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要降压(糖尿病降压药物首选)

药师方健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如何选降压药?药师:首选2类降压药中的一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有数据表明,我国门诊高血压患者中24. 3%合并糖尿病。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既有高血压病人的特点,而且同时也有着糖尿病病人的表现。由于有相似的发病因素,比如说长期高热量饮食,大量饮酒,肥胖少动等,糖尿病和高血压常常一起出现,相互并存。研究显示,55.9%的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而58%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同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可使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

那么,当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时,应该如何选择降压药?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降压药物选择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收缩压每下降10毫米汞柱,糖尿病相关的任何并发症风险下降12%、死亡风险下降15%。

一些诊疗指南建议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降压目标为130/80毫米汞柱;但是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患者,最好采取更宽松的降压目标值140/90毫米汞柱。

收缩压在130~139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在80~89毫米汞柱的糖尿病患者,可进行不超过3个月的非药物治疗(如饮食调节、运动等);若血压不能达标,应采用药物治疗。

血压≥140/90毫米汞柱的患者,应在非药物治疗基础上立即开始药物治疗;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应该立即使用药物治疗。

首先考虑使用普利类药物或沙坦类药物;如需联合用药,应以普利类药物或沙坦类药物为基础,加用利尿剂或地平类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合并心绞痛者可加用β受体阻断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慎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反复低血糖发作者,应慎重使用β受体阻断剂,以避免掩盖低血糖症状。有前列腺增生且血压控制不好的患者可选用α受体阻断剂(如哌唑嗪、特拉唑嗪)。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首选这2类药物中的一个:

(1)普利类药物

常用的普利类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赖诺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福辛普利、咪达普利、西拉普利等。普利类药物被推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因为普利类药物能够有效延缓肾小球病变,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对同时患有肾病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人来说也是安全有效的。

但是,普利类药物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包括持续性干咳、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水肿等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妊娠期妇女、高钾血症、双侧肾动脉狭窄、动脉狭窄者、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史者禁用。

(2)沙坦类药物

药物的作用机制与普利类药物类似,临床上常用的有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依普罗沙坦、奥美沙坦等,可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降低糖尿病或肾病患者蛋白尿及微量蛋白尿。

沙坦类药物尤其适用于伴随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冠心病、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心房颤动预防,以及用普利类药物会引起咳嗽者、代谢综合征者。ARB克服了普利类药物可能产生干咳等不良反应,更具特异性,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沙坦类药物具有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微蛋白尿/蛋白尿的作用。不过这类药物副作用较大,服用后的不良反应比较多,需要警惕肝损害、血肌酐和血钾升高,孕妇不能服用,否则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对沙坦类药物过敏者、双侧肾动脉狭窄、孕期高血压患者禁用。

总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服药期间特别这两点:①普利类和沙坦类只能任选其一,不能联合使用;②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钾和肾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01):1-44.

#健康科普排位赛# @头条健康情报局 @头条健康

糖尿病、高血压一起袭来?权威专家教你科学控糖降压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及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糖尿病、高血压发病率均大幅增长。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超过一亿人,其中半数以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会使心血管病、脑卒中、肾脏病等发生率显著增加。专家呼吁患者引起重视,科学控糖降压。

“最危险的伙伴”

50多岁的张师傅是位糖尿病患者,一直坚持用药,血糖控制得比较正常。他从科普讲座中了解到,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独立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任何一个没控制好,都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如果高血压遇上糖尿病,那么这种风险就会倍增。但让他感到震惊的是,偏偏高血压就爱遇上糖尿病。一年前,他也被查出有高血压症状。

门诊中类似的情况非常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指出,在临床上许多高血压病人,经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地伴有高血压;两者被称为同源性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压两种疾病无论是病因、互相影响还是危害上都存在共通性,常常合并发作,形成糖尿病高血压。因此,高血压也是糖尿病“最危险的伙伴”。

糖尿病患者患高血压的患病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两倍,且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的高峰比正常人提早十年出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陆菊明教授介绍道:“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会使心血管病、脑卒中、肾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中,有60%~70%为心血管并发症。”

降糖同时亦降压

对于既有糖尿病又有高血压的患者,应该在降糖的同时降压。专家指出,一般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应低于130/80mmHg,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可采取相对宽松的降压目标值。

2001年6月,我国首次参与的国际研究项目ADVANCE研究在全球20个国家,215个中心启动,开启了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的时代。在中国,有49个中心全面开展了这项研究,从血糖管理、血压控制、肾脏疾病等方面为疾病综合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内分泌科石勇铨教授表示,该研究通过药物、饮食、运动等综合管理,使糖尿病患者降压降糖管理更为科学、全面。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内分泌科冯波教授介绍,研究证实了严格、强化的降糖降压策略可明显降低患者大血管与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能大幅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及死亡率,推动了高血糖、高血压疾病防治策略不断进步,是糖尿病患者综合诊疗的重要里程碑。

市面上关于降糖、降压的药物相当多,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需在权威医生指导下,科学服用强化血糖控制和强化降压的最佳药物组合进行治疗,辅以运动、饮食等生活方式管理。

智能评估让患者获益

在专家们看来,糖尿病不可怕,但并发症的危害很严重。对于高血压等类型的糖尿病并发症,预防重于治疗,早治胜于晚治。所以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筛查,不能等有异常感觉才去医院,这样可能就已经出现并发症了。

随着数字化等现代疾病管理平台的应运而生,线上购药、线上问诊、远程医疗、大咖线上访谈等项目不断纳入在糖尿病综合管理的进程中,给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体验。近两年来,专业降压降糖风险管理项目也在我国各地陆续开展,旨在为专业医生和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个基于ADVANCE研究模型而开发的并发症风险的评估工具。

通过专用二维码,医生可以根据患者医学检查指标、对未来潜在的心脏及肾脏并发症风险进行风险预测;而患者可在了解自身疾病风险之余,获知科学的健康生活知识内容。目前,该项目已覆盖全国90多个城市的400多家医院,数万名患者因此获益。

栏目主编:许莺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王艳辉

降糖先降压,为什么糖尿病人一定要控制血压?听听护士长怎么说

济南的杨先生今年47岁,于两年前查出患有糖尿病,医生告诉他要注意血压,血压一旦升高,要积极治疗。对此杨先生并不以为然,他觉得糖尿病和高血压是两码事,扯不上关系,只要注意控制血糖就可以了。

转眼两年过去了,最近在进行例行体检时,医生发现他的心电图发生了异常,显示出现了沉积型心肌梗死,而且血压也持续偏高。医生告诉他,糖尿病和高血压常常"狼狈为奸",如果两者同时存在,就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因此,一定要控制好血压。杨先生非常后悔当初没有听医生的话,现在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来治疗。

其实,糖尿病和高血压两者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同样对靶器官的损害也是加倍的。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解释一下:糖尿病患者为什么更要控制血压?

高血压和糖尿病可谓是"孪生兄弟"。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约40%~5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压,而非糖尿病患者群为20%。由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症和冠心病经常"团聚"在一起,因此有人统称为"代谢紊乱综合征"。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极危险的联合。高血压和糖尿病都可引起心、脑、肾和眼底等靶器官损害,但两者合并存在时,对靶器官的损害绝非简单相加,而是倍乘关系。对于血压水平相同的高血压患者,患有糖尿病的人,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是无糖尿病患者的10~20倍!因此,糖尿病患者更需要严格控制血压。

糖尿病患者应经常进行血压监测, 当血压≥130/80mmHg时就应开始进行降压治疗。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疗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共同基础。其中包括合理饮食,控制每日总热量,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限盐,少饮酒,戒烟,适量体育锻炼。运动既能降低血糖, 也可以使血压下降6~7mmHg。运动还可减轻胰岛素抵抗,控制不良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避免血压、血糖波动。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身体会有哪些危害?

1、加重冠状动脉硬化的程度,使冠心病的发生率增高。

2、大中动脉粥样硬化提前出现,程度加重。

3、加重大血管病变的同时也加重微血管病变。

4、糖尿病时血脂增高,凝血功能异常,使高血压患者本已存在的高凝状态进一步加重,更易发生脑梗死。

5、高血压会加快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而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加速,又会引起血压的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

6、进一步加重水钠潴留,脂类及糖的代谢异常,不仅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而且使血糖和血压更加难于控制。

那么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该如何选择饮食呢?

1、注意热量摄入与消耗平衡

制定每天应摄取的总热量,科学计算,使摄入和消耗的热量达到平衡。

2、选择优质蛋白

首先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血尿素氮升高者更需注意;其次,蛋白的来源应以瘦肉、牛奶、鸡蛋、海产品等优质的动物蛋白为主。

3、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

多吃纤维多的食物,食物纤维不被小肠消化和吸收,但能带来饱食感,

有助于减食,并能延缓糖和脂肪的吸收。可溶性食物纤维能吸附肠道内的胆固醇,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胆固醇。

4、选择低糖水果

如血糖控制不好,可能造成水溶性维生素及矿物质过量丢失,因此,需要补充新鲜的含糖量低的果蔬,通常可在两餐之间或睡前1小时食用,也可选在饥饿时或体力活动之后。为了避免餐后血糖增高,一般不建议正餐前后吃水果。

5、选择晚餐时间

如晚餐吃得太晚,饭后又缺乏活动,食物中的热量来不及消耗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因此,最好把晚饭时间安排在下午6:30~7∶30之间。

6、少吃高胆固醇食物

少吃蛋黄、动物皮和肝脏等高胆固醇食物。

7、 严格限盐

普通人每天的钠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则最高不应该超过3克。

因为高血压和高血糖都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更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危人群。因此,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后比普通高血压患者更要积极降压。

降压治疗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1、降压要达标

通常, 老年人血压治疗目标应≤140/90mmHg, 中青年血压≤130/85mmHg, 糖尿病肾病者血压应≤130/85mmHg, 但是当每日尿蛋白≥1g时,最佳目标应≤125/75mmHg。

2、控制和治疗所有可逆的危险因素

严格将血糖控制在6~7mmol/L; 肥胖者应减肥, 增加运动; 高血脂者应少吃肥肉及动物内脏,适当服用降脂药;吸烟者应严格戒烟。

3、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降压药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后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降压药,因为糖尿病患者多合并心、脑、肾、眼底等并发症,降压药选择不当会加重某些并发症,有的降压药则同时对某些并发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所以,患者一定要咨询专科医生后再服用降压药。#健康过五一##五一小长假##健康科普排位赛#

@南方健康@头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