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病人脚(糖尿病病人脚上起水泡是什么原因)

民福康 0
文章目录:

血糖升高,双脚先知?脚上频繁出现3种情况,提防糖尿病足

48岁的蔡女士,在公司组织的体检中查出糖尿病,所幸发现得比较早,医生表示暂时可以不用吃药,只需要通过生活调理就好,要多注意饮食,还要适度的做一些运动。

蔡女士知晓自己患上糖尿病后,也是一阵紧张,只因自己的妈妈也是患有糖尿病,长期用药控制着血糖,她也一直担心自己会遗传母亲的糖尿病,没成想还真没逃过。

后来,蔡女士也是听医生的话,饮食上很注意,还经常去跳广场舞,或者出去散步,坚持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每次测量的血糖,都在一点点的降。

血糖值降到正常范围时,蔡女士就放松大意了,饮食上不是那么的注重,运动也逐渐地减少,认为血糖就此控制住。

2年后,蔡女士在某一天脚突然被划伤了,问题不算大,但是也是有一个小伤口,不用管一周也就能自动恢复。当时,蔡女士也是用酒精消毒了,虽然疼但也没有多管。

她以为很快就能转好,没想到过去半个月了,伤口还是没有愈合,搁以前三天左右就开始愈合结痂了,蔡女士感觉到奇怪,却也没怎么当回事。

可是,又过了几个月,伤口是恢复了,可是,蔡女士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双脚瘙痒得很厉害,涂抹过治脚气的药膏,还是没有效果,每次痒的蔡女士头皮发麻,实在忍受不了,就去看了医生。

皮医生了解完情况后,表明它的情况可能与脚气无关,大概是糖尿病引发的糖尿病足了,蔡女士自己的血糖不是恢复正常了吗?

医生问蔡女士,你复查过确定血糖降到标准范围的吗?蔡女士表示没有到医院复查过,只是自己在家中定期会测量。

听到此话,医生建议蔡女士次日禁食禁水之后,到医院做个血糖检测。第二天,检测过后,拿到报告一看,蔡女士的血糖已经高到12.9mmol/L,怪不得会引发糖尿病足。

蔡女士表示不解,明明自己在家测量血糖已经恢复正常,为啥血糖还会升高到12.9mmol/L,自己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也没发现什么异常。

为啥血糖恢复正常水平,又突然升高?

需要明确一点,血糖是真的恢复到正常水平,还是一种假象,比如说自己没有进行测量,没有进行多次测量,只是白天取一些时间段进行测量。

这样的话,就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黎明现象,一种就是黄昏现象,这两种情况会出现血糖恢复正常的假象。

黎明现象,就是白天测量的血糖都是在很好的状态,但是夜间或者早餐过后的血糖值会比较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可能就会错误的觉得血糖恢复正常。

黄昏现象,并不算多见,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晚餐前后血糖会突然升高,其它时间则表现为正常,如果没能及时察觉,也是容易出现错误判断。

另外,就是自己在家测量的方式出现错误,或者说只是短暂的出现血糖水平正常,没有长期的进行观察,这样也会出现虚假现象。

排除以上因素,就是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出现误判后,就真的不管血糖了,生活方式上也开始放肆饮食也是肆无忌惮了,有一些需要服用药物的,自行就开始停药,如此情况下,怎么能不让血糖突然升高。

血糖升高,并非没有异常,脚部出现的3种情况,别错过了。

脚部麻木

双脚在一段时间内,总是会觉得麻木,且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每次持续的时间也在拉长,不要觉得是小问题,认为甩一甩就没事了。

偶尔出现麻木现象,甩一甩倒是没什么问题,但频繁地出现脚部麻木,则不是小问题,有可能是糖代谢出现问题,血液中血糖浓度变高,影响到了下肢的血液循环,刺激到神经以后,再加上缺氧,也就会出现脚部麻木现象。

脚部伤口愈合速度慢

就像蔡女士一样,脚上一个小小的伤口,半个月了都还没有真正愈合,主要是血糖持续升高,导致细胞运转氧气能力变低,脚部的氧气供应不足,伤口得不到更多的氧气,会增加感染的风险,自愈能力也会容易变低,才会影响到伤口愈合速度,也在说明一个事情,糖尿病足到来。

脚部瘙痒难耐

夏天,容易出现脚气病,主要是脚部不透气,容易受到真菌感染,可是,明明涂抹了脚气膏还是不管用,像蔡女士在涂抹脚气膏之后,也是没见好转。

这种情况下,也是代表着脚部皮肤瘙痒,可能并不是简单的脚气问题,血糖高的人,应该要引起注意,血糖持续升高,会让汗液中的血糖浓度变高,脚汗中伴随着血糖,也就更容易招惹真菌,也就容易引发脚部皮肤瘙痒,甚至可能出现溃破的现象。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在合理控制病情之下,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不算大,可若是不能很好地稳定血糖,那带给身体的危害可就大了,查出糖尿病,可别随意轻敌。

参考资料:

1. 《你脚上有五种“症状”,不要粗心大意,表示糖尿病已经来“报到”》·人民网·2019.8.29

2. 《糖尿病足及其防治》·李仕明,糖尿病足与相关并发症的诊治

脚出现这3个症状就要当心了,可能是糖尿病足来了,别大意

现代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饮食越来越精细,患有“三高”的人群也逐渐扩大。高血糖就是“三高”中的一种,而且很容易导致糖尿病。膳食不合理,血糖过高无法控制都有可能诱发糖尿病,而且糖尿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糖尿病足就是其中一种。如果您的脚出现这3大症状就要当心了,可能是糖尿病足要来了,别大意。

1.脚出现发冷或者发麻

糖尿病足初期症状并不十分明显,不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初期症状就是脚发冷、发麻,如果不好好治疗还会发痛,甚至严重到无法行走。

2.脚的皮肤变干

脚上皮肤变干的原因很多,夏季常吹空调,皮肤干燥、缺水,脚气等都有可能使脚的皮肤变干。但如果是突然变干,还是要留心看是不是糖尿病足的前兆,因为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容易缺血,会出现肌肉萎缩,从而导致脚部皮肤干燥。

3.脚部出现溃疡、烂皮

一般出现这个症状的时候,就说明糖尿病已经比较严重了,一般来说,脚的溃疡分为三种:神经性、缺血性以及混合性,最容易出现在前脚掌的位置。如果这时候还不引起重视,认为只是普通的伤口,就很容易出现坏疽,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延误治疗。

脚上若有以上3大症状,就是在暗示你糖尿病足要来了,要小心。不论目前是不是糖尿病患者或者三高人群,都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提高警惕,看看自己是不是糖尿病高发人群,糖尿病高发人群主要有以下3种:

1.家属中有患糖尿病的病史。

2.身材比较肥胖。

3.年龄较大,身体机能下降。

以上几种只是比较典型的糖尿病高发人群,糖尿病与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年轻、不肥胖就放松警惕。脚上有这3大症状,就是在暗示你糖尿病足要来了,要小心。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梁耀顺,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糖尿病人泡脚要多多注意细节,这6大要点告诉你!

在寒冷的冬季,睡前用热水泡脚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适合用温度高的水进行泡脚,比如糖尿病患者人群。糖友们泡脚的方式一旦出现错误,就容易产生严重的问题。那么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泡脚呢?答案是可以的。

但是糖友们泡脚的注意事项还是比较多的,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注意事项一:温度不能过高

因为糖尿病患者对细菌或者病菌的抗衡能力比较差,所以泡脚时,水的温度不应当太高,按照人体温度进行衡量就可以,37度为佳。假如水温过高,则容易会让皮肤受到伤害,而糖友们的肌肤受伤就容易引起细菌感染,从而出现糖尿病足。

注意事项二:注意时间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泡脚的时候,时长也很重要。注意把握浸泡的时间尺度,一般在20分钟左右就好。而且泡脚时间点应该在晚饭后间隔一小时进行。

注意事项三:注意脚部是否破损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泡脚前,应该认真观察是否自己的脚部存在伤口或者细小裂口,假如有的话,那么最好不要进行泡脚。因为进行泡脚后存在几大可能性会感染,最好去医院进行伤口处理。

注意事项四:迅速擦干

病患泡完脚以后,应该迅速用柔软毛巾擦干足部的水,避免皮肤发生皲裂,引发感染。如果在泡完脚后病患想要修建指甲,那么就不应该把脚趾甲修得过于短,让指甲周边的肌肤有出现裂口的机会,避免感染的可能。

注意事项五:使用药材需要咨询医生

其实最好不要使用药物浸泡,假如真的想要在泡脚水中加入中药材,那么就应该询问医生后才能进行。此外,糖友们泡脚有选择余地,一方面如果有失眠的情况,则可以选择在夜晚泡脚;假如在白天经常出现疲劳的情况,可以改在中午进行泡脚,消除疲劳。

注意事项六:不要使用药水

在泡脚时,糖友们应当放弃在水里加入药水的想法。因为在泡脚桶内加入药水,会有很大可能损坏皮肤的表层,导致脚部肌肤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细菌感染。

除了泡脚,冬日里的饮食结构也需要注意。

第一,不能因为寒冷则大量食用高热量食物。要坚持低盐饮食,高脂肪就意味着高胆固醇,高胆固醇会造成血管硬化,从而加重病情。

第二,不能饮酒。虽然快过年了,过年过节一定少不了酒。但是糖尿病患者不宜饮酒,饮酒会让身体内部血糖变化剧烈。空腹饮酒更是要不得,容易引起低血糖,但因为空腹饮酒的不适感让人把低血糖的症状混淆,以为只是正常现象,这样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