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怎么解(糖尿病怎么解决便秘)

上观新闻 0
文章目录:

奇怪的糖尿病:基因技术拨开青年糖尿病的疑团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权威监测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0.7%。与此同时,中国青少年糖尿病患病人口持续增长,其中遗传性青少年成人起病型糖尿病(MODY)患病人数已逾百万,居世界第一。

在精准医学时代,运用基因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等多组学方法精确诊断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以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成为糖尿病防治的重要发展方向。

疾病困扰

同仁医院内分泌门诊

32岁的糖尿病患者小朱愁眉不展的在候诊。自从一年前他确诊了糖尿病,就饱受困扰。年纪轻轻每天要打胰岛素,他实在接受不了,在单位里偶尔被同事遇到,他们异样的眼神更让他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2个月前,他停掉了医生开给他的胰岛素,尝试改口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降糖药物治疗,降糖效果很不理想,口干尿多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心灰意冷的小朱只好重新来到医院配胰岛素,想到又要每天承受打针的痛苦,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深陷疑团

门诊7号诊室

小王医生

您是确诊1型糖尿病了吗?

我也不清楚,有的医生说我是2型,开过口服药,降糖效果不好,也有医生说我是1型,说一辈子打胰岛素,好烦呀!

患者小朱

小王医生

那请您先去测一下随机血糖看一下。

2分钟后,患者小朱的随机血糖报告显示血糖高达21.9mmol/l,血酮1.0mmol/l,考虑糖尿病并发急性酮症,即刻安排内分泌科住院治疗。

迷雾重重

内分泌科病房

小王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实验室检查发现了三大疑点:

① 患者体型中等(BMI22.9kg/m2),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之内。不符合常见1型糖尿病患者通常较消瘦或2型糖尿病患者较肥胖的体型特征。

②患者的实验室糖代谢指标提示,糖尿病自身抗体均阴性(—),其余生化血、尿蛋白、肿瘤指标、骨代谢、自身免疫指标等未见明显异常;升糖激素水平均未见异常。(患者血糖失控,但胰岛功能尚存,胰岛自身抗体均为阴性,不符合1型糖尿病的特点)

③患者的外婆、舅舅、妈妈均有糖尿病病史。(患者很有可能是家族遗传性糖尿病?)

住院期间,患者通过胰岛素泵强化降糖,血糖平稳迅速地降至控制目标范围内。解除高糖毒性后,患者胰岛功能得到了恢复,口干尿频等不适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但小朱内心一直被打胰岛素困扰,仍然高兴不起来。

抽丝剥茧

虽然患者血糖得到了控制,但是他糖尿病的分型一直不能确定,小王医生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患者有着明确的糖尿病家族史,但发病年龄早(小于40岁),体型中等,胰岛功能尚存,胰岛自身抗体阴性和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又有所不同。

忽然,小王医生眼前一亮,想到这会不会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糖尿病类型,青少年中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MODY)。小王医生马上与患者进行了沟通,建议他做一个基因检测来帮助确诊糖尿病类型。

拨开云雾

出院2周后,患者收到基因检测报告,提示他果然为MODY型糖尿病(HNF1A基因突变,MODY3)。这类青年糖尿病仅需要口服磺脲类药物,就可使血糖控制平稳,脱离天天打胰岛素。

现在,患者小朱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60mg qd治疗,监测空腹血糖在6-7mmol/L左右,餐后血糖在7-9mmol/L左右。免受打针的痛苦,让他喜不自禁。

涨知识环节

MODY与1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的区别

MODY型糖尿病

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maturity-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MODY)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单基因型糖尿病,其主要特征为胰岛β细胞功能遗传缺陷,占全部糖尿病的1%-2%。临床上因MODY与1型、2型糖尿病临床表型有重叠,大多数MODY型糖尿病患者经常被误诊为1型或2型糖尿病。

1、发病年龄小于40岁

2、有糖尿病家族史

3、胰岛功能尚存

4、胰岛自身抗体阴性

建议患者到内分泌科来完善基因检测,以明确糖尿病分型,获得精准治疗。

科室介绍

上海市同仁医院内分泌内科建于1999年初,迄今为止已全面发展为内分泌代谢疾病(糖尿病、肥胖、甲状腺、垂体肾上腺疾病等)诊治领域有明显特色的专业团队。糖尿病慢病管理、肥胖多学科诊治,内分泌高难度技术(肾上腺、岩下窦采血)在疑难疾病诊治的应用,凸显专科实力。科室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招生点,长宁区糖尿病特色专病、长宁区社区干预特色专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中国糖网筛防工程基层示范单位、上海市巾帼文明岗、全国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认证单位。“同仁糖心会”被评为上海市“医患沟通人文关怀”双十佳项目,长宁区、同仁医院“金牌服务项目”。全日开放专科门诊,设甲状腺、骨质疏松、肥胖减重、垂体肾上腺专病门诊。

门诊时间

【专家门诊】

黄珊(主任医师):周二上午、周四下午

陈燕(主任医师):周三下午

彭文芳(副主任医师):周五上午

邵侃(副主任医师):周一下午

蒋小红(副主任医师):周五下午

【特需门诊】

黄珊(主任医师):周二下午

【普通门诊】

周一至周日全天

预约就诊请关注公众号:

(配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供稿:内分泌内科 葛晓旭

编辑:宣传科 娄斯敏、张耀欣

确诊糖尿病后,马上做这3件事,还有机会逆转

通过最近的留言,我发现有些读者是刚确诊糖尿病的。我想,除了遵医嘱用药,你们一定急着想多做点什么,希望能摆脱“糖尿病”的标签。那么这篇文章会对你很有用,一定不要错过。

即便是已经患糖尿病多年的老糖友,也同样能从今天的内容中获得新的知识,对大家同样很有价值。

确诊糖尿病后最关键的3件事

糖尿病早期可逆转,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需要依次完成以下3件事:

1、短期目标——尽快使血糖达标

确诊糖尿病后,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尽快使血糖达标。无论你是通过饮食和运动的控制也好,药物治疗也好,甚至是手术治疗,使血糖尽快达标,都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

目的是尽可能保护胰岛β细胞的功能。

我们知道,糖尿病发病的核心原因是胰岛功能的下降(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胰岛功能的下降会使血糖升高。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血糖升高反过来会加速胰岛功能的衰竭,也就是医生常说的“糖毒性”

人累了需要休息,细胞也一样。血糖不达标,就会持续地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久而久之,胰岛β细胞会加速“凋亡”,使胰岛功能进一步下降,血糖更难控制,形成恶性循环。

内分泌医生经常形象地称这种情况为“鞭打病牛”。胰岛β细胞就是那头生病的老牛,高血糖则是牛头上不断落下的鞭子。

所以,无论使用任何方法,只要能让血糖尽快达标,就能解除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的糖毒性,保护胰岛细胞不进一步衰竭。

另外,糖尿病早期阶段,有一部分胰岛β细胞其实并没有凋亡,而是处于休眠状态,短期内把血糖降下来,休眠的细胞在得到充分休息后,有很大几率恢复正常功能,有些糖友甚至能停掉降糖药。

2、中期目标——维持血糖稳定不反弹

我们的身体对血糖有一种神奇的“代谢记忆效应”

国外有研究发现,若糖尿病患者早期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即使后来采取有效措施使血糖水平降低,仍易发生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这就是糖尿病的“代谢记忆效应”。

要消除这种效应,一是尽快使血糖达标;二是需要在血糖达标后维持一段时间的稳定不反弹。

如果血糖达标后很快反弹,或者忽高忽低不稳定,身体细胞就很容易延续之前的不良状态,降低糖尿病“逆转”的概率。

3、长期目标——维持血糖长期达标

有些糖友做到前面两点,就有可能停掉降糖药,达到“糖尿病逆转”的效果。但是这样还不够。

因为糖尿病只是“逆转 ”,并没有“治愈”,还可能卷土重来。为了尽可能长时间的维持逆转的状态,糖友们需要做出更多的付出。

你需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理想体重、规律运动、健康饮食等等。

坚持下去,这个逆转的时间就会维持得更久。几个月、几年、甚至更长时间。

哪怕最终血糖再次升高,也会大大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总之,你的获益一定不会辜负你的付出。

哪些人有可能逆转

能做到上面的3点,无论糖尿病最终是否完全逆转,糖友们都能获得巨大的好处。但是,我想大家一定还是想知道自己逆转的机会有多大。

评估是否有希望逆转,医生一般会根据“ABCD”四个步骤进行评定:

A(Antibody,抗体):

体内没有“糖尿病相关抗体”的糖友,才有逆转的可能。

因为这些抗体会不断地破坏胰岛β细胞,最终导致胰岛功能彻底衰竭。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办法逆转这种趋势。

好消息是,有这些抗体的糖友并不多,大部分糖友都能达到这个要求。

B(BMI,体质指数):

体质指数高的糖友,能够逆转的可能性更大。

体质指数高代表超重或肥胖。这类患者血糖的升高主要是因为“胰岛素抵抗”。

这类糖友如果早期尽快把体重降下来,能大大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使血糖下降甚至恢复正常。

C(C肽):

糖尿病逆转的核心是恢复保护现存的胰岛功能,激活休眠的胰岛β细胞。C肽数值高,代表胰岛β细胞的功能尚可,有逆转的基础。

D(Duration,病程):

糖尿病的病程越短,逆转的可能性越大。病程≤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逆转的可能性大大高于5年以上的糖友。

这也是我建议大家尽快把血糖降下来的原因。

糖尿病逆转的方法

与上面两条相比,方法反而没那么重要了,因为都是我反复写过的内容。再跟大家简单总结一下:

1)饮食

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做到食物多样、主食定量、蔬果奶豆丰富、少油、少盐、少糖。

  • 食物多样

应包括五大类食物:谷薯类(包括谷类、薯类与杂豆类)、蔬菜和水果、、动物性食物(包括畜、禽、鱼、蛋、奶)、大豆类和坚果、烹调油和盐。

  • 主食定量

根据体重、活动量、血糖情况控制每餐的主食摄入量,控制热量的出入平衡。

  • 蔬果奶豆丰富

蔬菜每天应达500g,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常吃鱼、禽,适量蛋和畜肉,这些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可以选择低糖水果、坚果等作为加餐,少吃肥肉,少吃烟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肉类制品

  • 少油少盐少糖

盐每天不超过5克,食用油每天不超过20克,少吃糖、含糖食物及饮料。

2)科学运动

糖尿病人建议选择有氧运动,身体条件好的可以结合抗阻运动锻炼。

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游泳、骑车、球类等;抗阻运动如哑铃、举重、仰卧起坐、俯卧撑等。

每天半小时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 2 次以上的抗阻运动。

3)药物干预

如果只靠饮食、运动不能在3~6个月内使血糖和体重达标,不要继续坚持不用药,这种情况下,适当的药物干预利大于弊。

4)手术干预

对于过度肥胖(体重指数≥32.5kg/㎡)的2型糖友,如果上述办法都不能使体重和血糖达标,同时患者身体已出现严重并发症,也可考虑进行减重手术治疗。

以上就是写给新糖友的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用。

用这4种方法,王医生成功逆转糖尿病

糖尿病早期可逆转

有糖友认为,糖尿病是一个终生性的疾病,需要一辈子吃药或者打针;甚至很多医生也是同样的看法。但是,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早期糖尿病是可逆的。我今年50岁,是一名医生,有糖尿病家族史,我妈妈那边基本上都是糖尿病,当然我也没逃过。

我的亲身经历

我是40岁得的糖尿病,当时空腹血糖是7点多,餐后血糖是12点几,吃的是二甲双胍同时控制饮食,每天至少运动20分钟。半年以后因为血糖挺好的,我就把降糖药给停了。到现在已经10年了,血糖一直都不错,而且偶尔放纵一次血糖也没啥大问题。所以我认为糖尿病是可逆的,但是一定要把握好机会,越早干预,逆转的可能性就越大。当时很多人是不信的,包括我的一些医生同事也是不相信的。

权威研究证实

2017年,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医学杂志,《细胞》和《柳叶刀》都发表过相关文章,说二型糖尿病有望逆转。文中还介绍了一项美国的研究,他们选取了500个糖尿病人,糖龄都小于6年,全部是肥胖的、肚子大的人。

一年以后经过饮食控制,体重平均下降了30斤,一半以上的糖尿病人都逆转了。而且统计发现,糖龄小于一年的70%能逆转,糖龄2—3年的,逆转率40%,患病时间越长逆转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糖尿病越早干预,逆转的可能性就越大。

为何饮食治疗能逆转早期糖尿病?

第一,经过特殊饮食治疗以后,能够诱导身体里促进胰岛素生成基因的表达,这在动物实验中已经得到了证实。

第二,刚得糖尿病的时候胰岛功能虽然已经下降了50%,不是说胰岛细胞死了50%,而只是生病了或者是处于休眠状态,它不干活了。只要控制好饮食或者控制好体重,就能够重新激活它们,从而逆转早期糖尿病。

逆转早期糖尿病的方法

我逆转早期糖尿病主要方法是饮食控制,主要有4个,我先简单讲两个,后面的课程中都有详细的讲解。

一、周期性模拟禁食

一个月要有连续3—7天,低热量低蛋白饮食,然后其他时间稍微控制一下饮食就可以了。在这3—7天里,因为低热量饮食胰岛得到充分的休息,休息以后再干活就有劲儿了。所以,早期糖尿病也就逆转了。

但是这种饮食方式,不是谁都能进行的,要选身体比较好,年龄70岁以下的;打胰岛素、吃格列本脲等促泌剂的不行。它其实跟咱们中国传统道家的辟谷有点像,那几天吃的热量很少,人会很没劲儿,有的人还会出现低血糖。所以要有人群的选择,具体哪些糖友适合这种方法,我在后面的课中做详细的介绍。这种方法就是杂志上报道的能诱导促进胰岛素生成基因表达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不好坚持,现在比较流行的是5 2轻断食,我在以后的课程里会讲。

二、低碳水饮食

这种饮食要求长期的坚持,要长期控制主食量,尤其是精细主食,比如说大米白面这种一定要控制。另外,还要控制含糖食物,不只是饮料?超市里面所有的包装食品你去看一看,大部分都是含糖的。饭店里面的菜,很多是要放糖来提鲜的,也尽量不吃或少吃。

控制好主食和含糖食物以后,胰岛负担就减轻了,它就没有那么累,就会逐渐的修复,实现逆转早期糖尿病。除了饮食以外,如果配合运动效果会更好。

三、最好加上运动

如果你年轻,身体比较好,那么我建议你选择高强度间歇性运动。比如,快跑一分钟,然后再走路一分钟,然后再循环,这就属于高强度间歇性运动。这种运动好就好在它用时短,20分钟就能达到走路一个小时的效果。但是这种运动是高强度运动,所以,一定要进行运动能力的评估,否则会有危险。

四、有些情况遵医嘱用药

最后我强调一下,逆转早期糖尿病不能只依赖饮食和运动;该用降糖药和胰岛素的时候一定要用。因为血糖过高的时候只有用上了药和胰岛素,逆转的进程才会缩短,逆转的可能性才会加大。

比如说刚得糖尿病,空腹血糖大于11;医生会让你注射胰岛素,可能只需要注射两个星期就能停掉,有的糖友只需要吃点药就能维持,有的甚至不用吃药血糖都挺好。这是因为高糖毒性解除了,胰岛功能恢复了,就能够促进早期糖尿病的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