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肾膜炎(糖尿病肾膜炎漏蛋白4个十严重吗)

妙手医生健康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腿麻,是并发症的出现?3种神经病变,腿麻属于哪种?

糖尿病脚麻,这是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会有的一种症状。那么糖尿病脚麻是怎么回事呢?是并发症出现了?糖尿病脚麻危险大吗?应该怎么办呢?今天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

注意!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

1、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肾脏功能会逐渐破坏,最后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

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5年后才会发生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时即可伴有糖尿病肾病。成本效益分析显示在我国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中进行糖尿病肾病筛查可节省医疗费用。

患者除了控制饮食量之外,还应该严格控制食盐、糖、蛋白质的摄入量。

2、眼部并发症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是糖尿病当中重要的并发症,患者常常会出现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及白内障,严重者可以导致失明。

由于患者的神经不敏感,常常不能及时的感觉到眼部的病变,应该定期的做血糖检测及眼部检查。还应该注意减少眼睛的负担,避免过度的看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

3、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临床上很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的病足会出感染、溃疡、甚至足趾脱落。糖尿病患者应该戒烟,经常检查足部情况,不要过度修剪指甲。一旦开始出现足部损伤,应该及早就医

4、心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患者应该定期体检,注意检查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胆固醇、血压等。注意坚持低盐低脂饮食,肥胖患者注意减肥,吸烟患者应该戒烟。

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的发病几率明显高于常人,比较常见的病变有脑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等,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应该注意控制饮食,避免高脂高盐饮食,不要一次吃得太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糖尿病患者出现腿麻,是并发症的出现?3种神经病变,腿麻属于哪种?

糖尿病的患者,如果出现脚麻,有可能出现了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相关的并发症。此时患者可以完善肌电图等检查,来排查是否患有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指的是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损害了人体某处或者多处的神经系统,影响了人的感觉,运动等功能的一种病变。

而且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周围神经病变,植物神经病变以及中枢神经病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周围神经病变以及植物神经病变。例如,如果累及到了感觉神经,就可以出现麻木,痛觉过敏等表现。

糖尿病作为我国目前最常见的一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危害是很大的,在我国患病人群很多已经超过了一个亿,这还不包括糖尿病前期的患者。糖尿病最恐怖的一点就在于各种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一类慢性并发症,给很多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周围神经病变的特点就是肢体的麻木,尤其是脚的麻木尤其显著,这种麻木是对称性,远端性的分布,也就是我们双脚的远端更加的明显。

所以说糖尿病患者如果脚麻一般来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可能性就很大,这种情况就需要去医院进行一个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以及检测神经传导速度来评估是不是达到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标准,如果达到就需要进行一个很规范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缓解病情。

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的特殊注意事项
  • 由于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使用降糖药物,肝脏不可避免受到损伤。平时一定不要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 患者除了严格控制饮食外还要注意按时使用降糖药物,不要随意更换药物,不要私自减少用药。
  • 患者应当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比如绿叶蔬菜、玉米、荞麦等,还可以多吃一些低糖的蔬菜,比如韭菜、茄子、西红柿、西葫芦、南瓜、冬瓜、青椒等。

虽然糖尿病是不能治愈的顽固疾病,但是采取各种降糖措施,把血糖平稳的控制在正常水平,就可以大大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健康科普排位赛#

关注@妙手医生健康

参考文献: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有什么早期症状?一文说透糖尿病并发症

有人被查出来糖尿病后,医生告诫说要积极预防并发症,但患者却认为并发症离自己很遥远,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一、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1.急性并发症

其发病主要由于胰岛素活性重度缺乏及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以致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所致,出现高血糖、酮症、代谢性酸中毒和脱水为主要表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起病急,病程常小于24小时,多数起病时伴有多尿、烦渴、乏力等症状,甚至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少数患者也会出现腹痛。严重情况下,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或昏迷。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起病多隐匿,从发病到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一般为1~2周,偶尔急性起病。多见于6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初期仅表现为多饮、多尿、乏力等症状,可进一步出现脱水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乳酸性酸中毒

起病较急,患者会出现深大呼吸、神志模糊、木僵、昏迷等症状,多见于大量服用双胍类药物或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

2.慢性并发症

目前普遍认为多元醇旁路、蛋白激酶C、己糖胺激活、晚期糖基化产物(AGEs)的多寡,以及高血糖诱导的线粒体产生反应性氧化产物(ROS)生成增加,可能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机制。

糖尿病肾病

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第二位病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常见于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病程长的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还可引起与糖尿病相关的葡萄膜炎、白内障等。

糖尿病足

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溃疡、感染和(或)深部组织的损伤,是糖尿病非外伤性截肢的最主要原因。轻者表现为皮肤干燥和发凉;重者可出现溃疡和坏疽。

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

包括心脏和大血管上的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和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和冠心病,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大血管并发症,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死亡风险比非糖尿患者高3~5倍。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

是指由糖尿病所引起的颅内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据统计,2型糖尿病患者有20%~40%会发生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为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脑萎缩等,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糖尿病神经病变

最常见的类型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发病率很高,部分患者在新诊断为糖尿病时就已经存在,但根治困难,故重点在于预防发生及控制发展。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多个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胃肠道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排汗系统和代谢系统。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最主要,危害最大,可引起静息心动过速和直立性低血压,有时还可导致猝死。胃肠道功能紊乱最明显的表现为胃排空延迟(胃轻瘫)、腹泻(饭后或午夜)、便秘等。

二、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预警信号?

1.心慌胸闷

若出现心慌,伴头晕、出汗、手抖、面色苍白等症状,很可能是出现了低血糖。但如果是因姿势突然改变而出现的心慌胸闷、血压突降的状况,提示糖友很可能患有心血管并发症。

2.视物模糊

当出现近物看不清、视力下降,预示着可能已经出现了视网膜病变。

3.手脚麻木

对称性手足刺痛、麻木,提示可能已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4.出汗异常

如发现皮肤某些部位不排汗,汗量过少或过多,预示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当糖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会使汗腺分泌增加而形成多汗。另外,汗腺自主神经病变也可表现为少汗甚至无汗,半身出汗而半身无汗等异常情况。

5.口腔溃疡

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佳,血糖波动大,口腔便容易感染炎症,出现牙周炎、牙齿松动、牙槽骨质疏松等症状。

6.腹胀便秘

糖尿病性胃轻瘫常伴随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早饱感。

7.皮肤异常

皮肤干燥脱屑、瘙痒、变色、局部水疱等症状,多是由高糖引起血液渗透压升高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若处理不及时,可发展为溃疡和坏疽,有截肢的风险。

8.小便泡沫多

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信号,多数糖友无明显表现,部分糖友出现“腰酸脚肿,尿泡沫多”的症状。 糖尿病肾病是一个缓慢进展的过程,一旦出现肾脏损害,表明肾脏病病变已较严重。

三、如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1.药物治疗

首先,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糖药物,并定时监测血糖,控制血糖在目标值范围内,血糖过高或过低都要及时找医生调整降糖方案,并且积极干预其它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定期随访。

2.生活方式干预

吃动平衡

建议糖友选择升糖慢的低GI主食,如全麦食品、玉米等粗粮。进食后还要注意运动。运动不仅可以减肥,控制体重,还可以降糖。建议在医师、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膳食、运动方案。

保证睡眠

睡眠不足不仅会使血糖升高,还会增进食欲,导致体重增加,心脏和肾脏并发症风险升高。因此建议保证每日7-8小时的睡眠时间。


控制压力

紧张焦虑会升高血糖。可以学习一些放松练习,如呼吸练习、瑜伽等。

戒烟戒酒

吸烟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比不吸烟者高出三倍。烟草内的尼古丁和焦油等物质,会对胰岛素的作用产生阻碍,使血糖升高;而酒精内的乙醇经过人体的加工会变成脂肪,加重肥胖,并且酒精在分解时也会导致血糖升高。

参考文献: 

[1]杨秉辉.警惕糖尿病的并发症[J].食品与生活,2020,(12):72-73.


图片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医生诊断,不属于医学诊疗建议,也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仅供参考请谨慎阅读。未经本平台和相关权利人书面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或引用。若本内容存在任何疏漏,请尽快与本平台联系,可发送信息至【causahealth-content@causacloud.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防治三高要重视,中医治糖尿病及并发症有奇招

【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包括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葡萄膜炎,糖尿病心血管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疾病。

【预约挂号】

专家为《我是大医生》的观众提供了一些挂号名额,有需要的观众可以点击☞“我要挂号”或点击下图,直接填写信息,之后会有工作人员与您联系,确认预约时间。

点击上图,即可挂号☝☝☝

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是影响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已达到11%-12%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超过了惊人的50.1%。也就是说,超过1.14亿的国人患有糖尿病,而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接近5亿,无论从总数还是发病率,中国已经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

更让人担忧的是,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糖尿病人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压、血管粥样硬化,而其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更是有30%的患者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得了病,等到发现时,糖尿病并发症甚至已经侵袭身体,严重威胁生活质量和生命。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在于它多达100多种的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相对高血糖状态而引起的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器官,可引起失明、心梗、尿毒症、肢体残疾甚至死亡那么,糖尿病并发症都有哪些?患糖尿病到出现并发症要多久?这些并发症一旦发生了,就一定不可逆转了吗?我们该如何正确的预防和摆脱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呢?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邀请到北京知名中医专家迟润华主任,为我们来一一揭晓!

迟润华主任直播大揭秘

今晚19点,迟润华主任会做客我是大医生直播间,现场讲解糖尿病及其系列并发症的调理方法,并现场回答网友提交的问题!文末有进入直播间的详细介绍。

1患糖尿病多久,会出现并发症根据临床数据统计表明,患糖尿病后,5-10年后都会出现不同并发症,但是如果血糖控制得不好,2、3年左右就会出现并发症。

糖尿病主要并发症包括: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等,大多是由于气血津液不足,五脏阴阳失调所导致。

以糖尿病引发的眼病来说,人的眼部的毛细血管非常细小,在长期的高血糖环境中,最先崩溃的也是这些细小的血管,如果不注意及时保养保护,很容易造成硬化、出血,最后导致失明。由此可见,调五脏、改善气血对预防和有效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晚19点,迟润华主任会在直播间,为大家讲解如何正确预防和应对糖尿病及并发症,中医如何运用五脏调理方式应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又有哪些优势?详细内容请观看今晚19点的专家直播。文末有进入直播间的详细介绍。

2

糖尿病易引发“四大高危并发症”

1

糖尿病引发眼病

糖尿病所并发的眼部疾病常见的有7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色素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神经改变、糖尿病性视网膜脂血症、糖尿病性青光眼、糖尿病性屈光改变。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它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其次是糖尿病性白内障。

需注意的是这种并发症易反复发作,常会引起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眼部严重并发症,患者要及时控制血糖,及时治疗出血,如不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就可能导致患者失明。

2

糖尿病引发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人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压、血管粥样硬化,极易患心脑血管病。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死亡风险比非糖尿患者群高3~5倍。其病理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脑萎缩等,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3

糖尿病引发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我国的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

4

糖尿病足

足部是糖尿病这个多系统疾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

3防治糖尿病并发症中医有独特优势

迟润华主任在中医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有四十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五轮五脏”治疗原理。以五轮为纲,五脏为本,从疾病的病因病机出发,以五脏虚实寒热立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则清之,寒则温之,辨证论治的特点优势。“五轮五脏”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疾病,标本同治,治根治本,止血、化痰、修复。注重从多个脏腑出发,既注重五轮的变化,也不忘与五脏及五行相结合,辨病辨证,综合治疗疾病。”

中医专家迟润华主任提示:

很多时候,医生最怕的不是病情有多严重,而是患者对病情认知不足,导致心理上的“等”和“拖”,最后把最佳的治疗时间给耽误了。治疗时机直接关系着身体恢复。因此,一定要及时检查并治疗。

想要了解迟主任是如何运用“五轮五脏辨证施治”化解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及糖尿病引起的眼底出血、黄斑变性、视网膜萎缩等眼部疾病,请观看今天的专家互动直播,具体观看方式在文末有介绍。

真实病例

迟主任的患者李女士,正是通过“五轮五脏”调理和有效控糖治疗下,告别了糖尿病引发眼底出血的困扰。

56岁的李女士,是在2015年体检时确诊为糖尿病,去年去检查时出现了眼底出血症状,李女士很是心慌,眼睛不是小事情,听说严重了还会导致失明,听朋友介绍说打针管用,能止住出血,于是就在当地医院就诊。开始一段时间还是有效的,但后来不怎么管用了。儿子和儿媳也一直支持她继续治疗,不要放弃。

终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找到了迟主任,经过诊断发现,李女士的血糖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平时饮食方面没有得到太好的控制,迟主任一方面帮助她调整食谱,并辅助开了“明目止血汤”日常服用,稳定病情,通过调气血、调五脏,重用三七、红花等,起到止血、活血化瘀作用;另一方面通过黄芪、铁皮石斛等配伍,达到滋阴明目,养肝补气的目的,重在帮助李女士恢复视力、防止复发。

两三个月下来,李女士明显觉得目暗头晕的症状基本没有了,视力也基本恢复到患病之前的情况。她一直说自己真是个幸运的人,如果当时一直再拖下去,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

中医专家迟润华主任提示:

对于有糖尿病的眼病患者来说,中医整体调整、全身调整,通过调气、调血、调五脏,不仅是要消除眼底出血的症状,还要稳定血糖。只有将患者发病的最根本的原因高血糖的问题解决掉,才能避免他反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