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心率高(糖尿病心率高怎么办)
糖尿病患者心率过快别急着吃药,明确病因很重要
文 | 刘晓红
图 | 网络
一位兄长咨询说他心跳比较快,可不可以吃一点倍他乐克。
他有病史不长的糖尿病,血压曾经偏高过,近来基本正常。血糖一直靠生活方式干预,控制的还不错。疫情期间血糖波动,经过治疗和自身努力改善生活方式,最近血糖才逐渐得到控制。
正常窦性心律在60~100次/分,叫窦性心律是因为正常人的心电冲动起源地叫窦房结。心跳超过100次/分叫窦性心动过速,低于60次/分叫窦性心动过缓,随着年纪增长心跳是逐渐减慢的。心跳过快时有的人没有症状,有的人会觉得有气短。导致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分生理性和病理性。
生理原因
比如情绪激动、过度高兴和悲伤、运动、喝茶、喝咖啡、喝酒、吃辛辣刺激食物都可能出现窦性心动过速,这种情况通过休息可以自行缓解。
病理原因
甲亢、贫血、低血压休克、心绞痛、心衰病人都可能出现心跳加快。针对上述这些情况需要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原发病得到控制和纠正,心率就会下降。
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不能很好控制血糖,会损害自主神经而引起心跳加快。控制血糖、适当、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使心脏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交感神经活动减弱,使心率下降。
心跳减慢后,心脏的舒张期延长,心肌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进而使心脏收缩有力,搏出量增加,这就意味着心脏不需要跳那么快,就可以满足全身供血需要,于是,会使得心率逐渐减慢回归正常状态。
有研究表明:坚持规律有氧运动2个月以上就可以改善神经调节,减慢心率,同时还可以降低血压。长期规律的运动不仅可以使心率变慢,还可以使心脏功能整体得以改善。
大家应该注意过运动员的心跳吧,多数都比较慢,尤其那种训练强度比较高的运动,比如跑马拉松的、铁人三项的运动员的心率更慢。当然,我们普通人没有必要过度运动,尤其那些伴有疾病的心率快更应该循序渐进运动,否则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单纯心率增快要找原因,并针对原因进行干预,而不是简单的直接服用倍他乐克。倍他乐克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可以治疗心绞痛、心衰、也可以降压,这些药理作用主要是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氧耗、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等而起作用的。
是药就有一定的毒副作用,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心动过缓、传导阻滞、血压下降、心衰加重、使哮喘患者气道痉挛加重,还有的患者会感到乏力,末梢发凉,尤其天气寒冷时。长期大剂量使用选择性不高的β受体阻滞剂比如阿替洛尔等,除了上述不良反应还有可能影响糖代谢和血脂代谢。
所以,在没有任何疾病的情况下,如果只是单纯心跳加快不要轻易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另外,长期失眠也可以引起窦性心动过速。这种情况可通过增加运动,接受日照改善睡眠,必要时可以服用镇静药物改善睡眠,进而缓解心动过速。
我写了这篇小科普算是回答了那位兄长的咨询吧。
End
原创文章转载需告知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
请把它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吧!
听健康 心知识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欢迎在公众号后台给我留言,我看到后会第一时间回复你!
糖友警惕“糖心病”悄然来袭
家住我市滨海新区的张女士今年55岁,近日她一早搭乘公交车去上班,在车上突感胸闷不适。起初张女士并未警惕,以为是戴口罩和车内空气不流通的影响,但是很快她就开始意识不清,陷入昏迷。在车上乘客和公交车司机的帮助下,张女士被送往附近医院确诊为“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所幸救治及时,张女士最终转危为安。令张女士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心梗发作时她并没有胸痛症状,这和她之前了解的心梗有很大差异。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泰达国际心血管医院副院长李玉明教授告诉张女士,这种情况与她多年的糖尿病有直接关联,医学上称之为糖尿病性心血管病,也就是通常说的“糖心病”。
相关数据显示,冠心病是“糖心病”最主要的类型,约占80%。不但发生率高、发病年龄早,而且症状不典型,这类“糖心病”患者即便发生急性心梗,也没有明显的心前区疼痛,患者无痛性心梗非常多见,猝死率较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糖尿病感觉神经受损有关。李玉明建议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就要定期检查心血管状况,必要时要接受心血管保护治疗,警惕“糖心病”悄然袭来。
“糖心病”是糖尿病心脏病的简称,是指糖尿病患者并发或伴发的心血管系统病变,其中包括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和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心律失常等,易发无痛性心梗导致猝死是其最严重的后果。李玉明说,“糖心病”的发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出现以下情况,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一是安静状态下心率加快。心动过速是“糖心病”常见的早期表现。凡休息状态下心率>90次/分钟的糖尿病患者,应考虑有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可能。第二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从卧位变成立位时感到头晕、软弱、心悸、大汗、视力障碍甚至昏倒。
李玉明说,对无痛性心梗的防治是“糖心病”治疗的重要目标。因此一旦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就要开启心血管病风险管理,特别是多数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前都经历了多年的糖尿病前期阶段,研究显示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心脑血管已经受到损害。另外,糖尿病患者中相当一部分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保护治疗尤为重要。大量研究证实,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与钠离子和糖在人体内的高含量紧密相关,值得关注的是新一代SGLT2抑制剂类降糖药物如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卡格列净等,可以同时抑制肾小管对糖和钠离子的吸收,减少人体内糖和钠离子的含量,被临床证实可降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据悉恩格列净相关药物目前已被纳入至国家医保目录,此举有望更好地帮助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管控心血管风险。
常蓓蓓
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知多少?
规律的运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风险。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1.运动前要进行必要的健康评估,包括血糖、血压、心电图、眼底、肾功能、心功能等,评估自身健康状况是否适合运动,如患者存在严重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急性的代谢紊乱,或者合并急性感染、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不稳定性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等情况时,不建议运动,等病情稳定后再逐步恢复运动。 2.运动要遵循个体化原则,要与患者年龄、病情、喜好、身体承受能力相适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3.一般来说,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比如:可以每日运动30分钟,每周5次,推荐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目前,最流行的理论最大心率计算公式为:最大心率=220-实际年龄,或者可以根据运动后自身感受进行评估,即运动时有点费力,但是呼吸不急促比较适合。 4.推荐有氧运动,中等强度运动可以选择健步走、太极拳、骑车、乒乓球、羽毛球等,如果能耐受,也可以选择较高强度的运动,如快节奏舞蹈、有氧健身操、游泳、骑车、足球、篮球等。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加日常身体活动,避免久坐,减少静坐时间,培养活跃的生活方式。 (via 北京老年医院)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