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昏迷糖尿病(肝昏迷与低血糖昏迷)
糖尿病患者昏迷都是因为低血糖?这些知识要掌握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调理不当、血糖控制不佳(太高或太低)可能会出现昏迷现象,如血糖过高并发的酮症酸中毒昏迷、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和血糖过低并发的糖尿病低血糖昏迷。
糖尿病导致昏迷的常见原因和诱因都有哪些?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患者在某种因素影响下,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发高血糖、高血酮、脱水、酮尿、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综合征,严重代谢紊乱导致患者体内有大量酮体蓄积。
诱因:急性感染、治疗不当、饮食失控、胃肠道疾病等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诱发因素。
症状:患者会有糖尿病症状加重(如多尿、口渴),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呼吸频率加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休克、脱水、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时患者会出现昏迷。
2、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昏迷
由于机体的应激情况导致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胰岛素反调节激素(如胰高血糖素)不适当分泌增多及肝糖释放增加导致严重高血糖。该病多见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在 60 岁以上,夏季多发。
诱因:
①应激与感染:如脑血管意外、急性胰腺炎、手术等应激反应,呼吸道感染以及泌尿系统感染最容易导致糖尿病非酮症高渗透性昏迷发生。
②饮水不足:多见于老年人,尤其在夏季人体出汗较多,但由于老年人口渴中枢不敏感,饮水量不足,因而容易导致血液浓缩及血浆渗透压升高。此外,生活不能自理或昏迷的患者也常常存在饮水不足的情况。
③失水过多:如高热、严重呕吐、腹泻或不适当应用利尿剂、脱水剂等。
④摄糖过多:病人由于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而饮用大量甜饮料或进食高糖食物,致使血糖显著升高。
⑤药物因素:如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及部分利尿剂等可引起血糖升高,胰岛素泵使用者因胰岛素泵出现故障(如导管堵塞)而未被及时发现,亦可导致本病。
症状:多尿、多饮、失水,无明显酮症,随病程进展而逐渐加重,各种精神神经症状相继出现,患者会迅速进入昏迷和半昏迷的状态。
3、糖尿病低血糖昏迷
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或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即可诊断低血糖,严重低血糖会发生昏迷。
诱因:胰岛素用量过大或口服降糖药用量过大而进食少;运动量增加了,但没有相应增加食量;食量减少了降糖药物没有适量减少。
症状:饥饿乏力,头昏头痛,冷汗淋漓,心慌气短,心动过速,视物模糊,周身发抖,甚至精神错乱,行为异常,嗜睡昏迷。
糖尿病导致昏迷该如何预防?
加强糖尿病知识的教育和健康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5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定期检测血糖。确诊有糖尿病的病人,应正规服药,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控制各种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各种感染,对血透、腹透、应用甘露醇脱水等治疗时,应注意是否有脱水现象,及时监测血糖、尿糖。
注意诱发药物应用,如利尿剂、糖皮质醇、普萘洛尔(心得安)等。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吸烟、酗酒。
平时定时监测血糖,如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糖尿病低血糖症等前期表现时,及时测下血糖。
若出现血糖过高或过低时要及时处理及随诊,如果患者意识尚清醒,并能吞咽的话,那么对于低血糖性昏迷最有效的办法是让患者喝甜水或吃糖块、甜糕点之类。由于糖尿病引起的昏迷,除了低血糖的原因外,血糖显著升高还可引起昏迷,所以在昏迷原因不清楚时不要随便给病人喂食糖水,以免加重病情。而且给意识不清的病人喂糖水容易造成呛咳甚至窒息。
若患者意识已经丧失,应将病人放平,平卧头侧向一边,解开衣领,保证呼吸道通畅,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引起窒息。
糖尿病患者发生昏迷时,若不及时抢救,很可能有生命危险,应及时呼叫“120”就医。
本文由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张学敏进行科学性把关。
来源: 人民网
糖尿病同时伴有肝病患者 为何更易发生低血糖症?
2024年9月23日6时13分,沈阳急救中心皇姑一分中心薛鹏急救小组接到120指挥中心指令,位于皇姑区某小区内有一老人,在家出现意识模糊、躁动不安,需要急救,急救小组人员紧急前往患者家中。到达现场后患者仍意识模糊、躁动不安,医护人员为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其中指尖血糖1.6mmol/L,既往患者有糖尿病、肝病病史多年,平时皮下注射胰岛素降糖治疗,最近低血糖症状频发。医护给予对症处置后送往就近医院进一步治疗。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低血糖的患者,今天沈阳急救中心皇姑一分中心薛鹏医生就给大家讲讲患上糖尿病、肝病的患者,为何更易出现低血糖。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糖尿病和低血糖症。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而低血糖症则是指血糖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如头晕、乏力、心慌、出汗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昏迷。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其血糖的调节主要依赖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作用。正常情况下,当血糖升高时,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血糖的利用和储存;当血糖降低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从而升高血糖。然而,当糖尿病患者患上肝病后,这种血糖调节机制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一方面,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在糖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可以储存糖原、进行糖异生等。当肝脏功能受损时,糖原的合成和储存能力下降,糖异生作用减弱,导致在血糖降低时无法及时有效地升高血糖。此外,肝病还可能影响胰岛素的代谢和清除,使胰岛素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延长,进一步加重低血糖的风险。
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往往需要使用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而在患有肝病时,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低血糖的发生几率。
那么,糖尿病患者在患有肝病后应该如何预防低血糖症呢?
一、密切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测量血糖,特别是在感觉不适时更要及时测量。如果发现血糖过低,应立即采取措施,如进食含糖食物等。
二、调整药物剂量。在患有肝病时,应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避免药物过量导致低血糖。
三、合理饮食。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规律的饮食,避免过度节食或空腹。在患有肝病时,更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以维持血糖稳定。
四、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会使血糖迅速下降,糖尿病患者在患有肝病时应选择适度的运动方式,并注意运动时间和强度。
总之,糖尿病患者在患有肝病后更容易出现低血糖症,这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关注。通过密切监测血糖、调整药物剂量、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低血糖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来源: 辽沈晚报
糖友家丨肝脏不好也会得糖尿病!糖友们要小心!
你知道吗?
肝脏不好也会得糖尿病!
研究发现,脂肪肝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脂肪肝令肝脏功能发生异常,影响了正常的糖代谢,不能将过高的血糖转化为肝糖原储存起来,造成血糖持续处于高水平状态,导致胰岛素抵抗、糖代谢紊乱,从而让脂肪肝患者患上糖尿病。
研究认为,脂肪肝,特别是肥胖型脂肪肝,会让胰岛素抵抗的风险增加55%。这意味着,得了脂肪肝,如不加以控制,糖尿病离你就不远了。
相反的问题,也出现在糖尿病人身上。研究发现,五成糖尿病人可能发生脂肪肝。
这是因为患有糖尿病的人,尤其是出现了胰岛素抵抗后,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利用,脂蛋白合成也会出现障碍,致使大多数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脏内转变成脂肪,存积在肝内,最终导致脂肪肝。
肝不好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除了胰腺之外,肝脏也是一个重要的调节血糖的器官。
肝脏是贮存糖原的“仓库”。
正常人吃了东西以后,血糖浓度增高。升高的血糖除了提供能量,会有一部分通过肝脏转化为肝糖原,贮存在肝脏中。
以后再出现血糖降低时,肝脏又可以将糖原转化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保证血糖不会降得过低。
此外,肝脏还会通过参与各种激素、辅助脂肪和蛋白质等变成葡萄糖的过程,给人体提供能量,参与代谢 。
所以,当各种原因导致肝脏病变时,都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糖代谢,导致糖耐量异常,或者糖尿病。
肝脏相关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原发性糖尿病以及“三高”人群
测血糖:需要定期检查血糖,包括空腹和餐后 2 小时血糖。
饮食:避免高糖、高油的食物,尤其注意食物中存在的“隐形的”糖和油。 控制每天的总能量,适当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
运动:适当运动,每天运动半个小时以上;维持合适的体重和腰围,避免肥胖。
这些不仅仅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对已经存在糖耐量异常和轻度糖尿病也有治疗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几高:高血脂、高血压和高尿酸,也大有好处。
药物治疗:但如果血糖已经明显升高,或生活方式干预后,血糖仍然没有得到控制,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肝源性糖尿病
由于这种糖尿病是因为肝功能不好造成的,所以尽量维护肝功能正常,定期复查肝功能,都可以预防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
监测:肝功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
饮食与运动治疗:对于肝功能相对稳定的患者,饮食治疗的原则仍然是控制总能量摄入。
但不一定要像普通的糖尿病患者那样严格,应适当放宽热量摄入,给予高蛋白、低盐、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轻中度肝病病人,尤其较胖的患者,应该进行适量的运动,以轻体力的有氧运动为主,每日 1 次,每次运动 30 分钟左右。但重度肝病可能需要卧床休息。
药物治疗:不能单纯降糖,而应保肝、降糖双管齐下。因为肝病是导致肝源性糖尿病的真正病因,单纯降糖治标不治本。
我国是乙肝大国,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为数众多。
而脂肪肝作为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在也越来越年轻化。
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病都可能造成血糖的异常,但不少情况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发生是悄无声息的。
定期复查肝功能的同时检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肝功能正常的乙肝或轻度脂肪肝的病人,也没有必要过度担心,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这可是我们预防糖尿病的基础哦~
今日直播预告
主题:糖尿病人如何监测血糖
医生介绍:四川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张学军
直播内容:糖尿病人如何严格检测血糖,让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直播观看方式
1、病友圈观看:在四川名医糖友家(1、2、3、4、5、6群),心血管圈,肾脏圈中,准时点击小康妹发送的直播链接观看。
2、如何加入病友圈:微信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在底部对话框中输入关键词“糖友家”“心血管圈”“肾脏圈”,按照提示入群。
想定期监测自己的病情进展?
想要学到科学的糖尿病知识?
想问医生自己的身体情况?
赶紧拿出手机
记血糖、看直播、问名医、做分享
还可以和糖友们一起参与到
线下丰富多彩活动当中去!
还等什么,赶快加入吧!
参与糖友家活动的办法
第一步:打开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点击首页左下方新栏目“糖友家”。
↓↓↓
第二步:进入糖友家平台后,选择感兴趣的栏目,即可参与到糖友家线上、线下活动中来。
ID:scmingyi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内容合作,请致电:028-86780845
本文来源:综合生命时报、丁香医生等
图片来源:123RF等
本文编辑:谢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