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吃汤剂(糖尿病饮汤好吗)

健康之初 科普 0
文章目录:

中医治疗糖尿病,最大的优势是防治并发症?这几味中药实证有效

在糖尿病的诊治中,西医一直是占据主流治疗地位的,虽然中医药对糖尿病的治疗有独到的经验和一定的疗效,但是始终是作为辅助治疗的地位。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我们都知道最大的优势是防治并发症,那么问题来了,中药到底如何防治并发症?一起来聊聊这个问题。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目前的医学界,不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没有治愈糖尿病的方法,因此,治疗糖尿病的目的是为了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进而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防止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及进展是最主要的目的和方向。

传统医药在治疗消渴症方面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消渴症病因、病机观察较为透彻,且治疗相关的经方、验方较多,在糖尿病治疗方面有一些优势。因为中药多为天然的药材,药效温和持久,毒副作用相对较少一些,并且中药是发挥多靶点作用;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有效方剂在改善微循环、调节血脂和降低血黏度、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对治疗糖尿病诸多并发症具有积极的疗效。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方剂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认为消渴症治疗应辨证分型,而消渴症常见证型主要为气虚、阴虚、血瘀、热盛等,具有热炽盛、阴阳两虚、气滞致瘀、瘀血等特点,因而需采用益气、养阴、化湿利尿、活血化瘀、清热解表等中药治疗,中药汤剂需与患者证型相吻合 。这和西医讲的糖尿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大致相似,因为每一个患者的病情都不一样。

我们前面的文章也提到了很多中医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处方。有数据统计,在所有消渴病的治疗方剂中,补益类中药占比最高,其次为活血化瘀类、清热类,利水渗湿类,可以看出中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时,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大多为补益药和清热药。

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

以糖尿病肾病为例,我们来看一下中药是如何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众所周知,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重要并发症之一 ,已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 ,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一旦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 ,在治疗上将变得更加困难 ,故需密切监测、及时治疗,从而预防以延缓肾损害进展。

中医认为消渴症患者“久病消渴导致将息失宜、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根据中医辨证理论糖尿病肾病可分为 :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肾阳衰微等型。故需采取益气补肾之方治疗。目前,中药汤剂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文献报道逐渐增多,主要采用了西药治疗+中药汤剂的模式,其中单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或与其他方剂合用较多 。除单用六味地黄汤加减外,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消渴方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文献报道也较多 。中药汤剂在辅助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时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多数患者在干预6周-8周后可明显获益,毒副反应报道较少。

“止嗽散”——大家记住这个方子!治疗咳嗽常用的中药都在里边了

中医优势病种:第一个是感冒发烧!第二个就是咳嗽!

有一个词叫“中医优势病种”,就是中医治什么病最有优势,这句话在前几年经常提。大家说中医治什么病最好?优势病种,有人动不动就提肿瘤、高血压、糖尿病,我说学中医的先别学治这个,你先学第一个是感冒发烧,外感病;第二个就是咳嗽;然后就是刚才说的这些失眠、头疼、拉肚子、便秘,先学会治疗这些病。

发烧

第一个中医最大的优势病种是外感发烧,这次新冠肺炎,中医为什么表现这么好?它撞到枪口上了,中医治疗这一类的病人就是好,它属于中医的外感病。

感冒发烧好了以后,大家都有这个体会,往往开始咳嗽了,有的人一咳嗽俩月、仨月、半年都不好,有的人迁延日久,成年累月。所以,怎么样治疗咳嗽是中医必须掌握的。

咳嗽

中医治疗咳嗽有很多方子,你知道几个?

1、桑杏汤、杏苏散治疗燥邪导致的咳嗽,

2、百合固金汤治疗阴虚导致的肺干咳,

3、清燥救肺汤治疗燥邪或者阴虚的咳嗽。

4、二陈汤、温胆汤治疗痰湿的咳嗽。

5、肝火犯肺的咳嗽,我们还用刚才我说的化肝煎为底方,你不用化肝煎,效果好不了。只是用桔梗、白前、前胡,效果不行,那都叫治标不治本。

但是不管什么,大家先记住这个方子——【止嗽散】

你听名字,止嗽散:“止嗽散用桔前甘,百部陈荆与紫菀”!治疗咳嗽常用的这些药都在里边了,桔梗、荆芥、百部、白前、甘草、陈皮。

假如没有痰的,或是痰少,紫菀要少用。便秘的话百部加大量,百部除了止咳,它能通便。如果是阴虚的干咳,我们说百合固金汤,要重用百合、麦冬一类的养阴止咳的药。

我给学生讲课,我说治病要学会“三级跳”,为什么呢?

第一跳,跳出中药。每个大夫不一样,有人是搞针灸的,有人是搞什么,现在医院分科分的细,第一跳,要跳出自己本领域。如果我是开药的大夫,我不能只是开药,我建议你再用其他的疗法,比如说用针灸,举个例子,要根据什么病,比如说慢性咳嗽,我除了让你吃中药,然后还针灸。

针灸

第二跳,跳出中医,中西结合来治疗。

第三跳,跳出医学。有些病光医学不行,还要用别的办法。曾经有的慢性咳嗽,我说你有没有试过针灸?试过,不管用;有没有吃过中药?吃过,不管用;有没有埋过线?埋过,不管用。你有没有同时把这些办法一起上?没有。你正儿八经的休息一段时间就好好看病,把所有的办法能想到的包括食疗,一起上,才有可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思维扩散

咳嗽,针灸刚才也说过了,那些穴位都很好的。肝火旺的咳嗽一定要配合太冲穴,这就是智慧,咳嗽光取肺经,或者肺俞,那个不行,肝火旺的要加肝经,要泄肝火,要加太冲一类的去肝火的药。

背部的俞穴有个好处,背部的俞穴,一个穴位对应一个脏器,所以说它很精准。“一是大杼,二风门,三椎肺俞四厥阴,心五督六膈俞七,九肝十胆仔细寻,十一脾俞十四肾”,你胃不好扎胃俞,这不简单吗?肾不好的扎肾俞,肺不好的扎肺俞,心不好的扎心俞,心脏不管是心率快、心率慢,还是其他问题,都可以扎心俞,这是最简单的。

当然,扎多深,这就是技巧,比如上面写的0.5寸,你就扎0.5寸,不要扎深,扎深有可能造成气胸。我曾经听说过,在加拿大,因为在国外有很多中国人出去,他本身不是学医的,到国外为了谋生,挣钱方便,国外手续又简单,开个中医针灸诊所,曾经有华人在加拿大给外国人扎成气胸,而且好玩的是,他能扎成双侧气胸,两边都给人扎破,他连基本的什么都不懂。

孙思邈说,胆大,下边儿还一个叫心细,胆大心细对应的一句话叫“智圆行方”,智圆,智力,考虑的非常周全,行方,表现出来给病人说的话就比较简单,比较直接,但是考虑的又很周全,叫胆大心细,智圆行方。

如何正确使用中药代茶饮

中药代茶饮为我国中药的传统剂型,始于唐,盛于宋,成熟于清代,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是治疗疾病、调理体质的一种常用方法。该方法除操作简单、服用方便外,由于无需长时间煮沸,可避免挥发成分大量丢失,从而保证药物疗效,因此这也是其治疗疾病的优势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保健意识越来越强,使得中药饮片代茶饮十分盛行。到底应该怎样服用才能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产生更好的效果呢?

注意辨证施治

泡制“代茶饮”和使用中药汤剂一样,使用前需要先详细了解使用者的体质、病证,再结合中药性味和当时的气候、时令进行综合考虑,详细辨证之后才能使用。如清热解毒的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等对实热体质易上火的人非常适合,但因其性寒,脾胃虚寒的人就不宜使用。近年来,养生保健比较流行用铁皮石斛,能滋阴、清补、明目、清热止渴、滋养五脏、延年养颜等,阴虚体质的人适合泡水喝;若是阳虚、痰湿体质的人则要慎用。再如,补气养阴生津的西洋参适用于阴虚有热兼气虚的人,不适用于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如补中益气、调补脾胃的药食同源中药大枣,消化不良兼大便燥结者不宜服用。另外,代茶饮中药药味少,药力弱,对重症效果差,故应选择其他治疗方法。

掌握正确用法

代茶饮的中药饮片沸水冲泡前应迅速过一下水以去杂质、除尘。茶具应选择带盖大口杯(最好是大口保温杯),沸水泡药10~30分钟即可代茶饮,每日一剂多次泡服至无味为止。中药饮片过大或坚硬的需要捣碎,以便药物的成分溶出,如天花粉、青果、罗汉果、川贝母等。儿童服用代茶饮时,尽量煎煮2~3分钟(从水沸腾算时间),可增强杀菌效果,避免出现消化道反应。如果饮片多呈碎末状,最好装入无纺布小袋,制成袋泡茶的形式,以方便患者服用。如一些花类中药饮片由于质地松脆,通常呈破碎状态,还有一些果实种子类中药(如酸枣仁、草决明等)为了易于煎出有效成分,多已事先打碎。特别是当吞咽困难的中风后遗症患者服用代茶饮中药时更应采用袋泡的方式,以避免呛咳。

及时调整用量,中病即止

是药三分毒,代茶饮中药也不例外。如药性平和的枸杞,过量泡服用会造成上火,出现眼眵增多等症状。另外,枸杞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在泡茶喝前,最好咨询医生,如血糖控制较好,则可适当应用。

还有不少人喉咙不舒服了,就喜欢泡有利咽作用的胖大海喝。其实,胖大海只适用于风邪热毒侵犯咽喉所致的嘶哑,因声带小结、声带闭合不全或烟酒过度引起的嘶哑,用胖大海是没有效果的。而且胖大海凉性大,可通便,寒性体质的人、易发生腹泻的人都不适合常喝胖大海。就算是咽炎患者,喝胖大海茶一两周即可,服用过多会损伤阳气,影响消化功能。

有不少人在觉得自己上火了的时候,就会泡点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作用的菊花茶喝上一阵子,但不少人饮用菊花茶后,会出现胃部不适、胃纳欠佳、肠鸣等消化道反应。因为菊花性微寒,所以脾胃虚寒、容易腹泻者以及孕妇不宜长期大量饮用。

决明子可清肝明目、降压调脂,不少老年人会常泡决明子来护眼降压。但决明子性寒凉,不适合脾胃虚寒、脾虚泄泻的患者服用,否则会引起腹泻。另外,由于其含有蒽醌类衍生物,长期大量服用易引起结肠黑变病。因此,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泡茶喝,一般每天最多10克,避免长期服用。

有通便作用的番泻叶也含有蒽醌类衍生物,同样不宜长期服用。还有一些常用于失眠的代茶饮中药饮片中常会用到有理气作用的中药饮片,如玫瑰花、佛手等,应随郁证好转逐渐降低用量,以免这些含很多挥发油的理气类中药耗气伤阴动火,反而不利于睡眠。

合理贮藏,关注饮片质量

一般饮片应贮存在阴凉干燥处(室温10~25℃,相对湿度45%~75%)易变质吸潮发霉的花类和果实种子类饮片应保存在20℃以下,并注意室内清洁和通风。多数家庭的贮存条件不可能长期稳定的达到以上标准,因此不要一次开具过多的代茶饮中药饮片放置家中。尤其是现在为了便于患者服用,代茶饮的中药饮片多由分装剂量准确的小包装组成。而小包装饮片的包装透气性差,易造成质量问题。同时,由于隔着外包装,不易发现虫蛀、变色、走油、霉变等问题。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饮片质量,发现变质问题不要服用,及时调换。

综上所述,在日常的使用中,既要懂得如何辨证施茶,又要知道代茶饮中药的正确制备和贮存方法,同时还应注意根据使用者病情和体质及时调整用量,中病即止。这样才能使代茶饮这一古老而又传统的养生保健法更好的发挥它的优势。(吕薇)