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下肢寒凉(糖尿病下肢发凉)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总感觉腿脚特别凉,可能与这6种疾病有关,赶紧就医

在寒冷季节,尤其是在停止活动时,下肢特别是脚便会感到寒冷。

这是因为人体下肢距离心脏最远, 局部血流相对缓慢所导致的。但有时即使气温并不太低,鞋的保暖作用也很好,仍然感到下肢发冷,这时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以免延误病情。

引起下肢异常寒冷的常见疾病有以下几种。

1.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是周围血管的慢性闭塞性病变,主要累及四肢的中、小动脉。

发病初期,大多表现为受寒后足部发冷、麻木、疼痛,走路时小腿酸胀、乏力;若病情加重,可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走几步路之后就感觉下肢无力,需要停下来歇一歇);肢体发凉、怕冷、麻木、疼痛加剧;严重者有肢体端溃疡和坏死脱落。

2.闭塞性动脉硬化

最早出现的症状是肢体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

随着病情的进展,缺血程度加重,出现下肢持续疼痛,尤其是当肢体抬到高位时疼痛加重;疼痛在夜间更为剧烈,患肢皮肤苍白、温度降低、感觉减退、皮肤变薄、汗毛脱落、肌肉萎缩、趾甲增厚变形、骨质稀疏。

在病变晚期,可出现趾、足或小腿的干性坏疽和溃疡,且较为广泛。糖尿病患者常有湿性坏疽和继发感染。

闭塞性动脉硬化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多见于腹部主动脉下端的大、中型动脉闭塞,两下肢同时发病。

对于高血压、血脂紊乱、糖尿病等老年患者,如发生上述症状,需要引起警惕。

3.肢端动脉痉挛症

肢端动脉痉挛症又称雷诺综合征,是由于支配周围血管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表现为手指等四肢对称性阵发性发白,随后潮红、疼痛,通常因寒冷刺激或情绪激动而诱发。

在寒冷季节中发作较频繁,起病缓慢。患者在受寒之后,尤其是与冷水接触之后容易发作,故冬季多发。

对于抵抗力低的患者,由于指端缺血而发生的溃疡,有可能导致骨髓炎、败血症等疾病,这也是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正确而及时地应用抗感染药物 有助于防止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多表现为乏力、怕冷、腹胀、 便秘、嗜睡、月经过多;重者可出现黏液性水肿,表现为眼睑浮肿、鼻宽大、唇舌肥厚、皮肤干燥角化、毛 发稀疏干黄、眉毛外侧1/3脱落、声音低粗、心率缓慢、不可凹陷性水肿。

在寒冷季节,有些严重患者可出现黏液性水肿昏迷,表现为体温低、低血压、呼吸浅慢、心率缓慢、 低氧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5.神经系统疾病

一些神经衰弱的患者,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可出现持续性下肢寒冷的感觉。

表现为心悸、气短、 多汗、腹胀、头痛、易失眠、疲乏等症状。而这些患者在体格检查时并无异常现象,此时应考虑是否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嫌疑。

临床上,我们常见有些癔症患者由于言语暗示产生的双下肢寒冷感觉。

可见,下肢寒冷也可能是疾病的信号。

作者:卫生部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潘琦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肢端麻凉疼,这种情况如何用药才正确?

陈女士,58岁,患糖尿病七年多,近几日感到小腿经常麻木到动不了,不仅麻木还很冰冷,经检查我初步诊断为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动脉下肢病变。

“有没有水肿的情况,一般水肿最明显的时候是早晨。”“有这种情况,一开始我也没咋在意,我以为是吃药的原因。”“尿液有没有大量不易消散的泡沫。”“有这种情况。”“会有头晕,眼前发黑的情况吗?”“偶尔有,没有小腿麻木的情况多。”

陈女士的情况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了,其中主要的慢性型的定定并发症就是下肢动脉病变,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糖尿病下肢病变怎样正确用药治疗。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什么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PAD) 是糖尿病最有影响的慢性型继发性疾病之一,是一种很常见,但也容易被大家忽视的糖尿病并发症。其患病率与年龄、病程、血糖控制水平以及是否合并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等密切相关。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病理过程

病变其实主要指的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简单来说,就是下肢动脉血液流通受到阻塞了。大家都知道,我们身体内的动脉血管,是人体内血液运行的必经之路,当糖尿病血糖过高时,血液会变得更加粘稠,血管很容易被堵塞,流通不出去就会在动脉管壁汇集,慢慢的凝结成血块慢慢的血小板死亡,在壁管斑驳形成,进而堵塞动脉。如果还有糖尿病中血脂过高,脂类物质也在动脉堆积,使血管管腔更加堵塞,以及管壁老化壁膜脱落堆积等,一起汇集堵塞,最后形成下肢动脉病变。此外,高血压也可加重动脉拥堵状况,使情况进一步恶化。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发生的信号

1.动脉搏动微弱:可以摸足背动脉,位置比较浅表,在足背踝关节背侧正中线上面,伸拇指和食指可以在这上面进行触摸,如果摸到搏动比较弱或者摸不到,考虑有下肢血管的病变。

2.体温过低:患者在早期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四肢发凉,腿部一摸比较冰、发凉、温度低,这样也可能提示早期的血管病变。

3.间歇性跛行:糖尿病时间久了以后,会在行走的时候感到小腿等部分的酸痛,但是这种情况不是持续性的,一般都是走挺长时间才会出现,比一般正常人更容易感到酸胀,比如正常人走五公里才会有酸痛感,下肢病变患者走一公里就会有酸痛感,这种叫情况叫间歇性跛行,也是早期的症状。

4.肢体感官灵敏度降低:可以自己感觉到腿么以前利落,四肢感官降低,也是早期发现下肢血管病变的信号。

5.水肿:肢体水肿是组织病变的信号之一,可以用来发现早期下肢病变。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危害

1. 动脉血栓:病变动脉增厚、变硬,壁腔内壁膜脱落以及壁膜钙化,使血管流通受阻。

2. 肢体出现缺血症状:肢体缺血引起静息痛、组织坏死,导致下肢缺血性溃疡又可能会导致截肢。出现静息痛甚至丧失行走能力和伴随组织坏死与溃疡发生为特点的危重肢体缺血。

3.影响肢体及周围组织坏死:肢体有疼痛,或者组织细胞坏死导致的肢体知觉降低,组织间隙坏死等使肢体或周围组织发生溃烂。

4.使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增加

5.非持续性跛行:下肢血管被堵塞时,加之我们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但是又由于管腔堵塞,就会使肢体出现酸胀感,不敢下肢发力,只能垫脚走。

怎样治疗或控制他们那边下肢动脉病变?

现在主要的治疗方式是维持血糖、血压、血脂在正常范围以及强制性的运动锻炼、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扩血管药物以及行循环重建手术。

一、药物治疗(如何正确用药治疗)

药物治疗上继续给予降糖、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1. 应该采取口服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加强血糖的控制。胰岛素:维持血糖平衡,改善糖代谢。常用药物: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德谷胰岛素等。a-糖酶抑制类药物、基肽酶-4(DPP-4)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 )受体激动剂、钠葡萄糖同向转运体2抑制剂(SGLT2 抑制剂)等。

2.口服阿司匹林或者他汀类的药物,起到抑制血小板凝结或稳定血脂作用。

3. 口服改善循环的药物:患上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之后,可以选择中成药物治疗,副作用小,治病因,比较常用的就是三七、丹参,这些中药材有通血疏通堵塞、促进血液循环和改变微循环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改善血液循环,我们可以口服成片,也可以买成品药材煎服。服用中成药治疗疾病期间要多饮水,多休息。西药比较推荐贝前列腺素钠。

4.口服扩张血管的药物:口服扩张血管的药物,主要是以硝酸酯类为主,还有一些中成药,像人参、苏合香这些都属于血管扩张的药物。服用这类药物既可以扩张血管和缓解病症,又能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二、手术治疗

1.外科手术:旁路移植术或动脉内膜切除术

2.血管内介入技术如:支架置人或球囊扩张术。

怎样预防糖尿病动脉下肢病变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保持健康体重:肥胖或超重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应注意减重,并使体质指数长期维持在健康水平。

3.养成运动习惯,增强体质

4.积极控制高血脂、高血压。

如何护理或预后?

糖尿病主要护理和预后都是在饮食方面,其次在于平时锻炼身体,加强免疫力。

1.饮食上:饮食多元化,做到荤素、粗细搭配,要注意多吃低糖、低脂肪、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以及足够的水分,少吃盐,减少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人;日常饮食应做到定时、定量、定餐次;不吃零食;含单双糖较多的水果,也宜慎食。

2.适当运动:做一些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打太极,散步,瑜伽等。

3.无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

糖尿病在改变生活习惯和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是可以稳定在可控的范围中,我们只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使血糖长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延缓并发症的进展速度,降低病残和致死率,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不留后遗症。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还有一定要忌嘴。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肢端麻凉疼,这种情况该如何治疗?

老王今年64岁,老王自从得糖尿病,饮食管理让他苦不堪言,且发现自己的味觉也日渐减退。小孙子因为老王呼出有烂苹果的气味,不愿意和老王一起,老王很心疼小孙子,他们爷孙俩每天在一起的时间只有晚饭散步的时候。

可近段时间,发现自己的腿呀,出现走不动的情况,并且出现了像蚂蚁一样叮咬的情况,很难受。来我们内分泌科看,我们告诉他是糖尿病引起的下肢动脉病变和肢端麻凉疼。老王听到糖尿病就来气,我们让老王冷静下来,干着急没有用,症状出现时合理的治疗才是重中之重。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对大众来说并不陌生,糖尿病是由于体内对于糖代谢异常,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且挑人。糖尿病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的分泌缺陷或作用缺陷而导致的。

糖尿病其实不仅仅是糖代谢异常,而是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因为糖尿病会导致基础代谢的紊乱,使得糖尿病会导致全身器官的病变,甚至严重时这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会变成急性代谢性紊乱危害生命。

糖尿病与神经系统

①肢体麻木

肢体麻木是周围神经病变早期症状,一般出现在糖尿病后期。患者可能是突然感受到肢体麻木,从远端开始具有对称性的疼痛。患者除了疼痛,还会感受到袜套样感受,有时候感受到身体有蚂蚁爬行

肢体麻木不但让患者感受不到触觉,其痛觉也会受损,所以当老人跌倒时,由于不能感受到疼痛,其受伤部位也不知道在哪,常常会忽略而因为糖尿病,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常常会出现感染,且经久不愈,形成糖尿病足。

②疼痛

糖尿病患者在走路的时候可能会突然感觉到下肢的阵痛,而且并不是偶然而是经常性的。有些患者会在半夜时感受到疼痛,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疼痛具有诱发性,有时候轻轻的触动会引发疼痛,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如何治疗这样的症状

①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且血糖浓度与糖尿病症状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加强饮食管理,以及一定量的运动,并且按时规律的吃药,有效的控制血糖。

②糖尿病病龄

说实在的,得糖尿病的时间越长,下肢出现异常症状越明显,因为神经症状往往是累积很久才会出现的症状,一定要将血糖控制好,以免高血糖长时间损害机体。

③体脂与超重

众所周知,超重与体脂也是糖尿病的诱导因素,并且体脂也是会影响机体的代谢,这让本因为糖尿病的患者代谢异常更加的雪上加霜。

④戒烟戒酒

烟与酒都会导致代谢的异常,并且吸烟也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且会让血小板聚集增加,导致血栓形成。更加增加下肢血栓形成,导致下肢麻木疼痛。

医学上对于糖尿病动脉病变的三级预防

①一级预防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加强锻炼以及对于糖尿病的知识普及,严格把控血压与血糖、血脂。必要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②二级预防

如果出现了下肢病变的患者,建议使用阿司匹林来扩血管抗凝血,如果足部没有受损,那么建议进行下肢的康复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强度为到达患者有间歇性跛行为止,在给抗凝药的同时,也给予他汀类药物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然后加用ACEI以及血管扩张剂来对抗动脉狭窄。如果出现患者间歇性跛行,要积极做心理辅导,不要让患者出现害怕运动的心理,导致运动障碍,从而加重下肢不能恢复出现症状。

③三级预防

如果患者下肢已经出现不动时也出现疼痛,且已经被感染不能抗感染出现坏疽,其伤口也一直不能愈合,可能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要截肢者。而且其动脉堵塞为股腘动脉则要采用血管重建术来防止恶化,出现心脑血管病变,以及截肢的风险。

谈之色变的糖尿病足

对于糖尿病足,大家都十分害怕,因为糖尿病足会有很高的致残致死的,然而其病程也非常长,并且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糖尿病足的前奏。

DPP—4抑制剂

DPP—4抑制剂作为一种经典的口服降糖药,不但可以治疗糖尿病,也可以让肾脏受益,可以护肾。并且可以激活细胞信号通路引起抗氧化作用,并且其中一种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可以诱导皮肤角质细胞EMT,促进溃疡愈合,可以治疗糖尿病足,来促进伤口愈合,可以防止感染。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其实是糖尿病微循环障碍,其可能的机制为血管内皮受损,并且身体内一氧化氮的合成减少,多元醇通路被激活等原因导致微循环自我运动出现异常,微血管血流量增加,对于血管壁的压力升高。然而持续的血管动力异常导致血管结构改变,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的内容物就会渗出,基底膜改变,变得肥厚。血管出现狭窄,甚至出现闭塞,导致下肢血供下降甚至完全缺失。

结语

糖尿病下肢的病变,是由于身体代谢异常,引起全身小动脉改变,引起多处器官改变,以及肢体的缺血反应,导致患者跛行,甚至是感染后形成坏疽。所以预防糖尿病下肢病变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