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体试纸糖尿病(糖尿病酮体查什么)
生酮饮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糖尿病患者当心中毒,分分钟要你命
网络上流行的生酮治疗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的巨大风险。
在常人的概念里面。糖尿病就是吃了糖以后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应该吃很多的糖,所以网络上现在流行着一套完整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治疗方案。
因为碳水化合物在我们的人体里都会转换成葡萄糖被身体吸收,给身体提供能量。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摄入碳水和和物后血糖也会有所上升,但对于一个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不摄入碳水和和物,身体就会自动开启一套分解脂肪,获取能量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身体之中会累积一个致命的毒素,叫做酮体,你没听错,正是那些生酮食谱中生出来的酮。
如果我们把正常的人体活动类比成一台油电混合汽车,消耗糖分的过程就可以类比成用电驱动的过程,清洁能源不会产生尾气,但是就像蓄电比存油困难一样,我们只有一直吃一直吃,才能维持碳水化合物的供给,达到支出与补给的平衡。
所以我们的身体之中很多能量是以脂肪的形式存在的。当我们的身体不能用糖分作为能量源的时候,就会开启消耗脂肪的过程。
这也正是生酮减肥的理论依据,但是就像汽车烧油会产生尾气排放一样。人体消耗脂肪产生能量。理所当然就会产生酮体这种废料,虽然正常人的身体里也会很有酮体,但是正常人会通过自我代谢将这些酮体代谢出去,不会让酮体在血液中的含量过高。
但是1型糖尿病的代谢是有问题的,身体无法正常的将酮体代谢出去,如果酮体在我们的身体中累积过多就会形成一种叫做酮症的现象。
如果这时依然不能通过治疗让血液中的酮体恢复正常水平,我们血液中的酸碱度就会发生改变,发生可怕的酮症酸中毒在很短时间内就会造成死亡。
其实不然,1型糖尿病不存在胰岛素抵抗造成的血糖高,所以血糖高就意味着胰岛素是不足的,这时你的身体执行的是燃烧脂肪和蛋白质获取能量的过程,所以才会出现酮体,这时候只要追加胰岛素,身体就会自动恢复到烧糖模式。
想让身体一直维持在不会产生同体的烧糖模式,胰岛素和糖类二者缺一不可。这就意味着在摄取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类不足的状况下,即便血糖并不高。身体也会进入产生酮体的烧油模式。
如果这时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尽快补充糖类,让身体恢复燃烧糖类获取能量的模式,燃烧脂肪产生的酮体就会不断在身体之中累积下去,最终造成酮症以及酸中毒。
当感到乏力,恶心,呼出的气体带有烂苹果的味道时,一定要先测一下血糖。看看是不是胰岛素不足导致血糖升高,进而产生了酮症的现象。
如果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拿一个叫尿酮试纸的东西,这个试纸和尿糖试纸一样,在药店都有卖,它主要测试你的身体里是否含有酮体。
如果酮体测试结果呈阳性,那就回想一下之前的饮食,看看是不是肉类所占比例,过高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如果是,那就基本可以确定发生酮症的原因了,为了不使酮症发展到酸中毒的程度,我们要采取一系列操作进行自救。
首先一点就是要好好吃一顿饭,这顿饭一定要注意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不要忘记注射胰岛素。
接下来多喝水,目的是让酮体随着尿液一起排出身体,每隔半个小时测一次血糖。及时调整,让血糖保持正常,当不再有乏力,恶心,而且尿酮呈阴性的时候,恭喜你自救成功。
无论如何,酮症和酸中毒都是致命的,我们的饮食一定要均衡,控制体重也不能靠戒除碳水化合物一蹴而就,对于1型糖友来说,生酮治疗也许真的会要了你的命。
#生酮##糖尿病##糖尿病饮食#
进入糖友家 → 糖尿病人如何正确有效地监测各项指标?
监测各项指标是糖友重要的功课之一
可是如何正确有效地监测
许多糖友可能还一知半解
今天小康妹儿就带你来看看
监测的内容
症状监测:症状、体征
代谢控制指标监测:尿糖、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
慢性并发症监测:尿蛋白与肾功能、眼底检查、神经肌电图等
其他:血压、体重、腰围/臀围
血糖
餐后高血糖与空腹血糖一样,都会对机体各个脏器产生危害,因此,仅凭空腹血糖来判断糖尿病的控制情况是不够的。
在复查血糖的日子里,你应保持你一贯的生活和服药习惯,不应故意采取减少进食量或不吃降糖药,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影响治疗。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其检测的是红细胞内结合有葡萄糖的血红蛋白量,它能很稳定地反映2~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反映葡萄糖代谢的情况,故应充分重视。
不能用它来评价检测当时的血糖水平、诊断标准。
化验结果能告诉患者保健方案是否有效,血糖控制是否好,是否要调整治疗方案。
尿糖
验尿糖史间接检测血糖浓度的简便辅助替代方法。其好处是无损伤、简单和便宜。
由于影响尿糖的因素较多,故尿糖测定只能作为辅助监测,主要还须用血糖检测病情。
尿糖多采用尿糖试纸,用比色法判定尿糖含量多少。
尿酮
酮体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当酮体生成增多,尿中酮体可呈阳性。
一般在持续高血糖超13.3mmol/L(240mg/dl)时,才做尿酮体检测。尿酮的检测多采用尿酮试纸。
方法同尿糖测定:将试纸插入尿液时,等15秒,用比色法测定。
尿微量蛋白
是肾脏早期是否存在轻微受损的监测指标。
一般1~3个月检测一次,也有尿蛋白试纸,但精确测定应在医院化验室进行。
DM/高血压(HT)/肾小球疾病所致CKD的早期敏感指标
检测方法:
尿Alb排泄率(UAE)
清洁中段晨尿Alb/Cr比率(ACR)
24h尿Alb定量
血压
血压使血液流经血管时所产生的压力,高血压即血压升高。血压的检测可以利用血压计测得,用两个数字表示。
糖尿病血压控制标准:140/90mmHg
自我血糖监测
这是近十年来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主要进展之一和重要手段。通过简单、便携的医疗仪器(毛细血糖仪)对自身血糖水平进行的估计。
这种方法快捷,比较准确、可靠。
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帮助患者随时了解血糖水平的好方法。
其最大的益处就在于以血糖浓度随时调整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和判断疗效。
除了小孩,过度年老或视力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应在家属帮助下进行监测外,一般皆可自行使用。
血糖检测注意点
1、血糖检测次数因人而异,在血糖不易控制的1型糖尿病及胰岛素功能差的2型糖尿病,一日可测4~8次;
2、一般选3餐前及3餐后2小时及睡前或夜间1~2点;
3、病情稳定后逐渐减少测定的次数,一般一周测4~8次。
想知道更为详细的内容?
其他的监测又要怎么做?
……
别!
着!
急!
9月5日,来糖友家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封东来
将与你面对面交流
她本次讲座的主题是
《糖尿病人如何监测各项指标》
如何提问?
不能到现场的朋友也能参与啦
在糖友家线上平台提问
届时封东来医生会给予解答
9月5日当天还可收看现场直播
参与糖友家的方法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点击微信公众号首页
左下角“糖友家”
即可参与糖友家活动
线上与线下互动
福利来啦!
这是“糖友家”自今年1月成立以来
举办的第十七期名医大讲堂
除了听讲座,参与此次活动的
糖友们将享受到
由三诺提供的免费血糖检测
9月5日,我们不见不散!
活动介绍
活动时间
9月5日
下午2:00签到
下午2:00-3:00免费血糖检测、眼科义诊
下午3:00-4:00讲座
活动地点
书院西街1号亚太大厦四楼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健康教育基地
到达路线
地铁:3、4号线 市二医院站 B出口
公交:3路 蜀都大道红星路口站
报名方式
1.已参与过往届糖友家活动的糖友,可凭糖友家参与证,当日直接前往现场参加活动。
2.首次参加糖友家活动的糖友,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报名:
微信: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点击首页左下角“糖友家”栏目,在弹出来的页面中点击【本周活动预告】,按照提示报名即可。
↓↓↓
电话:拨打028-69982575(上午9:40-下午6:00)报名。
直播观看方法
1、病友圈观看:在四川名医糖友家(1、2、3、4、5、6群),四川名医心血管圈,四川名医肾脏圈中,准时点击小康妹发送的直播链接观看。
2、如何加入病友圈: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在底部对话框输入关键词“糖友家”、“心血管圈”、“肾脏圈”,按照提示入圈。
糖友家线上平台还有更多精彩内容
请猛戳!!!
↓↓↓
▷福利第二波来了!晒糖友早餐,赢坚谷大礼包!
▷糖尿病人该怎么吃?华西一级专家童南伟告诉你应该吃这些!
▷大咖黄斌说:急性并发症致命,慢性并发症伤身,快来看看你中招了没!
▷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南丨我到底该吃什么?怎么吃?
▷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信号来了!来对号入座自我检查!
▷从头到脚都有!糖尿病的并发症比你想象的还可怕!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误区,有些人竟因此丧命!必看!
ID:scmingyi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内容合作,请致电:028-86780845
图片来源:123RF等
本文编辑:谢语嫣
当糖尿病遇上新冠——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专家教您如何应对
糖尿病患者作为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了新冠病毒应该怎么办?今天,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二科徐滨华主任为您解答。
根据2022年1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正处于稳定期,也没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等需要住院治疗情况的感染者,也可以居家治疗。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与应急指引》中显示10.1%~20.0%的新冠肺炎患者患有糖尿病,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比例为22.2%,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比一般人群高。但在重症监护病房22.2%的比例之外,有一部分病情稳定,或是无症状感染者或是轻症的糖尿病患者,且家庭环境具备自我隔离的条件,在保证病情稳定、能够吃好,休息好的同时,可以居家隔离康复,并做好健康监测。那么糖尿病患者该如何判断自己可否居家隔离健康监测哪?
“个体化”评估糖尿病进展情况,选择适当的隔离及就医方式
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感染且加重新冠症状,而新冠症状如发热、消化道症状等也会引起血糖的波动,因此控制好血糖非常重要。为了减少并发症和演变为重症风险,糖尿病患者评估目标应“个体化”。
根据指南建议,糖尿病稳定的患者需注意:65岁以下同时健康状况良好患者(很少合并慢性疾病,认知和身体功能状况尚好)空腹或餐前血糖水平应控制5.0~7.0mmol/L。
65岁以上,或65岁以下中等健康程度患者(多种并存的慢性疾病,包括肿瘤、肺气肿、跌倒、高血压、心肌梗死史、脑卒中史或2项以上的日常活动能力受限制,及存在轻至中度的认知功能障碍),空腹或餐前血糖应控制在6.0~8.0mmol/L,可暂时采取居家隔离的治疗方式。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与应急指引》,如果血糖水平超过控制目标,但空腹血糖低于13.9mmol/L且暂时不能去医院就诊的患者,可采用以下方法控制高血糖:一是通过互联网医院、微信,以及与专科医务人员联系,调整治疗方案,力争使血糖逐渐达到目标值。
二是 随机血糖持续超过13.9mmol/L时,或者血糖波动较大,容易发生严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可以先去专科门诊就诊,鉴别一下是否有酮体或自行购买酮体试纸验证,如果有问题,尽早安排去医疗机构,并由医务人员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
三是随机血糖持续超过16.7mmol/L时,发生严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危险性进一步增高,每天用酮体试纸检测是否有酮体,如果有,应立即去医疗机构就诊。
四是 如果出现原因不明的口渴、乏力、恶心、呕吐、腹痛、嗜睡、神志改变、短时间内视力下降等,即使空腹或餐前血糖低于16.7mmol/L,也应高度怀疑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应尽早去医疗机构就诊。
五是血糖低于3.9mmol/L时,如意识清楚,应立即食用含糖食物等,解除低血糖后应到医疗机构就诊,查找低血糖原因;如意识障碍,为了避免食物误吸入气管,不能给予进食,应紧急联系120并告知情况。
糖尿病患者居家隔离需要注意哪些?
1、注意监测血糖,这个特别重要,病人怕的不仅仅是新冠,是发烧等应激可能带来的高血糖。出现食欲下降、进食量减少或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情况时,注意调整降糖药物用量,身备甜食,预防低血糖。但要注意,这时候除了可能发生的低血糖,一定不能停用降糖药物,随时监测随机血糖。
2、保证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按比例摄入(详细内容可参照平台既往推出的糖尿病饮食相关内容),多吃新鲜蔬菜,血糖控制平稳者适当进食水果,多饮水,勤排尿,保持大便通畅。
3、身体条件允许情况下,适量活动,可以选择隔离间内运动,包括太极拳、广播体操等。
4、戒烟酒,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
5、保持心情舒畅,积极乐观,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疾病的控制。
6、居家隔离最好选择一套房屋里通风较好的房间作为隔离室,保持相对独立。居家通风消毒,减少交叉感染。
哈尔滨市第一院内分泌二科徐滨华主任提示:糖尿病患者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不要恐慌,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居家隔离。新型冠状病毒演变到奥密克戎变异株后,致病性较之前减轻,观察发现一部分感染者通过居家隔离和自我健康监测,在短时间内可获得康复。但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性,既有并发症,也可能存在其他伴发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如果选择居家隔离康复,一定要及时关注病情变化,增加血糖监测频率,及时通过电话、互联网等咨询医生。一旦出现发热不退或乏力加剧、胸闷、呼吸增快、呼吸困难等症状,说明有可能发展成重症,请尽快就医。(通讯员:陈震,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