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高腿(糖尿病腿难受)

内分泌糖大夫 0
文章目录:

“糖友”运动指南公布啦!照着做,让你的血糖稳稳的

“管住嘴,迈开腿”是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六字要诀,“迈开腿”就是要让自己动起来,细心观察的糖友都知道,运动可以很好地帮助降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治疗中重要的一环。

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讲,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运动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并且运动还得讲究方式方法,所以今天就为大家带来“糖尿病的运动攻略”。

如何选择运动形式?

推荐以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根据年龄、体力、基础疾病等选择适合的运动。低强度的运动包括散步、太极拳、练气功;中等强度的运动包括快走、健身操、慢跑、骑自行车、游泳以及各种球类活动,如乒乓球、保龄球、羽毛球等。

什么时间运动好?

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多为餐后血糖升高,故运动应在餐后1~3 小时内为宜。选择的运动时间应相对固定,有利于血糖控制稳定。

运动强度多强合适?

运动强度可以用运动时的心率来衡量,如运动时心率(靶心率)=170-年龄(岁),这样的运动量属于中等。一般以达到靶心率后持续20-30分钟为好。运动时可以顺畅说话,为低强度运动;运动时呼吸急促、气喘,但可以断断续续说话,为中等强度运动;运动时如果不能完整说话了,说明是高强度运动。

多久运动一次好?

推荐每周运动至少共150分钟,分布在3-5天内,最好每天都运动。每次运动前应有5-10分钟的低强度热身运动,运动后有5-10分钟的放松拉伸活动,使心率逐渐上升或下降,不要突然开始或停止运动。

运动时,这几点注意事项要牢记

1、运动强度不可过大,运动量过大或短时间内剧烈运动,会引起血糖升高或低血糖, 甚至诱发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对控制糖尿病病情十分不利。运动量、运动强度不要忽大忽小,否则会造成血糖波动。

2、在开始运动之前,应该知道以下这些不适症状可能为低血糖:感觉身体颤抖不稳、疲倦/虚弱、意识模糊、大汗淋漓、有焦虑或紧张的感觉、饥饿感、心跳加快、心慌、头晕。其中一些症状,如出汗或心跳加快,在锻炼期间较为常见,因此低血糖发作可能难以识别。

对于使用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的人来说,在运动前后或者运动期间需检测血糖水平,特别是有上述不适症状时。要准备些碳水化合物零食,如糖果、饼干等,低血糖发生时立即服用。

3、部分人群不适宜运动,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空腹血糖大于16.7mmol/L;合并严重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急性感染。

#运动降血糖效果有多大##家庭医生超能团##健康科普排位赛#

糖尿病来临 腿脚会出现3种异常

随着如今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压力的增大,患上各种各样慢性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较为典型的营养过剩疾病,该病虽然可以控制,但是大多数患者都需终身用药治疗。

糖尿病早期时,很多人都察觉不到,其实糖尿病在来临之前,就给身体发出多种信号了,只不过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些信号症状;这些信号症状在腿脚等处表现较为明显。糖尿病者腿脚会有哪些异常症状呢?

1.腿脚冰冷

人体内的血液是无时无刻不在流动的,通过心脏的跳动,会使血液流动到身体各个组织跟器官,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与营养物质。

不过若是患上该病,导致血糖过高,那么就会造成血液黏稠,影响血循环。

而腿脚又处于循环的最末端,当这些地方的血循环变慢时,就会导致腿脚无法获得充足的血液跟氧气,然后出现冰冷的症状。若是腿脚冰冷的症状频繁出现,那么就要重视起来了。

2.腿脚皮肤发干发痒

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过高时,就会导致血液过于黏稠,影响血液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人体中的毛细血管容易收缩,致使皮肤出现缺水、发干的症状。

当然除了发干症状外,患者还会有发痒症状。若是患者体内的血糖不降下来,这种症状就会持续很久。

3.腿脚浮肿

糖尿病者会因体内过高的血糖,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血液循环流动的速度变慢,影响废物跟垃圾的排出,然后导致废物跟垃圾在腿脚等处大量堆积,出现水肿的症状。

另外,因为腿脚处于肢体的最末端,所以这种症状也极为明显。

上述就是糖尿病者血糖过高时,腿脚可能会出现的三种异常症状。了解这些症状,可方便大家提前做好预防,及时发现治疗。

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呢?

1.健康饮食

大多数的糖尿病者都存在一定的饮食误区,总认为吃一些甜度不是很高的食品,就能够稳定好血糖。

其实生活中一些食物吃起来不是很甜,但是升糖的指数却非常高,如包子、馒头、米饭等主食。

这些主食里面的淀粉量特别高,容易在体内转换成葡萄糖,升高体内的含糖量。因此,糖尿病者平时需健康饮食,减少主食的摄入,多吃些蔬菜。

2.多喝水多运动

多喝水可以稀释患者体内的血浓度,加快血液循环的速度,帮助稳定血糖指数。

另外,若是在水中放入一些能稳定血糖的花草茶,如甘草、苦丁、枇杷叶等,也是能很好地促进新陈代谢,稳定血糖的。

而运动也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毒素跟垃圾的排出,然后缓解糖尿病症状。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知道,糖尿病早期并不是不痛不痒的,患上该病的人腿脚会有浮肿、皮肤发痒发干、冰凉等异常症状。

发现这些异常症状时,患者需及时进行降糖治疗。治疗后,患者也需健康饮食,多喝水,多运动。同时,做好日常病情监测,每天多次测量血糖的水平。 (医说健康)

来源: 东南早报

糖尿病人下肢水肿?帮你揪出导致水肿5个元凶!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疾病,其中有一些糖尿病人会出现下肢水肿的现象,这让他们感觉到特别的奇怪,为什么自己只是高血糖,却会出现下肢水肿的现象,其实糖尿病人出现下肢水肿主要是跟以下这几个原因有关系。

糖尿病人出现下肢水肿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一、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人由于长期的高血糖会让自己的肾功能出现损伤,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是导致糖尿病人出现下肢水肿的最常见原因,糖尿病人出现肾损害的时候就会让自己身体尿蛋白被大量的漏出,也就会因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导致双下肢浮肿的现象出现,严重的还会出现全身性浮肿。

二、心脏疾病

糖尿病人如果自己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下是很容易并发心脏疾病的,而在心脏疾病发生的时候,严重的患者会因为心功能不全而导致身体的循环出现障碍,从而导致水钠滞留在身体内而让双下肢出现对称性水肿,在出现这种下肢水肿的同时,患者还会出现气促、胸闷、心慌等症状。

三、合并血管病变

糖尿病人因为高血糖容易让自己的血管发生病变,当血管发生病变的时候就会让血管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也就容易导致静脉高压的发生,就容易让下肢水肿发生。

四、药物因素导致

有一些降糖药以及降压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水钠滞留的现象,从而导致下肢出现浮肿,这种现象一般在停用药物后患者下肢水肿的现象就会得到缓解,如果是因为药物导致的下肢水肿,患者可以咨询医生让医生调整药物剂量或者是更改药物。

五、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

有一些糖尿病人容易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现象,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同时就容易引起下肢性水肿,另外在出现下肢水肿的同时,患者还会出现嗜睡、怕冷、便秘等症状。

温馨提示,糖尿病人如果有出现下肢水肿的现象,不要过于着急,要先找明原因,确定自己是因为什么导致的下肢水肿,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知道原因后并且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治疗,千万不要盲目的相信一些偏方或者药物,这样不仅不会让自己下肢水肿的现象得到改善,还容易让自己的血糖受到影响而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