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灰产(患有糖尿病的人的灰指甲是不是不容易好)

澎湃新闻 0
文章目录:

“回收”生意背后隐藏着骗医保倒卖“回流药”的灰产,这一团伙获刑

“爷叔、阿姨,有多余的药吗?高价回收……”只要天气晴好,几乎每天,孙某珍、孙某荣都会活跃在各社区医院附近的街边巷口,他们骑着黄鱼车,车上挂着一块写着“家电二手回收”的牌子。他们并不会大声吆喝招揽生意,而是用眼睛警惕地扫视起从医院出来的人,偶尔,他们会走到一两位老年人身旁,主动攀谈。

隐藏在这街边“小生意”背后的,是一条虚假就医骗取医保基金倒卖“回流药”的灰色产业链。8月2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长宁区检察院”)获悉,日前,该院办理了这样一批案件。

长宁区检察院介绍,2022年12月,行政部门在工作中发现,肖某、薛某、王某等人持本人及家属医保卡社保卡超量骗购药品,经AI智能分析系统,发现大部分药品均存在严重超量,且其中有明显违反说明书推荐剂量及诊疗常规的药物,存在骗取医保基金的嫌疑,遂报案。公安机关从异常配药线索入手追查,牵出了一专门从事“回流药”倒卖的黑产团伙。

肖某退休在家,因自己和丈夫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常常出入社区医院配药。医院附近总有个中年男子在那儿摆摊回收二手家电,在一来二去的闲聊中,肖某便与这个自称“小王”的男子熟识了。“我这一身病,动不动就要跑医院配药。”听到肖某这么说,“小王”逐渐切入正题。“阿姨,我除了回收家电、烟酒,还有药也收的。”他看了看肖某配的药,“你用的这些药我都收,你可以多配点,吃不完多出来的卖给我。”

肖某和丈夫都已退休,儿子待业在家,两人平时还要帮儿子还房贷,一家子经济压力比较大,因此她对“小王”的提议心动不已。于是,从2021年起肖某使用本人和丈夫的医保卡,在上海多家医院虚假就医、大量配药,而后将所得药品出售给“小王”,即犯罪嫌疑人孙某荣。

2023年4月,公安机关将孙某荣抓获,并在其车辆和住处查获各类药品共计3000余盒。同一天,“药贩子”孙某珍和柏某也被抓获归案,二人正在孙某珍存放药品的地下室进行交易,民警当场查获药品2000余盒和柏某支付给孙某珍的4万余元现金。

经查,孙某珍、孙某荣常在多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周边蹲点,向就医配药完毕的老人回收一些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药物,再加价销售给柏某,倒卖获利。被盯上的一般为拥有上海医保、经常出入医院的中老年人,孙某珍、孙某荣以“蝇头小利”为诱饵,收集其医保卡超量配药或直接向其低价回收药品。不少老人常常在一次交易中尝到甜头,随后就成了收药人员的固定下家,沦为“药农”。经核算,先后到案的肖某、薛某、王某等7名“药农”累计骗取医疗保险基金18万余元。

长宁区检察院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肖某等人为谋取非法利益,利用国家适老政策,使用本人及他人名下的医保账户,长期在各医保定点医院大肆超量低价配购各类药品(包含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并倒卖获利,致使国家医保基金严重流失,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犯罪嫌疑人孙某珍、孙某荣、柏某明知系犯罪所得,仍予以收购倒卖,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均应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经长宁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孙某珍、孙某荣、柏某等3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至有期徒刑九个月不等的刑罚,各并处罚金;以诈骗罪分别判处肖某、薛某、王某等3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个月至拘役六个月,缓刑六个月不等的刑罚,各并处罚金。4名自身患有疾病、家庭困难并且为初犯的“药农”,到案后真诚认罪悔罪并退赔了全部违法所得,经公开听证后该院依法对其作出不起诉处理,并由区医保局予以行政处罚。

干细胞

9月6-8号干细胞与细胞治疗大会事件预期

干细胞灰产合法化,行业新起点

1.干细胞问世十多年,全国没有一款合规的产品,但全国市场已达200亿,充分说明需求之旺盛。

2.催化一,本次全国首次发放干细胞生产许可证,代表干细胞产品合规的第一枪,全行业从地下转白。

3.催化二,吉源生物首个干细胞治糖尿病临床ind获批,是全国首个干细胞临床。此前原能细胞参与孵化吉源生物

4.脐带血干细胞为性能最好的干细胞来源,目前随着婴儿出生人数逐渐下降,每年产量越来越少。然后随着政策逐渐明晰,以后干细胞需求逐渐增加。

5.需求增加叠加供给减少的情况下,细胞资源库就好比新能源车的锂矿。看好

603222 济民医疗。用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已经获得 FDA 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进行临床试验,目前是3期临床阶段。

000504 南华生物。子公司远泰生物主要从事 CAR - T 细胞免疫治疗研发及相关服务。

000518 四环生物。公司主要产品有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

300238 冠昊生物。公司细胞板块已与多家临床医学中心合作进行相关细胞治疗项目的合作。

600645 中源协和。公司有"细胞治疗"领域的干细胞、免疫细胞临床应用的研发等。

600227 赤天化。子公司中观生物建立了临床级干细胞制备中心,独立的质量控制中心,细胞功能分析室等。

300314戴维医疗。希瑞科技是公司参股子公司,从事的是干细胞存储行业,主要涉及新生儿脐带、胎盘干细胞的储存服务。

600807 济南高新。公司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探索涵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600682南京新百。南京新百收购 Dendreon 获批,核心产品 Provenge 是美国 FDA 批准上市的首个细胞免疫治疗药物。

600774 汉商集团。2021年公司增资入股深圳市茵冠生物科技,将探索与辅助生殖相关的干细胞产品研发。

300272开能健康。开能健康是原能集团持股第一大股东,原能集团业务涵盖第三方细胞存储、细胞肿瘤药物研发。

300813泰林生物。公司的细胞治疗产业化装备项目,主要为干细胞、免疫细胞等细胞治疗药物提供符合 GMP 要求的装备。

300147 香雪制药。公司子公司 TCR - T 细胞治疗产品TAEST16001在临床二期中,进展顺利。

301103何氏眼科。公司引入了基因、干细胞等创新技术,开展更具精准性的医疗服务。

688202 美迪西。公司大力发展非啮齿类大动物药效模型(如猴、巴马小猪、犬),对1型糖尿病干细胞治疗。

301166 优宁维。公司实现了在免疫学、神经科学、肿瘤、心血管、表观遗传学、干细胞学等研究领域产品的广泛覆盖。

300247融捷健康。公司投资参股了健康服务及医药产业,具体为诱导多能干细胞药品研发、远程诊断、健康体检项目。

300357我武生物。公司正全力推进干细胞治疗药物的临床前研究。

风险提示:转载,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未知来源,注意吹票风险。本文涉及的任何行业或标的都有腰斩再腰斩、翻倍再翻倍的风险和机会。信息共享,共同成长!无任何推荐之意,据此交易,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祝大家股票长红!

被挨骂也要说,你的保单可能在吸血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保险的蓬勃发展,保险行业的信息越来越透明,

很多意识到之前买的保险并不合适。

所以经常有人来咨询我,说之前的保险买的一团糟,

比如前段时间加班的时候,公司的保洁夫妇就让我帮忙看看他们一家三口的保险,

夫妇俩是典型的进城务工群体,

孩子断奶后,就留给爷爷奶奶照看,

夫妻俩人则是来到上海,到远郊租了一个小房子,

每天大清早起床,坐一个半小时的地铁来上班,

忙活到大晚上9点多,收拾收拾工具包,又匆忙搭地铁回家,

起早贪黑,日复一日,只为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就这么过了一年又一年。

晚上回家时,妻子把她家的保单拍照发了过来,

公子整理了一下,大概是这样的,

看到保单以后当时公子就愤怒了,

这是什么破保险?

才几岁的孩子,少儿重疾险卖出了成人的价格。

而且还捆绑了终身寿险,以及贵的要死的长期意外,

成人保险也有问题,根本不管这个家庭的收入状况,

大姐每个月拼死拼活省吃俭用能省下几千块,

结果,结果就被身边人半哄半骗买了这类产品,

一来二去也没能给孩子攒下什么钱,

这让公子不禁唏嘘,心塞了好久。

保险买贵的买错的买坑的,这些案例数不胜数,

经常有人留言希望我能写一篇换保的攻略。

但是换保这事触动太多人核心利益了,

一不小心可能要被保险公司骂,要被代理人骂,有时候还要被读者骂,

所以我是犹豫再三。

不过最后还是决定写了,

但是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给有相关需要的人一个参考。

文章的结构如下:

现在互联网 的模式已经改变了我们很多的行为方式,

连保险都在被时代推着往前走,互联网保险就是产物之一。

对大部分消费者来说,互联网上保险便宜又便利,

很多人持着线下保险的保单,在考虑要不要换更便宜的保险。

1、为什么互联网保险比线下保险便宜

这两年互联网保险蓬勃发展,保险低价的广告随处可见,

大家仿佛都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互联网保险比起线下保险,价格便宜非常多。

比如这两款重疾险,同等责任的情况下,线下产品几乎要比线上产品贵一倍:

(对XX福无贬损之意,对超级X丽X舰版更无推荐之意,该产品不含身故计划早已下架)

为什么互联网保险价格便宜这么多,是不是条款不好,责任有漏洞?

但其实大家仔细一想,

互联网保险带来的应该使保险条款更透明化,条款都在网上可以找到,

要有什么猫腻早就被扒的底裤都不剩了。

保险发展已经不少年了,

这么多年来,保险该规范的都已经很规范了,

规范化的结果就是,保险产品变得非常同质化。

拿重疾险来说,最核心的25种重疾,都已经被银保监会规定死了,

而这20种重疾,占到了实际的理赔的95%以上。

至于剩下的5%的病种,根本不能起到决定产品价格的作用。

由于担心大家不相信,我曾经将多款重疾产品的定义做了对比,结果是这样:

这占到95%的理赔的核心保障,几乎一模一样。

便宜的保险会不会不赔?

保险是商品,卖的是一纸合同,

既然是合同,就受法律保护。

符合条款的,一定会赔,不赔那就是违法

不符合条款的,别说代理人了,CEO去跟理赔部门讲人情都没有用。

所以只要符合保险合同,赔不赔完全不用担心。

那互联网保险价格便宜这么多,是因为服务有不好吗?

私以为在保险行业每天热情问候,送点小礼物上,不叫服务好,

保险服务的好坏应该体现在理赔速率投诉比例上。

这两点上,数据最有发言权,

于是我就做了个表:

数据上也并没有明显的差距,

所以各家保险公司的服务都差不多。

所以便宜就是实实在在的便宜,

大家都想买物美价廉的商品,所以想要换便宜的保险也是合理的诉求。

2、互联网保险靠谱吗

互联网上保险的承保公司,绝大多数都不太知名,

所以很多人看到价格便宜,责任也很好,想换保,

但还是会很犹豫,

网上的那些保险公司靠得住吗?

几十年的保单,万一这些小保险公司倒闭了,到时候找不到人了怎么办?

其实保险公司只有相对大小,没有绝对大小,

不管是知名的大保险公司,还是不那么知名的小保险公司,背后都是非常庞大的资本,

其中不乏阿里、腾讯、京东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也不乏央企、银行这样的大资本。

而且,无论是从理赔、条款、还是服务上看

大小保险公司的差异也是微乎其微的。

至于保险公司倒闭什么的,这种担心更完全是多余的,

且不说保险公司很难倒闭,就算倒闭了,你的保单也受不到影响。

这一切,主要得力于,国内十分先进的保险监管体系

保司每个季度都需要提供十分严苛的压力测试报告,保证自己在99.5%的情况下不会破产。

一旦遇到风险,面临可能破产的情况,保险保障基金都会出手兜着

再不济,真的破产了,你的人寿保单,还会交给别家保司去承担。

其实,不管上面的资本之间厮杀的多厉害,

能影响到我们的,也只有保险股涨了还是跌了。

如果真的换保,保险公司和销售渠道不是应该被考虑的因素。

产品和价格才是。

我相信大家买保险的时候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换保也不是说换就换,毕竟还是有一定风险和损失的,

如果有以下这几种情况,考虑换保是在合理范围内的:

1、保险价格不合适

价格是大家买保险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样的责任,别家的产品比我的便宜几倍的,可以考虑换保止损,

就像前面举例的,同样的责任,一家比另一家贵出八千多,

一两年还好,长期保险有时候一交就要交几十年的保费,

这样下来无疑多出一笔巨大的开销,

这时候想要止损的话可以考虑换保。

保费价格对自己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负担的,可以考虑换保

据统计局数据,去年人均月收入2561,中位数2210,

这意味着全国有一半的人每个月收入不到2210,比我们以为的要少很多。

这时候要买个一年交七八千的保险,已经是一个家庭不吃不喝两三个月的钱了。

买这么贵的保险,交一年两年还受得了,

可是一交几十年,难免家庭有遇到波折,收入出现下降的时候,

就比如像今年这种情况,

有些人失业了,或者收入下降了,

我们买的保险就从保障变成了家庭生活的负担。

于是,很多人就会考虑换保。

2、买的保额太低

普通人抵御重大风险就两种方式:存钱或者买保险

一场大病,比如癌症、心脏病等、一治治几年,花费数十万,期间养病,没有收入。

如果要普通家庭提前存够这几十万来防范风险,90%的家庭都做不到,

但每年花点小钱,买份保险,遇到大病的时候直接赔几十万,完全可以支撑我们度过这灰暗的几年。

但是,很让人遗憾的是,绝大部分的人买到的保额,都太低

5万10万的,很难在风险来临时起到作用。

像平安这种大保司,市场份额占比大,客户群体的重疾理赔额基本代表了整个市场的水准,

他们最近整理了2015-2019年的理赔数据,

数据显示,73.3%的人群重疾赔付10万不到

这数目相对于癌症、心脑血管这样的高发重病而言,简直是杯水车薪。

每年交七八千,买到的保额却不够用,

很多人便产生了换保的想法。

3、保险太坑

对于买保险的人来说,恐怕最接受不了的就是辛辛苦苦规规矩矩交了几十年钱,

最后出险的时候告诉他条款里面没有,不给赔。

但是正如很多人认为的那样,保险条款玩的是“文字游戏”,差几个字就可能造成“赔”或者“不赔”的差别。

如果很不幸买到了不合适的产品,条款有明显的瑕疵。

那么,也不得不考虑换保。

4、买错了

相信大家或者身边的朋友,多多少少都被买保险的亲戚朋友推销过保险,

有时候抹不开面子,就买了一份“人情单”,

结果都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保障也跟自己想的不一样,

这时候,换保也是无奈之举。

5、产品迭代

像重疾险这种复杂的产品,一买就买几十年,

中间出现个产品迭代的情况很正常,

有时候新产品出现了比较大的更新,对自己需求有比较大影响的,

这时候考虑换保也是合理的。

虽然有了换保的理由,

但换保也不是退了旧保险再买新保险那么随意。

1、先买新产品,再退旧产品

如果觉得目前配置的保险不合适要换保,最好先买想换的产品,等新产品等待期过了,再去退保旧产品

有两点原因:

首先,退了旧的保障,新的产品未必还能买,健康状况很可能不允许了。

其次,大部分健康险,都有30-180天不等的等待期,

如果直接退保,等待期的这段时间就会成为保障的空窗期,

万一在等待期内出险,新的保险不赔,旧的保险不赔,这样的后果大部分人是没办法承担的。

因而为了保证保障的连续性,还是买好新的之后,再退旧的。

2、挑选新产品注意事项

在挑选新产品时,也不是看重了什么产品就买什么产品,

有几点需要注意。

(1)保费

购买新产品的时候要考虑产品的价格,

要知道,投保同一种险种,被保险人的年龄越大,缴费标准就越高,

如果退保后重新购买保险,保费会因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比如,25岁的女性,面对无忧人生2020和XX福2020两个选择。

同样是保终身,20年交费,

前者5520元,后者14160元。

可是她不幸选了XX福,交了5年了,

这时候如果她想退保XX福,

再选择无忧人生2020,30岁的她,每年就要交6380元了。

也贵出了不少。

这种情况下,就要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等综合考虑计算,

换保损失的钱和不换保多交的钱相比,到底值不值得折腾这么一遭。

(2)健康

该风险主要出现在医疗险、重疾险和寿险,这三种保险对被保险人的年龄及身体健康情况有较多限制。

买的时候是健康的,但是随着年岁日长,可能身体有了各种小毛病,

这时候退保,要慎重。

此时,如需退保重买。

我们可以先看清楚,新保险的健康告知是否问询了我们所患的病症,

如果问到了,打电话咨询一下保险公司,确定能买了。

再考虑退旧的保险。

3、如何退保

真的决定好换保后,

就要考虑具体怎么退保了。

(1)怎么退保

如果你在互联网上买的保险,可以实现一键退保。

比如在支付宝上买的好医保,

你需要在蚂蚁保险里面找到你的保单,然后点击“更多”里面的联系客服,后面就有“自助退保”这个工具,点进去按照提示操作就好了,

当然,不同平台上买的保险操作流程不一样,大家可以自己探索。

如果是在线下买的保险,

则需要打电话到保险公司按照指示退保,

关键的一点是不要经过卖你保险的销售人员,

因为销售人员不一定会愿意你退,到时候还可能扯出各种幺蛾子来阻止你退。

(2)降低退保损失

在退保时,

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产生经济损失,

但有一些情况下退保是无损失的,还有一些办法能够做到使退保损失最小。

退保0损失的情况

犹豫期退保

前面介绍过,在犹豫期退保是能够0损失或者只损失几十块钱工本费的,

买保险的时候要再三斟酌,实在不懂,买了之后也尽快找个懂的人帮忙看看。

“代签名”退保

国家的法律比较保护我们消费者,如果保单的回执、投保单、投保提示书、风险提示不是你本人抄写的,

或者被保人签名不是本人签的,你都可以申请保单无效,这个时候也可以全额退款。

回访电话接听不正常退保

我们投保长险(如重疾险)的话,一般会收到回访电话,

如果我们没有接到回访电话,或者不是本人接听,又或者在回访的过程中没有提示相关风险等,

都是可以申请全额退保的。

“销售误导”退保

还有一种可以申请全额退保的方式就是代理人在卖你保险的时候进行销售误导了,

比如夸大保险产品的保障责任或者收益、比如隐瞒分红险、万能险和投保产品收益的不确定性,

还有就是隐瞒条款中的信息等,在这些销售误导的情形下造成损失也是可以申请全额退保的。

减少退保损失的方法:

如果你还在纠结要不要退保。

退保也心疼,不退更心疼。

那么,下面这个方法更适合你,可以帮你把损失降到最低:

这个方法叫做减额交清

减额交清又叫“减保”,

具体操作是通过减少保额,用保单的现金价值一次性交清剩余的保费,让保单继续有效。

比如你买的是50万保额,每年交5000,后面你交不起了,或者不想交了,同时又不愿意退掉这份保障,

可以选择把保额降低到25万,买到这25万保额一次性交清需要的保费是50000,而你保单现金价值正好是5万多,

于是你可以直接把这现金价值当作钱一次性交清这25万的保费。

保单继续有效,保额变成25万,以后就不用再交钱了。

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保险都有减额交清这个选项,

就算有,也可能主险保额降低的同时,附加险责任直接终止了,

能否有这个操作,需要跟保司打电话,沟通清楚。

(3)退保注意事项

还有一些退保上的小建议,

希望能提醒大家:

I)巧用宽限期,消除保障空窗期

这是个小技巧。

比如,我打算退了我的老保险,今年没交钱,那么这份保险的保障是不是结束了呢?

其实并没有,这个保险还有两个月的宽限期,

在这两个月之中,保障依然继续有效。

新的保险有等待期,出险不赔。

旧的保险有宽限期,保障继续有效。

两者一综合,是不是保障没了“空窗期”。

买保险,要学会当一个“渣男(女)”。

II)扣款卡上不留余额,不然会被扣掉。

我们交保费,都是绑定在一张银行卡上,

但是有时,因为还在走退保流程,或者忘记退保了,

一年的保费就被莫名划走了。

大家记着,只要还没退,你的缴费银行卡里还有钱,保司就有可能会被扣掉,

因此退保时,一定清空自己的缴费银行卡。

III)不要轻信黑产承诺全额退保

很多人实在可惜自己交出去的几大万,最后只退回来几百块,

因此迫切的希望能够有方法实现全额退保,

于是某些犯罪分子就找准消费者这样的心理,搞起了“全额退保”的地下生意。

但是这种是非法的,也不一定真的能够给你退回来,

本就打着能坑一个是一个的法子,一转帐就拉黑,

而且全额退保,在法律上没保证,即便这些“黑产灰产”没能全额退保,你也没办法维权。

大家记得要小心,防止被二次收割。

IV)审慎决策,世上没有后悔药。

退保了,就会损失钱,你是否对此做好了心理准备,不会后悔。

退了,损失的钱就拿不回来了。

如果看着眼前的保险还能忍,就别退了。

“凑合过吧,还能离咋的”

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买了不合适的保险,最后都选择了退保,

退保后也陷入了疑惑,到底需不需要买保险?需要买什么保险?自己的健康状况是否适合买?

1、需不需要买

很多人在退保前可能被保险行业的某些乱象坑了一顿,

退保后,开始对整个保险行业产生了不信任,

于是有了疑惑,自己到底需不需要保险?

保险,其实是一种金融工具,

目的是为了转移金融风险,

在中国,年收入5-10万的家庭占了90%以上!

这样的收入,无法承担一场重大疾病所带了种种压力,

治疗费用,康复费用,治疗期间无收入造成的经济损失,都不可估量,

这时候医保可能只是杯水车薪,

看看各种爱心筹款的平台,你就知道多少家庭因病返贫,多少家庭等待着钱救命。

而保险,可以花少量的钱,把自己可能面临的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身上去,

它虽然不能防范你生病,

但可以保证你生病以后,不至于只能贩卖自尊,靠着水滴筹,四处求人来筹钱治病,把生存的希望交给他人主宰。

他不能防范你出意外,

但在意外之后,可以保障你或者你的家人后半生的生活。

有些人虽然有了保险意识,但对自己需要什么保险仍然分不清,

由于对保险类产品了解的不多,产品好不好全凭业务员一张嘴,

而由于理财型保险佣金高,业务员乐于推荐,

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人买的保险都是理财产品。

但其实大部分家庭都不那么需要理财型保险。

比如绝大多数家庭之前买得是储蓄,这个对大多数家庭就没必要通过保险实现。

对于普通家庭配置保险有个最重要的原则——先保障后理财。

先买保障型的保险,再买理财型的保险。

因为人,才是稳定的收入、投资收益的来源和意义。

当遭遇疾病和风险点的时候,面对巨额的花费和损失,理财做得再好,也只能忍痛割肉;

在抗风险上,再优秀的理财也不及一份保障型保险杠杆高,来得顶用。

所以,理财型的保险不该成为大家配置的主流保险

对于保障型的产品,普通家庭是需要的,而且保费相对较低。

在基本保障全面的前提下,

再考虑适当的利用保险进行一部分理财。

1、能不能买

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在进行了带病投保,

了解保险的健康告知后,选择了退保,

这类人则会担心自己退保了以后还能不能买保险。

这种情况下,

如果是一些“小毛病”,比如甲状腺、乙肝、高血压、糖尿病等,

可以购买一些特定的产品,通过智能核保、或人工核保,来获得投保的机会。

一些有三高的老人,

可能买不了重疾险/百万医疗险,但是可以退而求其次买防癌险/防癌医疗险。

如果是得了重病,

那么基本上是买不了商业保险了,

或者有极小的概率除外承保,就是不保你现如今的疾病,以后复发了也不保。

保险公司并不是慈善机构,所以投保要趁早,换保/退保也需要谨慎,

别等到得了病再去买保险,

也尽量不要在身体出毛病了之后,再去退保/换保。

2、怎么买

70%以上的普通家庭需要这四类保险。

(1)百万医疗险

医疗险专门负责极端医支出,

比如使用质子重离子手术治疗癌症,花费都是三五十万起步,有些甚至上百万,普通家庭根本承担不起,这时候就需要百万医疗险。

百万医疗险保额高达几百万,常见的大病、重疾的医疗费用完全能够覆盖,

采用的是报销制,花多少报多少,

比如老王确诊肺癌,花了70万,那么除去社保报销和一两万免赔额之后,剩下的都可以由医疗险报销。

人生在世,生个病是家常便饭,

如果不幸罹患一些大病,比如癌症这种,高昂的医疗费往往比病魔更先压垮一个普通的家庭。

所以把便宜有实用的百万医疗险排在第一位,符合健康告知,一定要买。

(2)重疾险

重疾险专门负责大病,是给付型,被保人一旦确诊符合条款的重疾后,可以得到一笔赔偿

比如老王买了50万保额的重疾险,保障期间内确诊了肺癌,那么保险公司就会直接把50万的赔款打到老王的账户上去,这笔钱老王可以自由支配,用来治病或者日常开支都行。

很多人觉得有了医疗险就没必要买重疾险,其实不是这样的。

重疾险除了可以用于医疗费外,还可以用来解决生病的这段时间,四处奔波看病的产生的其他费用,生活费,孩子的教育金,老人的赡养费等等。

由于患病的两到三年没有收入,但开销比以往更高,给家庭带来的压力丝毫不亚于医疗费,所以重疾险是十分有必要的。

(3)综合意外险

综合意外险,顾名思义,专管与意外有关的赔偿,

所谓意外,是指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愿非疾病的客观事件导致的

因为这些原因产生的损失意外险才会赔偿,

而比如中暑、高原反应、自杀等意外险都不赔。

意外险的保险责任通常包括三项:意外伤残、意外身故、意外医疗

意外身故,就是因为意外挂了,保险公司会按照约定的保额,直接赔给一笔钱;

比如车祸、溺水身故等,意外险会直接赔付全额保险金。

意外伤残,指因为意外残疾了,通常来说,保险公司按照保额乘以伤残等级,赔付一笔钱。

比如高位截瘫,属于一级伤残,赔付全额保险金,如果是二级伤残,就赔付90%的保额。

意外医疗,指因为意外伤害产品的医疗费,保险公司进行报销。

比如普通的擦伤,摔伤等,治疗费用意外险可以报销。

意外险便宜又实用,

小到猫抓狗咬,大到残疾身故,都能赔,

建议大家都能保上。

(4)定期寿险

如果你是家里的顶梁柱,记得买上定期寿险。

寿险非常简单,只要是身故(免责范围内的除外),都会赔一笔钱。

寿险又分定期寿险终身寿险

终身寿险的保费非常昂贵,可以十几万到百万一年,因为人终有一死,终生寿险必赔,所以这种保险是专门用来给有钱的大企业主和富豪们传承财富用的。

普通人买定期寿险,覆盖到自己主要责任期就可以了

一个人的倒下,往往伴随着一个家庭的倒下。

所以如果不幸离世,寿险可帮你支撑起摇摇欲坠的家庭,帮你尽好对孩子,对爱人,对父母的责任。

以上四类保险,基本覆盖了人生中大部分的风险。

买错保险再换保实在是一很亏的事情,

浪费时间精力不说,还有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

所以我并不鼓励大家随意退保,换保,

而是在投保的时候更应该仔细谨慎,一切以合同为准。

以上。

保险信息不对称非常严重,十买九坑,买保险前仔细阅读下面的攻略可以让你少花几万块冤枉钱。

  • 保险购买攻略:
  1. 史上最全保险攻略:避开95%的坑,少花10几万元!
  2. 为什么业务员推荐的保险几万块,网上的保险才几千?
  3. 小保险公司的产品那么便宜,靠谱吗?
  4. 网上买保险理赔难吗?
  • 全网高性价比保险产品测评 全网最全保险选购攻略:
  1. 全面测评157款重疾险,选出2020年11月性价比之王
    全面测评123款百万医疗险,选出2020年11月性价比之王
    全面测评73款定期寿险,选出了2020年11月的性价比之王
    全面测评195款意外险,选出2020年11月的性价比之王
  2. 全面测评76款少儿重疾险,选出2020年11月的性价比之王
  • 保险退保指南:
  • 史上最全退保攻略!手把手教你如何退保,立省五万块

  • 保险套路揭秘:
  • 今天,我把保险坑人的底,一一揭露

    写在最后:关注【肆大财子】,私信领取以下免费福利

    1.想给家庭配置最便宜保险,可以私信我“配置”,或者下方留言,我会以自己多年的经验,帮你提供一些值得参考的建议。

    2.如果想诊断自己的保单是不是买贵了还是买坑了?又或者还有核保、理赔等疑难问题,也可以私信我“保单”,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