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抗糖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抗糖的的药品有哪些)

云南中医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的“抗糖”第一步,你不可不知!

导读:二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者居多。其实糖尿病与肥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体重就变得尤为重要了。那么对于一些已经成为“糖友”但却又“胖乎乎”的朋友来说,如何迈出这“抗糖”第一步呢,还是赶紧来看看今天的文章吧!

生活富裕、生活节奏加快等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肯德基、必胜客、可口可乐、家庭汽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综合的结果导致肥胖人数增多。2002年我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为25%,至2010年增长至38.5%,其中以城市居民占多数。

腰围增长是腹部脂肪增厚的标志,脂肪增加可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胰岛素抵抗可导致胰岛素作用下降。为维持体内血糖正常水平,胰岛细胞(主要是β细胞)就要超负荷工作,以便能够分泌足够数量的胰岛素。当超过一定限度时,则胰岛细胞储备能力降低,不能分泌出足够数量的胰岛素来稳定血糖,血糖便开始增高,达到一定标准则糖尿病诊断确立。统计发现,刚发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60%并发有超重。

反过来,对于超重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减肥意义重大,可减轻胰岛素抵抗,恢复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细胞负担,进而促进病情恢复。

减肥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树立减肥必定成功的信心

许多身体超重者对饮食的依赖成为习惯,多吃东西成为一种享受、一种快感,节食则成为痛苦的事情。要充分认识过量的能量(食物)最终将以脂肪的形式在人体中(尤其是腹部)聚集,成为伤害人体的毒性物质(脂毒性),并几乎对人体所有重要器官造成损伤。控制饮食与减肥,则可减轻与逆转这种损伤。

2.掌握科学的减肥方法

(1)主食量可逐渐减少。

(2)蔬菜尤其绿色蔬菜可适当增加,并且在吃主食前吃。一方面可增加饱腹感;另一方面可延缓食物的吸收。

(3)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十分饥饿时进食没有吃饱,但饭没有了,继续做饭,等饭做好了可又没有食欲了。

这说明人体产生饱腹感有个过程或阈值,达到这个阈值大概需要20多分钟。吃得快,则必然吃得多;吃得慢,则吃得少。结果都是吃饱了,后果却不同。

3.习惯成自然

吃饭多也是种习惯。胃是个可塑性肌肉器官,饭量大,胃自然就撑大了。如果吃得少,胃就会有“空旷”的感觉,自然不舒服。但逐渐减少饭量,胃也会慢慢变小。一般需要2~3个月。到那时,就不想多吃东西了。减肥也就成功了。

研究显示,午饭吃太晚,减肥效果差。早点吃主餐,减肥成功可能性更大。夜间吃肉比早起吃肉者减肥的效果差很多。考虑到晚饭后要就寝了,活动少,这样的结论不难理解。

当然,除了饮食控制,还需要其他手段,比如运动与药物治疗等,与饮食控制配合起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平台推荐最受欢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患上慢性肾炎别着急,三七来帮您!

感冒后咳嗽不断,古方帮你除病患

【本文摘自《如何战胜糖尿病:来自资深糖尿病专家的意见》(谷志文编著)一书。来源于养生正道(微信号yszhengdao)。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编校发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号,如您还未订阅,请添加订阅,免费获取更多实用权威健康养生内容,或可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进入糖友家 → 最懂糖尿病的人去世了,他生前提出的“抗糖宝典”你一定要知道!

要问糖尿病科普教育哪位专家做得最好?

北京协和医院的向红丁教授当之无愧

他是糖尿病科普教育界的领军人物

是医界的楷模

糖友心中的灯塔

2017年9月4日凌晨四时,我国著名糖尿病学家向红丁教授,因积劳成疾心脏病突发而辞世,终年73岁。

糖尿病“五驾马车”一词曾红遍全国,同时这也让所有中国人记住了一个名字——向红丁。

他生前任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中华糖尿病协会会长。

多年来,他首创了“三五防糖法”,让国内诸多糖尿病患者受益良多!

他提出的糖尿病教育理论

五驾马车

教育、饮食、运动、药物和监测,并驾齐驱,一个也不能少。

三五防糖法

五个要点、五驾马车、五项达标

五个要点:多懂点儿,少吃点儿,勤动点儿,放松点儿,药用点儿。

五驾马车: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糖尿病监测。

五项达标:控制好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和血黏度。

别拿“吃糠咽菜的基因”吃大鱼大肉

中国人是拿“吃糠咽菜的基因”来吃大鱼大肉。

改革开放之前,长期的贫困锻炼了中国人很“抗饿”,一顿饱饭可以饿两天,禁得住饿,可以说有“饿不死的基因”。这种基因在贫困时期是一个非常好的基因,有这种基因才能活下来了。

改革开放后,突然富裕起来了,这种基因还在那在积攒能量,所以没吃几天饱饭,可能就变胖了,血糖就高了,糖尿病就来了。

所以吃饭还是得悠着点,还是要吃穷一点!

在今年6月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华夏糖尿病诊疗与健康管理高峰论坛上,向红丁教授曾指出,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大,晨昏颠倒,高糖、高脂、高盐、多油等饮食习惯是导致糖尿病大爆发主要原因。

患者教育工作必须往基层转移,三级医院的专家应该走出诊室,走进社区,对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进行一批批地集体诊治,而不是坐在诊室里一个个地等着患者来治。

他认为,糖尿病真正有效的治疗办法是五驾马车并重,综合治疗,教育先行,饮食营养疗法应作为基础手段长期坚持。

关于糖尿病

还有更多精彩内容

请猛戳!!!

↓↓↓

六医院专家王煜: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潜伏”的杀手

六医院内分泌斯洁骊:胰岛素治疗六大误区,你知道几个?

糖尿病人容易陷入的运动误区,来看看你中招了没!

今日直播预告

时间

今天上午10:00开始

标题

糖尿病教育之药物治疗

医生介绍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

李京晶

直播内容

糖尿病治疗方式多种多样,药物治疗关键在于用对药。如何选择药物?你想知道的,医生的回答都是在这里。

直播观看方式

1、病友圈观看:在四川名医糖友家(1、2、3、 4、5、6群)心血管圈、肾脏圈中,准时点击小康妹发送的直播链接观看。

2、如何加入病友圈:微信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在底部对话框中输入关键词“糖友家”“心血管圈”“肾脏圈”,按照提示入群。

直播回顾

糖尿病不可怕

可怕的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一个慢性并发症足以要了你的双腿!

如何早发现早防治?

戳下图看回放,听专家的独家见解!

↓↓↓

ID:scmingyi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内容合作,请致电:028-86780845

本文来源:综合人民网、健康时报、糖尿病之友、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图片来源:123RF等

本文编辑:谢语嫣

“逆龄”女星的抗糖法,真的有用?抗糖不是戒糖,教你科学抗糖

看到女明星站在舞台上光彩照人,和十几年前似乎一点没变,让很多人心生羡慕,不愧是“逆龄”女神,于是人们都想知道她到底是怎么保持的,直到女明星说出“抗糖”二字,一下子让很多人抓住了重点,原来不吃糖就是她保持年轻的秘诀。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不吃糖真的有用?

大家要理性一点,不要光看到“抗糖”两个字就开始激动,女明星也说了,她的抗糖习惯是合理饮食,以前她经常喝奶茶,喝咖啡会加很多糖,而现在饮食偏向清淡,很少吃油炸类,一日三餐大多是少油、少盐、少味精。而且她不是完全不吃主食,而是少吃,不仅还需要依靠它为身体提供能量。

但是我们也要心里明白,明星私底下有可能使用名贵的保养品,所以她们皮肤好可能并不是单纯抗糖的结果。如果自己什么都没有搞清楚,就开始戒糖、戒主食,可能还没有等皮肤变好、变年轻,身体就先撑不住了。

抗糖就是一口糖都不吃吗?

有的网友说自己要抗糖,从今天开始拒绝一切糖分,厨房里的白砂糖扔掉,各种糖果零食扔掉,奶茶也一口不喝。

在这之前,你要明白“糖”的概念,是单纯的包含糖分的食物,还是碳水化合物,有的成分没有甜味,但是最后也会被转化成糖,就算你把身边含糖的食物都扔了,也无法避免糖分进入人体。若有一天失去了糖类,生命可能就无法运转了。换言之,只要机体还在运转,就不可能一口糖都不吃。

抗糖一定要戒掉主食吗?

可能有人被糖的概念绕晕了,最后决定零食不吃,主食也不吃,认为这样就安全了,其实这是一种曲解。首先,人体每天必须要有足够的主食摄入量,如果一口都不吃,你可能会觉得很虚弱,还容易头晕,等到机体调用蛋白质的时候,肌肉、肝脏就会不够用,一切就乱套了。其次,就算不吃主食糖化也会出现,躲也躲不掉。糖友们也要牢记这一点,不可为了降糖戒掉主食,非常不明智。

科学“抗糖”要记住4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少吃添加糖

大家可以理解为“坏糖”,这种糖应该被抛弃,包括白砂糖、麦芽糖浆、冰糖等等,注意,蜂蜜也在队列之中。经常食用坏糖,对血糖的影响比较大,还会导致虫牙、肥胖,对骨骼生长也非常不利。平时吃的八宝粥、糖糕、巧克力、面包等食品,其中大多有坏糖,如果你打算走上抗糖的道路,这些食物就要割舍了。

第二个重点:主食粗细搭配

不吃主食太极端,只要学会搭配,主食也可以很健康。对于糖友来说,满足饱腹感非常重要,而粗粮和谷物就是这样的食物,比如全麦面包、荞麦面条、杂粮米饭等,既能产生足够的能量,还能扛饿,适合糖友和抗糖人士食用。

一点主食都不吃,人体容易饥饿,在饥饿的状态下可能会选择更多肉食、零食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到时候更容易肥胖,还会增加不必要的风险。真想抗糖事倍功半,那就把油炸食品、下午茶、饭后甜点戒掉,或许能让你的皮肤更好。

第三个重点:每顿别吃撑

有的人光是吃蔬菜都能吃到撑,不管是素菜还是荤菜,都不建议大家吃太多。因为热量积少成多,吃得太多了就失去了控制糖分的意义了。每次吃饭前分好饭菜,在平常的饭量基础上减掉30%。如果吃的是甜食,更要严格限制摄入量,蛋挞一个或半个,蛋糕不能超过手掌大。

第四个重点:蔬菜水果要吃够

蔬菜和水果相对安全,可以适当增加,但是蔬菜要少油烹饪,爱吸油的菜最好水煮后食用,例如茄子、萝卜、海带等等。水果很甜,但是很安全,因为它是天然糖,对人体的影响比较小,而且水果中有很多营养,对皮肤和肠道有好处,要适当补充。

食物中的糖是身体的燃料,不可缺少,所以不要用“不吃某种天然食物”这种方法来抗糖,你真正的对手应该是人工糖,是各种各样的零食。其实,还有一个概念大家要理解,那就是抗炎饮食,顾名思义,就是让体内的炎症少一点。

有的食物吃多了,体内会产生较多的炎性细胞,例如红肉、加工肉、油炸食品等等,这类食物吃多了也会加速皮肤衰老,所以,光抗糖还不行,还要抗炎,少吃会增加炎症的食物,多吃消炎、抗炎的食物,而这类食物有大蒜、鱼肉、核酸、橄榄油等。

说了那么多,大家应该总结出了规律,其实就是多吃天然的,少吃人工添加的,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搭配一日三餐,而那些零食、油炸类食品应该少吃。至于宣称能抗糖的某些保健品,恐怕就是智商税了,不要轻易相信。

总之,想像女明星那样拥有年轻态和不老容颜,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应该怎么做,需要大家科学对待慢慢摸索,而不是这个不吃,那个不吃,身体有可能罢工,只有合理搭配饮食,才能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拥有美丽。

参考资料:

[1]糖,也分好坏!快来GET春节吃甜食的正确姿势【健康幸福过大年】·健康中国.2021-02-04

[2]抗糖,又一个坑人的骗局·光明网.2020-11-17

[3]抗糖=抗衰老?专家:要控糖,不要戒糖·齐鲁壹点.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