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乳果糖(糖尿病人可以乳果糖治便秘吗)
糖尿病患者遇上便秘,这款便秘“神药”—乳果糖,到底能不能用?
作者:武汉市第三医院 肖晖、李颖
乳果糖
乳果糖口服液作为临床应用广泛,便秘指南推荐首选的药物,他是如何改善便秘症状,对血糖究竟有没有影响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教科书中如是说:
1、大学教科书——《药理学》:乳果糖口服不被吸收,到结肠后被细菌分解成乳酸,刺激结肠局部渗出,引起结肠内容积增加,肠蠕动增强而促进排便。
2、《新编药物学》:乳果糖口服后几乎不被吸收,以原形进入结肠,在肠道内被分解。
3、《临床用药》:乳果糖在胃和小肠内不会被消化分解,且吸收甚微。
其实呢,每100 ml乳果糖口服溶液中除了含有不可吸收的乳果糖66.7 g外,还有少量的半乳糖(≤ 10 g)和乳糖(≤ 6 g),乳糖分解后可产生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后使血糖升高。因此,乳果糖本身虽然并不会被吸收,也不会导致血糖升高,但乳果糖口服液中的少量乳糖被吸收,是会影响我们的血糖。
乳果糖口服液的说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不良反应中并未提及血糖影响,但在禁忌中注明:本品含有可吸收的糖,糖尿病患者慎用,对半乳糖不能耐受者不宜使用,在注意事项中注明:需注意本品中乳糖的含量,使用较高剂量时糖尿病患者慎用。因此,临床使用应提高警惕,糖尿病患者应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时注意使用的剂量并且关注患者血糖的变化。
1、建立定时的排便习惯也是很重要的,利用最易排便的两个时段重新建立排便习惯。我们人类在经过进化后,遗留了两个排便“黄金时间”:
一个是早上起床的“起立反射”,早上一觉起来,由躺变坐再到站,大脑会给大肠发一个信息,促使肠道蠕动,肠道便会产生一种巨大的蠕动波,帮助你把大便推出来。此时,你无需太用力,大便就能顺利排出。你应该养成好习惯,每天早晨起床后到厕所蹲5分钟,即使拉不出也要坚持下去;
另一个是吃完早饭后的“胃-大肠反射”,早餐是一天中的最早一餐,进食后,胃会通知大肠赶快运动,造就另一个排便“天时”。
2、有便意不能憋。大肠每天会有三四次蠕动,把废物从结肠推送到直肠。当粪便来到直肠,直肠扩张,会产生便意。如果有事情在忙,忍着便意不排,大便只好再退回到直肠或乙状结肠,会扰乱排便习惯。大肠总长度约为1.5米,负责吸收钠和水。如果大便在大肠停留太久不排出,水分会被吸光,大便变成颗粒状,更难排出。大便在肠道中被吸收的水分越来越多,越来越干燥,就越来越难排了。
审稿专家:武汉市第三医院 副主任药师 孟军华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糖尿病患者便秘,能不能用乳果糖,会升高血糖吗?
有位患糖尿病的朋友跟华子说,他最近一段时间有便秘的情况,医生给他开了乳果糖。因为药名中有“糖”,所以他担心会对血糖有影响。他问了医生,有些术语他没听懂,但医生太忙,他又不好意思多问,所以来咨询华子。
华子说,乳果糖是常用的治疗慢性便秘的药物,也可以降低血氨水平,用于防治肝昏迷,其安全性很好,正常使用不会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
乳果糖与我们熟悉的蔗糖、麦芽糖、果糖、葡萄糖等糖类不一样,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由半乳糖和果糖组成的双糖。乳果糖在自然界中不存在,因此生物体内缺少分解乳果糖的酶。
人类也是如此,人体无法分解乳果糖,而人体只能吸收单糖,无法吸收双糖,这就决定了乳果糖口服之后,只能留存在肠道中,无法吸收入血,所以服用乳果糖不会升高血糖。
乳果糖在肠道中会促进有益菌群增殖,被肠内细菌分解为乳酸、醋酸、氢气和甲烷,提高肠内的渗透压,产生吸水作用软化粪便,刺激结肠蠕动,产生缓解便秘的作用。乳果糖还可以减少氨离子在肠道内被吸收,可以降低血氨水平。
乳果糖在治疗便秘的时候,要注意常用量每日30ml要一次喝完。有些患者担心药物对身体有不好的影响,把30ml分成3次服用,这样会影响药效。等到便秘症状缓解之后,维持剂量是每日10~25ml,也是一次性服用,不要分开服。
如果是防治肝昏迷,则需要大剂量服用乳果糖,每次30ml~50ml,每日3次。
服用时间的选择,建议在早餐时服用。有些患者空腹服药时会发生腹胀、腹痛的症状,在早餐后服药可以减轻胃肠反应。睡前不建议服用乳果糖,避免夜间排便影响睡眠。
1、最大剂量:用于治疗便秘时,不建议每日剂量超过45ml,过大剂量用药并不能提高药物效果,反而容易出现胃肠道反应。只有用于防治肝昏迷时,才需要大剂量使用。
2、不建议长期用药:乳果糖是渗透性泻药,短期应用出现药物依赖性的可能性低,但在长期用药时,一旦停药就可能造成便秘症状反复。所以服用乳果糖的同时,需要结合饮食、运动的方法缓解便秘,并逐渐减量,不要长期依赖药物。
3、不良反应:服用初期可能会有腹胀、腹痛症状,通常在持续治疗后可消失。药物中含有乳糖与半乳糖,乳糖不耐受、半乳糖血症以及过敏者禁用。
4、疗效不好需停药:通常情况下,乳果糖服用之后在1~2天内就会显现疗效,排出软便。如果服用3日,便秘症状仍然没有缓解,需停药并就诊。需要排除消化道肿瘤、肠梗阻等器质性病变,并在医生指导下换药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会从肠内吸水造成粪便干结,过高的血糖还有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影响肠神经的功能,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所以糖尿病患者除了要用药控制血糖与缓解便秘症状外,还要通过生活干预方法改善便秘。
每天要喝足够的水,心脏、肾脏功能正常的人,建议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饮食上多选择粗粮、蔬菜等膳食纤维多的食物;坚持运动,在饭后1小时左右散步,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不要看书、玩手机。
总结一下,糖尿病人出现便秘,可以使用乳果糖缓解症状,并不会升高血糖,在用药时要注意每日药量要一次性服用,但不要过量服药。在用药的同时要进行生活干预改善便秘,不建议长期用药,避免出现依赖性。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乳果糖吗?
作者:辽健集团铁煤总医院 李训光
近日,药学门诊接待了一位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其自诉近期有便秘症状,医生为其开具了乳果糖口服液,患者询问作为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使用乳果糖,对其血糖是否有影响?
接诊药师热情的接待了王先生,并给予了详细解答。
药师解答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还无法被治愈。一旦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就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后果极其严重。但其实很多患者对糖尿病存在多种误解,比如惧怕水果中糖分高,几乎不吃水果;怕多食升高血糖,进食量过少;一些老年人由于活动量减少,导致腹肌收缩无力,胃肠蠕动减弱。除此之外,很多糖尿病患者迷走神经功能异常,胃液分泌减少,易发生胃轻瘫,使胃肠蠕动更加缓慢。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服用降糖药物,很多药物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糖尿病本身也有可能致使肠道菌群结构失调,引发便秘。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蛋白质呈负平衡,肌张力不足容易导致排便无力。因此,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受便秘困扰。
乳果糖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双糖, 口服后几乎不被吸收,进入结肠后被正常细菌分解成单糖,并进一步被分解为有机酸,如乳酸 、乙酸等,降低肠道 pH 值。在清洁肠道过程中属于温和的药物,不被小肠吸收,以原型到达结肠,提升肠道腔内渗透压,阻止水分的吸收,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与生长。乳果糖同时具有双糖的渗透活性,保留水分、电解质在肠腔内而产生高渗效果,增加粪便容积,软化粪便,达到通便的目的。
那是不是糖尿病患者就可以随意吃乳果糖了呢?需要注意,每 100ml 乳果糖口服溶液中除了有前面我们说的不可吸收的乳果糖(67g)外,还有少量的半乳糖(≤10g),乳糖(≤6g)。半乳糖是一种单糖,有促进钙吸收的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没有十分大的不良影响。而乳糖是一种二糖,分解后有葡萄糖生成。因此,在治疗便秘的常用剂量下(一般成人起始剂量每日30ml,维持剂量每日 10~25ml),糖尿病便秘患者可以使用乳果糖,但在较高剂量下 (起始剂量:30~50ml,一日三次;维持剂量:应调至每日最多 2~3 次软便)用于治疗肝性脑病、肝昏迷或昏迷前期时,糖尿病患者是应该慎用的。此外,有半乳糖血症的患者禁用,不能耐受乳糖的患者也应该禁用。
合理用药指导对于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便秘的常规剂量下,可以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便秘。但是作为糖尿病患者,首先要使血糖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还要注意饮食治疗及适宜运动,多喝水,多吃蔬菜以及糖量较低的水果,最好选在两餐之间吃水果,尽量避免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致使餐后血糖过高。
审稿专家: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 药学部主任 李鸿录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