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老秦糖尿病

老李健康说 0
文章目录:

50岁男子患上糖尿病,检查却发现胰腺癌?医生叹息:这点没注意!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分享更多的专业健康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感谢您的支持。


老章今天又去医院复查糖尿病了,一进医院大门,就碰见了老朋友老秦,两人一路闲聊着走进了内科门诊。

老章是个退休的铁路工人,身材魁梧,但最近几年因为糖尿病的困扰,看起来老了不少。

“你说,咱们这糖尿病就没个完了?”老章叹了口气,拿出血糖仪,给老秦看自己昨晚的血糖记录,“看看,又高了。”

老秦安慰道:“别急,医生不是说了吗,控制得当,糖尿病也能和普通人一样活得滋润。”

老章点了点头,不再多言,两人一起进了诊室。医生看了老章的血糖记录,又仔细询问了饮食和运动情况,最后建议老章做个全面检查,顺便查查胰腺的情况

“胰腺?”老章有些诧异,不过还是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了检查。

结果出来后,医生的表情有些凝重:“老章,你的胰腺有点问题,我们发现了一个肿瘤。”

老章一愣,没想到自己检查糖尿病,却意外发现了胰腺肿瘤

医生解释说,胰腺肿瘤初期很难发现,很多患者都是在检查其他疾病时意外发现的,而且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和糖尿病非常相似,所以很容易被忽视

老章听了,心里有些发慌,但也庆幸自己及时发现了问题。“那,医生,这胰腺癌和我长期的糖尿病有关系吗?”老章问。

医生点了点头:“有一定的关联。长期的糖尿病会增加胰腺癌的风险。”

老章听了,心里更加重视起自己的健康问题,他决定好好配合治疗,同时也要更加注意日常的饮食和锻炼,希望能够早日康复。

老章的情况让我们不得不再次思考一个问题:糖尿病和胰腺癌之间究竟有什么关联呢

有的研究表明,长期的糖尿病确实会增加胰腺癌的风险,但也有研究认为,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并不是那么直接。

我今天要跟大家探讨的一个观点是,糖尿病和胰腺癌之间的关联可能并不仅仅是因为血糖控制不当,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换句话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是导致这两种疾病的共同元凶

首先是饮食。大量的研究表明,高糖、高脂肪的饮食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而这种饮食习惯同样也会增加胰腺癌的风险。你可能会问,这跟生活方式有什么关系?

其实,我们的饮食习惯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生活方式决定的。

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选择了快餐、外卖,这些食物往往热量高、营养低,长期食用,无疑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其次是运动。缺乏运动是导致发病重要因素,同时,它也与可能患胰腺癌有关。

现代社会,很多人的工作都是久坐不动,下班后又因为疲惫选择宅在家里,久而久之,身体的代谢功能就会下降,胰腺的负担也会增加,这无疑增加了患病的风险。

再来看看睡眠。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而胰腺癌患者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睡眠问题。最后是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不仅会导致糖尿病,还会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糖尿病和胰腺癌的共同诱因。

这就提醒我们,要想远离这些疾病,光靠药物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减压,这样才能真正保护我们的健康。

回到老章的例子,他现在最关心的问题肯定是如何治疗自己的病症。医生在给出专业的治疗方案的同时,也强调了生活方式的调整。

比如在饮食上,要控制碳水的摄入,注意餐食的比例

在生活习惯上,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运动量,比如散步、慢跑等,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夜间的娱乐活动;

总之,糖尿病和胰腺癌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我们不仅可以控制糖尿病,还可以降低患胰腺癌的风险。所以,要做到健康地生活。

关于糖尿病并发症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王琳:患者将性命交给我们,我们就要守护好

文/本报记者 刘青 图/特约记者 马力克

“我们首先是一名临床大夫,然后才是一名妇科大夫。”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主任王琳一直以来的座右铭。工作中,她也常常跟团队这么说,于细微处着手,从蛛丝马迹中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主任王琳查看患者病历并调整治疗方案

尤其是医院调整为定点医院后,一直坚守在岗的妇科团队按照医院党委部署安排,开始收治感染合并基础疾病多,病情比较复杂、危重的患者。

王琳(右)带领团队成员查房

从围着手术台转的外科领域,转型收治内科患者,作为急19病区主任的王琳立即组织全科医护人员积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副主任苟安栓一起制定详细的住院患者查房表,每天带领医护人员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认真、仔细地查房,从蛛丝马迹中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让患者快速康复。

发自内心地关心关爱病人

在众多患者中,让王琳印象深刻的便是病区67岁的患者老秦。老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由于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度不高,一开始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对于老秦的情况,王琳起初有些不解,但在查房时跟老秦聊天后发现,他记忆力差,医嘱都记不大清,身边又没有陪护,是他配合度低、治疗效果差的根本原因。

王琳(左)和团队成员查房并记录患者护理的注意事项

搞清楚了患者的问题所在,就要提出解决办法——一开始,王琳让医护人员将医嘱打出来贴在老秦床头,可老秦并不怎么看。“那就加强病区巡视,进行督导服药和治疗。”王琳说,老秦不吃饭,护士就一天三顿一勺一勺地喂,“他不吃药,就把每一次的药放在他手上,看着他吃下去。”

在病区巡视期间,王琳还发现老秦有些焦虑。得知老秦在担心自己的基础病,王琳拍着他的手说,“您就放心吧!我们会综合您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王琳还特别交代老秦,要好好休息,“休息好了免疫力才会上来,病才会好得更快。”

王琳(左)查看患者恢复情况

在一次次耐心地沟通下,老秦渐渐开始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按时吃药、吃饭和睡觉,病情明显好转。除了老秦,王琳和同事们也如此照护其他患者,并发自内心地关心关爱他们,让患者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患者随访工作一样儿不落

当然,病区里不少患者出现了焦虑、暴躁的情绪,对医护人员的治疗和健康宣教有抵触心理,王琳和同事们都很理解。

“和患者真诚地沟通很重要。”通常,王琳会一边安慰患者,一边将每一次的检查结果和接下来的诊疗方案和治疗效果都告诉患者。一次沟通无果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患者安静下来,愿意配合治疗。她说:“患者将性命交给我们,我们就要守护好。”

王琳与患者进行沟通

在完成病区诊疗工作之外,患者随访工作王琳也一点儿没落下。依托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平台,王琳和团队们解决了不少肿瘤患者的复诊问题。“我们还通过微信,和不少肿瘤患者联系。”不少地州患者将当地医院的检查结果发至王琳的个人微信,她综合患者的检查结果,告诉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自从医院公布了全院专家电话,王琳的手机更是响个不停,“围绝经期女性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怎么办”“月经不调可以吃什么药?”、“孕检怎么做”……面对蜂拥而至的电话咨询,王琳也一一耐心接听,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守护着广大女性的健康。

王琳(右)和团队成员查房

而她每天穿上三级防护装备后,就开始了6小时不吃不喝的状态,常常也会因为缺氧而感到不适,但她和所有人都在坚持。她说:“我是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天职,也是医生的本能。”

(编辑/田疆 审核/夏莉涓)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开出湖南省首张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治疗处方

#非常病例##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3月31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肾病风湿科主任张浩教授为一名腹膜透析患者开出湖南省首张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治疗处方。

此处方的开出,意味着腹膜透析治疗将引入更加多元化的手段,弥补过去传统单一葡萄糖腹透液的局限性,为终末期患者带去更多福音。

据了解,获得首张处方的老秦是一位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这种居家治疗方式让他得以重返社会。

但由于基础腹膜条件导致他反复出现双下肢水肿,原本患有糖尿病的他不得不继续使用高糖透析液来维持超滤

目前,腹透液的渗透剂大多使用的是葡萄糖,但葡萄糖腹透液也有缺陷,一是增加葡萄糖吸收,造成糖脂代谢紊乱;二是留腹时间短,需多次交换长留腹治疗影响超滤量

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则利用大分子葡聚糖作为渗透剂,不易被腹膜吸收,可实现长时间稳定的超滤,进而提高透析充分性改善患者容量超负荷和糖脂代谢降低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

张浩教授表示,腹透治疗模式的多样性可以帮助患者实现正常工作与生活,这对于个人、家庭以及社会来讲有着极大的社会效益。

相信随着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的应用,能使腹透发挥更多临床优势,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众所周知,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因其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可居家治疗,在我国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疫情的存在给终末期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问题:他们普遍存在营养状态较差伴抵抗力低下的情况,属于新冠易感人群,如果前往医院进行腹膜透析治疗将存在极大的被感染风险。

因此,通过居家腹膜透析也可以实现有效治疗,将大大降低终末期肾病患者因往返医院所致的被感染的风险。

(编辑Rainbow。)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肾病风湿病科 李利娜 王建文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