年创立,以应对人们对糖尿病带来的不断升级的健康威胁日益增长的担忧。据统计,全球已拥有5.5亿糖尿病患者, 2022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教育改变明天”。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它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家,糖尿病患者数量接近第二大国家印度的两倍,2021年20-79岁的糖尿病人数已达1.41亿人。截止目前,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依赖胰岛素、

2022年3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贾伟平教授牵头编制的《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正式发布。《指南》是在2018年版指南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的更新。

《指南》明确了中医药对防治糖尿病的功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是中医药能协同控糖、改善症状。

2型糖尿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辨证联用津力达颗粒、参芪降糖颗粒、天麦消渴片、消渴丸[为含格列本脲(0.25mg/粒)和多种中药成分的复方制剂]、葛根芩连汤、大柴胡汤加减等。

津力达颗粒

【成份】

人参、黄精、苍术(炒)、苦参、麦冬、地黄、制何首乌、山茱萸、茯苓、佩兰、黄连、知母、淫羊藿(炙)、丹参、粉葛、荔枝核、地骨皮。

【适应症】

益气养阴,健脾运津。用于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症见:口渴多饮,消谷易饥,尿多,形体渐瘦,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五心烦热,便秘等。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 1 袋,一日 3 次。8 周为一疗程,或遵医嘱。对已经使用西药患者,可合并使用本品,并根据血糖情况,酌情调整西药用量。

【禁忌】

忌食肥甘厚味、油腻食物。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定期复查血糖。

参芪降糖颗粒

【成份】

人参(茎叶)皂苷、五味子、黄芪、山药、地黄、覆盆子、麦冬、茯苓、天花粉、泽泻、枸杞子。

【适应症】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Ⅱ型糖尿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1 克,一日 3 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效果不显著或治疗前症状较重者,每次用量可达 3 克,一日 3 次。

【注意事项】

有实热症者禁用, 待实热症退后可以用。

天麦消渴片

【成份】

五味子、麦冬、天花粉、吡考啉酸铬。

【适应症】

滋阴,清热、生津。用于消渴病气阴两虚,阴虚内热症,症见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形体消瘦,气短乏力,自汗盗汗及五心烦热。

【用法用量】

口服,第一周一次 2 片,一日 2 次,以后一次 1-2 片,一日 2 次。

消渴丸

【成份】

消渴灵成方

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格列本脲。

【适应症】

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乏力、眠差、腰痛;2 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5~10 丸,一日 2~3 次。饭前用温开水送服。或遵医嘱。

【禁忌】

  1. 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
  2. Ⅰ型糖尿病患者,2 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染、严重外伤和重大手术者禁用。
  3. 肝、肾功能不全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白细胞减少者禁用。

【注意事项】

本品含格列本脲, 严格按处方药使用, 并注意监测血糖。

每日服用 2 次时,应在早餐及午餐前各服用 1 次,晚餐前尽量不服用。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量控制。

葛根芩连片

【成份】

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辅料为淀粉。

【适应症】

解肌,清热,止泻。用于泄泻腹痛,便黄而粘,肛门灼热。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3~4 片,一日 3 次。

【禁忌】

泄泻腹部凉痛者忌服。

二是中医药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肾脏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应用黄葵胶囊、渴络欣胶囊等;

黄葵胶囊

【成份】

黄蜀葵花。

【适应症】

清利湿热,解毒消肿。用于慢性肾炎之湿热证,症见:浮肿、腰痛、蛋白尿、血尿、舌苔黄腻等。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5 粒,一日 3 次;8 周为一疗程。

【禁忌】

孕妇忌服。

【注意事项】

本品宜饭后服用。

【成份】

黄芪、女贞子、水蛭、大黄、太子参、枸杞子。

【适应症】

益气养阴、活血化淤。用于糖尿病肾病属气阴两虚兼夹血瘀证,症见咽干口燥.倦怠乏力,多食易饥,气短懒言,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尿混或浑浊。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4 粒,一日 3 次,疗程 8 周。

【禁忌】

慢性腹泻者慎用。

【注意事项】

本品是在血糖、血压控制比较理想(空腹血糖在(7.8 mmol/L.餐后 2 h 血糖在(13.0mmoVL HbAlc(8%:血压(16095 mmHg)的状况下使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应用芪明颗粒、复方丹参滴丸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应用木丹颗粒等。

芪明颗粒

【成份】

黄芪、葛根、地黄、枸杞子、决明子、茺蔚子、蒲黄、水蛭。

【适应症】

益气生津、滋养肝肾、通络明目。用于2 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中医辩证属气阴亏虚、肝肾不足、目络瘀滞证,症见视物昏花、目睛干涩、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口渴喜饮、便秘、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 1 袋,一日 3 次。疗程为 3~6 个月。

【注意事项】
1. 服用本药期间仍需服用基础降糖药物, 以便有效的控制血糖。2. 服用本品期间应忌食辛辣油腻食物。3. 脾胃虚寒者, 出现湿阴胸闷、胃肠胀满、食少便溏者, 或痰多者不宜使用。4. 个别患者服药后出现 ALT 的轻度升高,尚不能完全排除与本品有关。5. 服药期间出现胃脘不适、大便稀糖者,可停药观察。6. 与大剂量养阴生津、活血化瘀中药合用,或与大剂量扩张血管药物合用,应咨询有关医师。

木丹颗粒

【成份】

黄芪、延胡索(醋制)、三七、赤芍、丹参、川芎、红花、苏木、鸡血藤。

【适应症】

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用于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属气虚络阻证,临床表现为四肢末梢及躯干部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或见肌肤甲错、面色晦暗、倦怠乏力、神疲懒言、自汗等。

【用法用量】

  • 饭后半小时服用,用温开水冲服。一次 1 袋,一日 3 次。4 周为一疗程,可连续服用两个疗程。

【禁忌】

过敏体质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本品适用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空腹血糖 8 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 11 mmol/L)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三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针刺疗法

有一定的降糖、改善脂代谢和减重作用。

常见方法包括手针、电针、耳针、耳穴贴压、穴位按摩等。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病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活血化瘀等中药熏洗足浴和足部穴位按摩,可以提高神经传导速度,降低疼痛评分。

糖尿病,一个古方,专清胃肠实热,屡试屡效

这个方子源自我国古代医学巨著《千金要方》,由13味药材巧妙配伍而成,它们分别是栝楼根、枸杞子、龙胆草、黄连、黄芩、麦冬、茯苓、石膏、玉竹、枳实、人参、升麻和生姜。

这个方子的功效在于清热生津,能够有效地清除胃肠中的实热,滋养身体,生成津液。在中医理论中,胃肠实热是糖尿病的重要病机之一,因此,这个方子对于糖尿病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它的主要治疗对象是胃肠实热和消渴。那么,什么是胃肠实热和消渴呢?它们又有哪些症状呢?

胃肠实热的表现为手足心热,就像手心和脚心有一团火在燃烧;多饮多食,却仍然感到饥饿和口渴;大便干结,难以排出心中烦热,焦躁不安;口干口臭,感到不适;小便灼热,就像尿液中有火一样,有些疼痛感。

消渴的症状则表现为舌质红,舌苔黄燥,就像舌头上有火在燃烧,让人感到干燥和疼痛。

这里,我想分享一个我在中医门诊中遇到的案例。有一位糖尿病患者,他就是因为胃肠实热而引发了消渴。他来到我的诊所时,手足心热,多饮多食,大便干结,心中烦热,口干口臭,小便灼热,舌质红,舌苔黄燥。我为他开了这个方子,他服用后,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然而,我必须强调的是,中医药的使用需要辨证施治,切勿盲目自行用药。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只有经过专业的中医诊断,才能确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这个方子的配伍非常精妙,其中的每一味药材都有其独特的功效。比如栝楼根,它能够清热生津,对于胃肠实热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枸杞子则能滋补肝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肝肾阴虚症状;龙胆草清热燥湿,黄连、黄芩清热解毒,麦冬、茯苓养阴润燥,石膏清热降火,玉竹滋阴生津,枳实、人参、升麻调和诸药,生姜则能温中止呕。

总的来说,这个方子是一个针对糖尿病的古老而有效的中医方剂,它通过清热生津,清除胃肠实热,有效地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但请记住,中医药的使用需要遵循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切勿盲目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