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下蛋鸭糖尿病(鸭蛋糖尿病能吃吗?)

民福康 0
文章目录:

鸡蛋又被冤枉了!每天吃一个鸡蛋,真的会让糖尿病风险提高60%?

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一听到母鸡下蛋的声音就开心,这意味着今天又有鸡蛋吃了,它可是个好东西,吃了能长高个,还能更聪明,小孩子都爱吃。其实,不仅孩子爱吃,很多大人也喜欢吃,但是却因为病情不敢吃,特别是在网上看到某些文章和视频后,更是碰都不敢碰。

上周我的一位患者说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吃鸡蛋了,真是想念那个味道,我说您为啥不吃啊?现在鸡蛋可不贵啊!患者说还不是糖尿病闹的,老婆子不知道从哪里看到视频,说每天吃鸡蛋会增加糖尿病风险,我现在血糖已经偏高了,她就严格控制着我的饮食,一口不让吃。我告诉患者,吃鸡蛋没事,您放心吃,就把这话告诉你老婆。接下来我又和他解释了一番,为啥会有糖尿病患者不能吃鸡蛋这个说法,又为啥说可以吃鸡蛋。

“研究发现,每天吃一个鸡蛋糖尿病风险将提高60%”,这个说法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它其实来源于一个中等水平的医学网站,我大概和朋友们解释一下,这篇论文通过1991-2009年国人吃鸡蛋的数量来研究“吃鸡蛋和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注意,是相关性不是因果关系,结果发现后面几年比前面几年的鸡蛋消耗量明显增加,与此同时,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是急剧攀升,于是有的人就开始拿鸡蛋做文章,说它会带来糖尿病风险。

但是,我们仔细研究推敲一下就能发现,这个研究其实存在很多问题:

吃鸡蛋会影响糖尿病?就像手指头和牙齿发黄的人,患肺癌风险会升高,因为从手指头和牙齿上我们可以看到和抽烟数量多的相关性,但是我们能说指头和牙黄导致肺癌风险升高吗?显然是不能的,除了吃鸡蛋,就没有吃其他东西吗?

研究不太严谨,没有去掉干扰因素。这个研究中糖尿病患者最多的那一组有很多特点,比如说收入高、住在城市中、肥胖、爱喝酒、不爱运动、血压偏高、很少吃粗粮,对糖尿病稍微有了解的人应该发现了,肥胖、饮酒、运动少、饮食精细化,这些都是糖尿病的风险因素,把有风险因素的人和吃鸡蛋多的人放在一个组里,显然是不对的

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问问大家,你现在还能记得零几年时候的事情吗?连一天吃几个鸡蛋都能记得?想必大多数人都没啥印象了,只能回忆那时候条件好不好,条件好可能每天都能吃到,条件不好的说不定很多天才吃一次鸡蛋。而且调查问卷跨度时间很长,前后十年生活条件变化明显,现在吃的肉食、油炸食品更多,再加上运动少、患有三高,糖尿病的患病率肯定会上升。

从以上三点来看,这项研究是站不住脚的,大家不必相信,想吃鸡蛋大可放心吃。希望大家在看到某些研究、视频、论文的时候先不要被文字唬住,一定要多推敲、多分析。

喷香的鸡蛋应该怎么吃呢?不同的人要注意不同的吃法

鸡蛋真的很神奇,怎么弄都好吃,糖友们如果想吃,最好吃水煮的,煮好后切成两半,洒上少量葱花和椒盐,吃上一个没什么问题,平时吃面条也可以在面汤里打上一个荷包蛋,营养又美味。孕妇和儿童对营养需求高,一天吃两个也可以,老年人如果有胆结石或肠胃上的问题,就没有必要每天都吃了,一周吃上三四个都可以。

如何减少危险因素,预防糖尿病呢?医生和大家说两点

首先是吃好三顿饭,能不加餐就不要加餐,进食要有规律,主食没必要太精细,搭配粗粮和全谷物是比较好的,在餐桌上应该经常有荞麦、藜麦、燕麦、糙米的身影。菌菇、豆类、绿叶菜、鱼肉样样都不能少,一定要保证品种丰富,不能“专一”,吃菜就得“花心”点。

其次是运动控制体重,患者的特点就是胖、喘,平时吃得太好,运动得太少,不想血糖持续升高,就要合理锻炼,将体重指数降下来,这样才能向健康靠近,适合糖友的运动有很多,例如慢跑、骑车、跳绳、老年探戈等。

很多人在年轻时不注意血糖的问题,等到中年时期啥都不敢吃,嘴巴受罪,身体也受罪,何苦呢?如果平时能适当控制点,有定期检查的意识,及时把血糖降下来,饮食上就没那么多限制了,不过既然现在血糖已经偏高了,就要想办法让它保持稳定,才不会向更严重的地步发展。最后,再次强调一遍,鸡蛋可以吃,不要再冤枉它了。

没乳头还偏要哺乳,这种下蛋生物凭什么算我们亲戚

要说世界上最怪的动物,鸭嘴兽恐怕拔得头筹。它不仅长得怪,生存方式也令人惊异。明明是卵生,却用的是哺乳的养育方式,即便它们连基本的乳头都没找到。

几亿万年来,鸭嘴兽在黑暗中忍辱负重活到了今天,甚至差点被人类所遗忘。一开始,人们以为它是东拼西凑的人造假货,却颠覆了我们对哺乳动物的认识。

它的存在也将人类的注意力引向了进化史上一个独特的分支——单孔目生物。

鸭嘴兽(Ornithorhynchus anatinus)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现今属于单孔目下鸭嘴兽科。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科学家为了弄清它的分类搞得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鸭嘴兽实在是太奇特的存在了。外形的奇特我们无须过多赘言了,它的繁殖方式也是相当优秀。

按理上来说,哺乳动物基本都是胎生,可鸭嘴兽偏偏是卵生。是的,它们不仅会下蛋,还需要通过孵化一段时间才能从蛋中破壳出世。然而它又需要哺乳的行为来养育幼崽,并且哺乳期还不算短,可长达4个月。

更与众不同的是,雌性鸭嘴兽压根就没有喂奶的乳房和乳头。它们只有腹部两侧长有的很小的乳孔,用于分泌乳汁。所以当幼兽趴在鸭嘴兽妈妈的肚子上时,就需要轻轻一舔就能喝到了乳孔里分泌出来的乳汁了,也不用大力吮吸。

看到这里,如果我上面没提的话,恐怕一时半会也不知道鸭嘴兽属于什么动物吧。对于卵生却要乳汁哺乳的鸭嘴兽究竟是哺乳还是卵生动物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争论了很久才达成共识。

可就算最后被当做是哺乳动物,但鸭嘴兽也因其独特性而自立了门户。科学家就在哺乳纲下设立了原兽亚纲。事实上,目前哺乳纲(Mammalia)有超过5000个现生物种,它会被分为两大类:原兽亚纲(Prototheria)和兽亚纲(Theria)。Mammalia源自拉丁文mammālis,指的是“乳腺,乳房”的意思,雌性个体具有功能性的乳腺也正是现生哺乳动物特有的共同特点。

这里简单提一下,兽亚纲依据生殖系统、生殖方式及后代早期发育的模式的不同,又被分作后兽下纲(Metatheria,即有袋类Marsupial)和真兽下纲(Eutheria,即有胎盘类Placentalia)。这当中,有袋目动物相似的上耻骨与骨盆联接,能附着更多的肌肉,有助于短的后腿能支撑身体,很有可能是爬行动物祖先留下来的特征。

本文主角原兽亚钢下的鸭嘴兽则直接保留了来自爬行动物祖先的卵生习性。不过它已经进化出了幼体依靠妈妈分泌的乳汁成长的特征。

哺乳动物

2008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鸭嘴兽与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都具有基因相似性。这也难怪人类初识它时一度将它认为鸟兽杂交种。对此,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生物学家丽贝卡-杨(Rebecca Young),认为与哺乳动物类似的爬行动物在2.8亿年前进化分离,它们具有鸟类和爬行动物的一些特征。

大约8000万年之后,单孔目动物(即是产卵哺乳动物)又从哺乳动物家族中分离出来,最终该分支剩下的仅是鸭嘴兽和针鼹这两种物种,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新几内亚及其毗邻的若干小岛上。

顾名思义,单孔目动物指的是没有分肛门、 尿道及产道,而是由合一的泄殖腔代替。它们和鸟类、爬虫类等动物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体温都比较低,但缺乏完善地调节体温的能力。比如鸭嘴兽的平均体温为32.2℃。而针鼹为31.1℃,而且只有在外界温度保持在27.6℃到32.6℃之间时,它们的体温才保持恒定。

一旦周围的温度具有较大的温差时,或者如针鼹在冬眠期间时,其体温便趋于改变。这些都说明单孔目动物在体温调节上仍保留着爬行动物的特性。

针鼹

目前来说,单孔目动物化石记录非常有限,但也发现一些头骨化石。比如灭绝的Obdurodon dicksoni。它们生活在中新世时期(大约2330万年-530万年前),它具有类似现代鸭嘴兽的嘴部结构,但是两者并不一定存在直接亲缘关系。现代鸭嘴兽数量持续减少,但是化石证据表明远古鸭嘴兽也生活在现今南美洲地区。

至于单孔目的演化历史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科学家大多认为其与有袋类和有胎盘类有着完全不同的亲缘,可能是由兽孔类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比如单孔目动物的站立姿势和举止等,也与爬行动物相似。

由于现存单孔目种类较少,鸭嘴兽就成为了进化生物学上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而鸭嘴兽身上的特征也反映了单孔目动物身上的共性。

比如鸭嘴兽的眼睛和耳朵都像是长在嘴后面的一个槽里。而这个槽在水下闭合,这也说明它不靠视力或听力寻找食物。又因为潜水时鼻孔也是一直闭合,所以它也不是靠嗅觉来觅食的。可鸭嘴兽的食物往往是河底的淡水甲壳类和蠕虫,凭借着那张铲子一样的鸭嘴把猎物挖出来。所以,它又是如何判断食物的位置呢?

而原来鸭嘴兽靠的是猎物发出的微弱电场。事实上,单孔类动物都能探测到生物肌肉收缩产生的电场,以适应黑暗的环境下觅食。除单孔类以外,已知的唯一可探测生物电的哺乳动物是圭亚那白海豚(Sotalia guianensis)。

此外,鸭嘴兽还是目前为数不多有毒哺乳动物之一。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雄性鸭嘴兽的后足背面有一根尖刺。这根刺能够释放毒液,能猎杀一些小型的动物。

2010年沃伦带领研究小组发现鸭嘴兽毒液中包含着83种毒素,毒液基因类似于蛇、海星和蜘蛛等动物的毒液基因。因此,科学家认为鸭嘴兽可能是趋同进化的一个实例。雌性鸭嘴兽和针鼹也有退化的刺,但没有毒液。

然而,雄性鸭嘴兽拥有的毒液压根就不是保护自己妻儿的。根据研究,雄性鸭嘴兽只有在繁殖季才会大量产生毒素,用于和其他雄性争抢雌性。可除了交配期间,但是它们对雌性没有任何的感情,情愿过着独行的生活。

鸭嘴兽的刺

在水中的时候,它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前爪来划水,也会像海狸一样有着巨大的尾巴来控制其在水中航行的方向。而在陆地上行走时,它又总喜欢把前爪将折叠起来,用脚腕行走,保护自己赖以游泳的脚蹼。

此外,鸭嘴兽还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吃货。据统计,平均每只鸭嘴兽需要吃掉相当于自己体重20%的食物。似乎除了吃以外,好像也没有别的什么事需要担心了。于是,它们愿意长期待在同一个地方,缺乏长途迁徙的能力。

也正是因为生活地点固定,鸭嘴兽最后逃不过人类的掠夺。20世纪初时,狩猎鸭嘴兽成为了当时猎人们的一个风潮,因为它们的皮毛保暖性实在太好了。就有记录显示一位皮毛商曾卖出2.9万张鸭嘴兽皮。

鸭嘴兽皮

为了得到完整的毛皮,人类采用枪击、电晕等方式猎杀鸭。几个世纪来,鸭嘴兽贸易十分繁荣,直到20世纪初狩猎禁令出台才走向了衰败。过去在南澳大利亚州鸭嘴兽被列为濒危物种。在澳洲的很多地方,鸭嘴兽已经完全绝迹了。

另一方面,鸭嘴兽的人工养殖一直很难取得成功,只有极少数幼体才能够成功存活下来。因为无论它们搬到哪,都不能适应环境。迄今为止,鸭嘴兽还是没有在澳洲以外的地方,繁殖成功。

然而鲜少人知的是,它刚出现在人类视线中的时候,被坚定认为是人造的假货。1798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总督John Hunter给大英博物馆送回一张奇怪的毛皮标本。这个标本像一只河狸,有宽扁的尾巴,爪子像水獭,还有一张橡胶质地的鸭子嘴。

在那个年代,很多人会通过东拼西凑各种动物标本,以此伪造自己发现新物种的假象。所以,当他们看到鸭嘴兽的时候,以为这又是用好几种动物标本拼接起来的。

为了彻底拆穿骗局,时任大英博物馆助理管理员的George Shaw特地拿去剪刀剪掉上面的皮毛,看能不能发现缝合的痕迹,但什么也没找到。鸭嘴兽这才吸引了越来越多科学家的注意。

如今有研究人员通过从鸭嘴兽的乳汁中发现了一种新的蛋白质,它具有独特的抗菌特性,未来有可能挽救人类的生命。2016年,研究人员发现鸭嘴兽毒液中含有的一种激素可能可以帮助我们开发新的糖尿病治疗方法。

从一定程度上说,保护鸭嘴兽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吧。

Platypus .wikipedia .2020 on 3 January 2020, at 11:40 (UTC).

The Milk of Australia's Weirdest Animal Could Help Us Fight Antibiotic Resistance

Did people initially think the duckbill platypus was a hoax?BY KATE KERSHNER PETER DOCKRILL 17 MAR 2018

科学家最新研究解密鸭嘴兽的神秘进化过程 腾讯科学2016年08月01日07:18

Tahneal Hawke,Gilad Bino,Richard T. Kingsford. Platypus: Paucities and peril. A response to: Limitations on the use of historical and database sources to identify changes in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of the platypus[J]. 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2020,21.

看不见听不到闻不着,鸭嘴兽还能靠电场捉虫吃 2019年05月09日 00:01 物种日历

晨风. 巨型鸭嘴兽挑战现有演化论[N]. 科技日报,2013-11-13(007).

Did people initially think the duckbill platypus was a hoax?BY KATE KERSHNER

冯秋伟:贫困户变身“鸭司令”

通讯员 苏兆德

“我今年养了1300只鸭子、200只鹅,现在都长到5斤多了,再过两个月就可以下蛋了。我算了一下,今年有望收入1万多元。再加上政府养殖补贴以及低保、各项分红等,实现脱贫摘帽没啥问题!”7月22日上午,笔者随同平舆县玉皇庙乡学佃村驻村第一书记节永坤和村党支部书记冯五星到辛庄村14组贫困户冯秋伟养殖场采访时,冯秋伟信心满满地告诉笔者。

现年45岁的冯秋伟,过去曾是全村穷得出了名的光棍汉,40多岁还没娶上媳妇,与80多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难。前些年他一直在广州东莞打工,干一些零工杂活挣点小钱,入不抵出。后来因为母亲年迈无人照顾,他只好从广州回到家乡侍候母亲。他和母亲二人都患有糖尿病,家中没有其他收入,平时在村里打个零工,靠种4亩责任田维持生活。

2017年,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下派学佃村驻村第一书记节永坤在调查走访时,了解到他家生活确实困难,母子俩都患有糖尿病,就按“四议两公开”程序把他家识别为贫困户,给他建档立卡,并解决了两个人的低保问题,节永坤作为他的帮扶责任人。

自从冯秋伟被识别为贫困户以后,节永坤就经常到他家走访、慰问,为他解决生活上的具体困难,向他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引导他放弃“等靠要”思想,走自我发展道路,并帮助他制订帮扶计划。

经过反复动员,冯秋伟转变了思想,树立了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根据他的实际情况,节永坤为他选择了养鸭致富的门路。没有资金,节永坤为他申请3万元扶贫贷款,今年5月份帮他在市场上购买了1300只鸭苗和200只鹅苗,还购买了玉米、麦麸等饲料,帮助他在责任田里用铁丝网围了个简易养鸭场,实行旱养,并在田里栽了果树、搭建了凉棚,供鸭子栖息。

养鸭场建起来以后,他又在地头搭了个简易棚子,白天进行喂养,夜晚看守鸭子。节永坤一有空就来场里帮助他整理鸭棚、挖水池、打井、接抽水管,还帮他联系收集青草、青菜叶等饲料。每到鸭子防疫时间,还来帮他给鸭子打针,请县畜禽医生来场里为他传授鸭子常见病防疫知识,指导防疫。冯秋伟也很勤快,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还经常到附近养鸭场考察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他把养鸭当作一项脱贫致富的新途径,每天起早贪黑打扫鸭场,割青草、寻菜叶,按时给鸭子喂食、喂水,使鸭子生长很快,仅三个多月时间,鸭子就长到四五斤重,预计再有两个月就要下蛋了。

冯秋伟养鸭致富的故事被发到了网上,被湖南省郴州市一位叫陈秀芝的女士知道了,她千里迢迢从湖南赶来找到冯秋伟,两人一见如故。在节永坤和村党支部书记冯五星的撮合下,他们前不久喜结良缘,办理了结婚手续,举行了简单的婚礼,成了一对勤劳能干、名副其实的养鸭夫妻。

当笔者在养鸭场见到他们时,夫妻俩正顶着烈日在地头路边为鸭子挖蓄水池呢。当笔者问到陈秀芝为啥要嫁给冯秋伟时,她腼腆一笑说:“我看他为人忠诚老实,勤劳能干,能兴家立业,自我发展,有治穷致富的志气和信心,所以我从湖南郴州千里迢迢来这里嫁给他。”

如今,冯秋伟养鸭治穷致富的故事被村民们传为佳话。村里人都夸冯秋伟有志气,贫困户变成了“鸭司令”,走上了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