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水肿糖尿病(糖尿病引起的肾病严重水肿还能活多久)
糖尿病无故水肿小心肾病 糖尿病肾病如何防?
血糖控制不良,患糖尿病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而,糖尿病肾病常发生在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身上,病程多在10年以上,男性患病几率要高于女性,所以本病的早期预防十分重要。那么糖尿病肾病的症状是怎样的?又该如何防治呢?
无故水肿小心糖尿病肾病
1、蛋白尿早期糖尿病肾病无临床蛋白尿,只有用放射免疫方法才能检测出微量蛋白尿。临床糖尿病肾病早期惟一的表现为蛋白尿,蛋白尿从间歇性逐渐发展为持续性。
2、水肿临床糖尿病肾病早期一般没有水肿,少数病人在血浆蛋白降低前,可有轻度水肿。若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下,水肿加重,多为疾病进展至晚期表现。
3、高血压在1型无肾病的糖尿病病人中高血压患病率较正常人并不增加,2型糖尿病病人伴高血压较多,但若出现蛋白尿时高血压比例也升高,在有肾病综合征时病人伴有高血压,此高血压大多为中度,少数为重度。
4、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进展快慢有很大的差异。有的病人轻度蛋白尿可持续多年,但肾功能正常,有的病人尿蛋白很少,可快速发展出现肾病综合征,肾功能逐渐恶化,最终出现尿毒症。
5、贫血有明显氮质血症的病人,可有轻度的贫血。
6、其他脏器并发症表现心血管病变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神经病变如周围神经病变。累及自主神经时可出现神经源性膀胱。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严重时几乎100%合并视网膜病变,但有严重视网膜病变者不一定有明显的肾脏病变。当糖尿病肾病进展时,视网膜病变常加速恶化。
糖尿病肾病早期如何防治
1、改善生活方式
吸烟是2型糖尿病发展至DN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与肾功能的恶化相关。戒烟可以使DN进展的危险减少30%。因此,建议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应戒烟。控制体重也是一个重要措施。有研究发现,使超重患者的体重指数下降,可达到稳定肾功能、显著降低蛋白尿的作用。建议DN患者将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4.9[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
2、饮食治疗
低蛋白饮食可减少DN患者尿蛋白排泄量,延缓肾功能恶化速度。早期DN患者蛋白摄入量应控制在正常低限[0.8-1.0g/(kg·d)]为宜;肾功能不全时蛋白摄入量应控制在0.6—0.8g/(kg·d)之间,并以动物类蛋白为主。为避免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在低蛋白饮食时应保证足够热量的摄入。有条件的患者可加用α-酮酸制剂。另外,DN患者还应适当减少饮食中的盐分,少吃含高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
研究指出,糖尿病一旦肾小球滤过率 下降达60%以上,或合并有蛋白尿时,必需实施限制蛋白摄入。在一般情况下,逐日摄入蛋白量宜小于0。8 g/kg,严峻者可以更为严格。为什么将限制蛋白摄入做出如斯明确的划定呢?这是由于低蛋白饮食中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有防治作用。
异常血活动力学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重要条件,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在糖尿病患者早期即可泛起,且高血压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率相称高而且严峻,因此这种过高的压力就可以直接传入到肾小球内,一方面促使蛋白尿的形成,另一方面也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受到损害,终极可导致肾脏病变的发生与并趋严峻。高蛋白可以显著增加肾小球血流量,从而加剧肾脏损害,而低蛋白则显著减轻了这一过程。
3、控制血糖
高血糖是造成DN各种病理变化的始动因素。强化血糖控制可以延缓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并延缓微量白蛋白尿向临床蛋白尿发展的进程。在药物的选择上并不强调必须使用胰岛素。临床上降糖药物的选择要根据患者并发症的情况、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药物的种类、剂量及强化血糖控制的目标值。为了尽可能地防止微量蛋白尿的发生,建议应尽早地强化血糖控制,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7%。
4、控制血压
高血压在肾功能衰竭进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严格控制血压与严格控制血糖对于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同样重要。建议DN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比没有糖尿病的患者控制血压的水平要低。在降压药物选择方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应作为首选,必要时联用2种到2种以上的降压药(包括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3代B受体阻滞剂等),注意监测肾功能和血钾的变化。
5、调脂治疗
糖尿病患者常伴脂代谢紊乱,高脂血症也可加速DN的肾功能下降及增加病死率。通过合理饮食、减肥、血糖控制,可以改善高脂血症。当经过血糖控制和饮食治疗不能达到目标时,可予以降脂药物治疗。以甘油三脂增高为主选用贝特类药物,以胆固醇增高为主者选用他汀类药物。建议治疗标准为:总胆固醇《4.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1mmol/L、甘油三脂(TG)《1.5mmol/L。
6、控制蛋白尿
蛋白尿不仅是DN的临床表现,也是促进肾功能恶化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建议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也应使用ACEI或ARB治疗以减少尿中白蛋白的排泄率。
7、减轻血管病变的措施
应用抗血小板的药物(如阿斯匹林、双嘧达莫)或活血化瘀的中药能延缓部分DN患者的病情进展。
腿肿,尿频,糖尿病,一个方子全搞定
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中成药,金匮肾气丸能算一个,临床应用也非常广泛,甚至很多人都知道这个药怎么用。
我曾经用这个药治疗过一个脚肿的病人。病人,女,35岁,二胎怀孕的时候就脚肿,生完孩子还是肿,断断续续,时好时坏,有好几年时间。
这个人身体微胖,但是胖得很匀称,皮肤白皙,腿肿深按不起,诊断为阳虚。
记得当时病人还说,听人说脚肿可以吃金匮肾气丸。
其实,我当时就是处方金匮肾气丸:
地黄 山药 山茱萸 茯苓 泽泻 丹皮 肉桂 附子
5剂,水煎服
到第三天的时候,我打电话询问效果,她说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服药一副就明显感觉到脚没那么紧了。
后来病人就没再来,说吃完汤剂后自己买的金匮肾气丸,现在已经好了。
其实,金匮肾气丸的适应证有很多,这只是一个案例。
除了消水肿外,临床上还经常用来治疗尿频。尿频是临床常见病,特别是老年人居多。
很多人说,大夫,你给想想办法,一晚上起四五次,根本睡不好觉。
其实哈,尿频有两种,一种是白天特别多,一种是晚上特别多,这个每个人的表现都不一样,但是大体病因是一样的,但是具体到个人又有特异性。
金匮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原文中叫肾气丸,但是后世又出来很多以肾气丸命名的丸剂,如济生圣气丸、加味肾气丸、桂附肾气丸,为了区分,就把《金匮要略》的中的肾气丸成为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治疗尿频在原文中可以找到根据:
《金匮要略》消渴病小便不利淋病脉诊并治第十三第三条: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其实,无论是治疗腿肿还是治疗尿频,这里都有个机理,这个机理就是肾阳虚。
中医认为,阳能化阴,什么意思呢?其实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水与火的关系。
水喝进去,是不能参与人体的代谢的,只有气化之后才能参与人体的代谢,运送到人体的各个器官,我们都有这个体会,喝凉水不如喝热水解渴,就是这个原因。
热水能够更快的气化,更快的参与代谢,所以更解渴。
而气化是需要温度的,凉水喝进去要把温度提起来,是需要时间的。而提供温度的器官就是肾,肾阳充足才能正常的气化。
不然,水代谢不顺畅,积聚在腿部就会引起水肿,喝进去的水没参与代谢,就直接排掉了,所以就会喝了就想尿,这都是肾阳虚不能气化的表现。
但是,为什么肾气丸能治疗糖尿病呢?其实,金匮肾气丸本来就是用来治疗糖尿病的,书中的消渴病,就是指现在的糖尿病。
从糖尿病的症状来看,三多一少,代谢旺盛都是阴虚的表现,但是天长日久,阴损及阳,肾阴虚就会引起肾阳虚,其实糖尿病发展到最后都是阴阳两虚。
说到这里就能对得上了,金匮肾气丸就是治疗阴阳两虚的方子。
把这个方子分解开来看,一部分补阴,一部分补阳。
地黄配伍山茱萸,滋补肝肾,涩精气。
茯苓、泽泻治标,利水渗浊。
山药健脾气,固肾精。
牡丹皮微寒,能够挟制虚火妄动。
在滋阴的基础上,加入肉桂、附子。
古人云,“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在补阴的基础上加入肉桂、附子,兼顾驱邪补虚之功,所以能够阴阳双补,阴阳平而百病不生,以此来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糖尿病会慢慢毁掉肾脏!若有这5种早期症状,及早干预还能逆转
很多糖尿病患者最终都不是死于超高的血糖,而是死于糖尿病引发的其他器官病变。
如心脏病、肾脏疾病等等。
其中,糖尿病性肾病是高血糖引起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该病不仅会加重高血糖,控制不好还会演变成尿毒症,造成糖友死亡。
不过,好在该病变进程较缓,积极预防、及时治疗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以下5种症状,是肾脏受损的早期信号,若出现,务必及早干预,还来得及。
糖尿病是怎么把肾脏毁掉的?
在了解5种早期症状之前,我们先了解糖尿病是如何伤害肾脏的。
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量变:出现了蛋白尿
我们的肾脏像一台清除代谢废物、毒物的过滤机器。
当体内血糖浓度过高时,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身体会刺激肾脏,让其过滤更多的血液,好让一部分血糖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不过,这就像是让一个滤水器超强度工作,过滤效果会慢慢变差,像蛋白质这样的有用物质也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2)质变:肾功能开始下降
肾脏过滤速度变慢,直接导致大量血糖堆积在肾脏血管中,造成血管损伤,肾功能下降。临床上,如果肾小球的滤过率小于60,基本可以判断为肾功能下降。
这5个症状,提醒你务必要开始关注肾脏健康
(1)腰酸、腰痛
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肾脏血流量增加,负担过重,患者会出现腰酸、腰疼的感觉。
(2)出现尿蛋白或尿液中泡沫增多
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出现障碍,有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而尿蛋白增多时,尿液表面张力改变,常会漂浮一层细小泡沫,且不易消失。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泡沫尿。
(3)下肢、眼睑水肿
肾功能受损,身体里的水、钠无法排出,只好积聚在身体内。
如下肢、眼睑等部位,就容易出现浮肿。
(4)皮肤瘙痒
肾功能下降后,体内堆积的尿素、肝酐等代谢物只好堆积在体表,刺激皮肤,产生瘙痒感。
(5)血压升高
肾功能受损会导致血压升高,而血压升高会进一步损伤肾功能,二者互为因果。
这5件事做好,肾脏健康不恶化
(1)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可以减轻肾脏压力,延缓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
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4.4~7.0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在6.0~10.0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在7.0%以内。
(2)挑选安全的降糖药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阿卡波糖以及胰岛素都比较安全,可以放心使用。
已经出现蛋白尿的糖友,只要肾小球的滤过率大于45,也是可以使用二甲双胍的。
(3)把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内
血压高的糖友降压药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
这两种药都是针对血管紧张素发挥作用的,能降尿蛋白、延缓肾损害。
(4)避免高蛋白饮食
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适量补充建议以好消化的白肉为主。
(5)定期检查微量蛋白尿
2型糖友在确诊后要立即筛查是否出现肾脏病变,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在确诊5年后筛查。筛查频率为1年1次。筛查内容包括尿常规、微量白蛋白尿和血肌酐。
当尿蛋白呈阴性时,再测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比尿蛋白更敏感,如果尿微量白蛋白>20微克/分钟,说明已经出现了早期糖尿病肾病,应及时就医治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