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脚趾发黄(糖尿病脚趾甲发黄)

家庭医生名医在线 0
文章目录:

脚部出现这5种异常,可能是疾病的苗头,值得留意

可以说脚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脚上有五脏六腑的反射区以及重要穴位。当脚上出现异常表现时需警惕疾病信号,做好生活护理,不妨来了解一下。

需要警惕脚哪些异常表现?

1、脚干裂脱皮

冬季天气干燥,脚部皮肤表层会开裂,就如同鱼鳞一般而且瘙痒,这种情况不必太担心,多喝水,适当的吃蔬菜水果,注意饮食上的多元化。每次洗完脚之后及时涂抹润肤乳。另外也需要警惕真菌感染,不仅会出现脚裂,同时伴随着皮肤瘙痒及水泡,需涂抹抗真菌药物。

2、脚抽筋

脚抽筋除了和缺钙有关外,也可能是血管性疾病,比如静脉曲张、动脉粥样硬化或者血栓等,导致血液循环不流畅,下肢得不到充足血液供应而引起脚抽筋。多吃含钙的食物比如牛奶、豆制品、海藻类。若是脚频繁抽筋需及时去医院做检查。

3、脚臭

在脚部分布着大量的小汗腺,一般小汗腺分泌的汗液没有任何气味。但汗液多的情况下,脚会一直浸泡在汗液中,再加上受到细菌分解,从而产生特殊气味。若有严重的脚臭,应去皮肤科做检查,看看有没有真菌或者细菌感染。要保持脚的清洁和卫生,选择透气性好的鞋子,勤换鞋子和袜子。调节好情绪,期间不能重口味的食物。

4、脚冰冷

在冬季新陈代谢速度减慢,气温低时会让全身血管收缩,而且会减弱血液回流能力,从而引起手脚冰凉。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手脚冰凉是肾阳虚的表现。另外血液循环不流畅以及甲状腺功能不足也会引起手脚冰凉。平时要多泡泡脚,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多吃具有温补功效的食物比如羊肉、狗肉、人参等,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多参加体育锻炼。

5、脚趾甲变厚变黄

脚趾甲变厚提示患上了灰指甲,是受到真菌感染所引起的。另外免疫系统异常、循环异常以及糖尿病患者也会出现脚趾甲变厚发黄。注意局部清洁和卫生,保持脚部通气干燥。

温馨提示

平时保护好双脚,睡觉前使用热水泡泡脚。泡脚水里加入适量的艾叶,能通经络以及祛寒,能缓解痛经以及怕冷问题。另外也可以对脚底穴位按摩,能促进脚部血液循环,增强五脏六腑功能,同时也能补中益气,促进睡眠。

官方警告!80%的糖尿病人都忽视了这个脚部信号!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文案丨医师老李科普

编辑丨医师老李科普

糖尿病听起来离很多人很远,毕竟它不像感冒那么常见。但其实,在中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已经超过1亿人!更可怕的是,超过一半的糖尿病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即便确诊了,很多人也没有意识到糖尿病的“可怕之处”不在于血糖高,而在于它对身体的“悄无声息”的破坏。尤其是脚部信号,这是糖尿病最容易被忽视的“预警灯”!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看似微不足道的脚部变化,为什么会如此致命?这篇文章将为你揭开真相。

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糖尿病足”这个名字,但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的脚会成为“重灾区”?普通人又该如何预防?这些问题的答案,关乎每个人的健康。继续往下看,你会发现,这不仅是糖尿病患者的事,更是每一个家庭都应该了解的健康知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但它的危险信号却常常被忽视。研究表明,80%的糖尿病患者在早期都忽视了脚部的异常,直到问题恶化才去医院。可那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你知道吗?全球每30秒,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足而失去一只脚!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血淋淋的事实。

糖尿病最大的“杀手锏”不是血糖高,而是它对全身血管和神经的“慢性折磨”。当血糖长期控制不好时,血液中的糖分会像“砂纸”一样,持续磨损血管内壁,导致血管变窄、变硬,甚至堵塞。这种情况被称为“糖尿病血管病变”。而脚部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末端”,一旦血管受损,脚部的供血就会严重不足。

同时,糖尿病还会损伤神经系统,尤其是感觉神经。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脚部会逐渐失去疼痛感、温度感。这就像脚上戴了“麻木的手套”,即便受伤了、破皮了,也完全察觉不到。久而久之,伤口得不到及时处理,就可能感染、溃烂,甚至进一步恶化为糖尿病足。

更令人担忧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普遍较低。一旦脚部感染,细菌很可能快速蔓延,引发严重的炎症反应。如果不及时治疗,感染甚至会顺着血液扩散到全身,危及生命。

你可能会问,脚部到底会发出哪些信号?其实,糖尿病足的“征兆”往往是从一些“看似无害”的小问题开始的。比如:

脚部发凉或发热。有些糖尿病患者会觉得脚经常冰凉,怎么捂都不暖;还有些患者则相反,脚部莫名发热。这是血液循环异常或神经损伤的表现。

脚底皮肤干燥、开裂。糖尿病患者的皮肤容易失去水分,尤其是脚底,常常会变得干燥、粗糙,甚至出现裂口。

脚趾甲变厚或变形。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脚趾甲会变得又厚又硬,有些甚至会变黄或出现异常形状。这是因为供血不足导致指甲营养不良。

小伤口久治不愈。脚上不小心擦破了皮,或者被鞋子磨出了水泡,正常人几天就会痊愈,但糖尿病患者的伤口常常会拖上几个星期,甚至出现感染。

脚部麻木或刺痛。有些糖尿病患者会觉得脚像被“蚂蚁咬”一样,又麻又疼;还有些人会感觉脚像套了层厚厚的袜子一样迟钝。这是神经损伤的典型表现。

脚底颜色异常。如果发现脚底皮肤颜色发红、发紫,甚至变黑,这很可能是血液循环严重受阻的信号。

脚部肿胀。脚部莫名其妙地肿了起来,按下去还会留下一个小坑,这可能是组织液渗出或感染的表现。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很可能是糖尿病足的“前奏曲”!如果不引起重视,病情很可能迅速恶化,甚至发展成溃疡、坏疽。

真实的病例往往比数据更能让人警醒。家住上海的张先生,55岁,已经确诊糖尿病5年。去年冬天,他发现自己的脚趾头有点发黑,但他觉得可能是鞋子太紧压到了,没有在意。直到一个月后,他的脚趾头开始流脓,疼得无法走路,这才匆匆赶到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脚趾已经出现严重坏疽,只能截肢才能保命!

张先生后悔不已:“早知道这么严重,当时就该早点去看医生。”医生告诉他,其实脚趾发黑时就已经是严重的血管病变了,如果当时就诊,完全可以避免截肢的悲剧。

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见。在中国,每年因为糖尿病足截肢的患者超过10万人,而其中80%以上原本是可以预防的

糖尿病患者的脚,真的需要“精心呵护”。以下几点建议,不仅适合糖尿病患者,也适合每一个想要保护自己脚部健康的人:

1. 每天检查脚部。养成每天观察脚部的习惯,尤其是脚底和脚趾缝。看看有没有红肿、破皮、颜色异常的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2. 保持脚部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洗脚,水温不宜过高,洗完后用柔软的毛巾擦干,尤其是脚趾缝。

3. 选择合适的鞋袜。穿宽松、舒适的鞋子,避免过紧或磨脚的鞋子。袜子选择纯棉材质,避免穿过紧的袜子。

4. 避免赤脚。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面,不要赤脚行走,以免脚被磕伤或扎伤。

5. 定期修剪指甲。指甲不要剪得太短,也不要剪得太深,避免伤到甲床。

6. 按时复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到医院检查,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和脚部血管、神经状况。

7. 控制血糖。脚部问题的根源在于血糖失控。控制好血糖,才能从源头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的脚,是行动的基础。糖尿病虽然可怕,但只要早发现、早预防,我们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重视自己的脚,从今天起,关注这些微小的信号,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徐亚青护士长解答糖友关于糖尿病足的疑问

1、确诊糖尿病半年了,脚后跟发干、脚底发黄怎么保健和治疗?最近右腿膝关节会偶尔酸痛,是并发症吗?

答:很多人都会有脚后跟发干的情况,可能与脚底死皮有关,应注意适当去死皮。脚底发黄,如果身体其它情况较好,可能是由于胼胝和老茧引起的。右膝关节的偶尔酸痛,与糖尿病足的血管和神经病变没有关系,糖尿病足的疼痛,主要是以周围神经为主,比如说,脚部经常发麻,感觉有蚂蚁在爬,没穿袜子却感觉像穿了袜子等等。

2、月经3个月来一次,已经连续三次了,是不是和糖尿病有关系,检查应查什么?糖尿病确诊有一年四个月了。

答:通常情况下,月经的周期是28天。一般来说,月经和糖尿病是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体型比较肥胖,可能要考虑多囊卵巢综合症等病症。月经不正常,主要和内分泌失调有关系,建议去医院做b超以及卵巢、激素等方面的检查。

3、糖尿病足前期的症状有哪些?小腿有时痒,是因为下肢静脉血管有垃圾?

答:糖尿病足前期的症状就是我们所说的高危足,一般足部的骨骼畸形、胼胝、脚气、溃疡、水疱等都属于高危足的范畴。其它危险因素,如神经病变或血管病变,我们都可以通过专科检查(如多普勒、肌电图等)发现。至于小腿痒的情况,可能与血糖不稳定或足部静脉曲张有关,导致全身皮肤干燥或发痒。

4、血糖一不稳定,左脚就麻,吃甲钴胺就会好一些。左脚跟和大脚趾干裂,冬季更严重,今年左边大脚趾甲还变色了,怎么回事?

答:一般来说,血糖控制的越正常越好。你所说的血糖波动大时左脚麻,理论上讲,人体不会那么敏感的。不过也不排除个例,如果是这样,把血糖控制平稳是目前最需要做的。服用甲钴胺也可以缓解一些。

脚趾干裂的问题,建议用温水泡脚,泡完后应可涂一些润肤品(如尿素膏),涂厚一些,有助于缓解足部干燥。脚趾甲变色可能与灰指甲,或者穿鞋太顶脚导致足部淤青有关。

5、灰指甲、脚气需要治疗吗?如何治疗?

答:灰指甲的治疗是比较困难的,局部治疗效果差,而专门治疗灰指甲的药物对肝脏又有损伤。应注意避免灰指甲继续发展,保持指甲干燥。脚气需要治疗,因为脚气容易引发脚部感染或溃烂,还有可能会引起糖尿病足。

6、我有颈椎腰椎增生,血糖高有5年了。但是手脚麻痹和脚底发热的情况已经有10年了,这是什么原因,该如何治疗?

答: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很常见。颈椎腰椎增生会引起脚麻手麻的,它的特点是一侧麻木明显。而糖尿病引起的麻木往往是对称的,以远端手麻脚麻为主。相对来说,神经病变的治疗是比较缓慢的,因为神经细胞的修复需要一些时间!

7、脚部有真菌感染,断断续续一直好不了,现在患糖尿病2个多月了,每餐饭后都会快走30分钟,现在脚都裂开了,晚上会涂抹些润肤霜。请问,还可以用哪些方法保养?

答:脚气问题很常见,除了保持足部干燥外,局部还可以用一些抗真菌的药膏,也可以用中药或碱性的水泡脚。长时间走路后应及时把鞋脱下来,不能被汗液浸渍,因为真菌在酸性环境中更容易生长,加上最近天气热,所以要注意一下。真菌感染期间暂时不涂润肤霜,脚裂开的时候,最好局用一些消毒的药膏,如果较严重,走路可以暂停,做一些不负重的运动,以上肢运动为主。

8、腿痛、腿软,感觉骨头里发热,下蹲时膝盖疼。是走路走多了还是糖尿病足引起的?上次检查,医生说我下肢血管狭窄,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如果下肢血管狭窄,足部的血液供应就会差一些。若发生糖尿病足,出现伤口,这种症状就会特别明显。平常应注意避免受伤,每天严格检查足部情况,条件允许的话,下肢血管狭窄应采取措施处理,如放支架等。

文章来源:公众号【糖尿病家庭调养】微信号:jiankangbaizhen(可添加糖糖微信号tanggu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