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片糖尿病(馒头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经常吃发酵馒头,对身体有哪些影响?告诉你几大好处
相比于米饭,北方人更喜欢吃花样繁多的面食,如花卷、烙饼、馒头、面条等等。可糖尿病患者却不敢吃发酵馒头,害怕对病情不利,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呢?
糖友经常吃发酵馒头,对病情是好是坏?
对于这个问题,还要看糖尿病患者怎么吃。和其他主食相比,发酵馒头重点在于发酵的步骤。尤其是对于肠胃不好的人群,每当饭后都容易反酸、烧心,发酵馒头就比较适合你。
在馒头制作过程中,会利用酵母粉发酵。从酵母粉的有益成分来看,经检测发现,酵母粉中有较多的蛋白质、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维生素B族等有益成分。
每天吃素食的人,吃些用酵母粉发酵的食物,还能够补充维生素B族,避免营养不良。通过酵母粉的结合,再用面粉混合,既可以把淀粉中的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糖,还能够把干扰机体吸收其他营养的物质祛除。
对于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吃发酵馒头是十分有利的,可减少饭后的不适,还有利于矿物质的吸收,如钙、钾、镁等。另外,糖尿病患者还不用担心,酵母粉是一种纯天然的调味品,适量使用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主要帮助馒头发酵,使最终的成品变得酸软可口。除了发酵馒头,还有烤馒头,也适合消化不好的糖尿病人群吃。
烤的做法,可以通过在烹饪时更高的温度,从而让馒头中的淀粉充分糊化掉,从而变成分子更小,更容易被肠胃消化吸收的物质,去掉干扰物质植酸后,适量吃对养胃十分友好。
但因为糖尿病患者还要考虑到餐后血糖的问题,如果是由富强粉制作出来的发酵馒头,其血糖生成指数能够达到88左右,完全是高血糖生成指数主食,不利于餐后血糖控制。
考虑到这点,糖尿病患者可以进行改良。在白米粉的基础上,加入全麦粉,或者是全用全麦粉制作馒头,营养价值会提升一大截。并且,全麦馒头的口感不差,属于越吃越有嚼劲越香的食物。
不会做的人,还可以到外面购买。但一定要注意假全麦食物,在配料表中的第一个成分可能还添加了小麦粉,这样的食物要注意。而全是全麦粉制作的馒头,血糖生成指数较低,适合糖尿病患者当正餐主食吃,每天吃一个拳头大小的主食就可以了。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患者这样次馒头 不用担心血糖
馒头是北方人常吃的一种主食,是一种用发酵的面蒸成的食品。馒头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是中国人日常主食之一。现在很多馒头都是用精面粉做的。这样做的馒头口感可能是好些了,不过相应的对血糖影响也更大了。
那么,糖友该如何吃馒头,才能让血糖不飙升呢?
单纯一种主食,特别是精制米面制作的主食,都属于高GI食物,对餐后血糖影响比较大,科学的搭配的确可以降低混合食物的GI,对糖尿病人非常有利。具体以馒头为例,可以有以下几种搭配:
1、可以用全麦粉、荞麦粉、玉米面等粗粮与普通面粉搭配做成杂面馒头,这种馒头比普通白面馒头的GI低很多,而且粗粮所占的比重越大,这种馒头的GI值越低,越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2、馒头要搭配着高蛋白食物一起吃,比例鱼虾、肉类、蛋类和大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含糖非常少,或者GI很低,以水分、蛋白质和脂肪为主要成分,消化吸收后不会变成血糖,与馒头一起吃时,能干扰馒头的消化吸收速度,降低了这一餐的GI。
3、馒头要搭配较多蔬菜一起吃,因为多数蔬菜含糖量极少,而膳食纤维含量较多,膳食纤维在小肠不能消化吸收,会影响其他食物消化吸收的速度,另外,炒菜时还要添加油脂,油脂会抑制胃排空,使食物缓慢进入小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消化吸收速度,从而减低混合食物的GI。
大家记住了吗?糖尿病患者想要吃馒头一定要按照上边这些方法吃才不会引起血糖的升高。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糖尿病患者馒头米饭怎么吃:利用血糖生成指数法,搭配饮食
糖尿病是典型的“富贵病”,古代叫做“消渴症”,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在我国《黄帝内经》和《灵柩》中都有记载。
糖尿病在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快速提升,而健康教育又跟不上的时代,最容易爆发。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已经超过10%,患病人数超过一亿人,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第一糖尿病人口大国。
糖尿病的预防,最重要的是饮食调理,多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
我国居民的膳食习惯,喜欢吃精白米面类的主食,如馒头、面条、米饭等,这些食物都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不建议多吃。要预防糖尿病的多发,需要适当选择粗杂粮代替精白米面类主食,以保证血糖平稳。
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性疾病。
糖尿病最典型的特征是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伴随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吃、消瘦)症状,久病常常引起多系统损伤,合并出现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病变,最终导致器官缺陷与衰竭。
血糖生成指数
血糖生成指数是指吃了某一种食物之后,这种食物进入胃肠道,经过消化吸收,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后血糖升高的速度。
血糖生成指数用来衡量食物中所含糖分多少对血糖浓度的影响程度,进而判断这种食物是否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以及这种食物对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影响。
血糖生成指数高的食物,含有简单糖比较丰富,如精白米面、甜点、蛋糕等,进入胃肠道后,消化快、吸收率高,很短时间内就会转化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使血糖快速升高,对胰腺刺激作用大,对糖尿病恢复不利。
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含膳食纤维丰富,含简单糖类比较少,在胃肠道中停留时间长,消化慢、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不至于让血糖快速升高,对胰腺刺激作用不那么强烈,有利于血糖平稳,对糖尿病恢复有利。
因此,熟练掌握不同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区别,合理安排膳食,调整膳食结构,适当增加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对于调节和控制血糖非常有帮助。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分类
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低于55的食物。如豆类、乳类、蔬菜多数属于低升糖指数食物。
中等血糖生成指数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在55-70之间的食物。如薯类、部分水果等。
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高于70的食物。如精制米面、淀粉、糖类、油炸食品、酒等。
不同血糖生成指数食物的合理搭配与运用
1.多吃粗杂粮:粗杂粮因为富含膳食纤维,饱腹感强,消化吸收慢、升糖指数低,是特别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比如玉米面、燕麦片、荞麦片、薏米等。
尽可能的经常以粗杂粮代替一部分主食,只要粗杂粮的占比能够达到主食摄入量的一半左右,对于血糖的稳定就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2.粗粮不要细作:过去温饱时代,由于粮食短缺,人们吃不上细粮,所以讲究粗粮细作。现在应该反其道而行之,避免粗粮细作,能吃的粗一点就尽量粗一点。
比如白面包的血糖生成指数是70,而加入80%的大麦粒,指数直接就下降到34。做米饭时加入些杂粮或者豆类,蒸馒头时加入些玉米面,不但口感筋道有嚼劲,指数也随之下降。
3.烹饪时简单点更好:在家做饭时,不妨学会“懒''一点,蔬菜能不切的就不切,能手撕的则手撕。薯类和蔬菜尽量选择块大些,少破坏些粗纤维。
4.多选择含有纤维素多的食物:粗杂粮、蔬菜、薯类和低糖水果类食物,或者含有粗纤维,或者含有水溶性纤维,烹饪时尽量多选择这类食物。
5.减少食物烹煮的时间:食物的软硬、稀稠、颗粒的大小,对血糖生成指数都有着明显的影响,比如粥煮的时间越长,糊化程度越高,血糖生成指数也越高。所以,如果不是特殊情况和需要,煮粥和煲汤不要时间过久。
6.混合膳食最好:膳食结构提倡多样化,避免只吃些品种单一的食物,尤其要避免只吃主食类。比如面条、面包、糕点、馒头就咸菜等糊弄一顿的类似吃法。
混合膳食,有荤有素、粗细搭配,有干有稀的搭配更适合糖尿病者的血糖稳定,总之杂一点更好。
糖尿病患者需要改变饮食结构,适当多以粗杂粮代替精细粮食类食物,增加蔬菜等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更有利于血糖稳定,对糖尿病的恢复更有帮助。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