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专护(糖尿病专科护理操作有哪些)

中国糖尿病同伴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补充维生素,平稳血糖,护血管、防并发症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数以亿计的人口。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B族维生素在糖尿病的管理和并发症预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于那些服用二甲双胍或老年糖尿病患者,他们更容易出现B族维生素缺乏的情况。本文将详细探讨B族维生素对糖尿病人的益处、缺乏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补充这一关键营养素。

01

一、 B族维生素对糖尿病人的益处

1. 参与能量代谢,利于血糖控制

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硫胺素)、B2(核黄素)、B3(烟酰胺)、B5(泛酸)、B6(吡哆醇)、B7(生物素)、B9(叶酸)和B12(钴胺素),在人体的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与合成,促进这些营养素的有效利用,从而帮助维持血糖的稳定。例如,维生素B1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维生素B3则参与脂肪的燃烧过程,而维生素B6和B12则对蛋白质的代谢至关重要。

2. 调节葡萄糖代谢

非辅酶形式的烟酰胺作为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部分,能够提升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同时促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有助于减轻胰岛的负担,改善血糖水平。

3.营养神经

维生素B1、B6和B12对神经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它们能够保护神经组织细胞,减少神经损害,缓解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症状,如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尤其是维生素B12,其临床常用药物甲钴胺,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变的经典药物之一。

4. 保护心脑血管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B族维生素中的叶酸、维生素B6和B12能够参与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降低其水平,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此外,烟酸还能通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进一步保护心血管健康。

二、 糖尿病患者为何更容易缺乏B族维生素

1.水溶性特性与排泄

B族维生素属于水溶性维生素,大部分难以长时间在体内储存,会随着尿液和汗液排出体外。糖尿病患者由于多饮多尿的特点,更容易导致B族维生素的流失。

2.饮食控制

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的过程中,可能会减少某些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的摄入,如全谷物、肉类、蛋类等,从而导致B族维生素的摄入不足。

3. 药物影响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因为药物的影响而出现维生素B12缺乏的情况。二甲双胍能够影响肠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导致血液中维生素B12的水平下降。

4. 药物相互作用

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来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而这些药物可能会消耗或影响B族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进一步加重B族维生素的缺乏。

5. 食物加工

现代饮食中的食物加工过程过于精细,导致许多富含B族维生素的成分被破坏或流失,如谷类中的烟酸大部分存在于种子皮中,加工后损失严重。

三、 如何有效补充B族维生素

鉴于B族维生素对糖尿病人的重要性以及糖尿病患者容易缺乏这一营养素的情况,采取有效的补充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 食补

通过日常饮食来补充B族维生素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式。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包括:

含维生素B1的食物:豌豆、绿豆、黄豆、黑米、小米、花生、葵花籽、猪肝、瘦猪肉、鸡肝、牛奶等。

含维生素B2的食物:猪肝、麸皮、鸡蛋、黄豆、牛奶、牛肉、菠菜、油菜、猪瘦肉等。

含维生素B3的食物:肝、肾、瘦猪肉、鸡胸肉、鱼、坚果、黄豆等。

含维生素B6和B12的食物:肝脏、肉类、牛奶、酵母、鱼、豆类、蛋黄、菠菜、马铃薯、葵花子、油梨等。

将这些食物纳入日常饮食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身体对B族维生素的需求。

2. 膳食补充剂

除了食补外,糖尿病患者还可以考虑适当补充一些复合B族维生素膳食补充剂。复合B族维生素是各种维生素按照一定剂量比例合成的复合剂型,能够一次性补充多种B族维生素,更好地发挥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选择优质的复合B族维生素膳食补充剂时,应注意查看产品成分表,确保不含有对糖尿病患者不利的添加剂或糖分。

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对于正在服用二甲双胍等可能影响B族维生素吸收的药物的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补充方式,以减少药物对B族维生素吸收的负面影响。

4. 定期检查与监测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B族维生素水平的检查,以及血糖、血脂等相关指标的监测。这有助于及时发现B族维生素缺乏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补充措施。

总之,B族维生素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它们不仅参与能量代谢、调节葡萄糖代谢、营养神经和保护心脑血管,还能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B族维生素缺乏的情况。因此,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适当的膳食补充剂以及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方式来有效补充B族维生素,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和并发症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每位糖尿病患者都能充分认识到B族维生素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采取措施来保障自己的健康。

每10个成年人,就有1个得糖尿病!续命关键是护好它……

你眼中的护士是什么样的?

是这样?

这样?

还是这样?

△图自@央视新闻

5月12日上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护理部主任 李国宏

作客《荔直播·名医问诊》直播间

带大家了解

你所不知道的护士以及护理那些事

戳图回看直播↓

据李国宏主任介绍,在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全国援鄂医务人员的总数是4.2万,其中护士占到70%,就是2.8万多人。在江苏援鄂医疗队中,有2/3以上是护士,共1935人。正是因为有这群逆行天使的付出,我们才能平安相见。

在日常生活中,护士群体在专病护理、重症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的直播,李国宏主任和助手们还带来了干货满满的糖尿病人护理小知识。

我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人。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糖尿病足”,严重时还会导致截肢,甚至丧命。预防糖尿病足,除了要定期到护理门诊做筛查,最重要的是足部的护理。

糖尿病人为什么要坚持运动?

无论对是糖尿病患者,还是对正常人,运动都是非常有益处的,不但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体内的糖和脂肪的代谢消耗,还能增加身体的灵活性。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护士们,自创自编了一套针对糖尿病人的健身操。每天早晨,她们都可以带领住院病人做。做完这套操大约可消耗90千卡的热量。

为什么你运动那么久

血糖还是不理想?

通常意义上的跑步或者是散步,看起来好像持续了很长时间,但有人运动过后的血糖并不是特别理想。

这是因为,运动的消耗跟体内肌肉的含量相关。如果肌肉含量比较少,等量的运动时间,效果就不那么理想。

所以,健身房更推崇有氧运动加上无氧运动。对糖尿病患者,也同样建议通过无氧运动增加机体肌肉含量,通过有氧运动增加机体的肌肉做功,消耗热量。

有氧运动包含散步、跑步、骑车、打球等。无氧运动有举哑铃、杠铃,卷腹,弹力带拉伸等。

为什么不建议糖尿病人泡脚?

既然是泡脚,一是水温比较高,二是时间比较长,会对脚部的角质层起到破坏作用,脚更容易受到损伤,所以不建议糖尿病患者泡脚。

李国宏主任表示,冬天脚冷的话,也不建议用热水袋。因为糖尿病人对热不敏感,不易察觉到潜在的危险,如果觉得冷,可通过提高房间的温度取暖,比如开空调或油汀,而不建议局部加热。

每天都要检查双脚

每天洗脚之前,脱了鞋子和袜子,在光线明亮的地方,把脚部前后上下左右检查一遍,脚趾缝也要扒开来检查。

如果发现有异常的颜色或者有破溃,都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选择宽松的鞋子

前后要宽松:可以买个大半码左右的鞋子。

左右要宽松:尽量不选尖头皮鞋,而是稍微宽松的圆头老板鞋之类。

上下要宽松:要穿有固定鞋型的鞋子。

选鞋子要注意的是,鞋底要厚。它可以防止利器扎到鞋底,划伤脚部。

这两类鞋子不建议穿

买鞋最好在下午,新鞋别穿太久

因为下午的时候,我们受了一天重力的影响,脚部会微微肿胀。这时试穿合适的鞋子,在平常穿的时候就不会挤脚。

新鞋在刚穿的时候,建议穿半个小时到2个小时,脱下来看看脚部有没有留下勒痕。然后,逐步延长穿新鞋子的时间。

另外,穿鞋子前记得磕一磕,倒出里面的杂质,以防对脚部形成损伤。

选择合适的袜子

袜子尽量选择全棉或者羊毛袜,吸汗性和透气性比较好。

另外,要松紧适宜,尤其是袜口不要过紧。如果腿上有明显的勒痕,说明这双袜子对下肢的血液循环不利。尽量避免袜头有明显接缝的袜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张伯是医院里最长寿的82岁糖友,他总结了6个“带糖长寿”的经验

很多人以为确诊了糖尿病,就与长寿无缘了,但现实生活中有却不少超过8、90岁的糖尿病老人。

82岁的张伯确诊糖尿病35年,是我的老病患了,他刚确诊糖尿病的时候,难过的不行,以为自己都等不到孙子的出生,没想到,这么些年过去,张伯的身子越发健朗,不仅抱上了孙子,还等到了重孙,开心之余,他把自己这些年的“带糖长寿”经验总结出了6个要点并分享给了其它糖尿病患者。

“带糖长寿”的6大经验

1,血糖、血脂、血压控制良好

对于糖友来说,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是有助于预防多种并发症,有助长寿的。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糖友的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餐后血糖应小于10mmol/L;收缩压小于130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总胆固醇小于4.5mmol/L,甘油三酯小于1.7mmol/L。

2,体重控制合理,不超重

有糖尿病的人可以将体重作为衡量干预治疗效果的一项指标,过重过轻都将增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而腰围是衡量体内脂肪分布简单便捷的指标,应当达到的标准是:

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保持在18.5-23.9之间;

男性腰围应小于85cm,最大不应超过90cm;女性腰围应小于80cm,最大不应超过85cm。

3,保护好心脏健康

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友的主要致死原因,我国有1/3糖友患有心血管疾病。因此,护好心脏是糖友长寿的前提。

糖友的最佳心率是60~70次/分钟,如果静息心率超过80次/分钟,最好遵医嘱用药控制。

4,会吃饭吃好饭

要平衡膳食,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都要吃。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具体来说,糖友只要做到每天吃10个拳头(1拳头150克左右)大小的食物,就能基本做到营养均衡。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清淡,每天饮食少糖、少油(25克以内)、少盐(5克以内);

5,勤运动,好习惯

糖友规律运动不但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助降低血糖、控制体重,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心脏健康,预防多种并发症,延长寿命。

建议每天坚持进行30-45分钟可出汗的运动;每晚23:00前入睡,睡眠时间保证6-8小时;坚决不吸烟,饮酒每天最多不超过1两等等。

6,积极治疗,情绪稳定

有些糖友对身体指标波动感到过分焦虑,以至于夜不能寐。然而,这种紧张焦虑的情绪也会影响血糖控制、导致肠胃不适等,甚至造成恶性循环。

糖友们需要在确诊后,能够积极乐观应对治疗,服用降糖药时不犹豫、不排斥、更不拒绝。

我是唐咸玉,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对于糖尿病、甲状腺、垂体、肾上腺等内分泌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有问题的朋友可以私信我或者评论区说说你的情况,我看到了会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