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额头痘糖尿病(糖尿病人额头上长疙瘩怎么回事)

糖尿病天地杂志社 0
文章目录:

糖友这些区域长痘,不要用手去抠

案例:糖友刘女士最近因为一个痘痘进了趟重症监护室,起因是嘴唇上方长了一颗米粒大小的痘痘,她按照往常挤黑头那样,随手就把那个痘痘直接挤掉了,然而没想到的是不久后,刘女士的嘴唇开始红肿,然后左脸愈发肿胀,甚至连左眼皮也无法抬起,第二天更是起了高烧,被老公送往医院后,医生直接把刘女士推进了重症监护室。

这些部位长痘不要抠

面部三角区

脸上被称为三角区的位置通常有两个,分别为倒三角的T区,和正三角的危险三角区。

T区主要指额头以及两侧眉棱骨形成的一条长线状,再加上鼻梁形成向下的区域,整体呈倒三角形状。因为形状很像大写的T,所以又称为T区。这个部位由于分布有大量的皮脂腺、汗腺,所以很容易出油,形成皮脂溢出的症状,诱发皮脂腺炎或者痤疮。因此日常应做好清洁工作,防止诱发炎症,但切忌一天多次清洁,避免清洁过度。

危险三角区通常指的是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整体呈正三角形状。这个区域属于危险区域,此处血管丰富,最重要的是此区域有较多血管通向大脑,如果在危险三角区挤压疖肿或脓头粉刺,可能会将大量细菌的脓液传到脑部,发生脑膜炎或脑脓肿。因此要注意,对面部危险三角区的脓点,切勿搔抓、挤压及挑刺。

头皮

很多朋友有时候会感觉自己头皮发痒,然后仔细看头皮,会发现有一些红色的小疙瘩,有的鼓起来变成脓包,有的已经开始结痂了,摸上去有点痛。这时候很多朋友会忍不住想去扣它。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用手抠,如果不小心抠破了的话就会导致外界的一些细菌趁虚而入,导致出现皮肤感染,甚至会造成头皮形成斑秃。

指(趾)端

指(趾)端黏液囊肿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手指或足趾末节背面或侧面,一般为单发。发病前可有外伤史,但常被患者忽视。皮损发生在甲小皮近端的紧张皮肤上,开始有黏液沉积,稍稍高起,表而光滑。以后明显隆起,呈表面光滑的半球状囊肿,绿豆至黄豆粒大,不痛不痒。如果看到这种囊肿,不要试图自己去戳破它,否则可能会导致感染。如果囊肿使你感觉到困扰,可前往医院咨询皮肤科医生。医生可以通过手术等方法来消除囊肿。

值得一提的是,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在足部或者下肢出现一种并发症,即糖尿病大泡病,临床表现是足部或者是下肢出现透明的水泡,里面的液体是无色透明,大疱病经常双侧对称。对于糖尿病大泡病的病人,水泡不是太大,可以等自己慢慢吸收做好保护。如果糖尿病大泡病的水泡比较大这种情况一般需要穿刺,把水泡中的水放出来,一定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建议到医院进行处理。

颈部和背部

除了面部三角区,对于糖友来说还应小心颈部和背部出现疖子,因为它很有可能会发展成为痈,痈就是多头的疖子,可能会感染到它的内部,使内部形成一个大的窦道,形成一个大的脓腔,这样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感染症状。因为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等情况,导致患者皮肤的感染迟迟不愈合。

这些区域长了痘痘该怎么应对?

面部区域

保持面部清洁,每天认真擦洗面部(早晚各一次),洗后擦些护肤霜类,可保护面部皮肤湿润清洁。养成手不摸脸的好习惯,以防指甲触破皮肤发炎形成疖肿。

使用棉织、柔软毛巾并经常煮沸消毒,毛巾在每季度要换一次,以防棉质变粗发硬,损害面部皮肤,面具面盆清洁卫生,经常用热水烫洗或消毒,以防细菌感染。不使用公共场所或他人的面盆面具(消毒后可使用),在公共场所用流水洗脸。

面部长了疖肿要及早治疗,防止扩大化脓。疖肿过大的,脓汁较多要及时去医院处理,以防处理不当造成感染。面部长了疖肿如已发炎并在疖肿内有脓汁,千万不可用手挤压(特别是鼻根部至两个口角间连线),否则疖肿内的脓汁和细菌容易进人血中或脑内,造成败血症或化脓性脑膜炎。

头皮

头皮长痘是常见的一种头部皮肤因各种原因出现的丘疹,伴肿、热、痛,皮疹周围皮肤发红、偶伴瘙痒。常见的原因有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等。

毛囊炎主要是由于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开口被堵住导致油脂不能排出从而毛囊里的皮脂感染发炎所致的皮损。基础治疗主要是调节饮食结构,生活作息规范,避免熬夜、辛辣刺激的食物,刺激皮脂腺分泌,加重病情的发展。口服药物治疗主要是,抑制油脂分泌的药物、促进排便的药物、用抗感染的药物等。外用药物可以服用抗菌止痒的药物。

脂溢性皮炎,也是由皮脂腺油脂分泌过多,伴有红色的皮疹,也可表现为头皮部油脂分泌过多,头皮发油,头部鳞屑增加。基础治疗应少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等食物刺激油脂分泌。外用洗剂清洗头部。口服药物B族维生素,情况严重者可口服激素便于迅速控制病情。

头皮长痘,不宜找非医学专业人员挤压,以免伤口发生感染细菌,造成颅内感染。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具体方案依据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

颈部

建议到医院找医生面诊,做一个真菌涂片和培养检查,明确原因。日常要爱护颈部周围的皮肤,尽量避免一些毛糙衣物、肥皂等刺激,以免加重疼痛症状。注意改善饮食,不吃油腻的高热量食物,不吃辛辣食物,注意清洁卫生。如果真菌阳性,则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果阴性,按照细菌性感染对症处理。

背部

很多人都会在夏季有背部长痘痘的情况,这是因为背部皮肤更容易出汗出油,且该部位不太方便清洁,所以更容易让细菌堵塞于毛孔当中,进而出现粉刺和痤疮的情况。所以,如果背部发生痘痘,那么一定要做好及时清洁护理工作,平时要保持背部的干燥,避免细菌繁殖速度过快。经常容易背部长痘痘的人群,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例如动物肝脏、酵母、瘦肉、胡萝卜、葡萄、紫菜等等。

治疗痤疮的常用经方

一、认识痤疮君

痤疮好发青春期,激素增高皮损成,丘疹脓疱和囊肿,留下疤痕憾一生。

痤疮又称青春痘、粉刺,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多见于青年男女。现代医学认为,痤疮的发病主要与体内雄激素水平、皮脂腺分泌以及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过度角化、体内痤疮丙酸杆菌感染以及继发炎症等的关系密切,还与遗传、免疫、内分泌障碍、情绪以及饮食等相关。

青春期后体内雄激素产生增加,或者雌雄激素水平失调,雄激素水平增高使得皮脂腺增大及分泌增多。皮脂为毛囊内寄生菌生长提供物质基础,这些细菌可水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酯,而产生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皮脂腺开口处上皮增生及过度角化,使得皮脂分泌通道受阻,排泄不畅淤积在毛囊口形成粉刺,引起炎症性皮损。毛囊内容物溢入真皮层引起的毛囊周围不同层度的深部炎症,形成了丘疹、结节、脓肿、囊肿和疤痕等。

痤疮一般多发生在皮脂腺分泌比较丰富的地方,如面颊、前额、颊部、前胸、后背等。初发损害为与毛囊一致的丘疹,如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加重后形成炎性丘疹,顶端有小脓包,继续发展可形成大小不等暗红色结节或囊肿,挤压时有波动感,长期不愈可化脓形成脓肿,破溃后形成窦道和疤痕,可遗留或多或少色素沉着、肥厚性或萎缩性疤痕,影响容颜。

二、经方医学体质与痤疮

经方治痘重体质,寒热瘀实当分辨,痤疮原为体质起,激素正常排毒畅。

经方医学注重整体体质状态,将人的体质分成寒、热、虚、实、郁、瘀、痰、湿八种类型,每种体质都有长痤疮的机会,而以寒、热、瘀、实体为多。

寒体---身体机能处在收敛、低下、阴沉、减退、沉迷的状态。此类体质者出汗少、汗毛重、毛孔粗大影响皮肤的排毒和代谢。

热体---机能处于亢进、高涨、炎热、张扬、兴奋的状态。此类体质者能量过剩分泌亢进,为痤疮中最常见类型。

虚体---物质缺乏、功能低下体质。此类体质痤疮往往少量色淡,但难以消除。

实体---身体里面垃圾毒素太多,不能有效排出的一种体质状态。此类体质因身体内的毒素太多,而为痤疮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基础”,或者其毒素以痤疮的形式排出来。

郁体---机体机能紊乱失调的一种体质类型。此体质类型的人体内往往寒热错杂、气血紊乱、精神抑郁,睡眠不佳等,导致内分泌失调引起痤疮。

瘀体----血液循环不畅的体质。此类体质者体内血液粘稠度较高,血行缓慢,容易导致体内病理产物难以消除,从而引发痤疮。

痰湿体质的人也会有痤疮,其体内代谢产物较多难以排出。一般都会兼夹其他体质。

经方治疗痤疮主要是根据局部痤疮的特点,结合整体体质状态来调治。

三、去痤武器,常用的痤疮经方

1、十味败毒散---寻常型痤疮的基本方

十味败毒排脓方,感冒过敏痤疮刚,闭合脓包皆能用,善后用此排毒畅。

十味败毒散是日本汉方医常用方,日本、台湾都有颗粒剂。它是《万病回春》荆防败毒散的变方。本方能增强皮肤解除毒素的能力,常用来治疗以下几类痤疮。

第一类是闭合性痤疮,青少年常见。痤疮初起或者闭口不出,此方能使之消散。当然在使用的过程当中,要加强出汗,常需要通过汗蒸或用保鲜膜包脸促进排毒。注意服中药后,要避免受凉吹风。服药的过程中有痤疮增多的现象为正常瞑眩反应。

第二种情况是痤疮有化脓倾向者,本方能促使脓头尽快消散。

第三种情况,本方能用于急性过敏性痤疮的初期,一般由饮食不洁或是化妆品过敏引起。另本方还能够很好地改善过敏体质,以及反复化脓的疾病体质状态,所以可用于易过敏长痤疮者的体质调理。

第四种情况,十味败毒散可用于在感冒期间的痤疮者或者有过敏性鼻炎者发作期。

第五种情况,用于痤疮的善后。当痤疮大势已去,此时可用十味败毒散,使得痤疮凸起消散,如若服用十味败毒散后没有新的痤疮冒出,说明可能面部的痤疮大势已去。

2、清上防风汤----火体、实热型体质的痤疮代表方

清上防风回春方,风热毒疮头面长,疮体饱满脓肿痛,上焦热退痤疮康。

痤疮特点----黑头或者白头粉刺、脓包、结节均见。疮体是要高凸、饱满、色红、有脓头,或者脓液色黄、黏稠者。

体质特点----体格比较强健,面红有光,目睛充血或者多眼屎,口唇暗红或者紫红,舌质红或者坚老,舌苔多厚或者黄腻,脉象滑数有力。容易焦虑、烦躁、失眠、多梦、头昏、头痛、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这类患者一般好食油腻、辛辣、烧烤、火锅等等。喜凉恶热,喜欢吃冷饮,多汗。口干、口苦,容易发口腔溃疡。一般感冒以后容易喉咙痛,小便一般黄短气味重。健壮的青年男女,缺乏锻炼的饮食男女多见这种体质类型。

清上防风汤是《万病回春》方,原文主治是清上焦火,治面部疮疖,生风热毒。现常用来治疗以头面部红、肿、热痛为特征的炎性疾病。

3、葛根汤---背部暗疮常用方

葛根发散风寒方,体壮项背肌肉强,疮头色暗深陷僵,夏轻冬重汗出康。

痤疮特点---痤疮颜色发暗,疮头深陷不出,面部、背部都有,背部比较多者。

体质特点---形体比较壮实,肌肉比较发达,皮肤黝黑或者黄,皮肤比较粗。面色发暗,没有光泽,一般从事体力劳动,身强力壮的青壮年应用机会比较多。痤疮一般在运动以后,会有减轻或者消散,夏轻冬重。女性患者一般也会伴有痛经、月经量少、闭经等等。

葛根汤是一张发汗解表兴奋剂,主治皮肤、腰背以及头面部的疾病。葛根汤能够减肥、增强基础代谢率,特别是对于伴有月经后期、闭经的,有多囊卵巢或者排卵功能障碍的痤疮患者,应用葛根汤能改善内分泌状态。

4、防风通圣散---肥胖壮实性体质痤疮方

防风通圣表里方,壮汉痤疮一箩筐,任由脓包囊肿窦,排毒减肥保安康。

痤疮特点---痤疮较多,密密麻麻,形态各异。表现为粉刺、丘疹、脓包、囊肿、结节、窦道、疤痕,密集而发,颜面、下巴、前胸后背都有。

体质特点---体格比较粗壮,面色黄暗或者暗黑或者暗红,有油光,眼睛充血,眉毛浓密,体毛比较明显,出汗比较少。胃口超好,喜欢吃肉。性格比较开朗,容易急躁。腹部充实,容易大便秘结,易生痤疮、毛囊炎、湿疹等,皮肤过敏,或红疹或瘙痒,皮肤易干燥、粗糙。嘴唇一般红或者暗红,舌红。脉有力。此体质者,青少年时一般容易得过敏反应以及急性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湿疹、肥胖等。到了中老年,易患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便秘等疾病。青春期女性,会出现月经量少、月经推迟,甚至闭经,出现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等。

防风通圣散是传统的表里双解、清热散风方,具有退热、抗过敏、抗炎、降脂、降压、通便、减肥等综合作用。

5、葛根温经汤----表实里虚寒性体质痤疮方

葛根温经美容剂,月经后期头发稀,脸黄胸平唇干瘪,激素正常痤疮去。

痤疮特点---分布于前额、脸颊、后背,数量不多,闭合且难以消除。

体质特点---脸色多黄暗,脸上的皮肤粗糙,毛孔也比较粗大。平时不容易出汗。她们也容易疲劳,反应比较迟钝,上课容易打瞌睡。性格相对比较温顺。她们也怕冷,皮肤比较粗糙,她们的嘴唇和手脚皮肤比较干燥,手上毛刺也比较多。头发容易折断,大便容易稀,有的胸部扁平,月经数月不行。B超提示子宫偏小或者子宫内膜太薄。做一下性激素检查,会发现她们的促黄体生成素高,或雌激素水平偏低,或睾酮偏高。我们称为表实里虚型体质。表实,就是她们的皮肤比较粗糙,不容易出汗;里虚,是指她们内在子宫、卵巢的发育不完全,产血能力不足,功能低下,比如月经不来,或者月经量少。初高中女生多见。

此类体质坚持服用一段时间葛根汤和温经汤后,月经能来,激素水平也会慢慢正常起来,脸色也慢慢红润起来,皮肤逐渐滋润细腻,同时女性的特征也会渐渐凸显,头发渐有光泽柔顺,脸上的痤疮也会慢慢消散,重新焕发少女的青春魅力

6、荆芥连翘汤---郁火型体质痤疮方

荆芥连翘解毒汤,痤疮脓黄红光亮,抑郁焦虑腹肌紧,五官淋巴炎症光。

痤疮特点---疮体高凸、光亮、色红、化脓、脓液发黄黏稠者。

体质特点---体型形体瘦长多见,面色一般多潮红或者红黑有光。目睛一般都充血或者多眼屎。嘴唇红、喉咙红、怕热。痤疮夏天多发。平时易忧郁,也易烦躁,脉象弦紧、弦数。腹肌比较紧张。易患鼻窦炎、中耳炎、乳突炎、结膜炎、淋巴结炎等。

荆芥连翘汤有清热、散风、解郁、理气、养血、活血等功效,是解毒症体质的调理方。随着体质的改善,面部油脂会逐渐减少,痤疮也逐渐消失。

7、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抑郁失眠痤疮方

柴胡龙牡安神方,胸满烦惊痤疮上,失眠怕冷腹僵硬,解郁定惊身心强。

痤疮特点---工作压力大,失眠则痤疮增加,多见于面临各类压力的职场中青年男女。

体质特点---一般体格中等,性格比较内向,比较要强,给自己的压力比较大,缺少发泄途径。平时易失眠、疲劳、怕冷、胸闷、头昏。腹诊,胸胁部按之有抵抗或者僵硬,脐部有的时候还有跳动感。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传统的安神定惊解郁方,具有抗抑郁、改善焦虑情绪、镇静、安眠、抗癫痫等作用,服用本方后随着睡眠的改善,情绪的好转,痤疮也能逐渐好转。

8、柴归汤---中年女性痤疮调体方

柴归汤主中年方,疲劳怕冷面无光,心身疲惫精力减,痤疮色斑一并康。

痤疮特点---痤疮不多,色暗不易消退,疲劳则加重,常伴有色斑。

体质特点---脸色黄暗或黄黑,缺乏光泽,易疲劳,有时候痘痘不多,不容易消退,同时脸上还伴有色斑。其经来时腰腹部有重坠感,性欲减退,痛经,月经量少,色淡,或者有闭经现象。伴有下肢抽筋、无力、麻木等。多见于中年女性。

服用柴归汤调整后会感觉疲劳感减轻,脸色转润,痤疮也随之消散。

如上述体质偏重头重、有眩晕,有一阵一阵的寒热,特别是午后面潮红上火等等,可选用加味逍遥散又叫丹栀逍遥散(有中成药)。

9、桂枝茯苓丸---瘀血型体质痤疮方

桂枝茯苓经典方,腹痛面红下肢凉,疮体色暗难消退,活血通瘀痤疮光。

痤疮特点---疮体颜色暗红、饱满、有硬结,久久不消退,伴有疤痕、结节等。

体质特点---一般体型较健壮。常伴有瘀血三大征,面征、腿征和腹征。面征主要表现为脸潮红或暗红,或者面部皮肤粗糙、脸上毛细血管扩张,嘴唇颜色发暗,舌质暗紫,舌下静脉怒张等。腿征是下肢皮肤干燥,起鳞屑,特别是下肢的皮肤更为明显,小腿易抽筋,或下肢皮肤暗,膝盖以下发凉,有的易生冻疮。腹征是腹较充实,脐两侧特别是左侧下腹更加充实,触之有抵抗,有时候会有压痛。女性伴有痛经、附件炎等。

如大便干结的加大黄,脓多的加薏苡仁。

桂枝茯苓丸能够有效地扩张头面部以及全身的血管,调整全身的血液循环,改善血液粘稠度。不仅能加快痤疮消散,还能加快痘印的去除。

四、痤疮经方选方要诀

1、根据痤疮特点选方:

部位---前额多用十味败毒散、葛根汤,面颊多清上防风汤,下巴多桂枝茯苓丸,颈部淋巴区多荆芥连翘汤,后背多葛根汤类方等。

形态---闭合性丘疹色淡者多用十味败毒散、葛根汤;疮体高凸、饱满、色红、有脓头,或者脓液色黄、黏稠者用清上防风汤、荆芥连翘汤;痤疮色暗、疮头深陷不出者多用葛根汤;痤疮多形态各异表现为粉刺、丘疹、脓包、囊肿、结节者,可考虑防风通圣散;疮体颜色暗红、饱满、有硬结,久久不消退者,考虑选用桂枝茯苓丸。

2、根据体质特点选方:

寒体多选用麻黄类方,如葛根汤等,火体常选用清上防风汤、荆芥连翘汤等,虚体多选用麻黄温经汤等,实体多选用防风通圣散、清上防风汤等,郁体常选用十味败毒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荆防柴归汤、加味逍遥散等,瘀体常用桂枝茯苓丸等。

3、根据疾病产生原因及加重特点选方:

内分泌失调闭经---葛根汤,柴归汤,葛根温经汤等;

抑郁失眠---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归汤等;

经前加重、经后缓解---加味逍遥散、桂枝茯苓丸等;

饮食辛辣刺激加重---清上防风汤、荆芥连翘汤等;

出汗后缓解、不出汗加重,春夏季缓解、秋冬季加重---葛根汤、十味败毒散等;

季节交替加重,冷热天缓解---十味败毒散、柴归汤等

说明:能治疗痤疮的经方远远不止9张,以上只是本人临证最常用的经验,仅供参考。经方医学讲求方证相应,当体质状态不明显时,需要通过那些不典型的、非特异性的症状去选择抓手来选方用药,做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五、痤疮的生活调摄

痤疮的形成除与遗传有关,还与饮食、生活习惯、内分泌等相关。所以对于痤疮者在饮食、生活习惯方面,都需要根据不同的体质做一些调整。比如火热性体质,上火的少吃,太甜、辛辣刺激、坚果类、海鲜类要禁忌。对于寒性、瘀血型体质类型的人来讲,要注意保暖,避免熬夜,冷咸等食物尽量少吃。对于实热性,要少吃肥甘厚腻以及甜食,加强运动,促进体内的能量代谢。对于抑郁睡眠不佳者要调整心态,减少压力。对于伴有月经不调的女生,当积极调整内分泌,以免影响以后生育。

附录(药物组成)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1.十味败毒散:荆芥、防风、柴胡、独活、厚朴、桔梗、川芎、茯苓、甘草、生姜。

2.清上防风汤:荆芥、防风、薄荷、黄连、黄芩、山栀、连翘、白芷、桔梗、枳壳、川芎、甘草。

3.葛根汤: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4.防风通圣散: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石膏、黄芩、桔梗、滑石、甘草、荆芥、白术、栀子。

5.葛根温经汤:麻黄、葛根、吴茱萸、麦冬、当归、白芍、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

6.荆芥连翘汤:荆芥、连翘、防风 、当归 、川芎、白芍、生地黄、柴胡、枳壳、黄芩、山栀、白芷、桔梗、 甘草。

7.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姜半夏、黄芩、党参、桂枝、茯苓、龙骨、牡蛎、生姜、大枣、大黄。

8.柴归汤:柴胡、黄芩、姜半夏、党参、当归、川芎、白术、茯苓、泽泻、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9.丹栀逍遥散:白术、柴胡、当归、茯苓、甘草、牡丹皮、山栀、白芍。

10.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赤芍、丹皮、桃仁。

以上所有方剂服用,须咨询当地中医师,辩证用药!

额头巨大的黑色疣状肿物,不是肿瘤!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看图诊断,快来自测!

病例简

1名70岁的女性,主诉为额头出现逐渐长大的肿物30年。

患者诉肿物最近扩大的速度变快,没有疼痛,瘙痒、溃疡或出血,没有对肿物进行药物或手术干预。患者不抽烟、不喝酒,没有此类病变的家族史,没有激素替代治疗。既往无恶性肿瘤、糖尿病及免疫抑制治疗史。

专科检查:在额头可见一个巨大的黑色疣状病变,最长尺寸为9厘米,表面有乳头状瘤样病变和疣状病变,附着于下层皮肤,有细茎(图1)。邻近皮肤未见异常,其他身体部位未见类似病变。

图1:长约9厘米的暗黑色疣状病灶(引自参考文献)

其它检查:进行切除活检,结果显示棘层增生和角化过度,包括广泛的显着色素基底细胞柱,其间散布着许多假角囊肿(图2)。

图2:色素基底样细胞伴大量假角囊肿(引自参考文献)

Q:

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A:

A.脂溢性角化病

B.疣状黑色素瘤

C.黑素细胞痣

D.色素型基底细胞癌

本期答案

即可查看答案~

参考文献:

[1]Assefa W,Muluye S,Asmare Z,Hurgessa T,Getinet M.Unusual presentation of seborrheic keratosis:A case report of giant pigmented lesion on the forehead.Int J Surg Case Rep.2024 Jul;120:109916.doi:10.1016/j.ijscr.2024.109916.Epub 2024 Jun 19.PMID:38901381;PMCID:PMC11245946.

责任编辑:刘思思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